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45-灵素节注类编-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脉者,肉中之径路,如地之街,田之沟,营分气血所由流行者。故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谓脉。又曰,脉者气 
血之先形,无气血流行鼓动,则无脉形可见,而气血之强弱和否,皆可验之于脉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 
胫,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先天精气,为阴阳之根而无形,脱则即死,此言后天之精气也。其先天衰,则后天精气日少而至空虚,即 
谓之脱也。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耳为肾窍,精气空虚,则窍闭塞,故聋也,脏腑精气上注于目,则 
明,故气脱,则昏 不明矣;汗由津化,而腠开大泄,则津脱,是表阳不固也;液生髓以滋筋骨,故液脱,则 
骨属强急,屈伸不利,色夭无华,髓消胫 ,由于阴枯,其虚阳浮动,故耳数鸣也;血脱,故色白无泽,而脉 
空虚,以脉为血之府也。凡言夭然者,无生活之象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灵枢·五癃津液篇》帝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浓, 
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 
也,不知其所由生。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 
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浓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 
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 
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 
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尽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廓, 
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 
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 
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 
五别之逆顺也。 
水谷食物,皆有五味不同。五味入口,各注其海者,如酸先入肝、辛先入肺之类,故其化生津液,随气流 
行,各走其道也。三焦为相火所游行,阳气由之而出,以温肌肉、充皮肤之气水, 
名为津,是由阳所化也。其流而不随阳气蒸腾者,名为液,此津浓浓,是由阴所化也。天暑衣浓,则腠理开, 
阳气蒸津而外泄,名为汗。若寒气外留分肉之间,津聚成沫,滞则为痛。或天气寒,则腠理闭,阳气收降,湿 
气不行,而亦下降,流于膀胱而成水,则为溺与气。气者,谓大便出秽气也。夫心为五脏六腑之主,耳目观听, 
为心之用。候者,审察之谓。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脾主肌肉,为身之外卫。《师传篇》曰∶肾者, 
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盖耳为肾窍,主闻外事也,脏腑精气聚于目,故津液尽皆上渗于目 
也。心悲气并,则心系急,而肺上举,故液随气上溢,而心系与肺,乍上乍下,肺气逆,故悲者泣出而咳也。 
中热则胃消谷,而虫上下动作,充廓肠胃,致胃缓气逆,水液不行而唾出也。夫谷味入胃,由阴阳气化,精液 
成膏,内渗骨空,补益脑髓,下流阴股,滋养筋脉。若其阴阳不和,则气化失度,使液溢下,流出于阴窍,而 
为带浊等病,因而髓减,消耗元气以致虚,故腰背痛而胫 。其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则继入之水谷不化, 
下焦不宣,则郁而成水胀矣。此皆津液生化逆顺之分别也。四海义详后营卫经络门。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灵枢·卫气失常篇》帝曰∶人之肥瘦、大小、寒温,别之奈何?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 肉 
坚,皮满者,肥; 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曰∶膏者,其肉 
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膝后曲处名 。淖者,滑润柔软而不实也。脂,即肥,其肉坚实,若不坚而隆浓,则名肉也。盖人生禀阴 
阳之气,而阴阳各有偏胜不同,如后文所云者,故体质有肥、膏、肉之殊。其粗理者,表阳易泄,故身常寒;细理者, 
表阳固密,故身常热。此由禀气,非外邪之寒热也。 
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帝 
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 
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别于众人者也。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 
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 
皮肉脂膏气血皆相称,无多少,故其身形亦中等而无大小,命曰众人。众者,多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灵枢·论痛篇》帝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浓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 
之痛何如?肠胃之浓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浓者,耐痛,其于 
针石、火 之痛亦然。帝曰∶其耐火 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 。帝曰∶其不耐 
针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火 亦然。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 
已,或难已,何也?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帝曰∶人胜毒,何以知之? 
