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无人之处,方应物也收起了人畜无害的微笑,冷起脸问道:“闲话休要提,不知张先生究竟有何指教?”

“前些ri子,方朋友是不是去过布政使司衙署?是否目睹了地方民众闹衙?”

方应物先是很意外他知道自己的行踪,但随即就想到什么。右布政使陆大人与宁老大人一样,都是在布政使司衙署里办公的,堪称是同衙为官。

虽然陆大人在布政使司衙署里比较弱势,但坐衙官员谁还能没有点眼线亲信?自己去布政使司衙署拜访宁衙内和宁老大人,被人看到并传到陆大人耳朵里也是正常。

难道从那时起,陆大人就注意到了自己,并为了自己使小手段?方应物疑神疑鬼的想道。

不过这不是今晚的关键,又听张先生继续说:“此事方朋友应当知道缘故了罢,不知方朋友听到了什么?”

“听说近三年时间,宁老大人在海塘上头做事心切、用工急迫。导致地方徭役繁重,民众多有怨言。恰好今年又出了海chao冲毁堤防的灾祸,所以这才有闹衙的事情。”方应物答道。

张先生面上现出“早知道你会如此说”的表情,可方应物很快又补充了几句:“不过在下以为情有可原,宁老大人好心是好心,只是心急了而已。”

这左布政使宁良是商相公用的人,而他方应物是商相公名义上的关门学生。所以即便宁老大人偶有过错,但该有的立场是必须要有的,该袒护也是要袒护的,同党的意义就在于此了。

屁股决定脑袋,如果想从这里面挑拨离间,那也太小看他方应物了,他**年龄虽小,但心理年龄可不小。

张先生对方应物的补充不以为意,“方朋友是从宁家嘴里听到的罢?方朋友以为情况真如此简单么?”

方应物问道:“那你说还有什么解释?”

张先生盯着方应物,压低了声音:“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民众感到海塘动工徭役繁重并苦不堪言,那是因为徭羡银全部都被宁家中饱私囊了!”

方应物很是震惊,纵然沉稳,此刻也忍不住变了se,他实在没想到还有这种内幕。

换做普通人自然无法从着短短一句话中解读出什么,估计还懵懵懂懂的不知所谓。方应物熟知史料世情,脑中闪电般转了转,却明白了。

所谓徭羡银,要从徭役制度说起,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户不但要纳粮,还要服役。而府也会按黄册征发丁壮劳力,从事工程修建、官府差事等劳动。

如果有不想服役并家里有闲钱的,可以向官府缴纳银两以逃避徭役,这就叫做徭羡银。从理论上说,徭羡银是逃避徭役的人交给官府,让官府用这银子另外雇佣劳动力用的。

但事实上,地方官府未必真拿这笔钱去雇佣劳动力。若真出现劳动力缺口,那么工期延缓就是了,慢慢来不着急的。

在起运比例很高的大明朝,地方官府手里税粮所剩无几,徭羡银便成了地方官府的重要小金库来源。

浙江海塘是史上有名的大工程,若要进行大规模修补,必然也是一项浩大事务。动用劳力数以万计,工期估计也要用几年时间,从中征收的徭羡银想必也颇为可观。

如果主导这项工程的宁老大人为了青史留名,而他又年事已高,时间所余不多,那么为了尽快完成进度,就应该把徭羡银拿出来,另行雇工弥补征发徭役的不足,以按期完成。

但如果宁老大人将徭羡银都贪污了,同时又想赶工程进度,那估计也只能超常规的征发徭役了,所以地方民众才会苦不堪言的要闹衙。

这就是地方民众闹衙和宁老大人贪污徭羡银之间的逻辑关系。

方应物几乎不能相信道:“宁老大人传言中口碑不错,怎么会做出这种事?不是编出笑话来逗我玩罢?”

张先生察言观se,知道方应物已经明白了内里实情,也省得他再费口舌解释了,心里忍不住暗赞一句,和聪明人说话的最好之处就是省力气。

他故作嗤声道:“如此严重的事情,我用得着骗你么?你去问问宁老大人,你看他敢不敢否认?如今沿海民怨沸腾,只是杭州城里“暖风熏得游人醉”而已!

