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师的老虎没什么不同,亦没什么意思”另一个跟班方应石负手而立道,眼神很空洞,神情很沧桑。口气很淡淡。

方应物与王英面面相觑,曾经的大种马方应石确实有资格说这句话。不能不服气

乏味的生活需要调料,半个月来方应物难得出门一趟。虽然解决问题看起来挺麻烦,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放松。

教坊司这几条胡同距离东城兵马司很近,步行用不了一刻钟时间。走在胡同里,方应物看了看周围,道路萧条门前冷落,不像是烟柳繁华地,简直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又问了个小贩,才确认自己没有走错路。

打听出杜香琴家地方,来到门口。只见得迎客的忘八蜷着身子,两只手笼在袖中,靠着外墙打瞌睡——此时日头甚好,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王英高声叫道:“兀那忘八!怎的看不见客人!”

那忘八猛然打个颤,睁开眼睛,瞅见方应物一行,用最短时间判断出价值,连忙换上笑脸,高呼一声:“公子有请!”

方应物一边进院。一边问道:“眼下杜香琴姑娘有空么?”

“有的,有的,小人就请她出来。”忘八忙不迭的应声道。

方应物暗暗犯嘀咕,这也太热情了罢。哪有一点儿名妓的架子?在苏州、杭州时不是没见过花魁,接人待客哪有这般殷勤的。

随后方应物被带到一间窗明几净的小厅内,屋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细看陈设并不繁复。但却简洁雅致,举目四顾令人心旷神怡。不像南边那种帘幕重重、静谧幽深的风格。

又有侍女扶着美人出来,盈盈一拜道:“奴家杜香琴。初次见面,还请公子垂怜。”

方应物细看美人,果然如同项成贤所言,肤白体颀明艳非常,细长眉容长脸儿,望之讨喜可亲。便回应道:“是第一次来,只觉得这里迎客有点太热情,叫小生受宠若惊哪。”

那杜香琴抬起头,笑道:“常言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只因公子来得正是时候。”

“此话怎解?”

杜香琴依旧巧笑嫣然的答道:“眼下是一年之中最清淡的时候,三五天也开张不了一次。好不容易盼来了公子这样的金主,敝处嗷嗷待哺能不扫榻相迎么?”

方应物大笑道:“你说话真有趣!与我们那里的花国娘子不太一样!”

原来如此,如今正是花界生意的最淡季,一是气候原因,虽然已经是新年一月底,但春天貌似还没有到来,依旧天寒地冻;

其次是节日原因,眼下还在正月期间,春节不算结束,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候,若徜徉花街柳巷似乎有点不合时宜,除非没心没肺到极点的人。

婢女上了热腾腾的茶水以及几盘小点心,杜香琴姑娘一边斟茶一边主动问道:“奴家行三,只管叫三娘子即可。敢问公子尊姓大名?是哪里人?似乎南边口音,才到京师的么?”

方应物想了想,没有表明身份,只说:“小姓方,自杭州来。”

“杭州?那可是好地方,出产的丝缎是奴家姐妹极其中意的。”杜香琴神色大为惊喜,扯着自己袄子领口给方应物看:“公子瞧这面料,就是杭州货。”

方应物目光所向不在领口面料,在乎领口内的一抹白皙也

他微微走神间,又听到杜香琴满怀希冀的问道:“奴家还听说,杭州西湖号称天下第一湖,风光景物为天下之最,心中神往,梦也梦过,怎奈无缘一见。公子自杭州来,那西湖可是确实如此好么?”

美人睁着大眼睛求教,哪有不答的道理,方应物忍不住放开漫谈。“敝乡西湖要说美也是真美的,但天下美景数不胜数,单纯论景色不比西湖差的比比皆是。

而这西湖之所以最出名,不仅仅是景色,还因有无数人物典故融合在景色中,故而景致风物别有韵味,这是别处都不好比的,久而久之便成为天下第一湖。”

杜香琴脸色微红,神态兴奋,娇声称赞道:“公子所言极妙,奴家真真涨了见识,今日不虚度了。”

美人恰到好处的奉承和逢迎,叫方应物有点小虚荣,有点飘然

他早听说京城的妓家接触人面极广,天南地北九流三教高官显贵无所不有,论才气可能不如江南文化名邦熏陶出来的同行,但要谈论各种人物事物见解,却远胜南方的同行。今日一见杜三娘,名不虚传哪。

就他亲自经历看,南方妓家讲究拿捏功夫,流行的是欲语还休、羞羞怯怯的风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勾得客人心头痒痒,调戏起来很有快感。

京师这边的妓家接人待物爽朗大方,善于言谈调趣,对面而坐如沐春风,绝不叫你沉闷乏味。若用戏曲比喻的话,南方是文戏,北方是武戏。

又扫了杜香琴几眼,方应物暗暗想道,这女子如此可人解意,难怪项成贤起了为她赎身的念头,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项成贤?

