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7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非洲总是停滞在部落阶段,即使在部落阶段,似乎也缺少像华夏北方的冒顿单于,或是西夏李元昊那样的强势人物来统一各部,然后对外开疆扩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让那些非洲以外还处于氏族阶段的部族称臣纳贡,究竟是为什么?

杜睿前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才找出了一个相对来说还算合理的原因,那就是挑战和应战,挑战主要来自人为环境,也就是垂死文明的挣扎,只有克服了这种挣扎,新的文明才能诞生起来。

但是,这种挑战必须适度,挑战太大,应战就不能成功;挑战太小,又不足以刺激人们起来应战。所以文明就会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停止发展,因为每个人都能自给自足,那就代表没必要争夺,那样的话就没有必要组织,自己就能生活了,没有纷争,那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反正坐着就有饭吃,那还有必要去增加财富吗?

另外,在古代非洲,除埃及外事实上还有很多国家的,而且也有曾经强大的,如也门,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等。

之后就因为非洲气候和沙漠扩张;使原有的商业道路封闭,使也门和埃塞俄比亚等商业城市败退,所以只是天公不造美而已。

当然还要要看生产力,一般建立巨有强大的影响力的帝国都是些先进的农业国,因为只有先进的农业才是建立大帝国的基础,说到威慑力不只是指武力还有先进的文化,当然也有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大帝国,但是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帝国主要都是靠武力,也只能是盛极一时,文化上也远不及农业文明之国,如匈奴、蒙古帝国终究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纵观非洲黑人地区,在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时,非洲大部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非洲大陆基本上与世隔绝,再加上非洲大陆本身环境特殊原因,非洲黑人也没能像中国等民族创造出自己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非洲黑人始终都处于停滞的原始部落中,甚至连先进的农业文明或是强大的游牧民族都没产生,更别说是建立影响世界的大的国家。

那么非洲到底存不存在自己的文明?

这在杜睿看来,似乎是不应该存在的问题。但西方人却说,非洲从来没有发展过自己的文明,甚至连那个在后世十分有名的黑格尔都有过类似的论断。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的研究,都没有像非洲黑人文明的研究那样遇到那么大的思想障碍,经历那么长期的争论。

后世欧洲学术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非洲黑人没有历史、没有哲学、没有文明,只有黑暗和停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把非洲分为“非洲本土”,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的非洲”和“亚洲的非洲”,也就是尼罗河流域。

他认为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他曾断言,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永远都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奇评论黑格尔的观点时说:“他所代表的观点已成为19世纪历史正统的一部分,甚至在今天也不乏追随者。”

黑人没有精巧的制造品,没有艺术,没有科学。、

这种说法即使是在杜睿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依然很有市场。

然而非洲文明的存在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一个思辩问题,黑人是对世界文明作出过贡献的人种之一,这一点无可否认。

从野蛮进入文明有三大要素:金属冶炼、文字的使用和城市的出现。这些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已具备,因此非洲黑人文明的存在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非洲黑人传统文明发展滞后,可以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条件、黑人社会的内部机制以及与外界交往不发达共同作用所使然。撒哈拉以南非洲高原面积广大,断裂地形广泛发育,这造成非洲的河流多呈辐射状和多激流、瀑布的特点。另外,非洲海岸比较平直,缺少天然优良港湾、岬角、半岛。

造成黑非洲内陆许多地区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非洲大陆独特的自然条件。气候方面,阳光直射多,降水严重不均,温度高,动植物资源丰富。但终年热点充沛和未受第四纪更新世冰川的影响,造成许多有害虫类和病菌在黑非洲异常活跃,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在高温、多雨和老鼠、寄生虫横行的自然环境下,各种农牧业剩余产品难以长期保存,社会财富无法大规模积累,因此无法分离出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部门。另外,高温也造成细菌分解腐烂植物和腐殖质的活动加快,不易保存土壤肥力,地形结构不利于当地居民同外界以及彼此之间的文明交流。

非洲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和灿烂的文化。后世考古发现表明,非洲大陆是人类文明民祥地之一,东非曾发掘出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迄今已有320万年的历史。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祖先就生活在非洲。非洲四大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均孕育出了灿烂的非洲古代文明。其中,尼罗河流域还是世界级古代文明的摇篮。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以金字塔为象征的辉煌文化。

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文明,是黑人创造的文明中最早的一个,在非洲大陆仅次于埃及文明。

公元前4000年末期,努比亚文明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处于半游牧状态,会制作陶器,没有使用文字,与埃及有相互厮杀,埃及对其的入侵始于公元前3200年。约公元前3000年后,由于埃及的入侵频繁而趋于衰落,但到了公元前2200年左右,由于埃及发生动乱,努比亚文明有了进一步发展,少部分人开始定居。后终由于埃及入侵或北方气候干燥,努比亚人大约从公元前2100年开始南迁,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原努比亚南部、今苏丹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黑人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库施王国。

库施王国有过发达的农业、炼铁业和纺织业,是远古时代世界最富庶繁荣的国家之一。它的首都麦罗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炼铁中心,被后世西方考古学家称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库施王国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库施取自古埃及人对尼罗河第一瀑布以上地区的称呼,原是努比亚的一个地名。

库施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纳帕塔以前的早期阶段,即公元前2000到前760年,此时首都在凯尔迈,因此又称“凯尔迈王国”。该王国控制了尼罗河流域形成的南北交通线,又控制着从非洲大西洋沿岸到红海和印度洋的东西要道。制陶技艺有了很大发展,使用转盘制陶,薄而表面光洁,外表图案以动物为主。伴随着埃及的入侵,库施文明也打上了埃及文明的烙印。公元前16世纪,埃及法老率兵占领凯尔迈,任命总督,进入埃及统治时期。