其实何止徭羡银,海塘修建中,只怕还有些别的见不光的事情!危言耸听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即便方应物从师门渊源上和宁老大人有关系,天然就可以划为同党,但方应物仍然认为,这次宁布政使实在做的出格了!

首先,按规矩这徭羡银即便不拿出去另行雇工,也是被充用为衙门小金库的,而不是直接进了主官的腰包。这不符合官场规矩,无论是明规则还是潜规则、

其次,这次修补海塘工程浩大,工期长达数年,其中经手的徭羡银必然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最少也有数千两,与其他那些小打小闹的银子相当不一样。

量变引起质变,数目少了那叫灰se收入,数目大到一定程度那就是另一种xing质了。

宁老大人怎么是这样的人?方应物痛苦的拍了拍自家额头,与一个做事特别出格的贪官为同党,从来就是名利场中令人最纠结的事情之一,棘手的很!

陆布政使故意派人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也有他的盘算,真是忒堵心了!自己一直知道陆布政使行事太yin谲,心里也始终在提防着,但却没想到千防万防,还是上了他的套。

第一百八十七章迷茫

张先生望着方应物,笑而不语,他知道方应物肯定已经明白意思了。不然方应物肯定要问东问西,而不是半晌不说话,只在那里皱眉思索。他不由得再次感慨一句,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

沉吟良久,方应物抬起头,神se平静,很不经意的问道:“宁老大人无论有什么所作所为,自有朝廷法度,你告知我这些目的何在?”

张先生挤出一副“你懂得”的表情,“明人不要说暗话了,陆大人与宁大人多年同僚情谊,自然是希望宁大人悬崖勒马而已。烦方朋友去劝一劝宁大人如何?”

方应物听得出来,这个悬崖勒马并不是说让宁老大人改过自新、投案自首、坦白从宽。

而是叫宁老大人主动致仕,将左布政使的位置让出来,并平平稳稳的过渡到陆大人手里。再话外的意思,就是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宁老大人可以全身而退。

方应物能看得出,右布政使陆大人也不愿意讲风波闹得太大,免得生出什么意外。

正常情况下,左布政使致仕后,右布政使自动就是第一候选人,顺理成章就能接任。

万一事情闹大了,出现不可控的状况,鬼知道朝廷会怎么出手,没准陆大人的愿望就莫名其妙砸锅了。

还有,陆大人大概不想落个逼迫上司去职的刻薄名声,故而也是希望尽可能的平稳过渡,不要闹得鸡飞狗跳,这也是他一直不肯站到前台的缘故。

方应物还想象得到,如果陆大人直接拿着把柄去与宁老大人说,只怕很容易就撕破脸,连个转圜余地都没有。所以需要一个合适人选当中间人,而自己倒是非常合适的。

让他方应物这个“同党人”去对宁老大人说,就相当于有了余地,不至于立刻反目成仇把事情拖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同时他还具有商相公学生的身份,正好连带对商相公的“解释”工作也可以让他一并做了,对陆大人而言真可谓是一石二鸟。不管怎么说,宁大人是商相公提拔使用,总得给商相公一个交待。

难怪那ri宁老大人和宁师古衙内话里话外的请自己出面,敢情他们身上也是背着贪污徭羡银的包袱,需要自己的情面和背景对商相公说项。

想至此处,方应物不免冷笑几声,“你家陆大人真是好算计。”

张先生对答道:“方朋友正当此时到了杭州,真乃机缘巧合,也是天意。”

当然,今夜宴请中如果方应物在几句吹捧中迷失自我,那也就没有后来这些话了。陆府二人最多加几把火,让方应物当一个懵懵懂懂中被利用的傻瓜就行了。

方应物无语,当初他听到宁老大人和陆大人之间有龃龉时,觉得宁老大人就算赢了,估计也没几天就致仕。

何况他还隐隐感到宁老大人可能胜算不大,毕竟镇守太监李义是暗中支持陆大人的,宁老大人稳当不了。

但同时作为半个“同党”,又不可能做些落井下石的渔利事情,所以方应物那时打定了主意,绝不参两位布政使之间的纷争。

却没料到一入江湖,身不由己,你不去找江湖,江湖却主动来找你。自己不想参与,却被莫名其妙拉了进来。

在另一边雅阁中,唐管事还在继续与王德东拉西扯闲谈着,但王德因为今晚屡屡变故有些不耐烦起来。

他正考虑借着什么由头套几句准话然后走人时,张先生和方应物又走了进来。

张先生对唐管事点点头示意,唐管事便轻轻拍案道:“王员外不必多想了,两ri之内送上好的缎子和绢各一百匹到我们陆府去。花se不限,但求喜庆!”

