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朗又将月儿留在广州,自广州开始,前往贺州、封州、康州、chūn州、新州与端州巡视。还是以水利为主,顺便了解各州的情况。于八月末再度回到广州,主持移民活动。至于广南西路,留下交给余靖了,先以广南东路为主。

特磨寨那一边战事再度打响。

许多兵士的疟疾治好,还是有后遗症的,再加上病了这么久,身体元气大伤。一直到七月底,许多兵士才渐渐恢复元气,还有一些人没有好清,比如司马光。也别什么行军掌书记了,他是郑朗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之一,狄青省怕出了意外,强行将司马光留下来。正好特磨道经郑朗改变主意后,大多数部族留了下来,给他们一个改新悔过的机会。

至少经过这次恫吓,几年内他们会很老实。不过即便以后产生其他的什么想法,从一姓而治变成了四姓统治,缺少凝聚力,危害也不会很大。这样一来,速度加快,赵珣将特磨道整治完毕,至于那些特别偏僻的深山老林,无论是谁,包括侬夏卿本人都不会产生兴趣。兵力收缩起来,损失惨重,从宝月关佯攻到文象坝子决战,仅牺牲了一千余兵士,两千人不足。一场疟疾肆虐下来,折损了三千兵士。若不是郑朗及时的配制出药剂,这一数字会增加三倍有余。

狄青同样暴怒,将病情未康愈者留下,再留下一些驻守的兵士,带着一万三千将士,再次西上。阿侬此时也恢复一些元气,一部分人看到宋军得了疟疾,以为上天保佑,偷偷西上科岩与阿侬会合,再加上蛊惑一部分大理诸族壮士参加,再度拥有五千多兵力。听闻宋军前来,还想做梦有好事发生,于科岩设阻。

狄青这一回没有墨唧,军队来到科岩,发起强攻,动用了热气球与大量火药。仅一天功夫,阿侬军队大败。狄青指挥军队跟后面进行追击。此战全部在大理国发生的,但大理还是抱着以前那样的态度。不闻不问。

阿侬带着几百名残兵败将,渡过三江口,逃向和泥。狄青忽然改道,对在和泥继续聚集打散了逃兵的阿侬不管,而是改道西北,突然来到最宁府城。大理是一个内陆国家,除南方有交趾兵患。宋朝对大理不感兴趣,吐蕃分裂,藏南各部同样形成不了危胁。因此城墙多有损毁。宋军突然到来。根本无法反抗。最宁府失守,但狄青严格遵守着郑朗命令,没有多做屠杀之举。仅是击杀一部分反抗的军队。然后将最宁府贵重财物运向特磨寨,没有多少,蚊子虽小也是肉,可以增加将士的赏赐与牺牲兵士家属的抚恤。

阿侬继续在和泥收拢从马关、屏边与红河南岸的逃兵,狄青仿佛摸错了方向,军队又向西北方向进军,很快抵达秀山郡城,秀山郡城官员匆匆忙忙组织一部军队,在城外展开一场激战。仅是半天功夫,被狄青击败。与特磨道战争不一样。那是为了以后的统治,此行仅是为了破坏,所以不计较后果,每一战皆是迅速结束。

拿下了秀山郡城,在秀山郡城终于尝到战争的甜头。收获颇丰。再度出兵向北,兵锋指向善阐府(昆明),大理国的首府在大理城,但善阐府同样重要无比,乃是大理国第二大城市。从善阐府到大理也不远了。并且这一行破坏严重,是未杀多少百姓。然而供给全部来自掳获的,贵重的财物更是洗掠一空。

段思廉只好一面组织军队准备抵抗,一面派使与狄青谈判。狄青说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收留侬智高的反兵,第二个问题,郑朗派使责问,为何置之不理?

段思廉无奈,国内还有一大堆糟糕的情况,再加上宋军的压力,都能导致自己的皇位不安稳。只好承诺,派兵剿灭阿侬,同时派使与郑朗谈判。

然而狄青军队继续西上。

来到善阐府城,段思廉气愤难当,调集了许多军队,想据城而守。不过大理封闭的局面,使他忽视了一件事。尽管大理城墙高大,但现在城墙已经渐渐失去作用。这也是郑朗加快热武器开发的原因。不然火药技术传到北方游牧民族,将是中原人的恶梦。

相持了三天,地道挖好。

几声巨大响后,善阐城倒下一个巨大的豁口,宋军杀了进去。本来善阐城中还有大批大理军队,能做抵抗的。可经此巨变,士气全无,甚至有的士兵直到宋军杀到眼前时,还站在哪里发呆。

