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5-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贵族、官僚、地主、商人的压迫和剥削,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农民和 

工奴为了生存不得不奋起反抗。在日益发展的人民起义反抗斗争的打击下, 

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开始感到了严重的威胁。他们企图对土地兼并和奴婢、 

流民不断增加的趋势稍加抑制,以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公元前7年,大司马师丹、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人提出了一个限田、 

限奴婢的方案,它的内容是,官僚、贵族、地主占有土地不得超过30顷,过 

限的充公;商人不许占田做官,违者以律论处;诸侯王只能占有奴婢200人, 

列侯和公主为100人,官吏和富豪为30人。这个方案虽因受到当时掌权的外 

戚和宠臣的反对而夭折,但它却成为以后王莽变革的先声。 

     汉成帝死后,哀帝继位。哀帝之荒淫,比之成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特 

别宠爱一个娈童叫董贤的,出则同乘一辆车,入则侍立左右。哀帝赏赐给他 

的钱总计达40多亿;并封他为大司马卫将军,甚至还想把帝位禅让给董贤, 

这真是荒唐到极点了。 

     哀帝之后,平帝嗣立,平帝当时只有9岁,自然无法掌权,这样,一个 

众说纷纭的“改革家”——王莽就进入了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 

     王莽,字巨君,他出身于一个贵族官僚的家庭。祖父王禁,生四女八男, 

其中一女名政君,为元帝皇后,王氏一家也因此关系而成了贵族。成帝继位 

后,尊母王政君为皇太后,拜大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给其他几个舅舅也 

都封了侯。外戚王家从此掌握了朝政大权。但是由于王莽的父亲王曼早死, 

是太后诸弟中唯一未被封侯的,所以王莽自幼家境贫寒,在政治上没有取得 

什么地位。他为了出人头地,一方面努力读书,把四书五经都读得滚瓜烂熟; 

