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大风暴-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一如李善舫所说,他跟谁共舞,那个谁就成为场中最出色的舞后。    
    一首悦耳动听的华尔滋,加上了李善舫在耳畔轻数拍子,竟让樊浩梅表现得中规中矩。    
    李善舫踏出的每一步,都有节奏而又有效率地令樊浩梅像轻盈地踩在一个一个的音符之上,却又不会把他们踏碎。    
    共舞的两个人的两颗心都在同时地想:当年,一定也是这个样子的。    
    现在所不同的只不过是樊浩梅取代了柳信之。    
    曲终人散时,已经凌晨了。    
    回下榻酒店的车程上,是静默的。    
    大家都无话,只在心里想,不久的将来会发生些什么事?    
    李善舫干脆闭上眼睛假寐,这样就不必再张罗话题了。    
    下了车,从大堂走上房间那段路程,是李善舫和樊浩梅精神最紧张的时段。    
    在往日,李善舫下了班,开完了会,回房间去后就是樊浩梅当值的时候。    
    可是,今晚……樊浩梅有点恐慌,连李善舫都带着犹豫。    
    他们在上海小馆子、黄浦江畔、和平饭店内所建立的关系、他们在桥头的凝望、在雨中的狂奔、在名曲旋律内的漫舞,都已经为另一份微妙而实在的感情所支配,那会导致他们顺情应势地作进一步的什么发展呢?    
    


第四部分金融大风暴(39)

    谁都不敢再往下想。    
    走到睡房门口了。    
    李善舫拿了房卡,把门开了,就走进去。    
    樊浩梅迟疑了一阵子,最后还是缓步跟了入内。    
    那是经过心灵斗争所作出的决定,还是下意识的体能反射行动,都不必细辨了。    
    事实是樊浩梅走进去了,她看到李善舫已经脱掉了外衣,俯躺在床上。    
    这个情景是三十多年来,司空见惯的。    
    樊浩梅本来做的就是为这起大亨按摩的功夫。    
    可是,现今的感觉不一样。    
    她怕。    
    坐在床沿,伸出来的双手是颤抖的。    
    当她强迫自己别胡思乱想,必须集中精神履行她的本位工作时,樊浩梅浑身都起了疙瘩似,有种难以言喻的酸痒。    
    她的手指触到了对方的肩背时,像把指头戮进一窝滚烫的热水之中,不能自控地轻喊一声“哎”就全速缩了回来。    
    不,这个男人是再碰不得了。    
    樊浩梅一旦接受了这个意识之后,打算站起来转身就跑,却给一个翻身坐起来的李善舫抓住了双臂。    
    “不要!”樊浩梅惊骇地叫。    
    可是,已经太晚了。    
    李善舫那张傲岸而好看的脸,开始在樊浩梅的眼内变形,她被迫着闭起眼睛来。    
    他已经深深地、狠狠地吻住了她。    
    由极度恐惧、慌乱、紧张、抗拒,而至松弛、适应、接纳、享受,是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过程是冗长的。    
    然而,樊浩梅和李善舫刚相反,他们一旦难以自控地攀登了澎湃高涨的感情高之后,就觉得自己站不住脚,立时间滚落到原先冷静理智的水平线上去。    
    樊浩梅乘着李善舫对她的那一秒钟的放松,顺势挣脱了他。    
    “对不起。”    
    分不清是谁给对方说的一句话。    
    房间内的气温在忽热忽冷之后,好像适应不过来而变得局促,教人呼吸困难,胸口纳闷。    
    樊浩梅在想,怕只有逃避,才是惟一的办法。    
    正当她打算转身逃跑之际,房间内的电话铃声石破天惊地响起来,尤其是当她听到李善舫抓起电话筒来,说了一句:    
    “是家宝吗?”    
