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大风暴-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隆集团财雄势大,他们的董事长李善舫是你父亲生前的好友,几乎天天早上联袂打哥尔夫球的,你尝试向他下手吧!”    
    尤婕想,李善舫真是一个求援对象。    
    宝隆集团辖下的商人银行业务做得太保守,尤婕打算游说李善舫,请他注资或借贷给百乐,以便将宝隆的商人银行业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去。    
    尤婕急急致电李善舫的办公室,要求约见。    
    李善舫的秘书周太回答说:    
    “李先生不在香港,他到上海公干去了。”    
    尤婕问:    
    “李先生什么时候才会回港?”    
    “原定了是明天回来的,但刚收到消息,李先生打算在上海多留几天,还未定回港日期。”    
    尤婕一听,急了,问:    
    “你可以把李先生在上海的通讯电话给我吗?我有急事找他。”    
    秘书很有礼貌的回应:    
    “李先生刚开完长江流域发展会议,这几天他是休假,不方便打扰他。”    
    尤婕立即说:    
    “我找李先生有急事。”    
    “对不起,尤小姐。”    
    “算是我求求你,帮我一个忙。”尤婕说。    
    话才出口,尤婕蓦然心惊,原来情势已急绝得使她顾不了尊严,理不了身分,谈不了地位,完全心甘情愿地哀求对方援助。    
    尤婕有种立时间把电话挂断的冲动。    
    可是,她没有这样做,相反地,她以更委婉的语调再作解释:    
    “我需要在最快时间之内找到李先生,事件比较严重。”    
    秘书周太依然用那种斯文而和气的语调回应:    
    “尤小姐,请问事件是关于宝隆的还是关于你自己的?”    
    这句话问得太有道理了。尤婕知道事件再严重,如果不是关于宝隆的话,李善舫的秘书就不必替她奔走转达。    
    于是尤婕撒了个谎,道:    
    “是关于宝隆的。”    
    周太回答:    
    “李先生嘱咐过在这一两天集团有急事的话,一概通知殷家宝先生,由他处理。尤小姐,我把你的电话转接给殷先生吧!”    
    尤婕真是有苦自知,无可奈何。    
    不久,电话筒内传出了殷家宝的声音,说:    
    “是尤婕小姐吗?我是殷家宝,听说有关于宝隆的事,你要找李善舫先生,他到上海去了,能把事情告诉我,让我们代为处理或转告吗?”    
    尤婕没好气地答:    
    “其实是关于我的私事,不方便跟李善舫先生之外的人商议。你能把李先生在上海的电话号码告诉我吗?”    
    “尤小姐,还是我代你把话转告李先生,请他回你的电话吧!”    
    尤婕知道这是一般行政人员的守则,不会轻易泄露上司和老板的通讯与行踪,调过头来,让他们采取主动回话,倒是可以的。    
    再跟殷家宝争执下去,也属枉然。    
    于是,尤婕说:    
    “好,请转告李先生,我想找他一谈,等待他的回音。”    
    “一定会把你的意思转达,请放心!”    
    “殷家宝,”尤婕忽然这样叫住了对方:“你跟尤枫走在一起,是不是?”    
    “是。尤枫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    
    尤婕能听得出来,殷家宝在提起尤枫时,声音是充满着骄傲和愉快的。”    
    这才真惹尤婕既妒忌又羡慕。    
    在任何人面前,尤枫所接受的赞美比尤婕为多,其实尤婕都不真正介意,直至她最近听到了尤枫在闹恋爱,对象是城内财经界已微有声望的李善舫得力助手殷家宝时,尤婕才打从心底里起了紧张的情绪。    
    尤婕在好些场合都见过殷家宝,的确是相貌堂堂的一位年青人,也为了某些业务关系,跟殷家宝稍稍交过手,对殷家宝的才情与作风有了无可否定的好印象。伟业企业上市一役,他们还算是正式的两军对峙,虽然到头来,赢了这份上市包销争夺战的是百乐而非宝隆,但,尤婕心里很清楚,殷家宝所持的意见和他主张的做法,都有他正确和卓越的一面。    
    总的一句话,殷家宝无疑是个正派的年青才俊。    
    现今他跟尤祖荫的小女儿尤枫谈恋爱,等于让尤枫那正面而健康的形象在商场中人眼内更根深蒂固,这一点是尤婕望尘莫及的。    
    最令尤婕感慨的是,所有美好的、善良的、光明的、纯真的人与事都纠集在尤枫身上,连一个女人最最最最重要的幸福婚姻,尤枫都已唾手可得。    
    有什么事比能嫁予一个有才干有本事、正直而又深爱自己的男人大丈夫,更值得庆幸?    
