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妹!替本宫挡着 作者:江陵春(晋江vip2013-03-12完结,宫廷侯爵)-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淑妃更得了一株绿珊瑚。”

  海中珊瑚犹如东风夜放花千树,郁林郡中素有这一类的海市。

  曾经秦方好为周朝中宫的时候,亦见过许多上贡的宝物。作为一个统一的朝代,周室物产自比如将割据一方的北朝丰富得多。

  最奇异的便是这么一株绿珊瑚,碧绿色,一株有几十枝丫,枝间满是叶子,形态如女子,被废帝赏玩获了个“珊瑚妇人”的名号。

  然而这么一样奇珍,只在废帝面前须臾片刻,却突然犹如植物枯槁而死——被认作是亡国之兆。

  淑妃得的那株自然小得多,秦方好也毫不在意,“既然是赠予她的,与我无关。”

  绿珊瑚在秦方好的印象中并不怎么好,她倒不认为突然枯槁之事是亡国之兆。生长于一个更科学的时代中,她知道要造就一些奇闻异事其实并不如想象得难。珊瑚,不过是些碳酸钙罢了。

  牛奶和洗洁精都能变魔术,醋加豆浆就有基础的化学反应——许多事只是想不到罢了,秦方好也是个心中有所敬畏的人,但却不迷信。

  舒云一边是担忧南朝或可有的阴谋,一边又是为主子心里不是滋味,“怎么说主子您都是魏帝的亲女,如今他们倒对着其他后宫更亲近。”

  “免了。”秦方好根本不想要什么绿珊瑚,“我可不想要什么奇珍异宝,万一给折了坏了,还晦气。”

  她又不可能盯着珊瑚枝就不过日子了,天天防着人来做手脚的。

  万一在她这儿再来个亡国之象,真够膈应人的。

  “我听说开得极盛的牡丹,用来送人的,常有一夜枯败的事。又或者栽培了十多年的茶花名品突然死去的,其实又哪里难了?灌了热汤盐水,这样娇贵的话没个能活多久。”秦方好说道,“便是造时势,野旷狐说人话,鱼肚剖出帛书,打了这样幌子的,别说听着可笑,多少百姓跟着起哄的。”

  舒云听着惊呼掩了口,“娘娘,这话你说着可真吓人。”

  没什么可笑的。

  洪秀全弄了个洋不洋中不中的“拜上帝会”,还能自称“天朝”,多少人跟着他起哄了?就这样一窝土鳖,照样打到了南京。

  “我不信这个,”她心里自有信仰却不迷信,“但也不想被人闹着犯恶心,送我礼币丝帛的我手下,换了其他的我也看不上。”

  秦方好觉得自己就是个土鳖。

  别告诉她一副古画多值钱多风雅,一件宝物价值连城之类的,在她看来都没直接送了她金条实惠——最简单的例子,市场不好了国家是运了金条去填,没听说国家抄了博物馆拿了几把河姆渡人的破农具去填漏洞的。

  她这么说,舒云也笑了出来,“主子您这是和什么置气呢。您富贵太平,哪还用担心这个了。”

  “也是。”

  秦方好骨子里就没有王姬出身的清高,那种视金钱为粪土的清高。

  

  等日头到了中秋,宫中设宴,白天内外命妇拜中宫。

  照例是会见时间不长,秦方好标准亲切地问过各家的状况,而众命妇也是趁此机会目睹一下这位千岁是否身体安康。

  会见结束,命妇中在宫中有亲者,便得恩典和妃嫔邀请而去,其余各由人引着在御花园中行游。

  秦方好亦留下几位亲近的夫人,趁此间隙去更衣。

  不过片刻,她再出现时穿着兰色夹衫,外罩柔软的淡紫色外衣,二十四褶玉裙褶皱细密如波纹,品貌端庄秀美。

  她这样的更衣未多久,甚至让人不知觉。

  荣顺宗姬高梅月曾私下嘲笑她,“当‘娘娘’就光每日更衣就是个累人的活,富贵逼人呢,也就你过得下来。”

  秦方好其实也是无奈,“做习惯了,就成了个熟练工。”

  中宫每日更衣三次,遇到郑重的大日子里甚至要换各式礼服五次。

  做中宫不但是个脑力活,还是个体力活。

  约见命妇,不但和她愿搭话的人,便是不愿搭话的人,为了身份,也不致于冷落。

  其中秦方好顶不愿搭话却不得不搭话的一位便数萧老夫人。

  这位萧老夫人是高津予母族的舅妈,早先首告了嫡长子扶持少子承业闹事的那位。为了这事,去年的时候还闹到过宫里让主持公道,当时的秦方好尚还在处于立政殿。

  秦方好心中有数,这一家属于被皇帝暗恨不争气,却绝不严办的类型。

  对这位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做下的事不齿,她却任不能在场面上冷落了人,亲切地问候她,“舅母这些时候想来还好?”