一天功夫,善阐城全部失守。

段思廉这一回真的害怕了,此战宋军仅派来一万多兵士,别忘记了似乎宋朝有上百万的将士。

派出使者乞和,同时发疯地派出兵力,围剿阿侬残部。

阿侬与侬夏卿以及侬智高的子女全部抓获,其他的残兵败将无一人逃脱,和泥渐渐进入大理国的腹地,毕竟是大理国的天下。阿侬仅是一个外来户。将人犯献给狄青,狄青给了答复。你们大理此次略有那么一丝改悔之意,不过我不相信,也做不了主,必须问郑朗,郑相公同意撤兵,我才能撤兵。反正善阐府有吃的有喝的,供给不用愁,又有大量财富赏赐将士,呆上一年两年都没有问题。

段思廉一听傻了眼,别呆上一年两年,呆上三四个月,马上大理国就乱了套。

数战,使狄青名声更加推向巅峰,自宋太宗灭掉后汉后,宋军每况愈下,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军居然拿下善阐府。有的激进分子甚至想上书,趁机将整个大理拿下来。

郑朗及时的上了一份奏折,不能激动。大理虽做反抗,但看出来宋朝并不是想来灭国的,否则不会仅派一万几千兵士前来大理,所以战意不烈。一旦宋朝露出想拿下大理的野心,逼迫大理负隅顽抗,就不是狄青如今面临的局面。那是保家卫国之战,大理的反抗力度会强上十倍几十倍。宋军损失会惨重无比。就算拿下来,想要治理,又要必须镇压各地的反抗武装力量,以宋朝的国力能办倒。可岭南都没有治好,夔峡四路更是烂摊子一大堆,要大理有何作用?

狄青兵伐善阐城,仅是为了与大理签订一些有利于宋朝的和约,不能当真。

这才打消了少数激进大臣的念头。

狄青大咧咧地率领军队呆在善阐城不走了。段思廉与高家的人看到这个情形,一个个快要气昏了,战也不是,不战也不是,只好派出一拨拨使者前往岭南,最让他们气愤的是那个宰相居然跑到广南东路,而非是在桂州,增加了来回时间。

最终使者到了广州,郑朗也刚刚返回广州,答应撤兵,但提出一个条件,侬智高未抓住,让大理将侬智高捉来,宋军就立刻撤兵。段思廉再次傻眼,虽看出来,郑朗敌意不盛,不象是灭亡大理国的样子,但到哪里得到侬智高。最头痛的是通过审讯,有的人咬牙切齿地说,侬智高就在军中,他平安逃了出去,早晚会率领更强的一支军队,向宋朝向大理展开报复。有的人说在特磨寨只看到侬智高的家人,从未看到过侬智高。这上哪儿抓侬智高去?

但有一个人很激动,梁适接到一份又一份的捷报,心中大喜,几乎差一点想喊出来,狄青,你小子太给力了,比我想像的还要给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六百七十七章 复北归(中)

乌云在天空空层层叠叠,若山起,蔓延到天空尽头,忽然风起,又化作马奔,风雨交加,台风便降临人间了。

但在广州很正常的天气,杭州也有。

几个官员没有当作一回事。

郑朗继续说道:“这样,元转运,你负责总调度,以及道路修葺工程,鲍刑点,你负责维护治安以及移民安置,田安抚,你负责海堤,杨转运,蔡转运,你们在江东任职多年,有着修圩的经验,虽然广东南路与江东圩形式有所不同,大体相仿佛,内河堤圩就交给你们了。程转运,你的担子稍重一点,虽然工程总量不大,但自北到南的广大山区陂田与堰田、车田全部交给你。”

“喏。”几人答道。

这项调动可谓人尽其用,比如程师孟,虽说对水利jīng通,多在北方主持水利,真让他主持堤围之事,他在水利上比蔡挺与杨察更高明,却未必能有杨察与蔡挺做得好。回到广州后,郑朗又做了第四次计划调整。

也不仅是郑朗一个人,一头狮子带着一群绵羊,上了战场,绵羊同样会化成狮子,一头绵羊带着一群狮子,上了战场,同样也化成了绵羊。水利也是如此,几人对水利方面皆比较善长的,至少最低的蔡挺与杨察二人,在宋朝官员中也能排到前五十位。由郑朗带领着,几个官员将所有潜能一起发挥出来。

