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是是非非何智丽-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何智丽两耳的鼓膜。

  第三局,梁英子以二十比十四领先,何智丽岌岌可危。这时,梁英子侧身猛攻,何智丽反手拉了一个弧圈。唉,何智丽大使劲了,球出界!她的脑子顿时晕了!

  梁英子赢了。

  在南朝鲜观众暴风雨般的鼓噪声中,何智丽悻悻地离开了乒乓台。

  梁英子的眼里,涌出胜利的泪花;何智丽的眼里,盈着懊悔的泪水。已经雄踞近十届的中国女子团体乒乓球冠军宝座,竟在她的手中失去!

  她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国,一封封球迷来信今她坐立不安。有的信中甚至说:“女队员可以回家抱孩子啦!”

  她跌入了低谷。

  她要从低谷中奋起。

  她把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五日当作耻辱日.她把梁英子当作心中的“仇敌”。

  她憋足了劲,天天苦练着,目标——击败梁英子。

  她数着一天又一天,哦,今天——“一八八”!也就是那个耻辱日之后的第一百八十八天,终于迎来了雪耻之日——与梁英子决战。

  何智丽拿出了双倍的勇气,以战胜来自队领导和对手粱英子内外双重压力。

  她闭门不出。肚子饿了,她嚼着父母在她临行时捎来的五香牛肉干。

  她洗了个澡,使头脑放松,全身舒畅,增添新的活力,以便进入最佳迎战状态。

  她甚至连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她没有穿中国队常用的红色球衣,却换上了一件蓝色的。因为她常听说,南朝鲜队一向以中国队为攻击目标,梁英子练球总要陪练的队员穿上红球衣。何智丽以为,她倘若穿了红球衣上场,无疑刺激了梁英子的视觉神经,使梁英子兴奋起来!

  教练不理她,她自己“教练”自己,定下八字方针:“问心无愧,尽力而为!”

  面对与梁英子的决战,何智丽想到的只是:我应该战胜你!我有能力战胜你!

  如果我输了,不怨天,不怨地,我服你!

  不笑的世界冠军

  时光一秒秒过去,天色渐渐暗下来,决赛的时刻即将来临。

  身穿蓝色球衣的何智丽出现在英迪拉·甘地体育馆,顿时成为全场注意的中心。

  梁英子也来了。她在下午和玄静和一起,战胜了中国选手,夺得了世界女子双打冠军,喜气洋洋,斗志正盛。

  离开赛还有几分钟。何智丽在场上来来回回走着,这是她从未有过的。她毕竟只有二十三岁,这一回豁出去了,背水一战,到了现场确实有点紧张,怎么也坐不下来。

  终于,她和梁英子第三次站到了球台两端。隔着白色球网,她俩的目光碰在一起,彼此都发觉,对方充满自信。

  何智丽拿起了球,乒的一声射向梁英子。梁英子愕然。这时,何智丽看见裁判向她挥挥手,这才意识到,裁判还没发令呢!这一细节,表露了何智丽急于战胜梁英子的心情。

  “一板被动,板板被动;一板主动,板板主动。”开赛以后,何智丽的紧张情绪顿时消失,思想包袱被甩得远远的,她全神贯注于打球,仿佛这个世界上只有她跟梁英子两个人。她一板不让,一球不让。她嘴里嘟嘟嚷嚷的只有一句话:“一八八!”

  开局之后的形势是严峻的。三比八,梁英子领先五分!

  这时何智丽的头脑却很清醒。她注意到梁英子步子沉重,注意到梁英子有几回发球失误,这表明梁英子心里比她还要紧张!以往,何智丽长球好,短球差。梁英子似乎摸到了她的球路,专给短球,不给长球。不料,在这一八八天里,何智丽在短球上用了功夫。她顶住了梁英子的短球攻势,渐渐主动,把比分追了上去。十四比十三,何智丽领先一分了!

  十八比十六,何智丽领先两分!

  二十一比十七,何智丽拿下了第一局!