    樊浩梅无法不煞住了脚步,跟着浑身的毛孔就冒出冷汗来。    
    她没有听到自己的儿子在电话筒另一头说些什么话,她只看到李善舫一边听殷家宝的说话,一边神情惨变,只在于一眨眼的功夫之中,涨红的脸色骤然褪成灰白,吓人得很。    
    樊浩梅凝视着脸如死灰的李善舫,她的心像系上了一块铅,直往万丈的深谷堕下去。    
    是的,人的堕落很多时只为一念之差。    
    她,樊浩梅如今怕就是因为管不住自己荒废了多年的情欲田园,乍迎的不是一场起死回生的春雨,而是一场会令她万劫不复的雷暴。    
    这么想,她的脑袋就开始涨痛得几乎分裂。    
    她不晓得应该如何向儿子解释在这一天内曾发生过的情与事。    
    令樊浩梅担挂、顾虑,甚而羞怯、惭愧的是,她确曾在生命中有那么一个短暂的时刻,愿意接受她丈夫以外的另一个男人。    
    她需要向儿子交代,也要向自己交代。    
    樊浩梅想,看样子,定是殷家宝不能谅解她和李善舫的心态和处境,所以才叫李善舫如此一反能言善辩的常态,听着对方的责难也只能张着嘴,重重地呼吸,却不能回应反驳半句话。    
    樊浩梅睁着李善舫那脸困惑、忧疑、痛苦的神情,她忽尔难堪至极。    
    她不要李善舫承担任何责难。    
    她宁愿为他背负感情上的十字架。    
    最低限度,她自承有分担艰辛和惩罚的责任。心上的这个决定是清晰的、明朗的、心甘情愿的。    
    有了这个想法,反而叫樊浩梅忐忑不安的心缓缓的静止下来。    
    她冲上前去,不顾一切地蹲伏在李善舫的跟前,紧紧地握着他分明是冰冻的手,打算付给他至大的坚忍的刚毅的力量,去应付他要面临的考验与危难。    
    李善舫终于把电话筒放下。    
    他抱住樊浩梅的双手,紧紧的抱着。    
    “告诉我,家宝怎么说了?”樊浩梅鼓起勇气问。    
    李善舫把她的双手放到唇边亲吻,非常非常非常艰难才讲出几句话来:    
    “美元狂升,东南亚币值全面暴泻,影响所及,港股已在伦敦被恐慌性抛售,相信宝隆以至亚洲的噩运开始了。”    
    樊浩梅呆住了。    
    把李善舫的说话接收了、过滤了、消化了,容纳下来之后,她满眼盈泪。    
    李善舫亦然。    
    前者是为了一宗意外所导致的误会,叫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感情的新动向。    
    后者是这宗轰天动地、夺魄勾魂的意外,有可能使李善舫毕生的经营全军尽墨,化为乌有。    
    原来爱情之于女人,事业之于男人同处于生命之中的首位。它的存在与它的幻灭都是至殷至切至深至远的悲喜和得失,同样有效地刺激官能的回应。    
    李善舫和樊浩梅不期然地在泪影模糊之中,互相紧紧地拥抱。    
    直至黎明,他们立即动身赴机场,赶第一班航机回香港去。    
    彻夜无眠,精神紧张,使李善舫神情有些少的呆滞。这是令樊浩梅极其担心的。    
    她望住李善舫,不由得在脑海里闪过尤祖荫的影像来。    
    樊浩梅赶紧摔一摔头,要把那一闪而过的可怖念头摔掉。    
    不,不能容许悲剧再发生。    
    “你觉得怎么样?事态不会坏到无可收拾的地步吧?”樊浩梅异常关切地问。    
    “金融危机之可怖,是能引起倾覆性的骨牌作用。”李善舫说。    
    然后他望住了忧伤已然外露的樊浩梅,歉疚地说:    
    “先别担心,我们回到香港去再想办法。”    
    “有办法可想吗?”    
    樊浩梅这句话问到关节儿上头去,李善舫真的不知如何作答。    
    从殷家宝的午夜电话报道中,李善舫心知情势极之不妙。    
    亚洲各国货币开始全方位滑落,显示着对冲基金的强势已控制大局,不是一时三刻就能想到稳住币值的方案的。    
    李善舫正在犹豫着,手提电话又响起来,李善舫接听,仍是殷家宝。    
    他看看手表,正是香港股市开始的时刻,李善舫意味着坏消息要一个跟着一个,接踵而至,于是他先支开樊浩梅,说:    
    “阿梅,叫司机把车停下来,你去给我买包香烟吧!我需要吸口烟,提一提神。”    
    樊浩梅点头,下了车。    
    路边的一个香烟档,撑起了大大的一把彩蓝色的太阳伞,用艳黄色的字写上了“555”,鲜丽的色泽在阳光下份外的耀眼,樊浩梅倒抽一口气,精神的确为之一振。    
    “太太,买什么香烟吗?”    
