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任内阁的人除了袁公之外,还有何人有此威望?”

袁世凯强忍怒火,脸色变了又变,听到后面,再也忍不住了,打断了杨度的话,指着自己的额头,说道:“皙子,你方才问我这额头是怎么回事,我现在告诉你,这是在紫禁城磕头磕的,如果不是有人帮着说话,今日你来看见的就不是我了,而是我的人头!”

(继续拉票!顺便预定明天的推荐票。)

第三十三章 君宪旗手(下)

袁世凯将紫禁城里的一幕约略讲述,边说边叹,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杨度微微一怔,随即冷哼道:“如此说来,旗人果然是疑心袁公了。袁公,你久历宦海,自当明白,只要朝廷一起疑心,任你是擎天巨柱,只怕也是来日无多。既然朝廷已对你起疑,袁公,你还有退路么?与其束手待毙,不如背水一战,或有一线生机。”

袁世凯阴沉着脸,说道:“皙子,你所说的都是大逆不道的话,换了别人,我早就把他轰走了。就算朝廷不待见,我也不是没有退路,我可以去租界,甚至可以出洋,我就不信,我袁世凯朋友遍天下,就没我落脚的地方!”

杨度站了起来,说道:“袁公,你是中国人,怎可去外国?落叶尚且不离根,人在外漂泊,百年之后又该安身何处?若是葬在外国,又有何面目在九泉之下与祖宗相见?袁公,人生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执意谋退,你将这些年来追随于你的这些佐僚又置于何地?你能跑到外国,他们能么?”

“别说了!”袁世凯不客气的挥了挥手。“我意已决,过段时候便出洋。至于你们,愿意跟我走的,我不会亏待,不愿意跟我走的,也早谋退路。”

杨度走到袁世凯面前,撩起棉袍下摆,膝盖一弯跪了下去,一字一句的说道:“袁公,就算不为黎民百姓着想,您也该为自己着想,袁氏上下几百口,都指望着您呢,几位公子都已长大成年,事业有成,您就忍心看着他们跟您一起到外国颠沛流离?家大业大,又岂是说走便走得了的?这些年几位公子依附在袁公翼下,从未吃过苦,锦衣玉食,阿谀奉承是他们享受惯了的,一昔之间跌落凡尘,成了百姓,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我袁氏本是农家百姓,一场荣华就当它是过眼烟云,君子之禄五世而斩,这个道理我懂,用不着你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众星拱月的日子,谁又甘心再去做那凡夫俗子?旗人亲贵可是享了二百多年的福,可也没见着他们愿意将这些荣华富贵拱手让人。这些年袁公柄政,得罪了多少人?得罪了多少权贵?袁公,我怕你是想做百姓而不可得啊!当年朝廷可以派人到英国绑架孙文,以后难道就不能派人到外国去找袁公麻烦?”杨度膝行几步,仰起头,热泪盈眶。

“放眼天下,如今谁能与袁公比肩?行新政,倡立宪,袁公功绩彪炳,天下归心,北洋军更是袁公一手锻造,袁公振臂一呼,天下谁人不应?现在南方革命军兴,清廷抱着君权冥顽不灵,列强又环伺一旁,若不速定国策,消弭战乱,只怕又是一场瓜分危局啊!袁公,中国是亡是兴,便在此一举,得公则兴,失公则亡。袁公,便是你夺了他爱新觉罗氏的江山,只怕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放肆!”袁世凯被杨度吓住了,后面的这几句诛心的话要是传到朝廷耳朵里,那他是非死不可了。

“你……你放肆!狂妄!”袁世凯哆嗦着站起,一脚踢开杨度,走到屏风前,脸上阴晴不定。“来人,将这个反贼拖出去!拖出去!”

“袁公!杨某肺腑之言。袁公三思。三思啊!”

“拖出去!拖出去!来人!来人!”

袁世凯气得跳脚。喊了半天。那房门才被人从外推开。一个人从屋外奔了进来。顺手关上房门。随即跑到袁世凯跟前。“卟嗵”一声跪下。抱着袁世凯地腿。小声喊道:“父亲。父亲勿恼!杨先生是一片赤诚。绝无二心啊!他地话虽然悖逆。但未尝不是真话。朝廷对咱们袁家早就看不顺眼了。抄家问罪那是早晚地事!”