快到施工时,各自对即将施工的工程再次派官吏视察。重点工程他们自己亲自前去观察过。第四次计划是大家共同调整的。

郑朗不是神,有的仅是金手指,落实到细节上,又是这么大的地盘,必须要众人协手同心,共同出力。

这就是用人之道。

中书做得好,也是人用得好。两广也是如此。郑朗说过多次了,可未必有多少官员能会意。

看着桌面上厚厚的地图,大家长松了一口气。

这次计划才是大约模的计划。当然还要做一次调整,直到下月第五次计划才能真正的落实。

有张有驰,到了聊天时刻。郑朗让月儿沏上茶。茶叶乃是上等的建州茶,乌龙茶味,不过大家皆喜欢。为什么许多官员跟在郑朗后面感到舒服,也是这个原因,生活不太抠门,要求也不是很高。相反的,范仲淹不行了,想学都没有办法学,根本做不到,不过学郑朗还是可以的。大不了辛苦一点,尽心尽职。

郑朗说:“诸位,看到三千五万缗钱,一年之内便被我们用完,有何感想?”

“行知。什么感想?”杨察问。

“这样大手大脚的花,是不是很愉快?”

几人哭笑不得,不过似乎也是,几人从来没有掌控过这么多钱帛的花销。

杨察说:“庞醇之那边压力很大啊,临行前都写信求我,让我不要听行知的话。”

“苦一苦吧。杨转运,你想一想,若是两广、荆湖路全部开发出来,郁水流域、韩江流域与钦江流域以及湘水流域整个成为鱼米之乡,国家可以多容纳四五千万人生存空间,我朝经济会是何等的光景?”

也不能这样说,要看的,增加控制区域,必须增加官吏,兵士,与管理费用,支出也在增加。得看如何调整与治理,治理得当,这些都是真正的鱼米之乡,一年三熟之所,宋朝经济会更上一个台阶,治理不当,反而麻烦多多。

终是一个梦想,几个官员抬起头,深思,眼中皆有些期盼。

雨点落下来。

打在瓦檐上,狰狰的作响。

看着窗外,宛若一片片水幕从天空拉到人间。

周沆忽然问:“郑相公,狄青那边怎么办?”

“狄青啊,善阐城乃是chūn城,一年四季如chūn,气候宜人,诸位将士一路辛苦,牺牲更是惨重,让他们在善阐城多疗养一段时间吧。”郑朗说了一句惫懒的话。

蔡挺说道:“其实大理还是不错的。”

“子政,你不会真对大理产生兴趣吧?”郑朗愕然地说。之所以兵进大理,非得想从大理身上捞取很大的便宜,主要还是为了震慑,特别是边境各部族,大理不象交趾那样可恶,可在大理纵容下,边境各族时降时复,例如侬夏卿,若不是以为大理可以做退路,就未必敢收留阿侬与侬智高的子女。吓一

吓,让大理以后变得老实一点,边境各蛮部会更安份守己。

用兵大理,值吗?

顶多一两个月时间,大理答应了自己条约,狄青就要率兵返回了。自己还要向狄青请教如何对付交趾呢。

交趾才是南方的重中之重!

第二天,又是大会。

主要是请来的外地长者,以及各部蛮首,让他们分开,面对面坐下,然后是一系列的庆祝活动。郑朗这才说道:“诸位,请你们伸出手,手拉着对方的手说,我们是一家人。”

伸出手,手拉手,不用说也就是这些外地长者与蛮首手拉手,先是面面相觑,倒是蛮首们十分热情,主动伸出手,请来的长者多,于是有的蛮首自动拉着两名长者,然后大吼起来。

未必是一家人。

这也要看,蛮人骨子里还是桀骜不驯的,不过在郑朗再次蛊惑下,这些蛮人听到一句真言,想要两广好,他们能力不行,必须迁来大批汉人带动,chūn天说未必管用,现在说就很管用。

许多汉人的农民正在被他们供在自己部族,那个收成,一个个看得眼热。

郑朗做得也好,硬可以,兵锋相见,灭族相待,软更欢迎,继续象以前那样。酒肉相待,物资送个不停,并且发明一种药,治疗了族中许多疟疾患者,又让子女在书院读书,堂堂的首相,亲自来教导。如何选择。傻子也知道选择后者。

主要是对地没有太看重,甚至不知道使用肥料,多也不知道灌溉的妙用。至于耕种技术,有几个蛮人掌握了耕种技术,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