    礼貌地向樊浩梅打招呼的怕是烟档的个体户,是个年纪已近花甲的女人,皮肤黝黑而粗糙得不像上海人,可是,樊浩梅分明听得出她的江浙口音来。    
    “请给我三个五。”樊浩梅下意识地以上海话回答。    
    “太太,要一包还是一条?”    
    对方的上海话的确字正腔圆,这叫樊浩梅忽尔有种亲切的认同感,忙答:    
    “一条吧!”    
    那女老板开心地向蹲在烟档旁收拾东西的伙伴说:    
    “爷爷啊!有人买一条三个五,你把那整条的香烟放在哪儿了?”    
    “什么?”那被昵称为爷爷的老头子想是她的老伴吧,随口便答:“信之,你找哪个牌子的香烟呢?不都放在档下的箱子里吗?”    
    信之?这摆卖香烟的女人叫信之吗?樊浩梅一怔。    
    在接过了这条三个五香烟之后,她禁捺不住问对方:    
    “大嫂,你是姓柳的是不是?”    
    对方毫不犹豫,且一派高兴地回答:    
    “对呀!我姓柳,我家男人姓胡。太太,你认识我们吗?”    
    樊浩梅正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就看到探头出车外的李善舫喊:    
    “阿梅,快一点上车,我们要赶赴机场了。”    
    樊浩梅重新坐到车上去,仍不住的往后望着烟档那叫做柳信之的女人。    
    “遇上了熟人吗?”李善舫问。    
    “没有。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樊浩梅微垂着头道。    
    她心想,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之下,告诉李善舫她过上了一个叫柳信之的女人,也是枉然的。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亲,全要靠缘分。    
    李善舫抽出一根香烟来放在嘴里,深深地吸了一口,从鼻孔中喷出了两道微白的轻烟,淡淡然回应樊浩梅道:    
    “人海之中,太多似曾相识的人和事了,都别去管它们吧!”    
    是的,李善舫的一门心思已完完全全地放在他毕生从未碰到过的这场大灾难上去了。    
    从他年纪青青时到香港打天下开始,本城遭逢的金融风暴少说也有三五七回了,可是,对李善舫而言,过往每次危机的发生,都满有把握能坦然应付过去。    
    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风暴,并未强劲到会把李善舫的天下连根拔起。    
    今回全东南亚币值凌厉下挫,宝隆集团辖下的各地附属金融机构纷纷告急,所面临的情势是宝隆的客户可以拖欠,甚而准备撒手不管,可是宝隆却不能跟客户一样,作同归于尽、一拍两散的打算。    
    李善舫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天下。    
    


第四部分金融大风暴(40)

    而保住天下的惟一方法是,要先筹得大量现金代各地所有的客户偿还天文数字的美金债务。    
    这是谈何容易的事。办不妥的话,整个集团就危在旦夕。    
    一下了飞机就冲回总公司去召开紧急闭门会议的李善舫,下令尽一切的可能为宝隆套现。    
    “有多少流动资金都握在手上,先稳住大局。”    
    宝隆的财政总监骆滔依然摇头叹息,向李善舫说:    
    “迟了,各地的金融投资项目,连我们港股在内,由连月的阴干发展到这两三天来全无理性的恐惧性抛售,我们套现也补偿不了负债。”    
    李善舫把眼睛睁得铜铃般大,眼眶内的微丝血管分分钟会承受不了张力而爆裂似,叫人看上去,简直惊心动魄,毛骨耸然。    
    他定一定神,倒抽一口气,问:    
    “今日同业拆息多少?”    
    骆滔无精打彩地回答:    
    “几近三百,升势还必定会持续。”    
    不清说,那是因为很多银行都料想不到银根会忽然紧凑到这个要不顾一切地救亡的地步,也就是说,被这次金融风暴拖累而至危机四伏的银行财务机构不只是宝隆一间了。    
    可惜的是,在承受灾难的风雨路上虽则结伴有人,仍不能稍减自身的惶恐与惊怕。    
    毕竟,同是天涯沦落人者众,也还是要尝透了天涯沦落的滋味。    
    “借吧!”李善舫沉思一会,还只能有这个答案。    
    银行同业拆息高企,意味着市场经济局面极度紧张,更难以排除饮鸠止渴的危机。可是,除了久延残喘,盼望一觉醒来,奇迹会出现之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连李善舫这么有办法的大商家都忽尔束手无策,何况手上只有一点点积蓄的小市民,如何去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