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琦因为好水川之败,正是贪图功劳的时候,又不缺少手段……

而且他的党羽不少,这种变相的免役法也就能落实。

果然韩琦兢道:“上书吧。”

“稚圭兄,你年长,你先上书我与安道随之上书附和……”。

“这怎么可以,是你首倡。”

“不管是谁首倡,这是为了国家,何必分得那么清楚。”

“好,我就来写。”

郑朗菀尔一笑。

他想到了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去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这句话是出自小就麦田守望者。

赵祯,让我替你小心的看好这块麦田吧,望着东方,看着韩琦下笔书写,郑朗心中默默想到。

这次进攻,宋军那种从容不迫,高昂的士气,给了元昊很深的印蕤

哪里象缺水少粮的军队?

就在此时,斥候来报,宋朝大将张鼎亲率两万三千人,前往九羊谷。

九羊谷在定川寨的西方。

在唐朝这里还是一处重要的地点,长安到凉州有数条大道,经过镇戎军的大道有四,树峡关到镇戎寨再到高平寨,进入郑朗取名的三营川,接没烟峡至西夏凉州道。渭州经六盘山到笼竿城,静边寨,接静边兰州道。渭州到弹筝峡、瓦亭寨、镇戎军到三营川,接西夏凉州道。原州到彭阳到镇戎寨三营川接西夏凉州道。三营川北上又有三道,没烟前峡到萧关道;通峡、苋麻河到盐池,进入静边寨;第三道便是九羊谷到红羊谷,到盐池,进入静边寨。

很关健的一个位置。东面到石门峡仅有三十余里,西北方向有数条小道进入没烟峡,或者天都山,南边到三川寨仅五十里,定川寨六十里。当然,道路皆不及葫芦川道,但败象显露,可以从九羊谷有数条道路,撤向西夏境内。

还有撤退道路,从定川寨撤向三川寨,翻过六盘山,进入笼竿城,再到静边寨,然后进入瞎毡的领地,再撤向西夏占领的兰州会州等地。这条道路艰难险阻不提,那得有多远哪?况且是宋境,多有关砦,层层设阻,从这条道路撤回去,与送死无疑。

也有其他的道路,小道万千,人多了,活动范围增加,关卡渐渐在失去作用。可这些小道,怎么适合几万大军行走?只能适合少量斥候行动的。

这时候元昊仍然不相信宋军有好胃口将自己军队全部吃下去。

然而一北一西两路五万大军的出现,让他感到一种森然的杀气逼近。

甚至他都不知道这些军队从哪里冒出来的。范仲淹的军队好理解,但张田手中从哪里变出这么多军队?

终于元昊毛骨悚然起来,对手下吩咐道:“急令嵬名环,从渭州城撤回。”

渭州暂时不要了,将兵力聚集起来再就。

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

元昊刚下完命令,斥候离开没有多久,宋军主力部队终于出现。

整个西北四路最精锐的部队几乎都集中在东路,气势汹汹地从彭阳城出允扑到东山寨,在东山寨休息一天,养精蓄锐,一边给张累将军队率领到九羊谷的缓冲时间。

接着从东山寨出发,进入镇戎寨,这里离定川寨仅不到四十里。想瞒也不瞒不住,于是宋军迅速向定川寨扑去。进入向家峡,狄青喝道:“燃放九声火药。”

没有烽火台,也没有狼烟,便以火药为信号。

九个特大号火药包爆炸之后,也远远传出九声巨响,总攻正式开始。

郑朗与韩琦在寨中听到九声爆炸,立即站起来,郑朗说道:“换旗。”

葛字旗放倒下去。

其实进入定川寨后,再与葛怀敏没有任何关系。葛旗倒下,两面更大的旌旗立了起来,迎着风,两个斗大的郑韩二字,格外引人醒目。

突然的换旗,便是为了夺气,夺西夏人的士气。

定川寨大战未打响之前又进行了一场战役。

三万多双手沾满渭州无数军民鲜血的西夏人想回去,那有那么容易?