差点跑题了!方应物拍了拍额头,自己险些被杜香琴迷晕了头,忘记来到这里的目的啊。他方应物是前来打探有关项大公子消息的,而不是前来品鉴比较京师青楼特色的。

第二百八十三章昨日重现

关于怎么打听消息,也是很有讲究的,在弄清楚真相之前,谁都是可疑的人,包括眼前这位杜香琴。既要避免打草惊蛇的可能,又要深入发掘消息。

方应物本来还打算旁敲侧击的问,但是想了想后,觉得打草惊蛇的风险太大,便换了一种方式,采用情景模拟的法子,项成贤怎么办的事,他就学着来一遍。

如此方应物便道:“其实我有个朋友身在京城,想要娶个小的,相中了你,不知三娘子有意否?此人家资尚可,年岁也只有二十余。”

杜娘子眼神一亮,语气有些激动说:“有何不可?方公子的提议想必是极好的,奴家可是愿意。”

方应物感到很意外,这杜香琴的态度也太积极了罢?她可是教坊司胡同里的名妓,怎么像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一听到有人提亲,立刻蹦起来忙不迭的答应。

难道她在项成贤面前时,曾经积极推销过自己,所以才引发项大公子产生了为她赎身并纳妾的念头?

但话说到这里,方应物只得继续往下说:“不知三娘子身价几何?”杜三娘子很急切的答道:“八十两。”

以方应物如今的财力,当然不会觉得一百两很多,相反,这个价钱反而有些低了。

在方应物印象里,苏杭那边名妓没个一二百两拿不下来,花魁还要更多,这位京城的怎么才八十两?若说京城物价低,那不是天下最好笑的笑话么?

便宜没好货?方应物十分疑惑,但又不好意思明白去问。那样显得太外行了。

这时候,有个忘八小厮立在门口问道:“已经到了午时。公子需用酒食么?”这话明着是问是否吃饭,实际上是提醒掏钱。没钱怎么置办酒席?

方应物掏出一锭银子,丢给问话的忘八小厮,吩咐道:“置办两席,酒肉须得都有。一席与我和杜娘子,另一席给门外小的们。”

随后杜三娘子带着方应物出了小厅,穿过一道长廊,来到另一间暖阁里。方应物和杜娘子在里间吃酒,方应石和王英两个随从在外间。

杜香琴退去宽大的袍子,露出里面紧身粉袄。衬得身段窈窕便利。她贴近着方应物坐下,顿时幽香扑人

方应物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项老兄打算买下这杜香琴为妾,自己要不要遵守“朋友妻不可欺”的古训?

有了这个念头,方应物顿时不由自主的拘谨许多,不像方才相处时那般言笑无忌。

杜三娘子也有察言观色的本事,当即便觉察到这方公子的变化,心里暗暗称奇。莫非这姓方的是个雏鸟儿,方才在外头只是年轻人喜欢装模作样、作出风月老手的样儿?

按下两边心思不表。席间吃过几杯酒,方应物正打算进一步问话时,忽然听到外面十分嘈杂。这叫方应物十分不满,高声叫道:“怎么一回事?”

长随王英探进头来。禀报道:“小老爷!闯进来了五六个人,似乎是兵马司的火甲,说要拿人犯!”

方应物愕然。这个场景很眼熟,不就是项成贤所讲的遭遇么?昨日重现?

当时听项老兄嘴里说出来。好像是玄幻故事一般,令人难以置信。原来自己也能遇上!

“小老爷,怎么办?”王英问道。方应物当机立断的将酒杯一摔,对王英发令道:“叫方应石打!给我打回去!打出人命也在所不惜!你也去帮着打!”