少俞曰∶胃浓、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皮肉筋骨强浓者,耐痛;胃浓阴阳气旺者,耐毒。其身多热,则阳旺为阳证,故病易已;多寒,则阳虚为 
阴证,故病难已。毒者,谓峻利攻击之药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灵枢·论勇篇》帝曰∶人之忍痛与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 
止∶怯士之忍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恐,遇痛不动;怯士之不忍痛者,闻难与 
痛,目转面 ,恐不能言,失气惊,颜色变化,乍死乍生。余见其然也,不知其何由?少俞曰∶夫忍痛与不 
忍痛者,皮肤之浓薄、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 
勇士秉忠义而不畏死,故见难则前,其不能忍痛者,以无关大义,故见痛则止;其能忍痛者,见难既不恐, 
遇痛亦不动矣。怯士贪生而不重义,虽能忍痛,而见难亦恐不敢前;其不忍痛者,无论矣。是忍痛与不忍痛, 
在皮肉浓薄坚脆不同;勇之与怯,在禀性之刚正与懦弱之异也。 
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 
而胆横, 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所由然者也。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 
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叶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 
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医圣论治病,故明气血以辨勇怯;儒圣论治国,故分血气之勇、义礼之勇。如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又曰∶卒然遇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皆义礼之勇也。孟子论勇,最为详切着明矣。 
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 悍,其入 
于胃中,则胃胀气满,逆上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 
名曰酒悖。 
恃血气之勇,而不知义礼者,即酒悖之类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灵枢·通天篇》帝曰∶余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 
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 
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天地阴阳,气化升降,而有进退消长。有进退,则有偏亢;有消长,则有强弱,故万物之形气,各有不同。 
人为万物之灵,禀阴阳五行之全气,而亦有太少之异。异者众,而阴阳和平者寡也。盖由其心意之邪正不同, 
则禀气之纯驳各异。因其形由气成,气随心变者也。故圣贤之学,必以正心诚意,变化气质为先。孟子言∶人 
皆可以为尧舜。释典云∶万法由心造。是变其心 
而气质自变,虽尧舜之圣,亦可以学而至也。此虽圣贤勉人之语,人又安可自弃哉!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纳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马注∶下齐湛湛者,内存阴险,外假谦虚,貌似下抑整齐,湛然无私也。好纳恶出者,贪得之心也。心和 
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者,心似和平,不即顺应,或有举动,必随人后,觇人利害,以为趋避,其深情浓 
貌,狡诈之态如此。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反乃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马注∶小贪者,比太阴人小异也。其心以贼害为主,亦不仁也。人有失则喜,人有荣则愠,而心之嫉忌无恩者如此。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罔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虽败而常无 
悔,此太阳之人也。 
马注∶于于,无事之意。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所谓其言之不怍者也。志发于四野者,事不畏人知也。 
《左传》云∶裨谌谋于野,则获;谋于室,则否。此才性之蔽,为事如常者,止庸常也。自用者,愚而好自用, 
虽败无悔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少阳之人, 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宣,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马注∶ 谛者,凡事自审也。好自贵,外交而不内附者,妄自尊贵,浮而不实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 
治,是谓至治。 
马注∶无为惧惧欣欣者,不因物感而遽喜怒也。尊则谦谦者,位尊而愈谦抑也。谭而不治者,无为而治, 
故曰至治,不治之治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帝曰∶别人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 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 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马注∶ 甚黑,念然下意,即上文下齐湛湛之意也。临临然,长大之貌。其 虽长,直身而不伛偻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 ,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马注∶清然者,言貌似清也;窃然者,消沮闭藏之貌。虽曰清然窃然,实以阴险贼害为心,即上所云贼心, 
始有此态也。其立 
也躁而不静, 则觇望;其行也伏如伛偻,此其内藏沉思反侧之心故耳,较太阴人长大不伛偻为异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 ,此太阳之人也。 
马注∶车之向前曰轩。轩轩者,犹云轩昂也。储储者,挺然之意。若反其身,而在后视之,其 似折,亦 
不检之态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马注∶据其态,乃多动少静,非检身若不及之道也。 

卷一禀赋源流总论
经解
属性: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 然,愉愉然,HT HT 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 
和平之人也。 
马注∶委委然,安重貌,《诗》君予偕老章有∶委委佗佗。随随然,不急遽也。 然,尊严貌,《诗》 
云∶ 昂昂。愉愉然,和悦也,《论语》云∶愉愉如也,HT HT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