  这下子,何智丽的劲头倍增。可是,梁英子毕竟久经沙场,在教练指导下开始反攻。何智丽呢,依然“自我为战”。

  第二局,何智丽以七比十落后。

  何智丽拉起了弧圈球,一分一分地追上去。最后,以二十一比十九,险胜第二局。

  这下子,何智丽心定了。梁英子却并不慌张,在第三局开始后,又进行反扑,再度以十五比十二领先。

  “低一点,低一点。”坐在场边一直沉默不语的中国女队教练,这时,终于说了几句话。

  何智丽越打越主动,按照自己的规律,忽长忽短,忽左忽右,使粱英子疲于应付,陷入被动。

  二十一比十八,何智丽胜了第三局。

  哦,“一八八”!何智丽在汉城会战之后的第一百八十八天,终于以三比零的漂亮战绩,战胜了宿敌梁英子,荣获世界冠军的桂冠。

  可是,球台四周冷冷清清,穿红球衣的没有过来跟何智丽握手祝贺!仿佛何智丽所拿到的,是一个“不光彩”的世界冠军!

  然而,世界承认她,祖国承认她。在她登上领奖台时,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英迪拉·甘地体育馆。这时,站在她身边的梁英子忽然向她打手势,示意把奖杯举得更高些。何智丽赶紧伸直双臂,把“盖斯特”杯高高地举过了头顶。电视摄像机。电影摄影机、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热泪盈眶的她。继林慧卿、胡玉兰、葛新爱、童玲、曹燕华之后,何智丽是第六个捧得“盖斯特”杯的中国姑娘。

  何智丽全身的血液在沸腾,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为祖国赢得荣誉!可是,她脸上没有笑容。

  深夜,何智丽回到旅馆,却仿佛掉进冰水里。

  代表团领导狠狠地在批评她:

  “早知道你这样,跟管建华打的时候,就不让你上场!”

  “你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回去要写检查!”

  捧得“盖斯特”杯的手,还要写检查!

  何智丽的脸上没有笑容,敏感的外国记者称她为“不笑的姑娘”、“不笑的冠军”。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她为什么不笑……她,怎么笑得出来?

  中国新闻界对何智丽保持“低调”

  反常,往日世界冠军载誉归来,报纸杂志总要为祖国健儿大大鼓吹一番。可是,何智丽夺冠,除了新华社在当天发了新闻电讯之外,没有那种惯常的“冠军文学”为之宣传,甚至连通讯、特写之类也不过寥寥几块“豆腐干”而已。她的俊俏的脸蛋,倘若是往常,早已印在发行甚众的体育杂志的封面上,这一回却被冷落了。

  新华社三月一日发自新德里的电讯是用这么一句话提到何智丽的:“何智丽在女子单打决赛中,有效地阻止了南朝鲜选手梁英子的左右开弓,使盖斯特杯第六次刻上中国选手的名字。第三十七届世乒赛女单亚军梁英子第二次获得世界亚军称号。

  戴丽丽和管建华并列本届世乒赛女单第三名。”

  舆论上的低调子背后,不言而喻,何智丽“犯了错误”啦!

  中国报纸却在表扬管建华。一九八七年三月三日,《羊城晚报》发表了该报记者苏少泉发自新德里的专电《出色的狙击手——记在世乒赛掩护战友登顶的管建华》。

  苏少泉写道:

  “管建华后来输给队友,只获得单打和混双两项第三。她对此虽然不无遗憾,但是她说:‘只要奖杯为中国人获得,我还是十分高兴的。’”这里所说的“队友”,不言而喻,指的是何智丽。

  当年的报道,透露了内中的一些情况:

  “何智丽在决赛中击败了梁英子,夺得世界冠军,但并没因此消除教练对她的气恼。凯旋京华后,因为教练的‘关照’,中央新闻报刊对其他世界冠军笔下生花,唯独对何智丽保持沉默。年终,中国乒协评选十佳’,当选者都是世界冠军,而未获世界冠军的管建华破格评为特别奖,这无疑是对让球的意外受害者最高的奖赏和安慰。”只消翻一翻报纸,便可以看出强烈的反差。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五日,当何智丽饮恨汉城时,当天的新华社汉城电汛一点也不含糊:“今晚,中国乒乓女队在团体赛中意外地以一比三负于南朝鲜女队。赛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李富荣谈了他对比赛的分析和感想:今晚女团失利是由于技术和思想上的问题输掉了。女队失利的原因是何智丽没有打好。虽然她技术和打法都是领先的,但反胜为败,主要是关键球处理得比较粗糙,在对手追回时又不太冷静。这说明我们的队员在意志和技术上存在问题。”

  然而,在第三十九届世乒赛结束后,中国代表团领导发表的评论中,却小心地避开了何智丽,对她的取胜不置可否,保持沉默。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倒是从北京南体育馆路一幢宿舍楼里传出,那里住着中国乒乓球队顾问孙梅英。刚从荧屏上看完现场转播的何智丽、梁英子之战,孙梅英的女儿、儿子便拿出早已买好的鞭炮燃放起来,为何智丽庆贺!

