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君集和迟德立的这番计谋,杜睿通过李承乾已经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这一切便已然发生了,这让他的心里也是很不好受,一个忠勇的将士,未能死在战场上,却因为对一个人的大爱,就这样失去了性命,这让他甚为惋惜。

虽然侯君集的计策,能让蜀王一党被狠狠打击,但蜀王倒了,还有魏王,将来甚至还有汉王,晋王,单单是靠这般计谋,是无法保证李承乾储位的。

而且杜睿很有自信,凭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以及智谋武功,保住李承乾的储位,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侯君集和迟德立这样做,虽然能为李承乾扫清障碍,但是代价未免太大了。

所以便鼓动李承乾到侯君集府上拜祭,李承乾一开始还大为不解,但听了杜睿的一番话之后,这个善良厚道的太子,也掩住了心中那些许酸酸的嫉恨,带着杜睿来了。

杜睿跟着李承乾步入灵堂,看着迟德立的灵柩,不禁叹道:“迟将军,何苦来哉!”

侯君集一愣,他见过杜睿,还是在那次迎接倭国使臣的宴会上,但是却不曾知道杜睿居然和李承乾交往这般亲厚。

李承乾祭拜了迟德立之后,也向侯君集介绍了杜睿,杜睿向侯君集,以及未来的太子妃见过礼之后,不禁叹道:“侯大人,你这般做,虽说对太子殿下,甚有益处,然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此次圣上准备北伐,原本已经定下将最大的功劳交由将军来取,将军如果能立下大功,那才是对殿下最大的帮助,但将军此时出事,纵然被圣上遮掩了过去,但这领军之职如何还能拿得下来。”

侯君集听完之后,也是大惊,一来他不曾想到,他与迟德立的计策居然被杜睿这么轻易就拆穿了,二来听杜睿所言,自己似乎做错了,还白白赔上了义子的一条性命。

“唉~~~~~~~如今~~~~~~~”

杜睿目视李承乾,道:“如今若要太子殿下打出在军中的威望,只有一个办法了!”

“是何办法?”

侯君集,李承乾,还有海棠都急不可耐的看向了杜睿,希望杜睿能给他们出个主意。

杜睿犹豫了片刻,咬咬牙,道:“就由太子殿下亲自领军,突袭颉利牙帐!”

PS:本书终于签约了,连续转站,总算有了个不错的结果,虽然收藏很可悲,推荐也很可悲,但是劳动总算是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这对我来说是个不错的结果,我会继续努力,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会坚持下去的,当然成绩好些的话,我会多更新一点儿!

第一篇蛰居第六十六章主动请缨

杜睿的一句话,将在场的众人全都惊呆了,由李承乾亲自领军,这件事本身就石破天惊,李承乾身为一国储君,如何能身处险地,一旦出现了意外,那可如何是好。

侯君集第一个反应过来,厉声道:“此事万万不可,殿下,决不可听信了此小儿的妖言,不就是声明吗?臣这就进宫,向圣上讲明此事,便是拼着一条命,也要将这差事揽下来,决计不能让殿下身临险地!”

李承乾方才听了杜睿的话,也是一惊,他虽然自小也曾修习弓马,但毕竟出身于皇家,自小锦衣玉食的,受不得那番苦,如今倒也上得马,拉得弓,但要与如狼似虎的突厥铁骑战场交锋,他那两下子,根本就不够看的。

不过李承乾对杜睿一向信任有加,倒也不怎么惊慌,他知道杜睿定然有自己的一番道理,便道:“侯大人先不要着急,承明!这里没有外人,将你心中所想全都说出来吧!”

杜睿道:“如今圣上虽然将那件事遮掩了过去,但是心中自然对侯大人不如之前那般信任了,再加上朝中那些言官,大多都是蜀王,魏王一党,惯用捕风捉影那一套,到时候,侯大人想要领军,却也是万万不能了。”

侯君集闻言,不禁暗暗点头,心中却是怅然若失,他是沙场宿将,指挥千军万马,临阵对敌,为大唐开疆拓土,便是他的愿望。更何况当初渭桥一战,他麾下飞虎军损伤殆尽,此事一直都是他的梦魇,如今北伐在即,有了这个解开心结的大好机会,他却因为一时动错了心思,致使身涉嫌疑之地,错过了这次报仇雪恨的机会,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杜睿接着道:“殿下!侯大人!如今太子在朝中人望颇盛,然在军中却无所作为,当今圣上弱冠从军,大小战阵百余场,才带领着诸位将军打下了这大大的江山,军中的一般宿将在朝中虽然不曾有什么言语,但是影响却不可忽视,而且我大唐最重军功,如果这次太子殿下能主动请缨,率军出战,无论是对圣上,还是对军中的一般元老宿将来说,都是改变他们对太子殿下印象的一个好机会,只要在军中有了人望,那么太子殿下的储位,便是任何人都动不了的了!”

