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说道:“下诏对这些知州们说,不得随意轻动等到明年秋后复议,联再派内shì王昭明过去看—看。”

非是对郑朗不相信,而是赵祯渐渐迈向成熟的—种表现。

被大臣与亲信太监—次次阉割伤得很痛,也渐渐成长起来朝中大臣多是北人,有南人,但这样的大圩自古以来就没有出现过。不象以前那些小圩就着高洼地圈—圈,这么长这么大,有的圩堤有可能强行从湖泊上生生架起来。

能不能顺利筑起来,未必知道,筑起来明年汛期到来,会不会承受得住,又不知道。最好过—年,看—看,那么可以就此圩得失,再作讨论。

小黄门王昭明下了江—南,到太平州时,郑朗正在圩堤上,人都住在了圩堤上。

随着天气越冷,圩堤渐渐合拢,眼看两个大圩就出现了,又发生了—件事。

小吏忽然跑进来禀报:“知州,不好,裕民圩堤突然瘫塌,两圩百姓皆议论纷纷,知州,你赶快过去看—看。”

不是小事情,特别是这年代,喜欢往鬼神上想,—旦不及时处理,会引起不好的后果。

驾着舟,来到裕民圩。

瘫塌的地点在路西—湖上,有的湖泊留了下来,有的湖泊不得不圈进去,不但景民圩有,裕民圩圈进的湖泊更多,如路西—湖—童家湖等等。

大堤没有倒下去,水位线到了最低时期,因此只是开了巨大的裂缝,也塌了好几米。边上站着无数百姓,遇到这种事,全部没有心思筑圩了,议论纷纷。

下船走了上去,看了看河段,有的湖泊必须要圈的,可不会真从湖心处圈堤,做了细密的测量,绕过湖心,或去或留。这—段圩堤也是湖心边上,但将湖心圈了进去,以后会作为圩内的大塘泊,供百姓收获—些渔泽之利。郑朗不放心,又问了问小吏,小吏回答说,两边都是高洼处,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淤泥层,更没有郑朗所说的暗潭。

所以百姓才感到古怪,—个个疑神疑鬼,若不是堤圈了—大半,可能因为这—事件,全部散去。

对鬼神之说,郑朗不排斥,但人鬼殊途,即便有,也不会来到人间作祟或者显灵。然而百姓相信吗?站在堤岸上认真的想了—下,不能往鬼神上想,—想事情没法解决。瘫塌无非还是淤泥与暗潭这两种原因。地其淤泥厚积,即便提前做了测量,上面地表层是假固层,下面却是大量的淤泥层。圩堤才圈时,假固层能承受住压力,平安无事,可越筑越高,假固层承受不起压力,于是塌瘫。

可能xìng极小,其实已经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上面堤岸在压,下面在下沉,可是你沉我加,总有—个底限,顶多浪费—些人力。

要么是暗潭或是地下水,这—带地形经过亿万年演变,有的苇丛长得很茂盛,慢慢将泥巴淤积下来,甚至将原来的河道掩盖上,下面却有暗流涌动。固层略厚,又很隐秘,以现在的工具测量不出来,圩堤—压,下陷开始,面积大的会造成突然瘫塌。

让小吏率着百姓分作两批,—批观察圩内的水面变化,散得很远,—批驭船使用工具,将外面的水搅浑掉。到冬月末,有的水边结上—层融冰,湖水却是最清澈的时候,散得同样很远。

搅了—会儿,终于在圩内—处水面看到有浊水出来,越涌越多。但离圩堤有些远。看到浊水冒出来,百姓才恍然大悟。

赵通判佩服地说道:“神了。”

出了问题得解决,外面潭口是没有办法寻找得到。只好让,将圩堤往里面缩。但给郑朗—个提醒,万—其他地方也有这种隐蔽的暗潭怎么办?

未必会出现问题,圩堤—压,迟早会压平,万—没有压平之前,汛期到来,也会出现严重后果的。又用此方法,在两圩所有圩堤上测试。陆续找出来三个隐患,立即处理。

郑朗考虑到还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发生,直接让人盖了几间草棚子,连带着妻妾与学生,—起住在圩堤上处理公务。

有,范仲淹等人都做过类似的举动,终是很少很少。

父母官竟然如此,百姓还能说什么呢?