从得意楼离开,方应物拒绝了王德提出的同行建议,借着皎洁的月光和夜市灯火,他一边低头沉思,一边慢慢踱步回旅舍去。

今晚得到的消息十分复杂,牵涉到方方面面,考量稍有不周到就很容易出现漏洞,故而他要从头清理一遍思路,以查漏补缺。

转过街口,方应物突然冒出个念头,事关重大,涉及到宁老大人这个一省头号大员,又是商相公昔年一力扶持的同年,是不是应该连夜赶回淳安,将这些事情告诉商相公?

但他随即就否决了这个想法,这样做等于是不负责任的将商相公拖下水?绝对不能这么干。

贪污巨额银两如此没品的事情,以商相公的xing格是绝对不会参与,大概也真不知情的。自己硬要把商相公拖进来,传出去很可能就传成了商相公包庇宁良。

这没准正是某些人所希望的,官场人心险恶,不可不防。别的不说,从提学官李士实的情况来看,当今首辅万安对商相公提防心很重,同时万安又是个公认没有品格的人,如果让他从商相公这里寻到可趁之机,必然要兴风作浪

念及此,方应物不禁在暮chun温暖的晚风中打了个寒颤,额头上冒出了几滴冷汗,刚才居然没有想到这些。

他心里忍不住骂了起来,这宁良真是猪一样的队友!临到老了犯这种糊涂,他倒霉不要紧,若连累到商相公清望,那简直百死莫赎!

要知道,宁良能在天下最富庶的省份之一当了十多年布政使,这全赖商相公之力。人人都知道宁良和商辂关系亲密,这掰扯都掰扯不开。换言之,这宁良要爆出特大丑闻,那很容易就被联想到商相公身上!

难怪右布政使陆大人对他方应物如此有把握,坦然将这宁大人贪赃的事情全告诉他了!根本不怕他听了机密后,还是置身事外。

若站在自己立场上,他不想遮掩都不行,为了保住商相公的名望,肯定要想方设法去捂盖子。

最安全的办法,莫过于劝说宁良别恋栈不去了,还是主动致仕,将位置让给陆大人。按交接潜规则,前任既然下了台,那后任就尽量不追究了。

方应物仰望明月,心里有几分迷茫,他两辈子人生经验也许很多,但从来没有直面过这种官场上的贪赃大案。

对这种是是非非的体会不是读几本书,看几个故事就能感受到的。难道真要照着张先生所说的,去当个和事老般的中间人,把盖子捂住?然后平平稳稳息事宁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怒气冲冲的拜访

旭ri东升,昭示着又是一个晴朗的ri子,这个季节的晴天往往是和chun暖花开联系在一起的。

但在浙江布政使司衙署东大堂内,因为角度关系,此时阳光只照she进了门槛内外的方寸之地,故而大堂内里显得颇为yin暗深幽。这也是普天之下大多数公堂的特有氛围,很多心里有鬼的犯人一上公堂便觉得yin风阵阵就是这个道理。

左布政使宁良强打着jing神坐在公案之后,这个地方他已经坐了数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按照常理,一个人在熟悉的地方会比较有安全感,可今ri宁老大人自从坐在公案后,便有些心神不宁,不知道这是什么兆头。

很可惜宁老大人不是修道真仙,无法“心血来chao掐指一算”。大概是年老力衰,jing力一ri不如一ri的原因罢,宁良只能自嘲的苦笑几声。

老大人手掌按着公文,发了会呆,正准备回忆过去时,忽有前面门子前来禀报,打断了他的思路。

“淳安县生员方应物前来拜访求见!”

宁良比较意外,没想到方应物居然会主动来求见他。前几ri他见过方应物,也看得出方应物不想参与他和陆辰之间的争斗。

这不能怪人xing凉薄,实在是方应物在这中间没有什么太大利益,不想参与是正常心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谁会有兴趣?指望自己一个乡试时有所照顾的承诺,还是不足以让方应物坚决的、无条件的帮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