    尤枫一向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世界上最难能可贵的感情生活,从小到大,由父爱母爱到如今的恋爱,她都是大赢家。    
    尤婕反观自己,感情账簿上是一笔又一笔的呆账、枯账、坏账,除了狠下心来作出撇账的行动,盼望今日之后在新的奋斗过程中呈现新希望之外,别无他法。    
    她的命跟尤枫的命,真是相去太远了。    
    殷家宝回应了尤婕之后,听不到她的回应,便问:    
    “尤小姐,还有别的问题吗?”    
    尤婕这才如梦初醒地回应说:    
    “没什么了,谢谢你。”    
    尤婕挂断了线之后,殷家宝立即摇电话到上海去,把李善舫找着了,报告有关尤婕找他一事。    
    李善舫听了,并不着急,意态悠然地说:    
    “你转告尤婕,我明天就回香港了,回到香港之后立即约见她。”    
    殷家宝问:    
    “她希望先跟你通个电话。”    
    “不必了,我很想在这两天清静一下,不打算在业务上动什么脑筋,这么多年了,就是回到上海来,也不过是从机场直奔酒店开会,太没有意思了,这次我要好好的住上两天,到上海各处走走。”    
    “好的,希望你有一个愉快的假期。”    
    “我会。家宝,我也确保你妈妈会有个开心的上海假期,她这两天回去跟她姨母的亲属聚面,看样子,是挺愉快的。”    
    殷家宝诚恳地回答:    
    “李先生,多谢你照顾我妈妈!”    
    “别嘴里多谢就算,得努力工作,作为对我的回报。”    
    “我会。”    
    “这两天,市场还稳定吧?亚洲货币疲弱的情势是每况愈下,你得加紧一点催促亚太区各宝隆的成员机构,在借贷上特别小心,对那些美元贮备不足的存户提出警告,他们必须在贷款期限到了时偿还美金。”    
    “我们已开始做这种辅导工作,但另一方面,这种提醒等于催谷美元价格更加节节上升。”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李善舫道:“你看着办吧!越是不提点有欠账的客户,我们的危机越重。”    
    “是的。”殷家宝答应着。    
    其实,殷家宝还有很多顾虑,想跟李善舫讨论,但回心一想,李善舫难得有一两天轻松的日子,把他那门准备度假的心思硬拉回紧张刺激的商场上去,未免有点不忍心了。    
    于是,殷家宝只好缓缓地挂上电话。    
    李善舫听完了殷家宝的电话之后,立即全情全神全心全意投入他这两天一夜的上海假期之中。    
    他干脆把手提电话关掉,换上了一身便服,便应约出门去。    
    约会的对象再不是市领导,亦不是上海商界内的金融同业,而是被他邀请同到上海来的按摩师樊浩梅。    
    樊浩梅其实是以雇员身分随着宝隆的队伍到上海来的,很多时,她的客户到外地出差,也会约她同行,以便在这两三天可以单独提供指压服务。    
    在外头飘泊干活了三十多年,没有回到故乡来的樊浩梅,对这次上海之行特别的兴奋和感慨。    
    说实在的,樊浩梅在上海的亲属已不多了,她到香港谋生时,父母已经去世,惟一最亲的、那位住在香港的姨母,是位无儿无女的寡妇。只是姨母夫家还有两个侄儿在上海,算得上是樊浩梅的表兄弟,平日虽也有书信来往,可是血缘毕竟遥远,也就激不起樊浩梅争取亲属相聚的情绪,事必要在繁忙的生活时间表内抽出空间来,回上海谋求一见。    
    没想到,这次应李善舫之邀,回到故乡来,定睛一看,吓傻了眼。    
    怎么说呢?    
