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理例-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翘汤、漏芦汤等疏下之为效。若针之不痛无血者。以猛火烧铁针通赤。于疮上烙之。令如 
炭。取痛为效。亦 前锭子贴以膏药。经一二日脓溃根出。服托里汤散。根据常疗之。如针不 
痛。其人眼黑。或见火光者。不可治。此毒已入脏腑也。 
一人足患作痒。恶寒呕吐。时发昏乱。脉浮数。明灸二十余壮始痛。以夺命丹一服。肿 
起。更以荆防败毒散而愈。 
一人左手臂患之。是日一臂麻木。次日半体皆然。神思昏溃。遂明灸二十余壮。始不痛 
。至百壮始痛。以夺命丹一服始肿起。更用神异膏及荆防败毒散而愈。(此凭症也。) 
一妇忽恶寒作呕。肩臂麻木。手心瘙痒。遂瞀闷不自知其故。但手有一泡。此疔毒也。 
急灸患处五十余壮而苏。又五十余壮知痛。投荆防败毒散而愈。(此因恶寒。故用发表。) 
一人脚面生疔。形虽如粟。其毒甚大。宜峻利之药攻之。因其怯弱。以隔蒜灸五十余 
止再灸。片时知痛。更贴膏药。再以人参败毒散一服渐愈。至阴之下。道远位僻。药力难达 
。若用峻剂。则药力未到。胃气先伤。不如灸之为宜。(此据形症而治。) 
一人感痘毒。面生疔十余枚。肿痛脉数。服荆防败毒散稍愈。尚可畏。更用夺命丹(百 
二四)一服而愈。(此凭脉症而治。) 
一妇六十。右耳下天容穴间一疔。其头黑靥。四边泡起。黄水时流。浑身麻木。发热谵 
时时昏沉。六脉浮洪。用乌金散汗之。就用铍针刺。疮心不痛。周遭再刺十余下。紫黑血出 
。方知疼痛。即将寸金锭子 入疮内。外用提疔锭子放疮上。膏日贴护。次日汗后。精神微 
爽。却用破棺丹下之。病即定。其疔溃动后。用守效散贴涂。红玉锭子 之。八日疔出。兹 
所谓审脉症汗下之间。外治次第如此殊胜。不察脉症。但见发热谵语。便投下药。或兼香窜 
之药。遂致误人远矣。 
世人多云。是疮不是疮。且服五香、连翘汤。然或中或否。致误者多。盖不审形气虚实 
毒浅深。发表攻里。所因不同故也。此既善于驱逐。又以五般香窜佐之。与漏芦汤相间。大 
黄为佐。大黄入阳明、太阳。性走不守。泄诸实热。以其峻捷。故号将军。虽各有参、 、 
漏芦、甘草之补药。宁免驱逐之祸乎。 
一人胸患遍身麻木。脉数而实。急针出恶血。更明灸数壮始痛。服防风通圣散得利而愈 
。(此凭脉症而治。) 
一夫人面生疔。肿 痛甚。数日不溃。脉症俱实。治以荆防败毒散加芩连稍愈。彼以为 
乃服托里散一剂。势盛痛极。始悟。再用凉膈散(二六)二剂。痛减肿溃。又与连翘消毒散( 
二六)十余剂而愈。(此凭脉症也。) 
一人唇生疔疮已五日。肿硬脉数。烦躁喜冷。此胃经积热所致。先以凉膈散(二六)一服 
。热去五六。更与夺命丹(百二四)二粒。肿退二三。再以荆防败毒散四剂而愈。 
(按此先攻里。因其脉症而施。后发表。不言脉症。当时必有所见。) 
一人患之。发热烦躁。脉实。以清凉饮下之而愈。(此凭脉症而治。) 
一郑氏举家生疔。多在四肢。皆食死牛肉所致。刺去恶血。更服紫金锭(百二十二)悉愈。 
一人唇下生疔。脉症俱实。法宜下之。反用托里。故口鼻流脓而死。是谓实实之祸也。 
一老妇足大指患疔甚痛。令灸之。彼不从。专服败毒药。致真气虚而邪气愈实。竟不救 
盖败。毒药须能表散疮毒。然而感有表里。所发有轻重。体段有上下。所禀有虚实。岂 
可一概而用之耶。 
且至阴之下。药力难到。专假药力则缓不及事。不若灸之为速。故下部患疮。皆宜隔蒜 
。不痛者宜明灸之。及针疔四畔去恶血。以夺命丹一粒入疮头孔内。仍以膏药贴之。若患在 
手足。红系攻心腹者。就于系尽处刺去恶血。宜服荆防败毒散。若系近心腹者。宜挑破疮头 
去恶水。亦以膏药贴之。如麻木者服夺命丹。如牙关紧急。或喉内患者。并宜噙一二丸。 
疔疮丹溪用磁石为末。苦酒和封之。根即出。 
又方 巴豆十粒。半夏一大颗。附子半个。蜣螂一枚。各为末。用麝香和。看疮大。小 
以纸绳子围疮口。以药泥上。用帛贴敷。时换新药。以瘥为度。活人甚多。 

卷四
痔漏一百十
属性:(附便血脱肛) 
大便秘涩或作痛者。滋躁除湿。 
下坠肿痛或作痒者。祛风胜湿。 