另一方面则拼命巴结伯伯叔叔,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栽培。特别是对于担任 

大司马大将军的大伯王凤,王莽更是像孝敬自己的父亲那样孝敬他。王凤病 

重的时候,王葬为了献殷勤,求信任,亲尝汤药,端屎端尿,不嫌脏,不怕 


… Page 9…

累。为了服侍病人,他一连几个月没有梳头洗脸,睡觉不脱衣服。王凤被王 

莽的这种行为感动了,临死以前,他向皇太后和汉成帝推荐王莽。这样,王 

莽才被任命为黄门侍郎,接着被提拔为射声校尉。从此王莽开始踏入仕途。 

     由于王莽善于巴结而获得了他的姑母和伯叔们的欢心,所以,其叔父王 

谭、王商以及当时名臣戴崇、金涉等人于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联名上书 

推荐,成帝下诏追封其父王曼为新都哀侯,王莽得以继承爵位,当了新都侯, 

并被任命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成为皇帝的亲近侍从。 

     又过了几年,他的叔叔、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年老退休,王莽就代替他 

做了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 

     王莽是王家的第五个大司马,前四个均是他的伯伯叔叔。为了使自己的 

名声能够超过他们,王莽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他还用心 

搜罗党羽,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都来者不拒,一 

概收用,让他们做官。为了收买天下人心,他还把从自己封邑里收来的钱和 

粮,都拿出来赠送给宾客,而他自己家里却过着十分俭朴艰苦的生活。据说 

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了,朝廷里文武百官都派自己的夫人去探望。当时 

王莽的妻子穿了一件刚刚能遮住膝盖的破衣服,出来迎接客人。那些贵夫人 

们起初都以为这一定是王莽家里低贱的佣人,后来一问才知道那就是大司马 

的夫人,她们都感到十分惊奇。这样,王莽舍己为人,克己奉公,勤俭朴素 

的名声就在朝廷内外传开了。朝廷里的大官都在皇帝面前称赞王莽,他的宾 

客,名士也都到处替他吹嘘。 

     但是,好景不长,王莽任大司马一职不到半年时间,成帝便一命呜呼。 

哀帝继位后,其祖母家丁氏和母家傅氏掌权,王莽受到排挤不得已被迫称病 

辞职,回到他的封国新都闭门闲居。 

     这时,他更想尽办法以博得社会上的称誉。 

     一次,他的第二个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奴婢。在当时,杀奴婢的人并不 

至于要偿命的。但王莽却深究王获不放,最后迫他自杀以谢罪。所以,王莽 

一时间获得很多人的同情与称赞,认为是一个“公正讲理”的人。因此,王 

莽在封国休闲三年,官吏和百姓自动上书替王莽申冤辨屈的数以千百计,他 

们都强烈要求让他出来管理朝政。 

     元寿二年 (公元前1年),哀帝病死。不学无术的董贤,连丧事调度都 

不会,而且在此之前,掌权的丁太后和傅太后都已相继死去,当时已72岁的 

太皇太后王政君便以王莽曾主持过成帝的丧事为由,亲自下令召王莽回京 

 “佐”董贤调度丧事。王莽回京后,立即以太后名义掌握了军政大权,以防 

董贤和丁、傅外戚作乱。接着,罢免了董贤大司马之职,董贤被迫自杀。元 

后下诏命王莽重新担任大司马一职,并领尚书事。元后与王莽选择了年权9 

岁的中山王刘衍为帝,然后由太后临朝称制,委政于王莽。 

     王莽执掌朝政后,为彻底杜绝可能与王氏集团为敌的其他外戚集团的出 

现,首先废掉成帝的赵皇后和哀帝的傅皇后,并逼令二人自杀而死,丁、傅 

外戚中有官爵者一概罢免,家族成员或发回故里,或流徙边郡。其次,为防 

范平帝之母卫氏家庭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王莽仅以苦陉县作为卫氏的汤沐 

邑,而不准她及其亲属进京。 

     王莽在排除其他外戚威胁的同时,又大力铲除异己。在元后召王莽回朝 

视事后,满朝文武一致秉承元后旨意而推王莽为大司马,唯独前将军何武与 

后将军公孙禄持不同意见,二人互相推举。因此被王莽视为眼中钉,最后把 


… Page 10…

他们二人都罢免了官职。红阳侯王立是元后的亲弟弟,王莽害怕他在太后那 

里讲他的坏话,所以也罗织罪名,加以陷害,最后将其遣送回封国。 

     王莽把一批碍手碍脚的人挤走以后,就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亲信。王舜、 

王邑、甄丰、甄邯、平晏、刘歆、孙建、崔发、陈崇,还有甄丰的儿子甄寻、 

刘歆的儿子刘歆,都是王莽的心腹、谋士、爪牙,王莽都让他们作了大官。 

王莽有什么意图,就授意他们出面向太皇太后去奏请。王莽自己在太皇太后 

下诏以后,则装出恭敬从命的样子去执行,用来迷惑太皇太后。王莽就用这 

种办法,让王舜他们出面,要求太皇太后封他为安汉公。太皇太后同意了这 

个要求,王莽却又上书说,孔光、王舜、甄丰、甄邯他们都有很大的功劳, 