“克定?是你?你什么时候回来地?”袁世凯看清来人。“你刚才在外头偷听?你都听见什么了?还有别人听见没有?”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袁世凯地长子袁克定。

袁克定叩首道:“儿子刚回来。在外头听了片刻。除了儿子。外头没别人。刚才地话。也就儿子听见了。”

袁世凯脸色变了变,问道:“英国人怎么回话?同意咱们去避难了?”

袁克定点了点头,说道:“儿子一直等在英国公使馆,公使朱尔典先生拍电报回国,英国外务大臣回电,同意父亲避难的请求,日本公使也保证,如果咱们躲到日本军舰上,日本帝国保证咱们的安全。不过,朱尔典公使又说,去英国避难是万不得已的法子,如果朝廷不杀咱们,还是留在国内比较好,有他们公使团做保,朝廷也得顾忌着邦交。另外,回来时府外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在街边探头探脑,似是步军衙门的探子,朝廷是在盯着咱们啊。”

袁世凯叹了口气,扫了眼跪在一旁发呆的杨度,苦笑道:“皙子,你若再逼我,我现在就收拾包裹卷,去英国使馆避难。”

杨度哑口无言,愣了片刻。他确实没想过,袁世凯当真是为自己找了退路,而且就是去外国寻求避难,谁能想到呢?一个手握重兵、门生故旧遍天下的大清第一重臣竟会被一封革命党的电报吓得乱了方寸。

是啊,革命党多半是些穷光蛋,他们革命若是成功,未必不能皇袍加身,可袁世凯是什么人?那是堂堂一品大员,权利、财富、美女,对他来说都是已经到手的东西,是继续做忠臣,还是做乱臣?史书上会怎么安排他的位置?……袁世凯要顾忌的方面太多,自然不能像他杨皙子一样放开手脚。

“父亲,不可去外国啊!去了外国,便要看人脸色行事,走在路上都矮人一头啊。”袁克定嚎了几句。“咱们去外国容易,可乡下的叔伯们怎么办?咱们走了,谁能保护他们?二伯父为了给咱们寻田问舍,已累得咳血,咱们可以对不起朝廷,但不能对不起族人啊!”

“放肆!”袁世凯一脚将他踢翻,走到一边,斜睨着跪着的两人,冷笑道:“好一个逆子,好一个乱臣!你们两人是商量好了,来逼我的么?”

杨度看了袁克定一眼,苦笑几声,随即站起,掸了掸棉袍,向袁世凯抱了抱拳,说道:“袁大人要做大清国的忠臣,度也不强人所难。可叹,国事如此,杨某有心无力,无奈书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又一向不赞同革命之说,不然,此刻我已飘然南去,到那九江城去与那乱党叛军指点江山了。”

说完,提起大氅,披在肩上,大步走出门去。

袁世凯呆了片刻,走到袁克定身边,俯下身去,低声呵问:“方才当真没别人听见杨度的话?”

袁克定摇了摇头,说道:“父亲的规矩,谁敢破?”

袁世凯淡淡一笑,直起腰说道:“那也未必。你还是有这个胆子的。”

“这……”

“不必说了,起来吧。为父有话跟你说。”袁世凯将门关上,顺便看了眼天空。“又下雪了,瑞雪兆丰年啊。只是朝廷的这个冬天,怕是难熬呢。”

第三十四章 初步整编

北风一吹,阴霾尽散,雨过天晴,空气清新。

光复后的九江城笼罩在冬日的阳光下,涣然一新,城头上的铁血共和旗迎着风猎猎作响,远远望去,火一样的红。

离城西门不远的道台衙门前竖着一根旗杆,上面挑着两面旗,一面是铁血共和旗,在下,另一面则是光复会的会旗,在上,赵北的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起义军的参谋部也在这里。

司令部门禁森严,严禁陌生人进出,只有参谋部和司令部的军官才可以自由出入,这是赵北根据历史经验做出的安排,在这个刺客横行、暗杀遍地的时代,无论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中国的前途负责,赵北的人身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司令部门前是一条大街,光复之前这里是热闹的商业街,但经过昨夜的战斗,这里的店铺也遭到清军破坏,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一些乞丐在街边晒太阳。

一队骑兵策马弛来,速度并不快,跟在后面的步兵则持枪分列街边,随着长官的口令开始执行警戒任务,片刻之后,又一队骑兵弛了过来,当先一人正是共和军总司令赵北。

经过这几天的练习,赵北已熟练的掌握了骑马的技巧,虽然还不敢策马飞弛,但慢慢奔跑还是可以的,他跑得不快,其他的骑兵自然也不敢飞弛,一路马蹄“的的”,轻快中带着丝无奈。

