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因此导致我地去职。诸位也不会受到牵连。咱们地革命事业也就不会受到影响。至于我。届时就到孙先生面前负荆请罪。现在。诸位明白我地苦心了吧?”

杨王鹏愕然。问道:“那为何总司令在通电里用地是‘阖城军民’一词?这不是也将我们代表了么?”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那通电虽说‘阖城军民’。可最后署名地人只有我一个人啊!到时候万一袁世凯要做满清地死忠走狗。你们大不了把责任往我身上一推不就行了?反正你们也没有在电报上署名么。而且你们确实也不支持那份通电。通电上只有我一个人地名字。这通电一拍发。不论结果如何。责任都由赵某一肩担之!”

赵北话音未落。会场里已是闹哄哄一片。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总司令。那通电也补上职部地名字吧。”柏文蔚激动地站起来。边说边挥舞拳头。“职部与总司令共进退!”

“也可以署上职部的名字。”一直沉默不语的张激扬也站了起来,几个光复会的干部紧随其后。

在他们的带头下,数十名军官也站起身,嚷嚷着要将自己的名字补上那份通电,以示与总司令共进退,至于群治学社的人,则大多哑口无言,无论如何,他们也想不到,赵北竟找了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啊,赵北怎会错过?

赵北微笑着摇头,说道:“不可,不可。诸位都是热血革命青年,大好前程,怎可拿来冒险?通电之事,无诸位无关,赵某承担全部责任,一肩担之,一肩担之!”

好一个“一肩担之”!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谁敢说这样的话?

邓刚抬头望了望赵北,嚷嚷道:“若是袁世凯不为所动,为满清卖命到底,满清也不上当,依然叫袁世凯统军南下进攻革命军,总司令又有什么办法?”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齐唰唰的将目光投向赵北,更有人开始揣测赵北什么时候对邓刚施以军法了。

赵北指了指腰间的配枪,说道:“如果袁世凯不肯反清,不肯响应革命,铁了心要做满清走狗的话,我只能将这把手枪上缴,换一杆步枪,上了刺刀的步枪,然后端着步枪,冲上前线,哪里的炮火最凶猛,我就带头第一个冲杀过去!如果我死在战场,那么,你们就在我战死的地方立一个碑,上面写上‘看错袁世凯,瞎了你的狗眼’。在座诸位都是见证,到时候如果袁世凯真的死硬到底不肯反清的话,你们都可以把我今天说的话再当着我的面讲一遍,如果我食言,你们完全可以用军法处置!”

这几句话简直是诛心了,众人无不侧目,就连邓刚也皱了皱眉,完全不明白赵北的这份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难道袁世凯真的是满清的奸臣?人人心中带着问号。

见众人面面相觑,赵北提起指挥刀跺了跺脚下的弹药箱,说道:“此事已经说清楚了,大家不必再议论,各自回去,整顿部队,保养武器,随时准备出征!现在革命还没成功,还不是咱们讨论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不管将来谁做共和中华的元首,咱们的革命信念是绝对不会动摇的,我的革命信念也绝对不会动摇。至于今天我在这里讲的话,属于军事机密,任何人不得外传,违者军法从事!另外,邓刚的大过处分暂时记在司令部,如果在接下来的征战中表现良好,可以立即撤消。”

众人起立敬礼,参谋部的军官们立即动手,搬开凳子,摆上两张八仙桌,开始张罗整编部队事宜,其他的军官则列队离开会议室,走出司令部。

群治学社的几个人结伴走出司令部,向左一拐,进了条小巷。

邓刚看了眼身后,望着司令部小声说道:“刚愎自用!”

“跋扈!不过口才倒是有些,不去从政有些可惜。”他身边的钟畸也小声说道。

“闭嘴!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何况,总司令说得未必没有道理。如此披肝沥胆,也算得上君子坦荡,你们不许乱说话。当初我们是怀疑他想投靠袁世凯,但这番话一说,现在看来,这只怕真是‘反间计’。”杨王鹏走了过来,一拍两人肩膀,使了个眼色。“快走!回去整编部队。还有,邓刚,以后你要再敢当面顶撞上司,不用别人发话,我先削你!”

