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縻州,大大小小的峒不计其数,仅是大峒就有六七十多人,每一峒皆有上千的壮士。人心未安之前,必须有一个能臣镇守邕州。那么还有什么人对军事善长?只有郑朗。

不然郑朗何必亲来。两广那么多事务,这件事又能在中间占有多少比重?无奈也。

将无良将了,兵同样无好兵。稍稍好用一点。让狄青带走了,剩下的土兵要么就象在码头上看到的那几位爷,整一个兵痞子。要么仅能吓唬人。真刀实枪,马上化身为一只只小兔子,反而影响士气。但郑朗未带来,却是另外的原因,保密!

其中过程这些人是不可能得知的。

听到此人说话,大家先后琢磨一下,终于鼓曱起勇气,再不动手不行了。一旦过了循虔道,蔡襄调来许多兵士坐镇在虔州,谁个敢动手?

一道霞光,使群山崇岭披上一层瑰丽的颜色。

叶子上还挂着露水,细细看去,露珠象一个个七彩宝石,不时眨着柔和灿烂的光芒。

太阳未出来。但大家开始起床了。

从龙川那个小码头到安远水若拉直线的话,并不远,可能不足五十里路。到了安远、县城,城门外安远水便有一个码头,可以通航。直接利曱用安远水,将盐调向三州二军各处。

但这是不可能的。

就是郑朗的学曱生时恒将ТNT捣鼓出来也不可能,劈山凿岭,或者打通隧道不仅需要炸曱药的力量,还有科学的力量,科学跟不上来,不可能在这些群山中强行打通一条直线通道,也不值。

山道只好随着山形而走,七绕八绕,生生延长了三四倍距离。

也不算远,若是空身一人,带着简易行李,脚力好的话只要两天便可以将这段山道走完。可同样不可能的,这是商队,车子从这些山道上行驶,车轮车轴容易损坏,不得不经常停下维修。

即便车夫力量大,车子好,想走完这条山道也得四五天时间,慢者会达到六七天。

一些私盐贩子或者商人就着地形,或者利曱用畲蛮刀耕火种烧出来的空地做为一个个宿营地点。一路不少,总共十几个。然而郑朗能利曱用的仅是一个地点,因此从昨天正式上路起,便一直在抢速度。今天天不亮,就催促大家起床,准备做早餐,草草吃完后再度起程。

田瑜与周沆又围着郑朗转。

郑朗让他们转得眼花,将他们拉到边上说道:“二位,我服了你们,对你们说真曱相吧。”

二人眉开眼笑,能不急人吗。

郑朗将真曱相简单地说出。

“原来,原来……万一他们不出动呢?”周沆又怀疑地问。

“不会,因为私盐,八州形成一个松散的联曱盟,源尾是虔州、汀州与漳州,源头是广州。一旦通商法后,对广州源头有利无害。只要盐道畅通无阻,这个松散的联曱盟必会瓦解,甚至广州一些商人会主动配合官曱府,将昔日的伙伴出卖。这些人才做下这个大案子。有的事不能开头的,一开头,胆子会越来越大。我又来了,他们会怎么想,会不会认为震慑力还不够大,依然有不怕死的人继续将盐从广州运过来。我又在循州露曱出香料与绸缎,你说他们会怎么做?”

“但他们未必曱看到。”

“你小看了他们,原来私盐通道,大半从龙川运来的,只有小半从始兴水进入翁水,犯曱下如此大案,他们会不会在循州布下眼线,我们这一行公开的就有六百多人,会不会注意?”

真曱相说出来就不神奇了,田瑜叹道:“难怪你让我们想裴行俭,真的很相似。”

“那敢与他比。这是欺负无曱能人罢了。踏入循州后,我就没有多考虑这次军事行动,若考虑,而是考虑如何将这次军事行动效果扩大化。”

“后继?”

“对,一场战争总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战前,战前不仅是指布置,还有斟酌轻重。首先要考虑能不能打这场战争,毕竟一场战争下来,花费巨大。即便是西夏那样的征兵方式,战火不休,国曱家财政也吃不消。再说几个例子,唐朝波斯来降,唐朝受之,但没有真正派兵援助,后人常叹息,做法是对的,不用感到惋惜。休说那些年唐朝多曱灾曱多曱难,无力远征。即便有力量,也不能远征,路途遥远。动费高昂,若从波斯本土获得供给,波斯当时未必有这个能力。或者是戗害式的远征。”

“戗害式的远征?”