纳帕塔阶段,即前760年~530年,库施政治中心转移到麦罗埃,此时的库施已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并不断对埃及用兵。佩耶在位时,曾攻占埃及第二十四王朝首都,其本人也被尊为埃及国王,开始埃及的黑人王朝,即埃塞俄比亚王朝时期。

库施强盛时曾出兵西亚,击败强大的亚述军队,其国王博哈卡名字也被写进《圣经》。库施成为世界一大强国,首都一度迁至埃及的锡布兹。

麦罗埃时期,即前530至350年,公元前663年,亚述军队入侵埃及,打败库施军队,黑人王朝结束。公元前593年,埃及法老远征库施,洗劫首都纳帕塔,库施首都被迫南迁至麦罗埃,但纳帕塔仍是库施王国的宗教中心。

在此时期,库施文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铁器为主的采矿业大发展,铁器冶炼和制造业规模相当大,冶金业发展很大,黄金总产量约160万公斤,制陶业也很重要,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进入灌溉农业时期,对外贸易兴旺。并建立了新的文字体系麦罗埃文,公元1世纪后,库施文明开始衰落,主要是气候干旱、阿克苏姆王国的入侵。

阿克苏姆文明是东北非兴起的又一重要文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出现了定居农业,约前1000年左右,阿拉伯半岛南部人进入厄立特里亚,开始影响这里的文明。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0世纪,该文明存在时间大致为1000年。该文明融合了南阿拉伯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库施文明。

公元3世纪,阿克苏姆国王阿菲拉斯率兵过红海,征服也门地区,阿拉伯文明被进一步传到阿克苏姆地区,也是从3世纪起,其国王被称为“万王之王”。4世纪中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与同时期的中国、罗马、波斯并列为世界四大强国。

阿克苏姆强盛时,其农牧业、手工业和对外贸易都较发达。约公元3世纪起,阿克苏姆开铸造金属货币,成为黑非洲第一个铸造金属货币的国家。

阿克苏姆时期,最早使用萨巴文,约从公元2世纪起,使用盖埃兹文。受印度文的影响,并从希腊文引进数字体系和一些主要符号后,经过几个世纪,形成了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

当然不能不提的就是诞生于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文明,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就出现了农业,懂得了栽培谷物和兴修水利。埃及人很早就发展了天文学,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制定出相当精确的人类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一年365天,分为三季,一季4个月,每月30天,最后一个月多加5天作为宗教节假日,它每年与回归年的误差仅约四分之一天。

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纪就创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19世纪就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和截头角锥体的体积,公元前21世纪左右埃及人就已经能够近乎精确地确定圆周率为3?16。

古埃及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宏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纪前后古埃及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丰碑。

此外还有远古时代就居住在马格里布的柏伯尔人,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就从事农耕,修建起原始水利设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已有铜器制作。柏伯尔人公元前就建立过毛里塔尼亚和努米底亚两个王国,遗留下大批岩画艺术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开始从狩猎采集野生植物发展到驯养动物和培植农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种农作物都起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西非是大部分非洲农业的发源地。高粱、油棕等都是西非的固有产品,历史遗留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雕像和洞穴壁画是西非人先放牧后田园生活的写照。西非在公元前几千年就出现了精制的赤陶雕塑品,公元前3世纪左右进入铁器时代后,先后出现过加纳、马里、桑海等强盛的古代帝国。

在中南部非洲,到处可以看到铁器时代的遗迹,还可见到古时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的遗址。建有数千幢房屋的恩加鲁卡古城遗址、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大津巴布韦石头建筑物遗址都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标志。

非洲中部和南部也先后出现过一些有名的国家,诸如拥有发达农业、采矿业和对外贸易的莫诺莫塔帕王国、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刚果王国、雕刻艺术品达到相当水平的库巴王国、社会分工很发达的布干达国等。

非洲是拥有文明的,而且当非洲已经诞生了集权制王国的时候,欧洲人的祖先还光着身子在玉米地里吃玉米棒子,后世的欧洲人看不起非洲,总觉得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可是在大海航时代开启的时候,欧洲人还不是一样,像一群发了情的公狗一样,涌向非洲,大肆掠夺非洲的资源。

说起来,杜睿和那些欧洲人的目的没什么两样,他同样看中了非洲的资源,不过很显然杜睿要厚道很多,欧洲人带给非洲的只有破坏,而杜睿是打算将非洲拉入大中华的文明体系之中。

现在的非洲,除了被阿拉伯人统治者的北非之外,其余地方所衍生出来的文明,几乎已经绝迹了,即便是依然顽强的生存着一些小国家,但是实力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可以说这是大唐进入非洲最好的机会,一想到那些数之不尽的资源,辽阔的土地,杜睿的心就难以割舍了。

皮纳尔不想让拜占庭失去埃及行省,就好像天下的基督徒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可事实上拜占庭已经失去了,而且还是很不体面的被东方来的强大异教徒抢走了,他们尝试过几次,想要夺回他们的领土,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可既便如此,他们依然幻想着有一天,拜占庭的十字鹰旗可以重新回到那里。

“公爵大人!您的要求对拜占庭帝国来说,简直就是侮辱,我没办法答应你任何事情,因为埃及行省是拜占庭的领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