第三十七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

军事会议结束,众人各回部队,司令部里很快安静下来。

“阿嚏!阿嚏!”赵北站在会议桌边连打两个喷嚏,抬手揉了揉鼻子,向前一望,见参谋们仍在制订整编计划,这些事情他只用给个纲领就行了,剩下的事情,这些毕业于各类军事学堂的军官自然会办得妥帖。

“张激扬!”赵北看了眼正在整理文件的一个参谋,这人是光复会的正式会员,不像他,连介绍信都还没投到光复会总部。

“到!”张激扬走到赵北跟前,立正敬礼。

“刚才你替我解围,我得谢谢你。”

“总司令客气了。你为了革命事业,不惜担上骂名,职部心里佩服得很。”

“哪里,哪里,只是革命者的责任心而已。走,咱们到花园转转。”赵北揉了揉鼻子,带着卫兵走出会议室。

两人带着卫队在衙门后花园里转悠,现在是冬天,花园里什么都没有,枯枝烂叶,一派破败景象,倒与如今大清王朝的境况相映成趣。

赵北支开卫兵,与张激扬走进一间凉亭,拂去石凳上的灰尘,大剌剌坐了下去。

“激扬啊,你的表字是什么?”赵北示意张激扬坐在对面。

“报告司令,职部字‘谨奋’,号‘石人’。”

“坐下坐下。不必多礼。现在咱们不是在以上下级地身份说话。咱们是在以光复会地同志身份说话。礼多见外。”赵北挥手。示意张激扬坐回石凳。笑了笑。说道:“想不到你也有号。这样吧。以后我就叫你‘石人’好了。你叫我‘振华’。我比你大两岁。你也可以叫我赵大哥。”

“不敢。不敢!职部还是称您司令好了。”张激扬有些拘谨。连手都不知放哪里才好了。

“石人啊。听说你是秀才出身。也上过军事学堂吧?”赵北问道。

“职部毕业于安庆练军武备学堂。学得是测绘。至于秀才地功名么。不提也罢。皓首穷经。光阴虚度。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那不叫学问。那叫书呆子。”张激扬抬手扶了扶鼻梁上地那副圆框眼镜。然后将双手放到了膝盖上。

“学测绘地?难怪蓝天蔚把那些九江测绘学堂地学生都派给你调遣。”赵北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问道:“在你看来。我们光复会在新军中地组织发展得怎么样?”

“安徽新军发展得还不错。浙江也有些势力。其它地方就不怎么样了。不过职部只是个小小会员。这些事情涉及会中机密。我也知道得不多。”

“湖北新军和江苏新军里好象没咱们的同志。”

“应该没有,如果有的话,想必他们这几天应该来找组织。”

“这样下去不行啊,革命军的战斗力来源于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清朝军队打仗,其士气来源于军饷和赏赐,但是咱们是革命军队,清朝的那一套咱们不能用,咱们得走出条新路。”赵北站起身,背着手在凉亭里踱了几步,看着那满园的枯枝,幽幽说道:“石人啊,我打算在新组建的共和军中建立‘时政宣讲员’制度,咱们光复会应该承担起改造这支旧军队的历史重担。”

“时政宣讲员制度?”张激扬也站了起来,揣摩着这个词。

赵北拍了拍张激扬的肩膀,说道:“咱们要把这个时政宣讲员制度发展到基层连队,每一个新组建的连都至少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代表,他的主要职责是向士兵宣讲革命道理,宣讲时事政治,并掌握士兵的心态,及时向我汇报,我们不仅要告诉士兵是为了什么打仗,我们更要通过这样的制度宣扬我们的理念,使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主张。时政宣讲员不归军事长官约束,而是直接对司令部负责。”

“我明白了。这和明代的监军制度差不多。”张激扬恍然大悟。

赵北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一样。明代的监军制度是监督军队的长官,防止他们犯上做乱,但咱们的这个‘时政宣讲员制度’并不是监督军官,而是发动士兵!一定要记住这一点,是发动士兵!”