“嗯。”郑朗想到了成吉思汗,但没有多做解释,继续说道:“唐朝周边的突厥与吐蕃都没有经营好,能将波斯经营好吗?远征花费巨大,又会造成无数将士牺牲,值得否?”

“不值。”两人立即说道。这个说法在宋朝颇能赢得市场,不过后人未必欢迎。但事实这才是一种理智的说法。

“失败的例子便是高仙芝,残酷的对待河中诸国。导致兵事不断,虽然为他履历增加厚厚的军功,实际不能分析,一分析高仙芝犯曱下了重大错误。正是他的带领,唐朝穷兵黜武,经营遥远的河中,导致主力军曱队放在遥远的西域。安史之乱发生时,中原兵力空虚,唐朝从此倒下。再看经营西域得到什么利?商道,唐朝不准百曱姓出境经商,商道通行。是谁得利,河中商人!或者换来几十个小国的臣服,值吗?失败的例子,辽世宗。辽世宗三战灭后晋,看似武功赫赫,实际得到什么?无他,吃得太多,契丹没有力量消化这么大的地盘。若是兵进开封后,随着再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大军北退,经营临近幽云十六州的真定府与沧州等地,将这些州府挟大胜之威将它们全部消化下去,资忠,季贞,你们想想会有什么后果?”

田瑜与周沆仔细想了一会,忽然同时打起冷战。

若是那样,简直太可怕了。

“也不能害怕战争,我曱朝与契丹签订盟约,看似花了一些小钱,买得两国平安。实际呢,收复幽云十六州越来越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士气低落,我曱朝军曱队能与西夏打得平分秋色,但提起契丹人,全部不敢与之交手,最后提及北方,自上而上,皆不敢战。契丹渐渐没落了,若是有一个强大的胡人种曱族在大草原上兴起,兴兵南下会是如何?”

俩人不敢言。

“当时我军不知道敌人主帅已中床子弩而亡,可前面数战,却多次击败契丹人,只是朝曱廷摆阵,让契丹得以用骑兵速度优势绕道南下,仍攻澶州不下,各路援军皆已到达。敌人兵力未必比我军强多少,又深入我腹境,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这一方。即便考虑大局,一战过后再与契丹议和,岂不是更好?”澶渊之盟也不是一无是处,但盟得太早了,可是郑朗也不敢深说,尽管赵祯同样在反思,例如不再摆阵了,将权曱利下放,不过下放得不好,让士大夫又将这个军曱权抢过来。终是赵祯的父亲,作为一个皇帝,宋真宗是做了一些荒唐的事,可绝对不是昏曱君,宋朝在他手中曱国力是上升的,赵祯将宋朝推到巅峰,却开始有了下降趋势。所以郑朗未深说,又换了话题:“这仅是从势上考虑能不能开战,能不能开战,还有更多,例如孙曱子兵法所说,君臣将相是否和好,自上到下是否赞成战争,战争是否正义,自己的兵力情况,经济情况,粮食收成,以及道路、天气,地形等等,皆要一一考虑。利于自己,这才进入战前的第二关,备战,挑选将士,准备物资粮食武曱器,派情报人员打探对方的情况。即便如此,还有一关,临战前的准备,审时度势,谋划,行军,等等。”

俩人嘴张得很大,听呆了。周沆忽然问道:“郑相公,狄青能不能做到?”

“战前相比较,我肯定比狄青略强,毕竟我读的书多,担任多年宰相之职,看得更全面一些,特别是经济方面。但仅是战前,还有战中,无论怎么准备,一切是为了交战服曱务的,开战时的调兵遣将,排兵布阵,临阵指挥,尤为重要。兵者,国曱家大事也,小国往往一战失败便能亡曱国。大国也经不起失败,再大的国曱家,数次失败后,同样会有亡曱国危险。即便只有一败,战后谈判也会变得十分不利。这一点,我离狄青远矣。”

田周二人再次无言。

郑朗将真曱相揭晓,两人已觉得不可思议,他离狄青还远矣,那什么样军事水准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未问,若问。郑朗必回答,这是武将的事,文臣最好少凑合。琢磨都没有作用。当真一个个是裴行俭?古今出了几个?

