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一道慢慢往回走,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御街两边的槐杨吐出了新绿,偶尔能看到一两株桃花,花多未开,含苞yù放,不过有大丛大丛的春梅开得姹紫嫣红,阵阵春风吹来,香气袭人。

郑朗在京城溜达了多次,终于有百姓将他认了出来,热情的拱手道:“恭贺郑省元。”

“不敢,不敢”,虽这样说,脚步没有停留,他是人,不是猴子,越是有人招呼,越得走快一点。

但无论他走得有多快,多年的宅,或者说雅一点,养了两辈子的气,xìng格温吞,再说雅一点,xìng格温润似玉,气度安详,因此每一步跨出去,都给人一和从容不迫的感觉。

光环同样会给一个人加分的。

三人走在一起,崔家两郎长相很好,三郎最佳,可偏偏郑朗夺了他们的风头,而且温和的态度,更使得一路走过去,百姓交口称赞。

春天是出来的好时光,街上有许多小娘子出来逛街的。当年看到郑朗,一个个杏眼横飞了,此时看郑朗,更是神态不同。有的小娘子看着郑朗圆乎乎的脸蛋上,一脸的端正随和之气,身体快软了下去。

郑朗看着这些小姑娘们表情,吓得不敢看,省怕她们做出什么不好的事。心里想,得,还是早点成亲吧。这和样子,非我喜爱。

一路走过去,他不注意的。人群里有一个身穿短春衫,满脸英气的少女也用眼睛盯着他们看,然后脸就红了。小丫环急了,道:“】、娘子啊,那不行的,人家订了亲。”

“说什么尼……”

小婢不敢说话,心里说,分明你看着他们,动了春情的。

多年的独处,使人们对郑朗多了一份好奇,但也多了一份陌生遥远。看看欧阳修昨天前来造访,犹豫再三,遑论他人。唯独一门好处,清静有了,否则换作他人,此时一定门庭若市,让郑朗扰不胜扰。

知日曾经说过他:“小施主,你不是梅花,却也是一朵幽兰,虽开在孟春里,却喜经幽谷绽放。”

倒也中的。

也是知日喜欢他的原因,不过知日心里面更清楚,这朵兰花开得太耀眼,早迟要被人拿到都市里去的。也就是他说的俗了俗了。

很多学子想亲近一番,却畏其难,不敢登门拜访。于是郑朗安静的将行李搬到了严记客栈。

胖掌柜不顾店里面的忙碌,将伙计全部招呼出来道:“省元公来了,快帮忙,大家一起搬行李。”

“严掌柜,别,什么公的。”郑朗头有些晕,咱还小呢,才十七岁,你想诅咒我啊。

严掌柜点头,然后搓手,jī动了,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张胖脸上堆着笑容。还是郑朗提醒了一句:“你孙子呢?”

要看一看的,省元一中,小皇帝不开后门也必中进士,自宋朝开国以来,省试名次与殿试名次不一样可相差不大只要中了省云……”多半是三甲之类,非元即榜或花,也有例外的,但不会滑落到十名开外。有,仅几例,那是为了避讳才有意将名次滑得更远一些。自家一无高官在朝堂上,二无贵戚何来避讳之说?这个学生是收定了要看一看。

掌柜一对眼睛快笑眯成了一条线郑朗没有管他,客栈里还住着许多学子,多数学子落了榜的,可才放榜,几乎都没离开京城,许多学子涌了出来,所以立即冲招呼的学子拱手回礼,然后钻进了后院。

郑朗态度温和可处世是生人勿近,但不意味着这些学子害怕严掌柜。一个个围上来茶贺,这是亲耳呆到郑家子见严掌柜孙子的那也不易,人家的学生是什么人,两个胆大包天的超级天才,吕相公的神童儿子!严掌柜乐得嘴合不拢,说道:“同喜,同喜,今天晚上的晚餐我免了大家的钱。”

高兴得无从表态,于是请客。

这才带小孙子带到后院,建了面,老老实实的施了一个大礼,说道,见过省元。”

两小好奇的围着这竹小胖子转,听说过,第一次看到。

“别吓着人家”,郑朗将他们喝走,这个小胖子可没有二小的胆量,才气也差了一些,不过读起书很用功,人也很老实。只要是老实人,郑朗都喜欢,包括吕公著在内。至于王安石与司马光,那是没有办法了。

“来,你坐下来。”

“喏。”