侯君集闻言,道:“这好倒是好,只是太子殿下从未历经战阵,如何能统兵作战,而且方才本将军听了你的那番作战计划,太子殿下居然还要领兵突袭颉利的牙帐,这不是将太子往火坑里推吗?”

杜睿闻言,笑道:“在下只是说,让殿下于圣上那边主动请缨,却不曾说过,当真要让殿下亲自带人突袭颉利的牙帐,便是殿下肯,圣上也一定不肯。到时,殿下领一监军职,跟随李靖大人的中军行动,难道还不是万无一失吗?”

侯君集闻言心中稍定,只是还有些遗憾,道:“可惜了,生擒颉利的功劳,要是能抢到这个功劳,太子殿下在军中的威望,何人能比。”

杜睿道:“太子殿下虽然不能亲自领军,然这功劳却也跑不了。”

李承乾这下也动心了,忙道:“如何做!”

杜睿笑道:“难道殿下忘了飞虎军!”

“飞虎军!”

李承乾和侯君集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呼,李承乾是猜到了杜睿的法子,侯君集则是大惑不解,他新练的飞虎军倒是初具规模了,但是此时节上阵,却也当不了大用,根本不曾想到李承乾麾下如今也有了一支飞虎军。

杜睿点头道:“对!就是飞虎军!”

承庆殿内,太宗此时正皱眉思索,北伐就在眼前,如今侯君集却因为贪渎一事案发,这时节,再想要领军出战,却是不大可能了。

侯君集到底有没有贪渎,这件事根本就瞒不过太宗,就像他总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样,他在侯君集的军中自然也有他的人,只是当初侯君集将那一百万两扣下,确实是为了抚恤飞虎军的遗孤,太宗对于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现在事情已经被人掀开了一角,虽然被他遮掩了过去,但是朝中的诸位大臣也都不是吃干饭的,难免不会被人查出来,到时候,那可就完了。

一想到此处,北伐很有可能成功的喜悦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对侯君集的惋惜,以及对李恪的愤怒。

这时马宣良禀报道:“圣上!太子殿下觐见!”

太宗揉了揉眉头,道:“让太子进来吧!”

一想到李承乾,太宗的烦恼的心情顿时也开解不少,总归这个长子目前所做的一切,还都是让他放心的。

“儿臣参见父皇!”

太宗伸手虚托了一下,道:“乾儿!这么晚了,来见父皇,可是有什么要事!?”

李承乾道:“父皇!侯大人的事情,儿臣都听说了,儿臣此来是想为侯大人求情的!”

太宗闻言,叹道:“他是你的未来岳丈,你为他求情,倒也合乎情理,只是乾儿,如今不是朕不饶他,而是他的事太大了,虽然目前还没有人追究,但是朕却也不得不罚他,可是朕罚他,却是为了要保护他!侯君集追随朕十几年,鞍前马后,出生入死,朕决不能让他因为小过,就受人攻讦,遭一帮文人的羞辱,乾儿!你要理解父皇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李承乾道:“可是父皇,如今北伐在即,正是用人之时,侯大人身为沙场宿将,这个时候将他处置了,岂不是白白便宜了颉利!”

太宗皱眉,道:“你说的倒也有理,可是朕身为一朝天子,臣下有过,却也不能不罚,至于侯君集的那个任务,朕会交给其他人去办的!”

李承乾暗自咬了咬牙,突然奏道:“既然如此,儿臣便不再说了,儿臣请旨,此次北伐,儿臣也想要随军远征!”

“什么?”太宗闻言也是一惊,道,“乾儿!这件事可玩笑不得,你自小就没经历过阵仗,如何能领军出征,此事万万不可,便是朕答应了,你母后也不能答应!”

李承乾争辩道:“那前次父皇让儿臣操练飞虎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北伐吗?如今飞虎军既然已经练成,儿臣如今也该为大唐的江山社稷承担些什么了,儿臣请父皇准了儿臣所请,儿臣愿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击破突厥,生擒颉利,儿臣便不再回来!”