肛门下坠或作痛。泻火导湿。 
肿痛小便秘涩者。清肝导湿。 
一人患痔。大便燥结。 痛作渴。脉数。按之则实。以秦艽、苍术汤一剂少愈。更以四 
物加芩、连槐花、枳壳四剂而愈。 
一人素不慎酒色。患痔 痛。肛门坠痛。兼下血。大便干燥。脉洪。按之则涩。以当归 
、郁李仁汤加桃仁。四剂少愈。更以四物加红花、桃仁、条芩、槐花。数剂而愈。 
大抵醉饱入房则经脉横。解则精气脱泄。脉络一虚。酒食之毒乘虚流注。或淫极强固。 
精气遂传大肠。以致木乘火势而毁金。或食浓味过多。必成斯疾。 
夫受病者燥湿也。为病者湿热也。宜以泻火和血润躁疏风之剂治之。若破而不愈。即成 
。有串臀者。有串阴者。有串阳者。有秽从疮口出者。形虽不同。治法颇似。其肠头肿成块 
者湿热也。作痛者风也。大便燥结者火也。溃而为脓者热盛血也。当各推其所因而治之。 
一人患痔成漏。登侧则痛。以秦艽防风汤加条芩、枳壳。四剂而愈。以四物加升麻、芩 
、连、荆、防不复作。 
一人患痔漏。登侧则肛门下脱作痛。良久方收。以秦艽防风汤数剂少愈。乃去大黄加黄 
芩、川芎、芍药而痛止。更以补中益气汤二十余剂。后再不脱。 
一妇患痔漏 痛甚。以四物加芩、连、红花、桃仁、牡丹皮。四剂少止。又数剂而愈。 
一人便血。春间尤甚。兼腹痛。以和血除湿汤而愈。 
一人素有湿热。便血。治以槐花散而愈。 
一人粪后下血。诸药久而不愈。甚危。诊之乃湿热。用黄连丸二服顿止。数服而痊。 
一妇素患痔漏而安。因热则下血数滴。以四物加黄连治之而愈。后因大劳疮肿痛。经水 
。脉洪大。按之无力。此劳伤血气火动而然也。用八珍加黄芩、连、蒲二剂而止。后去蒲、 
黄、芩、连、加地骨皮数剂而安。 
丹溪曰。妇人崩中者。由脏腑伤损。冲任二脉血气俱虚故也。二脉为经脉之海。血气之 
外循经络。内营脏腑。若气血调适。经下根据时。若劳动过极。脏腑俱伤。冲任之气虚。不能 
约制其经血。故忽然而下。谓之崩中暴下。治宜大补气血之药。举养脾胃。微加镇坠心火之 
药治其心。补阴泻阳。经自止矣。 
一人因饮法酒。肛门肿痛。便秘脉实。用黄连内疏汤而愈。 
一人便血。过劳益甚。饮食无味。以六君子加黄 、地黄、地榆而愈。 
一人粪后下血久不愈。中气不足。以补中益气汤数剂。更以黄连丸数服。血止。又服前 
汤月余。不再作。 
一人脏毒下血。服凉血败毒药。不惟血不止。且饮食少思。肢体愈倦。脉数。按之则涩 
以补中益气汤数剂。少止。更以六君子加升麻、炮姜。四剂而止。乃去炮姜加芎归。月余脾 
胃亦愈。常治积热。或风热下血者。先以败毒散散之。胃寒者。气弱者。用四君子或参苓白 
术散补之。并效。 
一人脏毒下血。脾气素弱。用六君子加芎、归、枳壳、地榆、槐花而愈。后因谋事。 
血复下。诸药不应。予意思虑伤脾所致。投归脾汤四剂而痊。 
大抵此症所致之由不一。当究其因而治之。丹溪云。芎归汤调血之上品。热加茯苓、槐 
冷加茯苓、木香。此自根自本而论也。盖精气生于谷气。惟大肠下血。以胃气收功。或四君 
子。或参苓白术散。或枳壳散。小乌沉汤以和之。胃气一回。血自循经络矣。 
肠风者。邪气外入。随感随见。脏毒者。蕴积毒久而始见。人惟坐卧。风湿。醉饱。房 
生冷停寒。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此肠风藏毒之所作也。挟热下血。清 
而色鲜。腹中有痛。挟冷下血。浊而色黯。腹内略痛。清则为肠风。浊则脏毒。有先便而后 
血者。其来也远。有先血而后便者。其来也近。世俗粪前粪后之说。非也。治法先当解散肠 
胃之邪。热则攻毒散。冷则不换金正气散加芎归。后随其症冷热治之。河间云。起居不节。 
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而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便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 
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转。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积矣。经云。肠癖下脓血。脉弦绝者死 
