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这位北洋里的“干殿下”如此不以为然,阮忠枢本打算反驳几句,但坐在身边的一位幕僚拿脚踢了踢他的脚尖,阮忠枢迟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罢手,现在的袁世凯,已不是以前的那个“新政先锋”了,对于幕僚们的建议,顺耳的还可以听上一听,但若是逆耳的话,却是很难听得进去了。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世上有几人能听进这逆耳的忠言呢?而且地位越高,就越是爱听顺耳的话,皇帝是如此,总统也是如此。

回想起当年小练兵时袁世凯与幕僚们为了一个练兵章程可以争论一整天的情景,阮忠枢只觉得恍如隔世。

人总是会变的啊。

叹了口气,阮忠枢将目光到蔡廷干那边,望着那封电报。

“希望这封电可以改变总统的想法吧。”

不止是阮忠枢把注意放到了那封电报上,这会议室里所有的人都将目光投了过去,很急切的想知道,那位共和军的总司令到底在电报上说了些什么。

蔡干是当年清廷派赴美国留学生活的“留美幼童”之一,回国后又先后在福建水师和北洋水师服役,指挥过军舰和鱼雷艇,参加过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后被革职,袁世凯崛起于政坛后,在唐绍仪的推荐下蔡廷干得以进入袁幕,为袁世凯做幕僚,因为英语娴熟,而且对于国际事务也很熟悉,因而很得袁世凯器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他就成了袁世凯的左右手,比杨度更见信任。

由于水师将领出身,对于电报译码并不陌生,不多时蔡廷干已将赵北拍来的电报译毕,拿与袁世凯过目,并将那本密码本一同呈了上去。

袁世凯没有急着将密码本放回险箱,将那电报译稿放在桌上,仔细看了几遍,眉头却是越拧越紧,半晌之后,才叹了口气。

“这已经不是‘跋扈’了。”

叹了这口气,袁世凯将电报向前一推,摆了摆手,说道:“你们都看看吧,看看如今的中国还成个什么样子?地方可以公然藐视中枢,这不就是唐朝的藩镇么?”

蔡廷干拿了电报,刚转过身,那电报已被阮忠枢一把抢去。

匆匆看了一遍,阮忠枢叹道:“此人行事之果决,手段之高明,当真让人佩服。”

其他人也觉得奇怪,纷纷走上前,传阅那封电报译稿。

那电报的内容并不复杂,只是转告袁大总统一件事:就在昨天晚上,成都附近数千百姓涌进城内,高举诉状,状告赵尔巽,罪名都是“贪墨不法,挪用路款”,要求军政府严惩赵尔巽,同时调查川汉铁路公司所有民股款项的去向和下落,还川路股民一个公道。

这路款显然是指川汉铁路的民间股银。

当年清廷为了修建川汉铁路,在四川省内大肆募集民间股份,由于许诺完全“商办”,因此募股比较顺利,到“戌申革命”爆发前为止,一共募集了一千多万两白银的民股,这些从民间募集的股银全部存在成都的官钱局,指定用途只能用在铁路修建上,但是现在,共和军光复成都之后,虽然在第一时间接管了官钱局,并抄了赵尔巽的家,一些铁路公司的高级职员也已控制,但是经过初步的清查,发现川汉铁路股款现在只剩下了五百多万两,近一半的款项去向不明,而这笔钱名义上是由四川总督亲自掌握,所以,在这件事上,伪清前任川督锡良和现任川督赵尔巽都脱不了干系。

锡良现在是满清云贵总督,正在指挥军队对抗建**南征部队,四川商民暂时拿他没有办法,那么,只有将矛头对准赵尔巽了。

第196章 路款亏空案(下)

民间筹集的一千多万两白银的路款,到了现在,居然六百万两,其它的银子去向不明,谁也说不清楚它们的下落。

或许是被人挪用了,或许是被人贪墨了,无论是挪用还是贪墨,这都可以用一个专用名词来称呼。

这叫“亏空”。

其实这种事情在前清时候完全是官场里的正常现象,几乎每一个新任官员上任都会从前任官员手里接下一笔“亏空”,当年袁世凯就任北洋大臣的时候,也从前任手里接过同样的亏空,那亏空还是从李鸿章时代传承下来的,一直没有补齐,后来袁世凯到京城入军机,北洋大臣由杨士骧接任,这笔亏空就落到了杨大人肩上,如果没有爆发“戌申革命”的话,这笔亏空或许就会这么一任一任的转交下去,直到朝廷下决心整治时,或许会想办法补齐的,至于是百姓补还是官员补,那就要看皇帝的心情和禀性了,当年雍正皇帝清理地方亏空就是命官员补齐的,结果上谕一出,不知逼死了多少清官、贪官。

