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水运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辅助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直接耗用的人工、材料及其他直接费用可按产品或劳务类别和工号直接汇集,记入成本计算对象;不能直接记入产品或劳务类别和工号的制造费用,可按消耗定额或产品产量比例分配记入产品或劳务成本。
    辅助生产部门的制造费用应按其用途和发生地点,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和分配。根据企业内部管理和核算需要,企业可按用途和发生地点开设明细账,按费用项目开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月终,应将归集的制造费用按合理标准分摊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生产工时法、定额工时法、机器工时法、直接人工费用法等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记入各成本计算对象。
    辅助生产部门除大修作业、产品制造、设备制造外,其余作业一般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月终,应结出每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对于大修作业、产品制造的成本对象,还应按月初在产品余额加本期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余额,计算已完工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月终,财会部门应将各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的劳务、作业的费用进行“一次交互分配”。互相提供劳务、作业不多的,可不进行交互分配,所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受益单位。并根据已完成修理作业、完工产品、对内提供的其他作业以及对外修理的成本计算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据此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部门对本企业内部提供的作业和产品,应按受益对象直接或分配记入各有关营运业务成本。
    十三、营运间接费用的核算
    营运间接费用,是指企业营运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记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各种间接费用,如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单位的船队费用、装卸队费用、自营港埠费用、船舶基地费用、船员管理中心费用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和企业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制造费用不包括在内。
    企业应根据成本管理和核算的特点及费用发生的用途和性质设置“营运间接费用”明细分类账,并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费用项目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为了便于企业进行成本分析,涉及到工资、职工福利费、燃润料、材料、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业务费、差旅费、仓库经费等费用,可单列项目反映。
    企业财会部门应根据有关记账凭证和费用汇总表,按照费用发生的先后,序时登记入账,归集“营运间接费用”。月终,按实际发生数进行分配,编制“营运间接费用分配表”,据此记入相关营运业务成本计算对象的明细分类账。
    营运间接费用应按受益对象的直接费用比例计算分摊,分别记入各受益对象的营运业务成本。计算公式为:

    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营运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应由其他业务成本负担的营运间接费用,可按各项业务直接成本的比例分摊到各其他业务成本。
    月终,企业应将发生的营运间接费用分摊完毕,不留余额。
    港口企业发生的营运间接费用,在“营运间接费用”科目按规定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明细账加以登记,有专业作业区的企业,还应按作业区分别设置明细账进行归集。
    企业所经营的各种业务、企业的辅助生产部门对外单位、本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福利部门提供产品和劳务,原则上都应负担营运间接费用。实务中,为简化分配手续,可采取以下分配方法:
    1。作业区间接费用,由各该作业区的装卸、堆存、港务管理业务负担;
    2。单独设置驳运业务机构所发生的间接费用,由驳运业务负担;
    3。企业间接费用由企业的装卸、堆存、港务管理业务负担,或规定单独核算的驳运业务也应负担企业间接费用。企业间接费用不必分摊到作业区或相当于作业区一级的驳运公司(或驳运队),月终,按全企业汇总的作业区装卸成本、堆存成本、港务管理支出、驳运支出等分配记入。
    其他业务以及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劳务均不分摊营运间接费用。

    第四节  航运业务成本的计算
    一、航运业务成本的计算对象、计算单位与计算期
    (一)成本计算对象
    航运业务成本的计算对象为:
    1。运输综合业务:以企业的旅客、货物运输业务为成本计算对象;
    2。客、货运的运输业务:以客运、货运(包括集装箱、干散货、油运、排运等)业务为成本计算对象;
    3。单船(或船舶类型)成本:以不同的船舶(或船舶类型)的运输业务为成本计算对象;
    4。航次运输业务成本:以经营船舶航次的运输业务为成本计算对象;
    5。航线运输业务成本:以经营船舶航行的不同区域、线路的运输业务为成本计算对象。
    (二)成本计算单位
    航运业务成本的计算单位为:
    1。运输综合成本计算单位为“千换算吨公里”;
    2。客运成本计算单位为“千人公里”;
    3。货运成本计算单位为“千吨公里”;
    4。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成本计算单位为“千TEU公里”。
    (三)成本计算期
    内河运输业务一般以会计期作为成本计算期,海洋运输业务应以航次作为成本计算期。
    作为成本计算期的航次,是指一个载货(客)单程航次。若单程空航,则以一个往返航次为一个成本计算期。航次时间的划分,根据运输生产统计办法的规定。
    企业应按会计期汇总计算运输业务成本。以航次作为成本计算期的,自航次开始日起至结束日止航次期内所发生的全部营运支出,一般计算为各航次结束日所在会计期的成本。

