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风云人物txt-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去了,列宁把它叫对德国进行敲骨裂髓的盘剥。这样,德国的社会矛盾就非常尖锐,非常大。一个西方学者讲,他说凡尔赛条约从签订那一天起,德国这个大家庭就不和睦了。我举几个例子,你们大家看一看,理解一下。就是德国的经济由于赔款,经济又不景气,到达了崩溃的边缘。1923年1月,一个美金兑换一万八千个马克,但是十个月之后,就是四十亿马克兑换一个美金,一个家庭主妇烧一顿饭要买燃料,比如烧一顿饭要用半斤煤的话,花钱要用买半斤煤的钱,那么莫不如就把要买半斤煤的这个钱,送进炉膛里烧了,都能把这锅饭煮熟了。1923年买一个鸡蛋的马克,在十年前也就是1913年,可以买三千万个鸡蛋,大家想一想,这个通货膨胀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所以社会矛盾充满了变数,社会动荡不安。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条件下,也就给了希特勒实现他建立一个专制独裁政权的机会。这个时候,进入二十年代,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希特勒的纳粹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他通过成立德国战斗同盟把相当多的对现实不满的、在现实中有强烈失落感的、尤其主张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这些德国民众笼络在他的周围了。希特勒说当时夺权的时机已经到了。用他的话讲,他说我们的运动的任务就是为帝国的崩溃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老的树干倒塌时,长出新的幼树。他决定暴力夺取政权,日子是1923年11月8号发动政变。11月8号20点45分,希特勒,率领他的冲锋队及其追随者就来到了慕尼黑贝格勃劳啤酒馆,这个啤酒馆在慕尼黑的市中心附近,啤酒馆很大,可以同时容纳三千人。为什么他跑到那儿去呢?因为当时巴伐利亚州州长卡尔,巴伐利亚军区司令洛塞夫,还有警察局长叫赛塞尔,在那里召集会议,就是说巴伐利亚几个头面人物、高官都在那个啤酒馆,在啤酒馆开会。希特勒就决定,我冲进啤酒馆,我将这些高官扣押起来,然后宣布起义,夺取政权。当时希特勒带枪去的,他冲进啤酒馆之后,啤酒馆一下就乱起来了。你想啊,正在开着会,这帮人穿着褐色衣服,霹雳啪啦进去以后,吵吵巴伙的。希特勒当时大喊,他说全国性的纳粹党革命已经开始,大厅已经被包围,谁都不许乱动。可是就这样,还是有人动,嘈杂。这时候,希特勒拔出他的手枪,朝天花板开了一枪,然后把局面控制住。希特勒开始发表演说。他说什么呢?他说,为了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国家,不是今晚革命就是明天死亡。当时啤酒馆的人,有叫好的,但是也有人怀疑的。虽然对社会不满,对现实不满,但是怀疑希特勒你哪有那么大能量,建立起一个大德意志帝国啊?有的人当时说,这个演说家是不是有病啊?第二天就是9号,11月9号,希特勒带着追随者上街了,包围州议会、警察局这些重要的枢纽、要害部门,高唱着德意志高于一切的歌曲,就是上街了。要占领要害部门,夺取政权,暴力嘛,但是当时魏玛共和国,还是给他镇压下去了。所以当希特勒冲到慕尼黑市议会的时候,魏玛共和国的军队开枪了,这些希特勒党徒顿作鸟兽散,希特勒也受伤了,当时就被逮捕了。被逮捕之后,希特勒就关进了慕尼黑以西的莱茨贝格监狱,第二年春天被判刑五年。所以说希特勒这个想主宰德国未来的人,想当国家元首,没想到先成为阶下囚了,被判刑五年。这是啤酒馆事变。

  这本书是怎么回事呢?啤酒馆政变影响很大,首先吸引的是谁呢?吸引的是出版商。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卖点,有一个出版商叫马克。哈曼,马克。哈曼他就觉得如果把啤酒馆政变的内幕写下来,肯定会卖钱的。于是他托了关系,到了狱中,希望希特勒把啤酒馆的内幕写下来交给他去出版。希特勒答应了吗?答应了。但是,他不想写这次政变。为什么呢?因为他说,他说现在是纳粹运动的低潮,如果我把纳粹这次政变的内幕写下来之后,很可能会引起当局强有力的压制,更强力的压制,不行。那不利于我的纳粹党东山再起,所以说他不写内幕。但是他却写了一个自传,它的全称叫什么呢?他说《四年半来与谎言、愚蠢与懦弱斗争的情况》,也就是《我的奋斗》。不写内幕,却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希特勒的政治手腕已经趋于成熟了。我不写内幕,但是我却宣传了我的政治理念、政治主张,反映了希特勒的政治手段,已经趋于成熟了。《我的奋斗》绝大部分是希特勒口述的,他说。谁写的呢?他的一个党徒叫鲁道夫。赫斯,这个人后来飞到英国去了,纳粹党的核心人物,最后一个死在狱中的就是这个赫斯。它的自传成分很少,乍一看来,这本书活像一部“大拼盘”。把希特勒海阔天空、云山雾罩、东拉西扯,所有的情况原封不动地写下来,内容涉及文化、教育、戏剧、绘画、建筑、历史、地理、婚姻、性生活、卖淫,他曾经用了十页篇幅专门写梅毒,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原封不动地写下来了。但是,你细细看起来,我看完《我的奋斗》之后,你细读之后它通篇两个字:“扩张”。一个是向法国、英国复仇。希特勒在他这本书说,必须同法国一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国与法国的矛盾,提高德国的国家地位;第二个就是未来的生存观。德国未来的生存空间,生存空间是在东方,就是东欧地区。他说德国必须再次沿着古代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向俄国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他说,当不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的时候,那么就用拳头说话。通篇是“扩张”。沿着这两个主张,就是“扩张”。再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他那些东拉西扯的内容,就不那么简单了,而是全面反映了希特勒反犹、反共、种族灭绝主义,还有扩张政治的理念。