  年近花甲的孙梅英,是新中国第一代乒乓女将。一九五二年,当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在北京举行时,荣获女子单打冠军的便是她——新中国第一个全国女子单打冠军。如今,虽然她早已退役,但仍倾注心血关注乒乓新苗。尤为可贵的是,她为人正直,“软硬不吃,刀枪不入”,向来敢言敢为。正因为这样,她被体育界一次次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孙梅英并不是何智丽的教练,然而,她为提高何智丽的思想素质和乒乓技艺,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

  何智丽和队友们出征归来,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已是深夜十一点。

  何智丽走下飞机,借着灯光,一眼就看见孙梅英站在欢迎行列里,便飞快地朝她扑去……坐在国家体委派来的大轿车上,孙梅英很快就发现,这位向来嘻嘻哈哈的姑娘不笑了,便问:“你怎么不高兴?”

  何智丽沉默不语。

  到达体育馆之后,何智丽没有回乒乓球队宿舍,而是与孙梅英一起走了。

  在“孙导”(何智丽总是把“孙指导”喊成“孙导”)家里,何智丽这才把满肚子的委屈倾泻。她边说边哭,一直哭到凌晨三时!

  唉,当她手握球拍跟梁英子交战时,她沉着骁勇,一派大将风度,此时此刻却成了个泪人儿。不笑的姑娘,变成了流泪的冠军!

  谁能理解她心理重负?她知道,回来之后,她要挨整,远非“写两笔”所能完结。她只有在像母亲一样亲的孙导面前,一哭为快……“不能处分胜利者”果真,何智丽难熬的日子开始了。

  在中国乒乓球队男、女队的总结会上,领导说了颇有分量的话:“何智丽的问题比较严重。你不要以为自己有后台。我们是要斗到底的……”何智丽有什么“严重”问题呢?难道为国家争光的人,倒要被“斗争到底”?

  不久,何智丽接到电话,说是体育界一位领导要找她“聊聊”了。

  何智丽只得应命而去,来到他的办公室。

  “你别紧张,无非是承认错误,写份检讨嘛!”领导开始这么“聊聊”了。

  “我有什么错误?难道拿了世界冠军回来,还要写检查?”

  何智丽毫不含糊地反问。

  “你不服从领导的决定,不肯让球给管建华。”

  “领导的让球决定本身就是错误的!要我写检查,你们领导首先要写检查!”

  如同针尖对麦芒,才谈了几分钟,就无法再“聊”下去。何智丽站了起来,不欢而走。

  于是,各色人等,又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劝说起何智丽来:“写检讨书吧,承认一下错误就行了呗!”

  “你也得给领导一点面子嘛,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去。”

  “你反正世界冠军到手,写张检讨有什么关系?”

  “好汉不吃眼前亏,不管怎么样,你要为明年的奥运会着想。你不写检讨,跟领导闹僵了,不让你参加奥运会,那你就苦啦!”

  何智丽毫不退让。她认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来不得委曲求全。领导决定要她让球给管建华,犯错误的是领导,而不是坚持不让的她!

  有人说何智丽“违反组织纪律”。然而,纪律是夺取胜利的保障——可智丽夺得了胜利,怎能说她“违纪”?

  就在这个时候,队里通知何智丽,要开全队大会。大会的内容是什么,何智丽不知道。

  毕竟有不少队友同情何智丽,有人悄悄告诉她:“开你的会呢!”

  顿时,何智丽明白了,要召集全队大会批评她。

  孙梅英家的大门,响起了咚咚咚急骤的敲门声。孙梅英一听,便知道是何智丽来了。

  当何智丽把紧急消息告诉孙导时,孙导却坦然,一点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