  “托娘娘福。”萧老太太也不想和宫中关系弄僵,事实上自那一次时间后,少子虽然承业,她家却再难如曾经一样得看重。

  公道自在人心。

  秦方好客套道,“咱们是亲戚,您是陛下母族的长辈,往后多来宫中指点,正是该亲近。”

  “娘娘这么说折煞老身了。”萧老夫人这么说着,这日却面色暗沉,又有些心思难安,只是按着套路回道,“指点是万不敢的,有娘娘在,宫中秩序井然。”

  秦方好见她面色不好,便也找了个其他的话题,昌安长帝姬便笑着搭话,场面上自然不少圆场之人,气氛也不冷落下来。

  等宴前找了个单独的时刻,昌安长帝姬便来和秦方好说了几句,“舅母的事,娘娘您可千万别放在心上。”

  “哪里会呢。”

  明眼人都看得出萧老太太的心神不宁。

  昌安长帝姬与德馨长帝姬曾受了秦方好的恩惠,历来是友好的,此刻便多和她说了桩秘闻。

  “好叫娘娘您心中有个数,舅母原和那位魏使有旧。”

  秦方好自然是震惊的,“哪位?”总不见得是萧清岩吧?

  还真是他。

  昌安长帝姬与她说,“早先舅舅侧室所生的庶长子,对外说是病故的那位,正是这位魏使萧郎。”

  作者有话要说:一个人的品格和他的性别、年龄、阶级、民族无关。

  错的不是执政者是少数民族,而是搞民族特权,比如元朝将人种分层,汉人分在最低等——这才是该被声讨的。清朝也是满人特权,满人只要生下来,就一辈子不用工作,遛鸟斗蛐蛐儿当大爷。

  有人说我是拿了教科书的那套洗脑,可教科书难道写错了?我们不该爱自己的同胞,难道大家没有一个少数民族朋友了吗?

  不,大家都是平等的,错误的是那些过去的时代。

  少数民族本身没错,错的是种族主义。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都该被抵制。

  在如今这样一个思潮开放的年代里,大逆不道的女帝都能洗白,反倒是民族歧视难以幸免了。

  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众口难辨。

  这篇文,我只能说写得是焦头烂额了。其实如果高爷不是少数民族,就是个普通藩王推翻前朝不就结了吗?事到如今,我也常常埋怨自己,何必要事事考据“靠谱”。

  高爷身份证上民族那一栏的非汉,成了本文的第一硬伤。

  ☆、51章

  “早先舅舅侧室所生的庶长子,对外说是病故的那位,正是这位魏使萧郎。”

  此萧元属北国之萧。

  如果秦方好此刻能开骂的话,她一定想说:我勒个去!

  你妹啊,绕来绕去,大表弟帮着敌人来挖表哥墙角。

  这个时代疯癫了。

  正如卫鞅之叛卫就秦,都是一个时代最顶级的士人。

  秦方好原以为萧清岩是个长着宋玉外表的张良,到了最后人家只不过是商鞅。

  昌安长帝姬见她震惊不能语,说道,“这是在卢龙老地儿上的旧事了,也是桩秘辛,到底不算得光彩事。”

  秦方好了然,出了个叛徒总不是光彩事。

  “汉奸”不是汉族独有的,每个民族都会出现背叛者。

  “他如何会……”原本看萧清岩也算是个能人,而今秦方好的心情却有些矛盾。

  昌安长帝姬也有些叹息,“本是能当大任之人。”

  脑补一回,还能为了什么?

