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乾隆皇帝大传(周远廉)-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臁H簧夏旮适∫话福习焓境停∮指慈绱耍奘挡蝗趟聘适≈葱舜笥瞳|等惟当秉公查究,据实奏闻。将此由六百里传谕知之。”[59]
  此谕讲明了三个问题。其一,乾隆帝基本上已经相信钱沣之劾疏,认为山东巡抚国泰是在纳贿营私,视下属馈赠之多少,定其升降去留,派和坤等前往查办和处理。其二,晓以自首从宽政策,谕令钦差大臣委曲开导,使送银之官能供出实情,查出确证,方行定案,如不明白晓谕,恐受银收银之人不肯吐露真情,通省官员相习成风,不愿举发,有碍案情的查审。其三,宣布不象甘省捐监冒赈那样复兴大狱,这也对稳定山东府州县官员情绪,促其尽早举发,将起到重大作用。如不明示此意,他们害怕象甘省官员那样革职抄家诛戮或充遣,就会心怀疑虑,既不利于办案,又将贻误地方公事。就此而言,乾隆帝的这道谕旨,对查清国泰贪纵营私一案,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
  当然,乾隆帝之谕,也有其估计不确之处。比如,他认为仓库亏空一事,容易办理,只要按照印册盘查,就会查明,“无难水落石出”。此言未免太浅薄了,这表明他对官场积弊,尤其是仓库钱粮之亏空,所知不多,不知道这里面大有文章,地方官员舞弊之法很多,应付钦差大臣盘查之策也不少,钦差有意上下其手者亦大有人在,并不是一派人盘查就能知悉真相的。此案即系一例。
  又过了两天,四月初八日,乾隆帝复谕军机大臣:安徽按察使吕尔昌,从前曾任山东府道,“屡经国泰保奏”,现御史钱沣参劾国泰贪婪不法。“吕尔昌系国泰用人”,且在山东历任府道,“钱沣所奏国泰等种种劣迹,吕尔昌断无不知之理”。著两江总督萨载即传吕尔昌到省,“传旨令其将钱沣所参款迹,伊在山东时所见国泰、于易简如何贪纵营私,并伊如何与国泰交结,国泰何以信任保奏伊之处,逐一据实指供,毋许丝毫欺隐”,否则重惩。[60]这对清理国泰之案也起了作用。
  乾隆帝委派了三位钦差大臣,按其职衔之高、权势之大和受帝之宠信看,和坤是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还身兼多种要职,是皇上之第一宠臣,此次又在三位钦差中名列第一,显然是这一钦案的主要负责人。刘墉虽系乾隆帝倚任的亲信大臣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但相父已去世七年,本人仅系左都御史,权势、资历当然远在和坤之下。诺穆亲条件更差,仅仅系一工部右侍郎,而且刚因祀天大礼布置不周,遭帝训斥,被帝革去顶戴花翎,革职留任,“十年无过,方准开复”。[61]这样一位渎职遭惩之官,怎敢得罪掌握实权的军机大臣和坤,自然会以其马首是瞻,不敢坚持是非抗违其言。
  和坤本身就是一个揽权纳贿的最大的贪官,也很有可能接受过国泰馈送之银物,这次对国泰极力袒护。在这样条件下清查国泰之贪纵营私,谈何容易,钱沣的处境,确是相当的艰难。
  和坤、刘墉、诺穆亲三位钦差大臣及原劾者御史钱沣,于四月四日离京前往济南。“和坤阴袒国泰”,“怵沣”,钱沣坚持秉公办案的立场,不畏其之恐吓。和坤便另施诡计,当他们到达济南时,国泰已早知查仓盘库之信,急忙向商人勒借银两,存放库中,凑足了库银数量。象历城县,本来亏空银四万两,现在便以商银补充,暂时掩盖了亏空之情。和坤一行到达历城后,就盘查仓库。“和坤令抽视银数十封,即起还行馆”,实即表示盘查已毕,没有亏空。钱沣细心观察,发现取出验证之银,每锭的数量多少不等,“银色不对,”而帑银却一律是五十两为一锭,心知有诈,立即建议将库封存。回馆之后,钱沣了解到借商银充库之情,便遣人宣告于众,如被借银存于库中的商人,不将银呈官报明请求归还,则将尽没其银。第二天,三位钦差大臣和钱沣一行,再到银库,打开库门,查验银色和数量,确与帑银不符,各商人纷纷奏呈被借之故,将银领还,“库为之空”,一下子就使历城县亏空帑银四万两之弊,显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和坤此时也毫无办法,只好据实向帝奏报。历城县亏银之弊的查清,固与钱沣之正直、多智有关,但也得力于刘墉的支持。刘墉“持正,以国泰虐其乡,右沣”。如无刘墉的支持,和坤完全可以驳回钱沣封库以备再查的要求,以验银无弊而上报,此案就很难破获了。[62]