张激扬困惑道:“那岂不是和群治学社的做法差不多?他们也是只吸收士兵加入,不要军官。”

“错了!群治学社是拉人入伙,那是会党的做派。咱们不是拉人入伙,而是从思想上改造士兵!我们不需要拉帮结派,因为我们光明磊落,只要士兵觉悟了,他们就会跟着我们走。”赵北说道。

张激扬听出了赵北话中的些许不满,点了点头,说道:“这几天来,群治学社确实在到处拉人入伙,而且我还听说,他们要把社名改了,先是说要叫‘文学社’,后来改成‘奋进会’,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改完了没有?还有,同盟会的人最近也挺活跃,反倒是咱们光复会好象无事可做。”

“石人,我也担心啊。”赵北见张激扬已经上路,于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再这么下去,我们这支部队恐怕要被群治学社搞垮啊。军队,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派,清军战斗力为何不强?固然有其军事制度腐朽落后的原因,但未尝没有会党因素,哥老会在清军中的势力很强,这直接影响了军令的统一,一个风吹草动,往往全军动摇。咱们革命军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石人,这个时政宣讲员制度是我构思了几天的,目前已基本确定了框架,剩下的就是找一个总代表了,这个人非你莫属。”

“什么?我做总代表?不行,不行!我太年轻,又没搞过这类活动。不行,不行!”张激扬连连摇头。

废话!要是你以前搞过这种制度,我还不放心叫你去呢!

赵北微微摇头,他之所以看中张激扬,除了他是光复会的正式会员之外,还在于这个人过于理想主义,而且性格相对平和,服从于权威,很好控制,有利于自己尽快掌握这支部队,有他出面,自己就完全可以躲在幕后策划一切,如果对手想攻击的话,那就要面对“光复会”这面盾牌。

没办法,革命形势是复杂的,不仅要和敌人做斗争,还时不时的要防备革命同志,统率一支成员混杂的革命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石人!干革命怎么能推三阻四?”赵北严肃的说道。“你以前也没干过参谋,现在不是也干得挺好?不会不要紧,学就是了!我这里有一本小册子,你可以拿去看看,相信对你有所启发。”

赵北拿出一本他自己写的小册子,这是他昨晚写的,一边写一边抱着本《康熙字典》查来查去,区区几千字,竟写了一晚上,好在是拿钢笔写的,书法还勉强凑合。

张激扬一看,那小册子封皮上写着“士兵动员技巧”六个字,笔画遒劲。其实,这是赵北根据自己做业务员时的经验写的,并少量吸收了传销理念。

“记住,这本小册子你自己看过就行了,不要给别人看,看完之后立即还给我。”赵北一本正经的说道。

张激扬试图推辞,但赵北执意要他做“时政宣讲员总代表”,无奈之后,张激扬只好领下这个差事。

“石人,以后你就是咱们共和军的时政宣讲员总代表了,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殷切希望啊。刚才有几个江西‘易知社’的青年来投军,我已经将他们安排在司令部,他们革命热情高,学识也不错,可以做你的第一批部下。”赵北拍了拍张激扬的肩,领着他走出凉亭。

“要将这个制度推广到全军,每一个基层连队都要有至少一个时政宣讲员,记住,要挑选革命立场坚定、出身贫寒的士兵做代表,必须识字!这一点很重要。以后我们军队里要开设扫盲班,他们就是现成的文化教员。咱们不仅要在军队里组建时政宣讲队,咱们还要将这一制度推广到社会上去,用咱们革命者的声音荡涤这个陈腐的时代,唤醒沉睡的国民!石人,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你这个战场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它直接关系着我们这支军队、甚至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不可疏虞啊。”

第三十八章 革命卫队

阳光下的九江城格外热闹,虽然昨晚的战斗摧毁了一些商铺,但由于共和军很快恢复了城里的秩序,所以,到了光复次日的下午,城里已经重新开市,市民们纷纷走上街头,抢购粮食、食盐,免得将来打仗的时候闭城闭市,无处可购。

除了市民之外,一些手持各式武器的壮年男子也纷纷从城外的四里八乡赶来,早上听说九江换了大王旗,这些会党武装的心思就活络起来,在大小首领的率领下向九江城开进,打算趁乱大捞一笔,但当他们靠近城市时,就被共和军派出城的步兵和骑兵斥候拦住,在宣读了共和军总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