  自然是日子过不下去了。

  秦方好默然,昌安长帝姬便央求道,“阿嫂您在陛下面前,便装作不知就好。”

  “我知道。”

  饶是这样,她虽不戳穿,心中却总记挂着。

  或许就是因为知晓了实情,遇事总格外敏感些,晚宴上秦方好怎么看都觉得萧国舅见着萧清岩的脸色特别难看。

  

  这一年是魏辽建国第三年,休养生息后,形势逐渐紧张之期。

  外交上以彼此互相试探为主,和平之下透着异样不安的躁动。

  秦方好仍惦记着萧清岩难言的身世,然而几日后,当她宣来了命妇来,众口称赞了这位魏使后,秦方好便觉得此事有些不对头。

  其他人尚且还好说,不过就是几天功夫,连萧老太太到宫里来的时候,也多说魏使好话。

  “旁人便也算了,萧老夫人前后的言行,实在是让人看着蹊跷。”特别再联想上萧清岩的身世。

  “我的好娘娘,您还嫌自己的事儿不够多呢。”舒云知晓的消息不少,“听说都城里达官贵人都不少得了这位魏使大人的厚赠。”

  “这是明着贿赂!”

  “那又如何?”

  秦方好心惊,前方局势紧张,两国都在积极备战,后方却在歌舞升平,收受贿赂。

  这些收下厚礼的权贵们大多是本朝大员,掌控着国家命脉,在朝上宣扬着各种慷慨激昂的陈词——原来一切的言论,无论是外交的、内政的,都只是对事不对人的。

  她仿佛又在看到一幕历史重演,来来去去出卖了周朝的旧吏们摇身一变换上了北朝官服,而后又弯曲着项脊,这样那样的“名流权贵”再为亡国奴。

  ——世人常说与国家命运比起,个人命运微不足道;然而于位高权重者而言,国家命运又怎比得过个人的荣华富贵?

  如果,她只是个普通女子的话……有丈夫有孩子,幸福美满,她自然也大可以庸碌的借口退缩在后。毫不矫情地说,她也从不是一个必要在口上实现姜绍辉高歌的“仁义之道”的拥护者。

  然而,目下最现实的是,北朝覆灭,头一批被清算的名单中绝对不会少了她的名字。

  “陛下在哪儿?”秦方好急问道。

  “主子您?”舒云被她吓了一跳,“陛下这个时候大抵在嘉福殿,您要……”

  “更衣。”

  “娘娘。”舒云急忙劝阻道,“娘娘,这是做什么了,以您的身份要如何说得出话?”

  她是南朝公主,便是看出了什么,主动地戳穿,那是不仁。便如一个女儿出了嫁,抬着外人来菲薄自己人一般的让人不齿——便是助人成了事,本身的品质也不由让人鄙夷。

  以她的身份而言,最恰当的行为,反而是装聋作哑了。

  “有什么说不得的?”

  “主子……那总是您的故国。”

  一时间,秦方好闭上了双目没说话。

  “主子?”舒云不由担心。

  “我没事。”再睁开眼的时候,她不由深吸了口气,“有时候话说出口了便是说了,患得患失,前瞻后顾着犹豫着走不出半步的,反倒是怕什么来什么。”

  以她的立场,怕的无非一是被故国的人鄙夷,名誉受损,二是以现在的处境被饭票大人猜忌。

  现实逼人,哪怕她小心翼翼,不敢偏池一步——她总会被人当做一个道德有损的女人。

  “人活着,哪来的那么多患得患失了。”秦方好此刻也看穿,“便是我原地当了木偶不动,都尚且要被人戳了脊梁过日子。”

  既然无论如何做,她都是个罪人的话……那么与其犹豫,倒不如现在做出选择。

  “孰是孰非,便交给后人评价。如果我此刻还能有什么更确信的事物的话,就是……我正活着。”并且不甘停止于这种状态。

  以中宫身份要找高津予并不难。

  地位上说,秦方好不但是目前,也将是相当长的时段内北朝后宫级别最高的女人;情分上说,高津予也总不至于无端拒绝她。

  是故秦方好到的时候,高津予正于御案上挥毫,而一众的常侍在见到中宫时,纷纷下跪行礼。

  “起来吧。”

  “梓童怎么来了?”

  “夜露载道,朝雾膝股。我看着此刻辰光向晚,陛下当安歇了。”

  黄昏恬淡幽静,室内光线晦暗。八月过后,天气微的泛起些凉意,若是在宫外该是秋蝉悲鸣的时节,然而宫中高墙玉阶,不植树木,风景总是四时相宜。

  岁岁年年,这宫阁总不变;而年年岁岁,人情心迹却诸般磨灭。

  她外罩柔软的淡紫色外衣,装束庄重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