  四月十三日,和茸喑疲合冉窍乜馀滩椋槌龈孟刂毓缕娇骺找耐蛄剑坝信惨蒲谑沃住薄!安⒀使┤我饫匪鞲魇粼庇Ю弁蚋骺罴#嗑愠腥稀保阆档魅握闹莞叭渭媚细脎锞郑忧跋德蓝帧!坝谝准蛏砣畏荆蝗蜗乜饪骺眨鐾谆欤踔良哺背す蚧鼗埃氨晌蕹堋F溆喟改诳罴#衷诔沟籽暇俊薄#63]
  和扔肿喑疲核脑鲁醢巳盏绞。视谝准颉S诔乒┪徘詹钋袄粗牛腿美窍刂毓缕较蚣媚细脎锔庖ヒ耐蛄剑芭惨蒲谑巍薄0床焓沽嚎咸盟担骸肮├张墒粼币剑阆捣脎锞帧!狈脎铩⒐缕焦┤洗饲椋氩ⅰ俺食龈鞲菹匕锓亚宓ァ保肮├张赏ㄊ∈粼保匪饕送蛄健!备戳钣谝准虻热恕暗泵嬷手す菀凉┤锨扒椴换洹保64]。
  乾隆帝览折后十分愤怒,于四月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连下四道谕旨,督办此案。这四道上谕讲了五个问题。其一,将国泰等革职拿问。谕旨说:“国泰身任巡抚,竟敢明目张胆,逼勒派累,任意婪索,通省官员俯首听从”。今据冯埏呈首帮费清单,止系其任内经手之事,从前吕尔昌任内如何勒派之处,著和闲醒段使窳钪鹨还┏觯按税腹┳杂Π绰啥庹逗颉薄S谝准蜃ü芮福擞诶窍乜馓淇骺眨靶谆臁保窒蚬┏す蚧鼗埃笆凳舯氨伞保柩暇浚⒚瞳|于五月押带国泰、于易简到京,候帝亲讯。国泰、于易简、吕尔昌、冯埏、郭德平均著革职拿问。其二,盘查东平三州县。钱沣指名参劾的亏空之县,有历城、东平、益都、章邱四州县,今历城既经查出,其余三州县著刘墉一律查办,务使水落石出。其三,限期弥补,不兴大狱。山东亏空,“人数众多”,虽与甘肃上下通同一气公然冒赈殃民者有所区别,但与直隶州县因办公差而有所短缺者也不同,如果各州县官员自知畏法,不以帑银为结欢上司之资,“何以致有亏空”?“今朕格外施恩,不欲复兴大狱,然不可不彻底详查,予以限期,令其上紧弥补”,若不抵补,即从重惩治。其四,追查泄密。国泰为何“闻有钦差过境,恐有盘查”?必有人与其送信,著将于初四日出京前往济南的国泰之家人套儿严切讯问。其五,查抄犯员家产,将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之任所及原籍赀财一并查抄。[65]
  不久,和坤、刘墉等人之折又送到京城。和茸啵汗┕┤希蓝叭渭媚现保按煳锛⒏髦菹匕锓眩阆德蓝帧薄S谝准蛏形蘩匪魇粼币街咧ぃ┠杲谑薄笆帐苁粼彼癯穸械任铩薄G〉塾谒脑率湃站痛苏巯纶停骸翱蠢辞榻诓还绱恕薄9┫敌∮胁鸥芍耍有那烧蛴谝准蛟诨噬厦媲拔罕W啵八怨饰侠鳌保桓枇袅趁妫谝准蛴质迪涤古潮氨刹豢爸耍市囊蹋夥暧释ㄊ∈粼保员杀》荆豢纤鸵胗谝准颉!按税复蟾乓延懈荩还绱恕保瞳|即可一面定案奏闻,一面押带国泰、于易简至京。刘墉、诺穆亲、钱沣查明章邱、东平、益都等三州县仓库钱粮有无亏空后,一同回京。至于山东通省州县之亏空,因人数众多,“且出自国泰之抑勒,朕实不忍似甘省之复兴大狱”。著新任山东巡抚明兴详查妥办,给以二三年之限,令其自行弥补,若复因循延宕,则自取重咎。[66]
  刘墉等查明历城、东平仓库亏空后,上报朝廷,并称“系因从前办理逆匪王伦滋扰案内,因公挪用,以致各有亏空银三四万两”。国泰、于易简亦辩称,因办理王伦时,“有豫备守城,不准开销之项,各州县因公挪移,致有亏空”。乾隆帝先后下达两道谕旨,对此藉口加以驳斥说:如果真如此,该省巡抚、藩司为何不据实上奏?“况凡地方公务应用钱粮,朕从无不格外加恩,准其开销”。即如两金川平定后,凡军需奏销,经部指驳,仍令川省承办军需大员详悉明,切实具奏,即特降恩旨,概予准销,或径行豁免,“动以千百万计,此天下所共见共闻者”。山东如真系平王伦时“公用挪移,即应据实奏明,朕必降旨准其报销”。并且,王伦之事,办理不及一月,“即使因公挪移,何致有二百万两之多”?显系由于国泰、于易简“一则恣意贪婪,一则负心欺罔”,以致酿成东省之亏空。[67]