西夏人重视斥候,这次宋朝同样重视斥候。元昊的快马刚离开定川寨,消息便到了东山寨。不做拦阻,先让渭州西夏军队撤出来。一道道命令再次发出。最后老种说道:“让我去吧。”

这一行未必能讨得了好。人数少,任务艰巨,在这一战中又不是最光辉夺目的。大家一起看着他,老种又说道:“我在泾原路呆了很长时间,将士熟悉,地形熟悉。又不象狄青将军,王将军能冲锋陷阵,还是我去最妙。”

无奈,狄青只好同意让老种去,老种不去只能让王信去,其他人不放心。但王信虽然英勇善战,然而对泾原路不熟悉。

老种带了五千骑离开东山寨,直接南下将第背城、开远堡与瓦亭寨的将士迅速聚集,拢了近三千余人,再次南下。至于元昊会不会趁着三地兵力空虚时,率军南下,没有一个人考虑。只要元昊敢这么做,深入宋朝腹地,保证他十几万大军不会有一万将士逃出生天。

没有去渭州,而是趁西夏军队未到达之前在长达十几里的弹筝峡选了一处最狭窄的地方搬来山上的石头胡乱的将峡谷塞满。范仲淹与景泰在高平寨也将做同样的事,但规模更大。

似乎没有用,这些石头只要派人搬开,道路就能迅速通畅,但有没有用,到临阵时才能看出和……

弹筝峡。

筝峡唐朝道,萧关汉代名。连山接玉塞,列戍控金城。

形胜双流合乾坤一望平。凭高瞻斗柄,东北是神京。

又名金佛峡,遥控六盘、瓦亭与萧关故又称为三关口。在泾水北岸,离后来的泾源城仅十几里路,相传是秦始皇巡陇西,于此建回中宫J出鸡头山,开辟了著名的鸡头古道,打通弹筝峡。这是传说,真假难辨,但汉光武刘秀确实从此峡出,亲自领兵破王孟扼守的鸡头道,收复了北方疆土。但因为战事一直集中在陇山以北,这个长达近二十里的峡道在宋朝渐渐被人忽视。

战争便先从这里打响。

嵬名环与卧誉诤接到元昊命令后,开始从渭州城撤军。在这里,嵬名环又发生第二个错误。

第工个错误便是纪质的军队调动。

他没有想到纪质居然敢置渭州不顾,分兵前往笼竿城。没有再派斥候查探,草率地做了判断,认为这支军队会从渭州城南方的山区潜入渭州。这个判断造成第一个后果,元昊再次分兵南来,削弱定川寨的实力。第二个后果元昊不能清晰地判断宋军的用意,耽搁了召回他们的时间。若是再提前两天,宋军不能合围,老种种万万不可能派出军队前来阻拦的。除非他攻破渭州城,没有攻破,便是严重的失误。

这里犯的错误便是认为宋军所有军队全部集中在北方,南方没有多少军队,不敢进行阻拦。想得也不错,关健看谁来执行。军队少就不能阻拦?况且从渭州到定川寨有三百里路,就是进行了阻拦,元昊大军也鞭长莫及,此时宋军几路夹击,元昊敢分兵营救么?

产生这个想法,也没有派斥候,大咧咧的强渡泾水,准备往回撤。

这时就听到七八千宋军进入渭州城。

嵬名环扭头看了一眼渭州方向,叹息一声。

此时渭州城中一片哭声,东山寨主张保候率军进入渭州。

尹洙铁青着脸,说道“张寨主,来得好早啊。”

张保候哪里敢回答,单腿跪下,施了一个军礼,说道:“属下见过尹通判,这里有一份相公的命令。”

还是张方平书写的,尹洙,你做得不错,替朝廷立下第一等的大功。得给尹洙糖果吃,不然这小子准会跳脚骂娘。然后又说道,种世衡率军于弹筝峡强行将西夏这一部阻挡,你还不能将百姓放出城去。还有,你要准备见机行事,配合种世衡将这三万多西夏军队歼灭,休想让他们逃回西夏。

还得打,莫要急。

尹洙气得闷哼,先安抚百姓吧,打不打没有表态,先将城中百姓情绪安抚好。死了太多的百姓,渭州城保卫战打得太惨了。

弹筝峡之战开始。

老种在堆石头,看到西夏人居然一个斥候没有派来,灵机一动,又做了新的布置,不但于这狭窄处堆了一道简易的石墙,还继续在前面放石头,将山上乱石一起搬来,或抬或仍,一起弄到峡谷里。

散放了很远。

然后做了一些吩咐。

嵬名环沮丧地来到弹筝峡,看到地上石头,才开始不多,小心地拨着马,缓慢前进。弹筝峡并不长,全长二十里路,实际真正峡谷区域不足一半。石头终于多了起来嵬名环心中产生疑惑,下令士兵下马迅速搬,然后派出斥候到前方查看。忽然两边山上放下来无数支乱箭,还有一些险恶的地方从山头上砸下来许多大石头。