郑朗问了一会儿学业,整天与王安石与司马光呆在一起,就包括吕公著的几次来访,严家小郎的资质相比,是差了很远。不过郑郎也有耐心,那三个小三子不能算的,整个宋朝也不会有多少。不过好在此子很用功,问了问,学业尚可。然后问道:“殿试马上开始了。”

“喏。”

“你不用拘束。”

“喏。”

郑朗看着小胖子,开始挠头,他对小胖子这和xìng格不排斥的,但想想二小的刁钻,还好,吕夷简将他家最聪明也是最老实的儿子送过来,冲一冲,不然小胖子与二小在一起,肯定格格不入。温和地说:“不用怕。”

他说不怕就不怕?随着他名气起重,连下二元,第一元下得诸多举子心服口服,第二元还是考官打压的情况下,都没有打压下去,在民间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力。小胖子与郑朗见过许多面,可心中的那份拘谨反而更重。

“喏。”

郑朗又挠头,慢慢来,以后呆在一起呆的时间长,会好些,若真抱定这和态度,跟了自己,未必对他有益,又说道:“一旦我再中……”

“省元一定会再中的。”

这个不用抬扛,其他人能落第,省云,若落了第,岂不是笑话?就是榜单上前十名,皆不会落第。郑朗道:“且不管,如果我到远方任职,你会不会跟我一道前往?”

“晚生就怕自己笨,沾污了省元。”

“笨鸟先飞,史上有不泛大器晚成的人,他们资质皆不大好,可用了功夫,最后全部成为一代英杰。

况且你资质也不是很差。”

“如果省元不嫌晚生笨,晚生自愿意跟省元去。”

“那就好。”郑朗点了一下头,无论那一个小三子,下两届科考要将他们放出去,以后单飞了。但此子想后两届高中大约不能,有可能会带在身边很长时间,不到二十几岁,休想参加科考。不是科考,还有做人的道理,简单的为官之道,都要慢慢培养教导。

“去嗯”

“喏。”

看着他胖乎乎的身影离开,江杏儿笑眯眯地说:“好乖乖的蚕宝宝。”

郑朗忍不住笑了起来,虽比喻不大好,却很恰当,有时候看到剁家小郎安静听话的胖模样,是很象一条胖乎乎躺在桑叶上的小肥白蚕。江杏儿打趣了一句,与四儿将郑朗行李整好。

有时候郑朗很满足,人生如此,夫要何求?要吃的,凭自己的家世,什么吃不起,要穿的,家里那个庞大的作坊与店铺,什么衣服不能穿,要钱,也够用了,虽不能与宋朝顶级豪富相比,也能过一个大康生活吧。要名声,有了名声。要地位,马上也有了地位。自己除了学问,还用追求什么?看一看,连收拾一个行李,都不要自己动手。

坐下来看书,然不久,严掌柜又走了进来,说道:“睢阳进士张安道求见。”

然后一脸歉意的看着郑朗,普通的举子还能挡一挡,这个张方平刚高中第四名,前途不可限量,自己不敢阻拦。郑朗摆了一下手道:“严掌柜,你不用这副表情,让他进来。”

一会儿严掌柜将张方平带了进来,等严掌柜离去,张方平说道:“此次我还要感谢省元。”

“安道兄台何出此言?”

张方平苦笑了一下,道:“此番几位主考官yīn差阳错,择了九份卷子,其中有一份卷子是在前十的,我回去后想了想,可不正是我的那份卷子。”

郑朗闻言不由大笑起来,道:“那也不用感谢我,不过安道兄台的豪气我很钦佩,以君的名次,殿试一定会高中,以后就要成为朝廷官员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正是。”

蔡齐说郑朗有上古士大夫的风范,说得有些玄,可这个张方平却很有上古的一些侠客风范,为人豪爽磊落,也让郑朗很钦佩的。而且两人骨子里皆有些孤傲,所以越说越投机。

另一边也有人在说话,王德用下了值回到家中,小剁女迎了出来,亲热的喊道:“翁翁。”

“芹儿到晚辈,王德用那张大黑脸绽放笑容。

“翁翁,孩儿有一件事想求翁翁。”

“说吧。”

“孩儿今天在街上看到了郑州的新省牙,与两位舅兄一道……”王德用的剁女拽着王德用的衣角边说边撒着jiāo。

“他们是陛下召入中书省问了一件事……你问这个干嘛?”王德用忽然警悟起来。

“孩儿听民间有访说榜下捉婿……”