  四十七年六月十一日,乾隆帝下谕,宣布对国泰、于易简的处理。谕旨说:国泰贪纵营私,勒索各属官员财物,以肥囊槖,实属目无法纪,其罪自难宽贷,但念其所得赃私,尚与枉法鬻爵者有间,著从宽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于易简身为藩司,明知国泰种种不法款迹,既不据实参奏,“复敢于朕前欺隐”,著斩监候,秋后处决。[68]
  前任山东按察使升任湖南布政使叶佩荪,现任山东按察使梁肯堂,与国泰同城相居,并未将国泰等纵情婪贿情节据实参奏。吏部奏请将二人革职交刑部治罪,帝命从宽,令将叶佩荪降补知府,梁肯堂降补道员。
  新任山东巡抚明兴于六月初奏报:山东全省共亏空帑银约二百万两,各府州县官接旨后,设法弥补,已补银五十余万两,现仍亏空一百三十余万两,准备到年底再补五、六十万两,余下七八十万两请宽限于明年补齐。乾隆帝批准了明兴的奏请,并于七月初八日下谕,以东省亏空多至二百万两,赐令国泰、于易简自尽。历时四月之久的国泰勒派属员财物、东省亏空二百万两帑银之案,至此结案了。乾隆帝勒令贪官巡抚国泰和庇护其过之布政使于易简自尽,是十分正确的,不杀贪官及其庇护者,不籍没其赀财,难以遏制贪风,于民有害,于国有患。但是,他对州县官之处理,却太为宽纵了。经查明,国泰通过济南知府冯埏而勒派属员之银为八万两,前任知府吕尔昌经手派取之银,未见记载,如按相等计算,两者不过一、二十万两。那么,山东十府、十州、九十余县的官员为什么却亏空了官银二百万两?除去上交国泰巡抚之一二十万两外,这一百七八十万两银落入何人之手?需知,这是一笔巨款,相当于山东全省一年人丁田赋银的百分之五十,数量之大,相当惊人。如按律例,贪污银子一千两者即要问斩监候,秋后处决,这一百七八十万两赃银就可杀一万多名官员。这样大规模地集体盗取帑银中饱私囊的大贪污案,怎能仅以交银补足而了结?显然这是太为姑息了。乾隆帝此举很不明智,贻害不浅。

五、窦光鼐查贪案“不要性命不要做官” 乾隆帝知错改过重用铁学政
 (一)皇上嘉奖窦光鼐直言 尚书曹文埴忌恨书呆多事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二日,乾隆帝下了一道即将导致震惊朝野的长谕,现摘录如下:
  “据窦光鼐奏:浙省各州县仓库亏缺,未补者多。盖因从前王亶望、陈辉祖贪墨继踵,败露时督臣富勒浑仅以仓库亏缺具奏,并未彻底查办,只据司道结报之数,浑同立限,各州县遇有升调事故,辄令接任之员代为出结,办理殊属颟顸。闻得嘉兴府属之嘉兴、海盐二县,温州府属之平阳县,亏数皆逾十万,应查明何员亏缺若干,分别定议,指名严参,等语。所言皆属公正。浙省自王亶望、陈辉祖在彼,贪婪继踵,而其败露,则系监粮、官物二案。其时富勒浑、福嵩以合省仓库亏缺具奏,朕因不欲复兴大狱,惟令设法勒限弥补,已系朕格外之恩,该省大小官员稍有人心,自当及时弥补,乃自立限后已届五年,而福嵩仍以各属未能弥补全完恳请展限具奏,又复公堂设誓,成何政体!是以派尚书曹文埴等前往彻底查办。昨据曹文埴等奏到,该省亏缺仓库,自勒限弥补后,尚亏缺三十三万余两,现在酌议清查,等语,是所奏与福肯等原报之数相符。今据窦光鼐奏,嘉兴、海盐、平阳三县亏薮皆逾十万,则是此三县亏空,已有三十余万,其余通省州县亏缺,自不止此数,而曹文埴等所奏合省尚亏三十三万余两之处,殊非实在确数,似有将就了事之意,而未喻朕不为已甚去其甚之意也。
  此事从前富勒浑等仅据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