太宗见李承乾慷慨激昂的表态,心中也是一阵振奋,那一刻他真恨不得答应了李承乾所请,但是理智却告诉他,万万不行。

虽然有了杜睿的分析,此次北伐,彻底剿灭突厥的希望很大,但也是赌上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一旦有失,则万劫不复,李承乾虽然志向可嘉,但是却也不能拿北伐这等大事儿戏。可太宗却又不能说出当时让李承乾操练飞虎军的真相,唯恐寒了李承乾的心。

思虑了好久才道:“乾儿!既然你有此志向,父皇便准你所请,然突袭颉利牙帐一事,事关重大,朕还当另择一将,你便道李药师的军中做监军,随军出征,可好!?”

李承乾要的便是这个结果,闻言忙拜道:“儿臣领旨谢恩!”

李承乾退下之后,太宗忍不住一阵自豪的笑,每个做父亲的心思都是一样,都希望自家的儿女能有出息,以前李承乾的性子柔弱,虽然侍奉双亲至孝,对待臣下也宽厚有加,然太宗却时常为李承乾担心,担心他将来挑不起大唐江山着千斤重担,如今看着李承乾一点一点的改变,他的心里也总算快慰了不少。

正想着,身边突然传来了嘤嘤的抽泣声,太宗诧异的转头一看,见大太监王德正站在一旁以袖拭泪,奇道:“你这老东西,没来由的哭个什么劲!”

王德泣道:“老奴失礼,还望圣上恕罪!”

太宗故意一皱眉,道:“说!你哭什么?”

王德道:“老奴~~~~老奴是在为圣上高兴,太子如今有了担当,圣上也总算能轻松些了,不用一边处理着国事,一边还要为太子殿下操心!”

太宗闻言一笑,道:“你这巧嘴的老刁奴,偏你会说话,是啊!太子长大了,也有了担当,朕也总算是放心了,可惜,朕也老了!”

王德忙道:“圣上一点儿也不老,谁要是敢说圣上老了,老奴第一个不答应,老奴还指望着圣上万年,老奴也能沾些龙气,伺候圣上万年!”

太宗闻言大笑,道:“好!好!好!朕就承你吉言,王德!有没有什么吃的,朕饿了!”

王德一听太宗要吃东西,顿时喜的眉开眼笑,这几日太宗一直都没有胃口,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王德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上,此时见太宗有了胃口,他这个内廷总管如何不喜。

“有!有!圣上开了金口,还能没有吃食!老奴这就去吩咐御膳房准备!”

王德去了,太宗在殿上也是开怀,那些累人的奏折,此时仿佛都变得有趣了。

第一篇蛰居第六十七章追随

李承乾忙着向太宗请缨的同时,杜睿也回到了家中,他不知道这般鼓动李承乾随军北伐,究竟是对,还是错,李承乾性格仁弱,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无帝王之资。对此杜睿却不敢苟同,李承乾确实过于宽厚仁慈了些,甚至有些懦弱,但是要说完全没有帝王的资质,则偏颇了些。

至少李承乾和太宗的其他子嗣相比,无论是无情无义的魏王李泰,性冷寡恩的蜀王李恪,还是将来那个一手将大唐天下送给了自家老婆的晋王李治,李承乾无疑算得上有长君之风,杜睿相信,如果这样一个人能坐上帝位的话,无论对延续贞观之治的治国方略,还是对大唐天下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少爷!起风了,您还是回房去吧!”杜睿正站在房门前的回廊沉思着,突然身后有人说道。

杜睿回身看去,见来的正是宝钗,也不知她在自己的身后站了多长时间,一张小脸都被冻得通红。

杜睿见状笑道:“快回房去吧!我想一个人安静一下!”

宝钗没动,灵动的大眼睛闪了闪,反而问道:“少爷在想什么?”

杜睿闻言,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说,他心里想的是大唐天下,这种事和一个丫头怎么开口,要是传到有心之人的耳中,恐怕还要给他按上一个心怀窥伺的罪名。

宝钗见杜睿不说话,突然笑道:“既然少爷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那么干脆就不要想了,去做不就好了吗?何苦要费神,惹的自家头疼。”

杜睿闻言,心中不禁一奇,看着宝钗一副言之确切的模样,笑了起来,道:“对!管他如何,去做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