    二、海洋运输业务成本的项目
    (一)航次运行费用
    航次运行费用,是指船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归属于航次负担的费用。航次运行费用分设以下明细项目,归集有关营运支出:
    1。燃料费,是指船舶在营运期内航行、装卸、停泊等时间内耗用的全部燃料费用。
    2。港口费,是指船舶在营运期内进出港口、航道、停泊港内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港务费、船舶吨税、引水费、停泊费、拖轮费、航道养护费、围油栏费、油污水处理费、船舶代理费、运河费、海峡费、灯塔费、海关检验费、检疫费、移民局费用等。
    3。货物费,是指船舶载运货物所发生的应由船方负担的业务费用,如装卸费、使用港口装卸机械费、理货费、开关舱、扫舱、洗舱、验舱、烘舱、平翻舱、货物代理费、货物检验费、货物保险费等。
    4。集装箱货物费,是指船舶载运集装箱所发生的应由船方负担的业务费用,如集装箱装卸费、集装箱站场费用、集装箱货物代理费用等。
    5。中转费,是指船舶载运的货物到达中途港口换装其他运输工具运往目的地、在港口中转时发生的应由船方负担的各种费用,如汽车接运费、铁路接运费、水运接运费、驳载费等,但不包括由本企业船舶承运后在境外改由其他运输企业承运所发生的中转费。
    6。客运费,是指船舶为运送旅客而发生的业务费用,如旅客生活设备生活用品费、旅客医药支出、客运代理费等。
    7。垫隔材料费,是指船舶在同一货舱内装运不同类别货物需要分票、垫隔或装运货物需要防止摇动、移位、以及货物通风需要等耗用的木材、隔货网、防摇装置、通风筒等材料费用。
    8。速遣费,是指有装卸协议的船舶,港口或代理单位提前完成装卸作业,按照协议支付的速遣费用,发生的延滞费收入抵减速遣费。
    9。事故损失费,是指船舶在营运生产过程中发生海损、机损、货损、货差、火警、污染、人身伤亡等事故的费用,包括施救、赔偿、修理、诉讼、善后等直接损失费用。
    10。航次其他运行费用,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费用但应直接归属于航次负担的其他费用,如淡水费、通讯导航费、交通车船费、邮电费、清洁费、国外港口招待费、航次兵险、领事签证、代理行费、业务杂支、冰区航行破冰费等。
    (二)船舶固定费用
    船舶固定费用,是指为保持船舶适航状态所发生的费用。船舶固定费用分设以下明细项目,归集有关营运支出:
    1。工资,是指在航船员的各类工资、津贴、奖金、补贴、航行津贴等按有关规定由成本列支的工资性费用。
    2。职工福利费,是指按在航船员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率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润料,是指船舶耗用的各种润滑油剂。
    4。物料,是指船舶在运输生产中耗用的各种物料、低值易耗品。
    5。船舶折旧费,是指按确定的折旧方法按月计提的折旧费用。
    6。船舶修理费,是指已完工的船舶实际修理费支出、日常维护保养耗用的修理料、备品配件等。
    7。保险费,是指向保险公司投保的各种船舶险、运输船员的人身险以及意外伤残险所支付的保险费用。
    8。税金,是指按规定交纳的车船使用税。
    9。船舶非营运期费用,是指船舶在非营运期(如厂修、停航、自修、事故停航等)内发生燃料费、港口费等有关支出,具体包括:
    (1)燃料,是指船舶非营运期内耗用的燃料。
    (2)港口费用,是指船舶非营运期内靠泊港口所发生的费用。
    (3)其他非营运期费用,是指船舶非营运期内发生的不属于以上各项的费用。
    10。船舶共同费用,是指为企业所有运输船舶共同受益,但不能分船直接负担,需经过分配由各船负担的费用,具体包括:
    (1)工资,是指替补公休船员、后备船员、培训船员等按规定支付的工资、津贴、奖金、补贴等工资性费用。
    (2)职工福利费,是指按替补、后备、培训等船员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职工教育经费,是指按全部船员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提取、用于在册船员技术、业务、文化教育和岗前培训的费用。
    (4)养老保险基金,是指按全部船员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
    (5)工会经费,是指按全部船员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拨交工会的工会经费。
    (6)失业保险基金,是指按全部船员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缴纳的失业保险基金。
    (7)船员服装费,是指按规定向船员发放制服的费用和零星服装补助费。
    (8)船员差旅费,是指船员因报到、出差、调动、公休、学习、探亲、国外就医等发生的差旅费。
    (9)文体宣传费,是指用于船员文体活动而购置的书报杂志、电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幻灯片、体育用品等的费用及相应物品的租费。
    (10)单证资料费,是指船舶营运中应用的客运票据、货运提单、仓单、海图及航海图书、技术业务资料及各项船用单证等的购置、印刷、寄递等费用。
    (11)电信费,是指船舶与管理部门通过电台、卫星、高频电话等通信联络而发生的通信费用。
    (12)研究试验费,是指应用于船舶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而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以及购置样品、样机、测试仪器、制作模型等的费用。
    (13)专有技术使用费,是指引进不属于无形资产性质的船舶专有技术所支付的使用费或转让费。
    (14)营运间接费用,是指企业营运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记入运输成本计算对象的各种间接费用。包括企业各个分公司或船队为组织和管理运输生产所发生的运输生产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材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费、试验检查费、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营运间接费用。
    (15)其他船舶共同费用,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其他船舶共同费用,如船员体检费、签证费、考证费、国外医疗费、特殊船员(油轮)疗休养费的费用,以及船舶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奖、油料化验费、护航武器弹药等。
    11。其他船舶固定费用,是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其他船舶固定费用。如船舶证书费、船舶检验费、船员劳动保护费等。
    (三)船舶租费、舱(箱)位租费
    船舶租费、舱(箱)位租费,是指企业租入运输船舶或舱(箱)位营运,按规定应支付给出租人的租费。船舶租费或舱(箱)位租费分设以下明细项目,归集有关营运支出:
    1。期租费,是指在期租形式下,企业按租约规定,在租船起讫期限内按期支付的租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