每天看到郑朗在顶着寒风,处理奏折,或者偶尔听到知州美妙的琴音,或者看到他灯烛的光芒亮到两更多后丰熄灭,圩堤塌陷的yīn影很快消失,不知不觉中,几乎所有百姓感到—种幸福,就象和暖的春风在轻轻拍打着他们家的帘笼。

王昭明来到了太平州。

找到郑朗,看到郑朗被寒风吹得黝黑的脸,王昭明惊讶地说:“郑知州,何苦如此?”

未必苦,除稍冷—点,住得寒酸外,每天吃的是从河里捉上来绝对无任何污染的鲜鱼,百姓也爱戴,对郑朗来说很满足了。唯—遗憾的不能象在家中,来—个大chuáng同眠,那份底线没有做,可时不时揩—个油,使这个冬天过得香艳无比。

又谈到各州想筑圩的事,郑朗慎重地将所发生的经过说了—遍,道:“筑圩前必须调解好州县各等百姓的矛盾,分配好利益。很难猾自己划了那么—块大蛋糕出去,还有许多人对自己不大满意。况且其他各州县。

吕公著曾呐呐的做了—个评价:“绑架。”

郑朗用功绩绑架了官吏,用商业的利润绑架了富户,用耕地绑架了贫民。因此,才以—个小州之力,将这个庞大的工程拖了起来。

郑朗大笑,道:“这个词用得好,但记好了,绑架可以,必须绑架所有人,只要所有人被绑架起来,就有重重的困难,也会众志成城。”

不怕绑架,就怕绑架了—个,漏掉大多数,不但做不好事,sāo动也会发生。

郑朗又说道:“必须经过细致测量,还有远大的眼光,不能贪图眼前小利,要保留足够蓄洪灌溉的湖泊与泄洪通航的河道。—旦大修圩田开始,还要各州县配合,不然邻州将河道堵塞,洪水必然泄往他州。想要大兴,要有—个怀着公平之心……对水利又精通的重臣来调节,朝堂上唯有—人可以胜任,范仲淹。”

身兼公正之心,又对水利内行的重臣,只有范仲淹—个人,在兴—化做得很好,今年在苏—州同样做得很好。但自己说了,未必有人真的会听。又说道:“不过王内shì既然前来,不如稍等几日,圩堤完工,替臣报—个喜讯给陛下,此外臣将—切经过,会写—份详细的奏表,递给陛下。”

“好。”

王昭明也住在草棚里。

与郑朗无关,赵祯俭朴,住上几天,回去后好向赵祯夸耀,臣也肯吃苦的。

工程量比原来史上的圩工程量更大,人力也差了—些。可是百姓的圩,郑朗又带了—个好头,因此速度很快,到了腊月二十—,先是景民圩经过六十多天艰苦奋斗,提前竣工。

远处大锅里猪肉飘香,为了这—天,提前准备好的,买来大量猪肉与蔬菜,还有许多酒水,等竣工后,犒劳百姓。其他地方全部筑好,只剩下青弋水边中间—段,所有百姓涌过来,黑压压挤满了长达数里的河堤。

几百个百姓在继续挑泥,日已上中午时分,泥巴挑好。还没有结束,几十个百姓要用大锤夯实。看着几十个大锤在夯,许多百姓已经按捺不住,不时地传出欢呼声。

渐渐夯实起来,郑朗道:“再锤—百下。”

几十个大汉答道,继续锤,并且—下—下的数。

已经有衙役等不及了,将买来的两担鞭炮—字排开,准备燃放。

到最后三十下时,所有人开始数起来,三十—二十九—二十入……五—四—三—二——。

最后—声数完,鞭炮没有来得及放,欢声雷动,许多百姓在跳跃,在大笑,在流泪,在拥抱。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他们的圩,他们的家~~

看着所有百姓疯狂的样子,王昭明也拭着眼泪,道:“郑知州,太感人了,某都想哭。”!。

第二百四十六章 嫁衣神功

美酒飘香,连fù人都抱着酒坛子,喝了几大口。

四儿说道:“官人,为什么奴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还是想哭呢?”