“戌申革命”爆发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地方官员宣布“中立”,与这地方的亏空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有些所谓的“亏空”根本就是花帐,府库里有这些银子,但是帐薄上没有,革命既起,局势混乱,不知多少大官小官都盯着各地的府库流口水呢,他们巴望着朝廷完蛋,一旦朝廷完蛋,那么这府库里到底存着多少官银,就不会有人来追查了,到时候众人一瓜分,再将帐薄一毁,即便新朝鼎兴,这笔烂帐也绝对查不清楚,至于历年的亏空是一同烟消云散,化做那洋场上的纸醉金迷了。

墙倒众人推,革军的枪炮将满清王朝送进了棺材,而这个王朝的官吏们也趁机给棺材加了盖,并在神位上写下“大清国”的字样随后急不可耐的参与了对这个王朝遗产的瓜分。

锡良和赵尔巽是否也参了这个遗产的瓜分仪式呢?

“这个赵尔巽,是很有手段么,一口气吞了五百万两银子,啧啧,快赶得上北洋军四个镇一年的经费了。”

段芝贵最后一个看完电报译稿是第一个对路款亏空案进行评论的人。

“话不能这么讲。这些银未必都是赵尔巽吞下去的,锡良督川的时候,这亏空就已开始了然的话,后来为何要修改铁路公司章程?那时候还是官督商办呢。”

“锡良想吞也吞不了多少。大头只怕还是赵尔巽吞地。”

“或许是吞了。但未必是放进自己腰包了忘了。这打仗也是要花钱地。川军扩充了那么多人。枪械、被服、犒赏、军饷。哪一样不需银子?”

“赵尔巽也是傻子。当初若是拿着这笔路款跑路论是去外国还是去租界。光是利息就能吃上几辈子了这是死脑筋!”

“人说赵尔巽愚忠。以前我不信下信了。”

“这叫什么话?感情川汉路款里没有你地银子?那都是四川百姓地民脂民膏!赵尔巽愚忠不愚忠不重要。重要地是事棘手得很。现在川民群情汹汹。处置不慎地话就是民变!百姓不管你是帝制还是共和。百姓只看重自己地银子。黑了人家地银子。人家非跟你拼命不可!”

……

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虽然众人都是小声说话,可袁世凯耳朵没毛病,这些话也都听得清楚。

“够了!”

袁世凯呵斥一声,众人这才散了,各自落座。

蔡廷干将电报译稿放回书桌,也不敢说话,退到一边,垂手而立。

“川民借口路款的事情闹事,这就是造反!大总统可责令当地军政长官予以弹压!”

或许是见没人说话,段芝贵便跳了出来,只不过他的建议显然不合袁世凯心意。

“斗瞻,依你之见,此事如何善后?”袁世凯询问阮忠枢。

阮忠枢两手一摊,说道:“无解。赵尔巽是自作自受,无人救得了他,若无‘川西都督府’,或许赵尔巽、赵尔丰可以芶活一时,但此时共和军方面显然已打算借题发挥,置此二人于死地,川汉路款巨额亏空的消息一旦传扬出去,整个四川只怕都要乱成一锅粥,川汉路款一千余万两白银,近半数化为泡影,不知毁了多少小民的憧憬,川民群情汹汹,恨不能将赵尔巽碎尸万段,此时大总统实不宜出面干预,还是等一等、看一看再说,以不变应万变,至于赵尔丰的‘川西都督’一职,似应罢免为妥。



“路款亏空是赵尔巽的事,怎么又跟赵尔丰扯上了?现在共和了,不讲究株连九族了,赵尔丰一直在川边督促新政,这路款亏空的事与他无关。最多免了赵尔巽的‘川西都督府参议’一职,赵尔丰的‘川西都督’似不必罢免。”

见袁世凯固执己见,阮忠枢有些无奈,叹道:“这川汉路款的亏空一事,就是捏在赵北手里的一把尖刀,看上去是冲着赵尔巽去的,但

是奔着川西都督来的,不把四川这块肥肉名正言顺~总司令绝不会善罢甘休。

虽然川督是赵尔巽,亏空似与赵尔丰无关,但是假如赵尔丰做了川西都督,这亏空一案就与他脱不了干系了,将来万一共和政府审理路款亏空一案,赵尔丰也少不了要避嫌,川西都督的位子总是要让出来的,与其到时候再打笔墨官司,不如现在就让他远离四川,而且亏空案既出,刚才议的那‘驻藏大臣’也不能再便宜赵尔丰了,不然,大总统有护短之嫌。”

袁世凯闷哼一声,说道:“中枢派赵北领军攻打四川,不是叫他去给自己打地盘,他是在为共和政府统一国家,现在四川虽然大部光复,可是也能将四川交给他啊,那样一来,不是成了分封诸侯了么?”