    樊浩梅没法子再认得出上海来。    
    除了一些刻意地保存着旧日风味的建筑物之外,与其说现在的上海是旧日的上海,倒不如说它的外貌更像今日的香港,尤其是浦东,像童话里坐上了南瓜车去赴皇室之宴的灰姑娘,怎么可以摇身一变而成了个公主模样。    
    


第四部分金融大风暴(37)

    从前一江之隔,只有西边是繁华文明的代表,在浦东长大的樊浩梅,太知道贫乏穷困的模样儿了。    
    谁会想到今日的浦东外貌,可以媲美任何一个海外的大埠,包括香港在内。    
    十年人事几番新。    
    上海的这番新是太出人意表,意味着外头世界能做到的事,上海也一样能赶得上,甚或赶过头去。    
    樊浩梅心底的感慨与兴奋都已冲出了个人和家庭的范畴,正为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前景而发出衷诚的欢呼和喝采声了。    
    这天,樊浩梅接到了李善舫的通知,与他一起晚饭。    
    约好了在酒店的大堂等候,上了车,李善舫就兴致勃勃地说:    
    “阿梅,你拿个主意,我们到哪儿去吃顿地道的上海晚饭?”    
    “我?”樊浩梅有点不知所措。    
    “对,你还记得有哪些老的馆子,值得我们去光顾?”    
    “就是记得也不管用,这几天我到熟悉的各区逛了一圈,全都变得陌生了。”樊浩梅回转头来,指着刚经过的一个路口,慌忙道:“从前在这街口转进去,有几条小巷,就有两三家老店,烧的小菜好吃极了,可是呀,现今连小巷都没有了,几条小巷连接成一条街,盖了与天争高的商厦来呢!”    
    李善舫凝视着指手划脚、神情兴奋的樊浩梅,发现在她已有皱纹的脸庞上竟浮现着一份童真。    
    樊浩梅令他又想起了柳信之。    
    李善舫心想,眼前的这个女人原来有一份难以拒抗的魅力,就是往往能轻而易举、顺理成章地把人带进时光隧道,重拾年轻的情怀,重临旧时的情景。    
    结果,司机把他们带到一家上海菜的小馆子门口,让他们去享受一顿不必说应酬话,不必边吃饭边动脑筋的舒服晚饭。    
    不约而同地,李善舫和樊浩梅都呼噜呼噜地灌上了三大碗酸辣汤。    
    李善舫说:    
    “这汤呀,真是地道的,那味儿比香港的就不一样。”    
    “嗯。”樊浩梅回应:“我在香港挺少上馆子,要吃上海菜,都是自己动手烧,告诉你,家宝就能烧比这更棒的酸辣汤。”    
    “是不是名师门下出高徒?”    
    樊浩梅笑道:    
    “多谢夸赞,将来有机会,我们母子俩上场为你烧一顿好吃的。”    
    “一言为定,回去就作这样的安排。”    
    “你好急躁!”    
    “该做的好事还拖拉着不做,说不过去吧!”    
    “成,为你烧一顿好饭,作为回报你带我回上海来。”    
    “找到你的亲人,高兴吗?”    
    樊浩梅点头,道:    
    “我跟我姨母夫家的侄儿提起房子迁拆的事,他们都说,既是姨母留给我的,就由我全权作主,他们毫无意见。看来,我这几位亲人都活得比我更丰衣足食呢,全在静安区购下房子自住了,不会再在我香港那破房子身上打什么主意了。”    
    “你呢?愿意出让它吗?还是仍有不舍?”    
    “是仍有不舍。”樊浩梅道。    
    “为你个人,就一辈子住在威灵顿街这旧唐楼也是可以的,但你得为下一代着想。”    
    李善舫这么一说,樊浩梅的神色就不怎么样了。    
    “是我的建议不对劲?”李善舫问。    
    “不,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方明已自立门户,无须我对她照顾了,家宝则早晚会搬出去的,他也有点本事成家立室,只余方力和我母子二人,住哪儿不都一样,那又何必要弃旧从新呢?”    
    “就是为了方力,你才要另搬过一处新的居所。”    
    “为什么?方力的智能连人性的基本虚荣感也不会感受得到呢,何必多此一举?”    
    “话不是这么说。”李善舫耐心地向浩梅解释:“房子老了,跟人一样,毛病就多起来,需要人不住照顾。方力有你一日,还可以应付疑难,否则,将他身边的困扰和问题减到最低限度,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忙。现代楼宇的管理大多妥善,不劳业主伤神,你想想,是不是?”    
    樊浩梅点点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