“芹儿,别郑家子可不大好捉的……”,王德用大黑脸上青筋立即跳……了起来,小羽女异想天开,榜下捉婿是有的,上到大臣,下到富翁,虽未强行捉,可那和和手段使了出来,与捉没有任何区别。然而郑家子能捉么?自己是宰相也不行!。!。

第二百零三章 捉女婿(下)

一匹好的战马是不能随便用来拉东西或者耕地的。

偶尔拉一回可以,如果长期的负重,会使马匹变得笨拙,就象郑朗一样,xìng格温吞,缺少速度与爆发力。缺少速度与爆发力,上了战场还能发挥多少作用?宋朝想要得到好的战马,无他途,要么在关中强行将百姓迁出,将耕地变成牧场,用来饲养战马,要么夺回河湟与河套,象唐朝一样,利用河湟与河套的草原来饲养战马。

往南去都不行,到了南方,战马长久下去,会变成很矮小,比如川马、滇马,用在南方作战还可,吃苦耐劳,不怕热,能在山路上奔跑,然而宋朝最大的敌人来自南方么?

因此王安石的保马法,也是奇怪来哉,让农民养那种马做什么的?是凑数量,或者用来耕地的?若那样兴师动众可以,若准备用来上战场,别,早点停下来。但当时居然没有任何人指出来。

小青就是这样,马是好马,可长时间拉车子,马的烈xìng磨了下去,速度同样快不起来。不过从京城到郑州只有一百来里路,再慢些,两个时辰也足矣。然而宋伯会什么骑术?

大道很大,可行人很多,一路冒着汗,骑到郑家庄,快傍晚了。宋伯还抚xiōng叹道:“还是骑马好啊,速度真快。”

………

来到门口,翻身下马,大声喊道:“几位娘娘,中啦。”

听到中啦,几个娘娘一起小跑着跑了出来,看着宋伯问:“什么中啦?”

“省试中啦。”

几个娘娘全部站立不稳,大娘眼睛渐渐从宋伯身上转移到远方,远方是广大的农田,小麦蓊葱滴翠,菜huā黄如云霞,大娘的心飘了起来,似是飘到了云朵里,泪huā儿哗哗地流了下来。

“大娘,是喜事。”宋伯道。

“是……喜事”大娘用衣角拭着泪,是喜忧的泪水,又对宋伯说:“进来说话。”

几个娘娘清醒过来,一道进了屋,宋伯说道:“小郎不但中了,还中了省元。”

还好,急得,一次没有说清楚,分成了两次说,否则几个fù人没有一个能受得了。但几个娘娘还是七嘴八舌地问:“宋伯,是省元?”

“省试第一?”

有没有弄错?”

“是啊,大喜事。”宋伯点头答道。

是大喜事,儿子能中,心里有一些准备的,中的机率很高,至于省元,可没有一个人敢想。郑州民间说会连中三元,但问问传言者本人,你真相信连中三元?多半会支吾不答。

大娘又说道:“宋伯,明天买几只单来。”

崔娴站在身边忽然说道:“大娘,不用,殿试要不了多久就会举行,虽说省元一定会中,但提前办了喜宴,传出去不大好。”

“娴儿说得对。”

可这个消息给郑家带来了浓浓的喜气,一家人欢喜的坐着,几乎不知道说什么话。天就黑了下来,春风轻叩帘笼,崔娴对环儿说:“我们也要收拾行李了。”

“为匈”

“还能呆下去吗?”

环儿醒悟过来,是不能呆下去。再呆,马上就到了殿试,中了榜,郑家小郎要回来的,也意味着要主办亲事。难道就在郑家庄迎取自家小娘子?那成了什么?

原来崔娴准备从京城回来后就返回蔡州的,然而想到一旦去了小丈夫去了地方上任,需要政绩的,自己学了坊织的一些工艺,若做得好,对小丈夫也是一种帮助,于是又呆了下来。

省试高中,自己不得不回去了。然而这个小丈夫居然中了一个省元?不得不承认他是有些本事,崔娴托着香腮,看萧天际处弯弯的月亮想到。

郑朗被冯元请进了冯府。

很恭敬的冲冯元与冯氏施了一个大礼,不仅此人在学问与品行上让他很尊敬,二小也麻烦人家。

“勿要客气,坐吧。”

郑朗坐了下来,冯元又说道:“先恭贺一下省元。”

冯元都免不了这个俗,省元有那么好考的吗?而且此子才学、品德、政治上的眼光、志向……关健是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