应当封赏他们,而不应当封我。甄邯赶忙又再向太皇太后上书请封王莽,王 

莽又再三推辞,并且因此装病不上朝。太皇太后封赏了孔光等四人之后,王 

莽还继续推辞,大臣们又一次上书给他请封,太皇太后又再一次下了封赏的 

诏书,王莽这才勉强接受了安汉公的封号。封号虽然接受了,但是给他增加 

的封地他却坚决不肯接受。甄丰等人见他不肯接受封地,就鼓动各地的官吏 

和地主出来拍马屁,上书称颂王莽这种不受封地的“功德”。几天当中,这 

些拍马屁的人,竟然又骗取了40多万人具书上奏,替王莽歌功颂德,他们用 

尽了四书五经里的好话来歌颂王莽。 

     王莽不肯受田的事情传出去以后,一些要求限制名田的中小地主和农民 

都来拥护他,为他的“修养”所动容,甚至传说王莽辞田之事,竟感动得蜀 

郡男子路建等人撤消了争田的诉讼,因此当时有些阿谀奉承者就说,王莽的 

道德比周文王还要高尚。 

     为了控制宫闱,王莽又发动亲信,假借民意,请求立他的女儿为平帝后。 

为此,平民、儒生、郎官等守候在宫门前为之请愿的每天竟达1000多人。他 

们声称,“明诏圣德巍巍如彼,安汉公盛勋堂堂若此。今当立后,愿得公女 

为天下母”。意思是说,圣上圣德浩荡,如高山之崔巍,而安汉公王莽功勋 

巨大无量,因此,天下的老百姓都希望策立安汉公之女为皇后,为天下母仪。 

这样,王太后迫于“民意”,只好答应他们的请求。因此,王太后下诏命人 

将“黄金2万斤,钱2万万”作为聘礼抬到王莽府中,王莽只接受了4000 

万,并把其中的3300万钱分发给陪嫁的人。 

     由于王莽的女儿嫁给汉平帝作了皇后,这样他又多了“国丈”这一皇亲 

贵戚的身份,地位也就更加显赫了。有个乐陵候刘庆,见王莽势大,也来拍 

马屁,他给太皇太后上书说:“周成王小时候,由周公旦代行皇帝的职权, 

如今皇帝也很年轻,应当请安汉公代行皇帝的职权”。太皇太后把刘庆的这 

个建议交给大臣们去商议。大臣们都说:“应当照刘庆的话办”。于是太皇 

太后就叫王莽像周公旦辅佐周成王那样,毫不客气地代行起皇帝的职权来 

了。 

     王莽的地位一天天提高了。汉平帝的年龄也一天天长大了。汉平帝看出 

王莽的野心不小,内心又是害怕,又是怨恨。平帝对王莽来说终究是障碍, 

因此就在元始五年(公元5年)十二月的一天,用毒酒药死了汉平帝,然后 

又找了一个两岁的小孩刘婴来做皇太子,历史上称他为孺子婴。 

    汉平帝被毒死后,据说武功地方有个叫孟通的人,淘井淘出了一块白色 

的石头,上圆下方,石上刻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八个大字,这自然又是 

王莽手下那帮人弄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没有办法,只好又封土莽为摄收, 

并且把第二年的年号也改为居摄元年 (公元6年)。 


… Page 11…

     摄政皇帝虽然做了,但对王莽来说毕竟还是假的。王莽便于公元8年12 

月逼迫孺子婴“禅位”给他。这样,王莽最终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王莽把朝代改名为“新”,这个新朝在中国历史上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最短 

命的王朝。 

     等到王莽作皇帝时,社会危机相当严重,天下已处于行将陷于崩溃决裂 

的边缘了。统治阶级迫切需要对社会现状进行改革,以缓和阶级矛盾,挽救 

封建统治的行将瓦解的社会危机。王莽的所作所为,在各阶层中已有广泛的 

反响,从而他也就被地主阶级认为是执行这一任务,完成这一使命的最理想 

的人选。因此,他们对王莽的旨在扩大和巩固自己势力的政事都加以默认和 

支持,而农民则希望能有个给他们改善生存条件的皇帝,中小地主也希望自 

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得到保护,不至于在豪强的兼并下破产,所以他们 

对王莽的改朝换代,改制变革都寄予了期望和支持。 

     王莽也意识到了天下之所以大乱,主要是因为土地兼并而导致大量农民 

破产流亡,政府租税枯竭引起国家财政收入锐减,这已经不是靠减租、免税、 

救灾、恤贫等一些小恩小惠所能奏效的;而必须将当时矛盾百出,弊病丛生 

的社会经济制度加以变革,才能挽救封建统治的深刻危机,巩固封建地主阶 

级的统治。 

     王莽建立“新朝”,做了真命天子后,就开始着手进行系列的社会变革。 

公元9年4月,他提出实行王田制度和奴婢政策。 

     他在诏书中说,秦朝统治残暴,对人民征收很重的赋税来供统治阶级任 

意挥霍,大量地征发老百姓去修建宫殿、陵墓,从而使无数的劳力脱离了农 

业生产,就是破坏了上古圣人为我们确立的正确制度。自从秦朝废除井田制 

度后,由此引起了土地的兼并与掠夺,豪强占有的田地以千万计,而贫穷的 

人却没有立足之地,不仅如此,而且又设置奴婢买卖的市场,把他们看作牛 

马一样,可以进行自由买卖,这样就使奸诈凶险之徒为利益所驱动,以至于 

铤而走险,掠卖别人的妻子儿女,这就违背了上天爱民的本心,也有违于人 

间最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 

     王莽鉴于此种情况,接着就下令将所有田地都收归国有,称“王田”。 

然后又规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