郑朗又说道:“最后是战后,战后不仅是是抚恤,战后的事很多。失败的情况下如何弥补挽回,胜利的情况下如何扩大这份成果。是准备停止战争,还是准备将战争扩大。这又要从政曱治、经济等方面全面的考虑。这方面,我也比狄青长。可不管是战前,还是战后,皆必须要战。战中最重要,因此我常说论军事,我离狄青远矣。”

也不能这样说。一场战役,不仅仅是前线主帅的本领,后方同样要配合支持,主帅有能力,还要部下也有能力。例如现在,郑朗无将可用,只好自己来做廖化。

田周二人也没有争辨。比郑朗,他们对军事更不懂。

“若是两者差距过大,战争结果未打就基本决定了。例如狄青看到侬智高不重视昆仑关这一战略要地,将军曱队顺利率领到归仁铺,已断定侬智高必将失败。我在军事指挥上不及狄青。但对手太弱了,所以兵未发,胜券已在我手中。倒是更着重考虑如何将这一场胜利发挥更大的作用。”

郑朗耐心地做着讲解。

用意与他带二人前来战场一样,当两人当作学曱生,自己军事能力不及狄青,教曱导别人又胜过狄青,至少能教一教田瑜与周沆。岭南不动无事,一动以后象循虔道凶曱杀案类似的事情会有很多。

田瑜忽然叹道:“这些人太让我失望了。”

蛮人不知事理倒也罢了,可这些人不是生活过不下去,相反,个个在地方上混得很好,可是欲壑难填,居然做出类似谋逆的大案子。让田瑜失望之极。

周沆用同情的眼光看着田瑜,来的时候两人结伴而来,在路上周沆曾艳羡过田瑜,毕竟相比于广南西路,广南东路要好得多。有许多汉曱人,文明程度高,经济条件也比较好。结果现在似乎比广南西路更恶劣。

郑朗又摇头:“不对,是利益之争。太宗时是太宗的环境,现在是现在的环境,时代在变,情况也在变。当时划分各个盐路所在是比较正确的。但现在不行了。不但盐,茶、酒、矾皆出现一些毛病。如茶政,若国曱家真正将茶利得到,不是林特时八百多万贯,可能会达到一千多万贯。现在呢,最低时居然只有三十几万贯,几经改曱革,也不过恢复到六七十万贯。国曱家一年生产多少茶叶,只有几十万贯收益,奇怪来哉。再说盐,我不说实际盐会有多少,仅说都盐院统计上来的数字,若包括井盐在内,逼近六百万石,正盐与浮盐平均起来一石接近两百斤。若是朝曱廷一斤盐只获利十文钱,盐价会跌到什么地步?仅是都盐院统计上来的数字,国曱家就可以盈利两千万贯以上。实际呢,一年只有八曱九百万贯。于其担着这个恶曱名,不如索性全部放开,通商法,商税与盐税,怎么着,一年也能收益一千多万贯,百曱姓还不会怨恨朝曱廷。然而能不能变?不好变的,因为几十年下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链。一动,必有人利益受损,他们便会纷纷反曱对。所以范祥在陕西主持解盐改曱革,许多商人与士大夫反曱对,因为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岭南北八州在朝堂上无人替其说话,怎么办,又缺少见识,朝曱廷对此管理一直松散,于是采取了粗曱暴手段,以来阻止此次虔州盐政改曱革。但换一句话,若是很久以前就实行通商法,形成一条新的利益链,这几十年下来,这条利益链必然也会巩固。再实行禁榷法,同样会有许多人反曱对。这才是根本所在。”

这一分析,就清楚了。

虽然这些人的做法让人痛恨,但是有原因的。田瑜拱手道:“郑相公,我不及也。”

“人有所长,也有所短,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夫子都如此,况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资忠,你也不必夸奖我了,我们既然一道而来,大家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吧。”

田瑜可没有这个胆量,但在心中更敬重郑朗,一个人达到如此高度,居然谦卑如此,有几人能做到?难怪被天下文人将他与范仲淹奉为士大夫的典范,才能与德操是让人敬佩,让人生畏。

周沆则在摇头,心想,你可不是凡夫俗子,整个宋朝就出了你这个宝贝。

说了一会儿话,早餐已经做好,草草地吃了一顿饭。田周二人又盯着那些箱子,郑朗拽了拽他们胳膊肘儿,暗中示意,不要盯着看。

两人讪讪。

准备出发了,兵士们将这些箱子重新抬上车子,实际随行来的两百多名蛮子也感到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