一早起来,赵北带着卫兵和几名参谋巡视全城,一来安抚百姓,二来稳定军心。现在九江刚刚光复,恢复社会秩序、搜捕潜伏细作、征募革命青年、整顿军纪、收集粮秣……诸般事务哪一个都耽误不得,手下的参谋们也都经验不足,事事都需赵北亲自操心,也算是忙得四脚朝天了。这不,刚刚巡视完毕,又要召开军事会议。

来到司令部门前,赵北从马鞍上跃下,提着马鞭站在门口,叫来一名参谋,指着门外那两头石狮子说道:“把石狮子搬开,这是皇权与官权的象征,咱们革命军不讲究这一套。”说完,径直跨进衙门。

衙门的签押房太狭小,无法召开大型会议,这次军事会议赵北召集了所有管带(营长)以上军官参加,还有不少会党人物,人数众多,所以会场就安排在衙门的大堂里,士兵们搬走了大堂所有的陈设,按照赵北的布置摆下几排长凳,并用弹药箱拼成讲台,上面再铺上原本悬挂在大堂里的那面“公正廉明”的木匾,到时候赵北便站在上头讲,众人在底下听,有些像后世的领导开会。

今天的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扩军,二是改组军队。现在起义军仍然使用清末新军的编制,一个镇(师)下辖两个协(旅),在赵北看来,这个编制不够灵活,他打算将部队完全按照现代理念重新编组,按照师、旅、团、营、连、排、班进行编制,将旅的规模缩小,一个师下辖三个旅,一个旅下辖三个团,以此类推,随着步兵火力的增强,部队缩小编制是必然的,与其以后再改编制,不如现在就进行整顿。

除了这个理由之外。赵北还有一层潜藏地用意。那就是彻底打乱部队地地域观念。将来自不同省份地士兵进行混编。这样一来。也有助于他控制军队。不过这个想法需要征求军官们地意见。如果众人坚决反对。赵北也不打算强行混编。毕竟稳定是第一位地。而且还必须考虑到部队日常训练和指挥地便利。这年头还没推广普通话。光是江苏话就有好几种方言。

“敬礼!”哨官喊道。

军官们于大堂前列队。立正敬礼。虽然军服尚未统一。但军礼地姿势已统一起来。看上去也颇为整齐。

赵北回礼。走进大堂。众人跟了进去。

“请坐!今天请大家来这里举行会议。是为了整编军队。大家畅所欲言。群策群力。有什么意见就直接讲。不必藏在心里。以下。是参谋部拟定地初步整编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本军将编为两个作战集团……”赵北也没废话。站在几口弹药箱搭建地演讲台上。立即切入正题。

安庆破城、黄泥港起义、克复九江、组建共和军。诸多功绩摆在眼前。现在赵北声望正高。风头正劲。所以也没多费口舌。不过短短半个小时。众人就达成了一致意见。通过了赵北地整编方案。将起义部队整编为共和军第一师和第二师。至于扩军一事。甚至没等赵北吩咐。就已有军官自行展开了。对此。赵北再一次强调了纪律地重要性。下级军官必须绝对服从上级。没有上级命令。谁也不能自行其事。这也是革命军地战斗力所在。私自招募士兵是革命军队地大忌。

至于部队混编一事,可以小范围试试,磨合一下官兵,看看成效再说,而且要立即成立一个专门的班子,研究各地方言,整理成文,用来培训军官。

见众人已无异议,赵北说道:“现在,本次军事会议正式结束。诸位各回部队,整肃军纪,参谋部全体成员留下,商议具体整编事宜。”

“报告!”杨王鹏站了起来,现在他是第二梯队司令,起义军的二号人物。

“讲。”赵北点了点头。

“我等有个疑问,想请参谋长解疑。”

“什么疑问?”赵北看了眼坐在下边的蓝天蔚,这个同盟会的秘密会员现在已是起义军参谋长,虽然赵北并不打算将部队交给同盟会,但目前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何况蓝天蔚是留日士官生,军事素养很不错,许多事情都可以替赵北去做。

“昨日通电,为何要推举袁世凯做共和中华的大统领?他是伪清高官,不是革命同志。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