西夏士兵大乱,前方宋军就杀了过来,一下子产生混乱,向败向东南方向。直到主力军队处,才稳了下来。就是这一波进攻,至少让近千名西夏战士倒下。

嵬名环听着手下禀报,做了判断,宋军人手不多。于是让士兵下马顺着两边山陵摸去。派出一部分撞郎令去搬石头。可他忘记了一件事一旦下马还是宋军对手么?况且弹筝峡两边的山势又是那么的陡峭。

山上遭到宋军伏击,派出去的撞郎令又被宋军杀了回来。

只好派出更多人乎,再次被杀回来。

到了第四次,嵬名环派出一半人手,终于将路障扫清,然而宋军却从容地在这一道最高大的路障处列好阵营,万箭齐发,射倒一批夏兵。看看这堆两人高的石头堆其实还是不难的,若是善长马下作战的宋军,借着盾牌的保护爬上去作战就是,乱蓬蓬的堆在一起,也不是砌成石墙,爬不上去。但西夏人下了马,能做什么?

看了看天色日暮,嵬名环苦逼了,只好退出弹筝峡安营扎寨,休息一夜再说。

这时候他又疏忽一件事,那些石头从山上弄下来比较容易,但再往山上搬,却是很艰难。是扫清了路障,可全部在道路两边。他棚退,宋军来,又将这些石头弄到路中间。

第二天故事继续上演。两天下来,弹筝峡没有过去,反而丢掉三四千士兵的生命。嵬名环有些蒙头。还有其他的道路回去,退回泾水,自新寨去彭阳城,那是干嘛去的,兜路不提,简直是送死去的。要么从西边道路,潜向笼竿城,且不就这里有许多宋朝的堡寨,还有道路。从笼竿城到渭州大道还是弹筝峡去瓦亭寨路。有一条小道,是从大陇山中间穿越的,张田送来的一千援兵便是从这条道路穿行到了渭州城中。但他手下现在还有近三万军队,包括一部分后勤的辎重车,如何从这条小道越过大陇山?

只好继续强攻弹筝峡。

扎营扎在两边山岭上,道路中间也派了一部分士兵扎营,不让宋军将石头往道路中间放。

第三天,又准备攻打这堆石头山,这时宋军喊话,各位西夏兄弟倜,不要做梦想啦,你倜回不去了,定川寨你榈西夏主力已经被击败,快点投降吧,凡击杀嵬名环或者卧誉诤者赏钱五百万,封赏团练使。五百万钱也就是五千缗,不一定动人心,可后者封赏颇让人心动。瞎毡初降宋朝时,封赏的也不过只是这个官职。

然后扔过来许多西夏战士的人头,足足有几千个。其中有的人这些人还是认识的。

听到这个消息,一刹那间,几乎所有西夏将士傻眼了。

不是恐吓,确实是在定册寨击败了西夏人。昨天的事。

郑朗听到爆炸声,知道狄青大军快要到达,与韩琦登上城头。

忽然一阵狂风大作,风沙扑面,从北方涌起一堆堆黑云。这就是定川寨特有的小气候,每当秋后,因为此处特殊的环山地形与水气,起大风时,能涌起黑云,伴随着风沙,仿佛史书所记载的黑风一样。来到定川寨,郑朗一共看到过三次这样特殊的气候。

但此时对谁有利,就不好说了。

这种特殊的天气一般也不会持续很久,问过当地的百姓,长者只能维持半天时间,短者只有一个来时辰。郑朗对韩琦低声说道:“希望宋军早点到达。”

相信狄青,郑朗也就过,在西北交战,一定要注意风。去了河北不需如此,只有在这个悲催的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有风必有沙,有沙必然影响视力。站在下风,眼睛都睁不开,如何作战?

但现在宋军是灵活机动的,西夏人哥困定川寨,却是死的。

就看到西夏人开始调动兵力。诸部向东方涌去。

郑朗眯缝着眼晴,心中计算着时辰,忽然睁开眼,说道“王吉、赵询,你倜二人听命各率一万人马,打开南寨门,借着风势,向敌人南寨杀去。谨记不要急,要稳往,切断敌人涌向东边的去路,结好阵型,不让敌人两边夹击。”

抢先一步,为狄青大军前来,做好铺路石。

“峪。”

两人下去清兵点将。

熬到现在,而且郑朗神奇般的指挥与预算也给了宋军带来信心。并且郑朗夸张了一句四路大军会聚此地将有十四万军队参战,士兵心中也有了底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