。滑大者生。血溢身热者死。身凉者生。诸方皆谓风热侵于大肠而然。若饮食有节。起居有 
时。肠胃不虚。邪气何从而入。 
一人痔漏。每登厕脱肛。良久方上。脉细而微。用补中益气汤(十六)三十余剂。遂不再 
丹溪曰。脱肛属气热气虚。血虚血热。气虚者补气。参、 、芎、归、升麻。血虚者四 
。(九)血热者凉血四物汤加黄柏。肺与大肠为表里。故肺脏蕴热则肛闭结。肺脏虚寒则肛脱 
出。○有妇人产育用力。及小儿久痢。亦致此症洽宜温肺腑肠胃。久自然收矣。 
人痔者。贫富男女皆有之。富者酒色财气。贫者担轻负重。饥露早行。皆心肝二血。喜 
心。怒则伤肝。喜怒无常。风血侵于大肠。致谷道无出路。结积成块。出血生乳。各有形用 
。妇人因经后伤冷。月事伤风。余血在心经。血流于大肠。小儿痢后。或母腹中受热也。治 
水登膏 治痔护肉 
郁金 白芨(各一两) 一方加黄连 
上二味为细末。如内痔。候登厕翻出在外。用温汤洗净。侧卧于床。用温水调令得中。 
谷道四边好肉上。以纸盖药。留痔在外。良久方用枯药搽痔上。时时笔蘸。温水润之。不令 
药干。亦勿使四散。 
好白矾(四两) 生信石(二钱五分) 朱砂(一钱生研极细) 
上各研细末。先用砒入瓷泥罐。次用白矾末盖之。 令烟断。其砒尽随烟去。止借砒气 
中耳。用矾为极细末。看痔大小。取矾末在掌中。更以朱砂少许。以唾调稀。篦挑涂痔上 
周遍。一日三五上。候痔颜色焦黑为效。至夜有黄水出尽为妙。至中夜上药一遍。来日依然 
上药三次。有小痛不妨。换药时以碗盛新水或温汤。在痔边用笔轻洗去痔上旧药。再上新药 
。仍用护肉膏。次用荆芥汤浇之。三两日后黄水出将尽。却于药中增朱砂减白矾。则药力缓 
矣。三两日方可增减。渐渐取之。庶不惊人。全在用药人看痔头转色。增减浓薄敷之。此药 
只借砒气。又有朱砂解之。有将此二方在京治人多效。一富人痔漏。口干。胃脉弱。此中气 
不足。津液短少。不能上润而然。治以黄 六一汤。(三十)七味白术散。(三十一)或曰。诸 
痛疮疡。皆属心火。宜服苦寒以泄火。因致大便不禁而殁。 
夫诸痛疮疡皆属心火。言其常也。始热终寒。则反常矣。 
一妇粪后下血。面色痿黄。耳鸣嗜卧。饮食不甘。服凉血药愈甚。右关脉浮而弱。以加 
味四君子汤。加升麻、柴胡数剂。脾气已腥。兼黄连丸数剂而愈。 
大凡下血服凉血药不应。必因中气虚不能摄血。非补中益阳之药不能愈。切忌寒凉之剂 
有伤湿热之食成肠癖而下脓血者。宜苦寒之剂以内疏之。脉弦绝涩者难治。滑大柔和者易治 
一人年五十。每至秋。脉沉涩而粪后下红。饮食少进。倦怠无力。面色痿黄。夫病每至 
作者。盖天令至此。肃气乃行。阳气下降。人身之阳气衰不能升举。故阴血亦顺天时而下 
陷矣。盖脾具坤静之德。而有干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自然天地和而万 
物育。则无以上之症矣。其原盖因饱食筋脉横解。则脾气倦甚。不能运化精微。故食积下流 
于大肠之间。而阴血亦下陷矣。或欲用凉血清热之剂。予曰。不惟胃气重伤。兼又愈助降下 
之令。理宜用升阳益胃之剂。则阴血自循经隧矣。数十剂后不复作。 
一人痔疮肿痛。便血尤甚。脉洪且涩。经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盖风气 
。肝生风。风生热。风客则淫气伤精而成斯疾、与黄 、黄连、当归、生 、防风、枳壳、 
白芷、柴胡、槐花、地榆、甘草渐愈。次以黄连丸(九四)而瘥。又有便血数年。百药不应。 
面色痿黄。眼花头晕。亦用黄连丸而愈。 
一人患痔。脉浮鼓。午后发热作痛。以八珍汤加黄 、柴胡、地骨皮稍可。彼欲速效。 
以劫药蚀之。痛甚。绝食而殁。 
夫疮之贵敛。气血使然也。脉浮鼓。日晡痛。此气血虚也。丹溪曰。疮口不合。补以大 
剂参、 、归、术。灸以附子饼。贴以补药膏是也。 
一人年逾四十有痔漏。大便不实。服五苓散愈加泄泻。饮食少思。予谓非湿毒。乃肠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