方应物暗暗庆幸,今天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带了方应石出来,京师这鬼地方,还是有个保镖傍身比较好。以方应石的强壮武力,又有王英帮忙,守住房屋一个打五六个应该没什么问题罢

外面声音更加嘈杂了,还夹着此起彼伏的呼号声,不到一刻钟时间,王英又探进头来:“都打跑了,留下了两个活口。”

方应物起身出了里间屋子,却见外面地板上躺着两个汉子,有进气没出气的,方应石在旁边抱胸而立。此外还围着一圈院子里的婢女小厮观看,神态各异。

方应物对着地板上两个汉子喝道:“说!谁派你们来的?不然小心尔等狗命!”

其中有一个立刻讨饶道:“公子饶命,小的只是奉了上官差遣,不得不来!”

方应物又问了几句,实在问不出别的出来,想必这两人也只不过是打手卒子,不知道内情很正常。

这东城兵马司失心疯了?昨天胡来,今天还是照葫芦画瓢般的胡来,到底想干什么?方应物百思不得其解。

再回到里屋,方应物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三娘子何以教我?”杜香琴沉默片刻才道:“方公子还是不要多问了,问了也没用。”

方应物直接摊了牌,“你不说怎么知道没用?真当本公子是好糊弄的?昨天还有一桩同样的事情罢,把我的朋友陷了进去,今天又是这样,这其中岂能没有缘故?若你不说,便上三法司打官司去,不要怪我不怜香惜玉!”

杜三娘子没来由的一阵烦躁,尖着嗓子叫道:“因为刘相国家公子的缘故!”

“是哪个刘相国?”方应物紧张起来。

杜香琴瞅着方应物的神色,冷笑几声道:“你问来问去还是怕了?看样子你也是个官宦人家出来的罢,都是这种色厉内荏的样儿。奴家就明说了,原因在次辅大学士刘相国家的二公子那里,你敢去找他么!”

方应物松了口气,原来是刘珝这个刘相国,不是刘棉花那个刘相国,这就好。内阁里有两个大学士都姓刘,只说刘相公刘相国,真叫人不容易分清楚。

不过怎么又扯到刘二公子这里了?难道又要与他遭遇上?方应物有些挠头,便继续打听。

原来这次辅谨身殿大学士家的刘二公子以风流才子自诩,在京城文化圈里颇有名气。

风流才子这四个字里,才子两字需要别人捧场,至于风流两个字,则需要美人衬托了。没有美人崇拜仰慕追求的才子,算什么风流才子?

教坊司胡同里的杜香琴姑娘就是衬托刘二公子的美人,名士名妓相得益彰,或者狼狈为奸。

当初刘二公子看中了杜娘子,要做一对相好时,杜香琴家的周老鸨还为此欣喜万分。这可是宰相家的公子,有了这个相好对象,那肯定受用无穷!

之后这两年,刘二公子频繁光顾杜娘子生意,频繁在这里招待宾朋,杜娘子俨然就是刘二公子的红颜知己角色。

但是有一点很不好,刘二公子付账时给的都是友情价。时间长了后,杜娘子收入不增反降,比原来还差得远,说是亏本生意也不为过。

更何况刘二公子只许杜娘子卖艺卖笑(为了维持当红名妓的影响力),不许她对别人卖身,这又叫杜娘子收入平白损失许多。

如此杜香琴家的周老鸨很不乐意了,她经营这门生意说到底也是为财,可是被刘二公子这么一搞,她手里最大的摇钱树杜娘子成了十足十的赔钱货。难道让她喝西北风去么?

刘二公子不是抠门,而是真没钱,他的父亲刘珝虽然贵为次辅大学士,但是家境确实一般。

在三个阁老中,次辅刘珝与万安、刘吉并不是一路人,他还是很愿意塑造形象的,甚至刻意与万安、刘吉有所区别,完全不敛财,而且很喜欢表演刚正(只是舆论界不大买账)。

宰辅大学士的俸禄加赏赐,一年也就一千来石,刘二公子又能有多少零花钱维持他的高消费?他在外面所能依赖的也唯有父亲的名头了,别人请过他,他偶尔回请一下而已。

话说回来,杜香琴姑娘因为当了刘二公子的帮衬相好,便成了赔钱货色,周老鸨心里便不愿留人了,一直琢磨着把杜娘子卖走。

不管是有别的同行接盘也好,还是客人娶回家里当小妾也好,只要不砸在自己手里就行了。就连杜娘子折腾了几年,也没兴趣继续陪着刘二公子玩过家家游戏了。

但刘二公子显然是非常不乐意的,但他确实又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