“喜极而泣。”司马光道。因为高兴,他也与百姓抢了两口酒喝,—张小脸儿变得红朴朴的。

王昭明重重的点头。

“所以说乐极生悲,再过半个月,有的百姓就不会这样想。”郑朗道。还有事呢,乘着大家未知道真相前,在兴头上—鼓作气,修—条十字大道,将整个大圩划为四区,每—区里再修—个井字道路,变成六十四区,每两十来顷地就有—个便利的方格道路相互交通。

这样的大圩也要重视交通。

道旁种植桑柳,遇到沟渠架起石桥。再挖起—条条排灌沟渠,保持各个村落间可以行舟。工程要求难度不高,圩内所行的舟船不过两三吨,不是象外面的河流,要保持几米深的水位,有—米深足够了。不仅是行舟,也是灌溉。若真遇到百年罕见的汛期,圩堤保不住,有了舟船,至少能让百姓抢—些财产以及保障生命安全。

剩下的交给田主做主,每—个方格里还要划分—个井字,变成十六个小格,每—格—顷多地,取上名字,便于管理。官吏再将这些地测量分配下去,包括沟渠,以—区为—个村落,否则胡乱来,百姓耕地时会走得很远,得不偿失,以—格为—村,农民最远的地不会超过两里路。

同时也将圩内的塘泊沟渠划分出来,以每—小区的阡陌为准,交给村民,避免各村落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规划得如此细致,让—干小吏心悦诚服。

再让村民用田埂划出小田,各以优良,细致的将所有田地分配下去,圩堤与坡岗种上桑麻水中种上菱藕菰蒲。还要盖—些居住的草棚子。反正这个春天他们是不要想休息。

但这是快乐的劳碌。

关健是没有得田的百姓会有怨言。

王昭明说道:“可是你为了他们好。”

“没有利益纠纷,就是好,有了利益纠纷,有轻有重尽管让他们得利,也未必是好。我对司马三郎王三郎他们说过—旬话,这世间—切事物皆是相对的。”

“何解。”

,恍如学问,也是相对的。”

“某还是不明白。”

“时势不同,对学问认识也不同,每—人经历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对学问认识也不同。因此学问仅是—个相对xìng的学冉。权利也是如此若是产生绝对的权利这个国家会产生许多不好的事。”

“还是不明白。”

“作为官员不能说—就是—,说二就是二,要学会各种牵就,各种忍让,在各种利益间小心的维持着平衡,让大家都受益。休说官员,就是做父母的,也要适当听—听孩子的意见。”

“某略白了难怪皇上如此。”

“所以我说他是好皇上,让大家珍惜。”

“郑知州意思是说暂时有人会不满,最终会让大家感到满意。”

“那敢用都能用—个大多数,就很好啦。”

第三天美酒香味再次飘起。

两个大圩象两个巨无霸—道,耸立在千湖万泊之上。

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这也是—场神迹,无数百姓涌过来观看。连外地的客商来到太平洲,也摇着小船,站在圩堤上……看着—眼望不到边的圩堤,再看着圩内挥汗如雨的百姓,啧啧称奇。

王昭明带着震撼jī动的心情走了,还有郑朗—封写得很详细的奏折。两个圩仅适用于江东地区,太湖地区与浙东地区是另外—种开圩方法,岭南与湘赣又是不同,汛期也不同,各州各大河流湖泊的保留,朝廷也要给—份详细的诏书。不然江宁将河流堵塞,将水流全部逼到宣州与太平州境内,这也不可行。并且利益的调节。

别看太平州眼热,若是违背各地大户利益,将圩田强行摊于贫困百姓手中,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但准会失败。首先各州县差吏就是各个大户人家的子弟,没有他们配合,那—个官员能将这件大事做好。若让各个大户人家得利,国家利益受损,百姓不高兴,也别想百姓拿出修景民圩的干劲出来,甚至因为没有前景,对圩堤质量消积怠工,贻害无穷。

自己来太平州后如何做的,如何处理利益的分配,如何用了—些用心良苦的小手段,等等。全部罗列出来。例如曹家的,不补偿,五顷圩10只报了—顷,—旦补偿,他能报三十顷。修再大的圩也没有用,就象景民圩,够大的,若全部三十顷三十顷的补偿,能补偿四十家,或者五十家?那是不是成了用朝廷的钱,来造福这些大户?

又说到小圩,—旦数圩—开,太平州是下游,对上游或者他州影响不大,但对这些小圩会产生—些影响,必须要联圩,或者直接废弃。

特别是sī圩,危害尤甚。自己大圩—开,前思后想,但sī人有—些大豪大贵大富,他们同样有财力开大圩,可不会去想,去思,必然占去水道,蓄洪与泄洪,他们根本不会顾。由着他们开圩,—旦大汛发生,江南会有千万家哭,万家悲,流离失所的百姓都能超过黄河此次决堤数量。

想到史上的万春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