分封诸侯?就算你袁某人不承认那些诸侯,可是现在的事实就是各地实力派自行其事北是诸侯,同盟会、光复会也是诸侯,就连河南的奋进会、湖南的共进会、江西的阎锡山、李烈钧也都是小诸侯,这些诸侯的存在与否并不以你袁某人的意志为转移。

见袁世凯将不能摆上明面的话都摆上了桌,阮忠枢只能徒唤奈何他不明白的是,袁世凯为什么一定要任命赵尔丰做川西都督,区区一个四川,跟这整个天下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先把中枢的权威立起来,稳定了北方的局势拢了立宪派和革命党里的骑墙派,再依靠列强的支持,那些地方实力派又算得了什么?只要远东局势不发生大的变化洋至少能撑起中国的半壁江山,有个“中枢”的大义放在这里,“抰天子以令不臣”却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隐忍啊隐忍,你项城的隐忍工夫不是很不错么?怎么这一次忍不下去了?

阮忠枢腹诽一番作为僚,他还是打算继续劝一劝这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袁大总统,但不等他开口,会议室门口人影一闪,赵秉钧匆匆走回会议室。

“制宪会议的报拍发了?”袁世凯问道。

赵秉钧脸色铁青的将手里那张报抄稿呈了上去,说道:“咱们动作慢了一步卑职将大总统的电报拍过去后,制宪会议立即回了封电报他们几个小时前已接到成都总商会、重庆总商会的电报,四川商民坚决要求彻查川汉路款亏空一案事不比政体、国体,只要一扯上银子和钞票连立宪派那帮人也是上蹿下跳,附和革命党,要求大总统颁布命令,切实保障各省商民权益,防止伪清官吏趁乱转移官产,防止他们将个人财产转入租界和外国银行。现在,制宪会议暂时中止了宪法审议,正在开会商议川汉路款亏空一事,同盟会和光复会的代表正在满场蹿,叫嚷着要组建特别法庭,还打算任命一个法官,专门审理路款亏空案。”

袁世凯一边听着赵秉的讲述,一边看着电报抄稿,脸色是越来越难看,赵秉钧讲述完毕,他足足呆了半分钟,然后缓缓站起,猛的一拍书桌。

“岂有此理!”

撂下这句话,袁世凯头也回的从侧门离开了会议室,只留下一班面面相觑的属员、幕僚。

“是惟恐天下不乱啊,这明明是革命党的阴谋,立宪派也跟着起什么哄?”

“怎么不起哄?立宪派里有几个不是腰缠万贯的阔佬?当初他们倡议立宪,不就是为了自己口袋里的银子么?他们巴不得政府少征税,少养兵,那样他们的家财积攒起来才更快更稳妥。”

“这可怎么办?这一次老帅可算是骑虎难下了,看起来还非得撤消这个‘川西都督府’不可,把四川交给那个狂人。”

“事情已到了这地步,双方已是撕破了脸,就差赤膊上阵了,现在中枢已不能退让了,否则,将来谁还把中枢放在眼里?说起来,这大总统前头还挂着‘临时’两个字呢。”

“此事未必不能转|U,法部主事蒲殿俊就是四川立宪名士,当年川督募集川汉路民股的时候,他还在日本留学,号召川籍学生应募股票的不就是他么?此人若是愿意出面,或许能平息川民众怒,而且,此人学习法律,又是四川人氏,若是由他主审路款亏空案,也是合适的人选。”

“此人现在京城?”

“前日还在四川会馆见过他,现在应该还没离开。”

……

众人传阅电报,议论纷纷,有人提议,自然有人附和,于是一哄而出,去找蒲殿俊了。

不过这里是总统府小会议室,不是菜市场,其他人可以一哄而散,但阮忠枢、赵秉钧等人却不能说走就走,他们还要等袁大总统的进一步指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