  1929年,这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年份。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这一年爆发了资产阶级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别说德国,就是像英国、法国、美国这样的国家都受不了了,所以刚刚有点起色的德国经济,再次摔入低谷,社会再次进入动荡,大批的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破产了,农业人口贫困化日益严重。面对这些困境,德国中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在苦闷和彷徨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他们一直希望什么呢?在大垄断面前,得到一些国家的保护,限制大企业、大垄断资本对我的兼并;一方面,也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干什么呢?摆脱国际社会对德国的歧视。因为在他们看来,德国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英法造成的。这次大危机,给德国带来了困境,的确是带来了极大的困境,但是却给希特勒带来了机会。希特勒这个时候对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他说,他说什么呢?时机将再次成熟,拿出你的本事,宣传我们的主张,让德国人相信,我们的纳粹运动,只有我们的纳粹运动才能拯救他们。戈培尔何许人也?那谎话重复三遍就是真理的始作俑者。你看他个子不高,说起话来,他自己都不知道真假,是纳粹党的宣传部长。希特勒怎样抓住这个机会呢?“承诺”,就两个字,“承诺”。他对社会所有不满现状的人都做了承诺。你这么一忽悠,德国人劲儿上来了。所以希特勒极富天赋的演说,就把这些允诺送给了德国人的耳边。希特勒这个讲演才能确实有一套,我看过他的讲演录像,毫不夸张地讲,他平均一分钟是32个手势和表情,我算了一下。所以说,在他的32种表情和手势中,把他的承诺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送给了那些不满现状的德国民众的眼前,使得这些对前途、对未来充满了迷茫、苦闷和彷徨的德国民众,憧憬着明天,憧憬着未来,而不管这幅图画是否真的实现。小资产阶级有这么一个特点。当他不满现状,并且要改变现状的时候,他不惜毁灭自己,小资产阶级他有这么一个特点。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德国民众选择了希特勒。1930年9月14日,希特勒的纳粹党再次参加大选,获得了六百四十万九千六百张选票,占有了107个议席,成为国会中的第二大政党。1932年4月10号,在德国总统的选举中,希特勒尽管输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英雄兴登堡,但是由于在1930年大选后调整政策,争取了大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所以,他获得了一千三百四十一万八千五百四十七张选票,在议会中获得了230个议席,一举成为议会的第一大政党。1933年1月30号,这个日子是二十世纪最沉痛的日子,希特勒成功地利用德国各政治力量的矛盾,登上德国总理的宝座。

  用当时德国共产党的话讲,谁选择了希特勒,谁就选择了战争,可是为什么德国人仍然选择了希特勒呢?德国共产党说谁选择了希特勒,谁选择了战争,这个口号很快当时就淹没在德国民众对希特勒拥护的四句话上。1933年1月30号,整个柏林几乎万人空巷,喊着四句话:一个元首;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投一个人的票——阿道夫。希特勒。所以德国共产党说谁选择了希特勒谁,就选择了战争,很快就淹没在这四句话当中,变得多么的苍白而无力了。战后,许多人甚至包括当年高喊那四句口号的德国人都在思考,究竟是历史选择了希特勒,还是希特勒改变了历史呢?没有人能够给予清澈而准确的回答,没有人。

  1934年8月2号,当兴登堡总统去世后,希特勒立即将总统与总理的职务集于一身,掌握了德国党政军大权,德国历史最黑暗的时代——第三帝国开始了。 

  (下)

  内容简介:希特勒(1889…1945),纳粹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最大战犯。

  他是人类最大的战争魔王,曾将亿万人卷进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却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曾想独霸世界,涂炭生灵,却最终自掘坟墓,惨败收场;他生前耀武扬威,显赫一时,却最终畏罪自杀,逃脱正义的审判。

  这就是希特勒——一个将人类带进战争深渊的恶魔,一个充满扩张与集权理念的独裁者,一个具有变态人格与复仇情结的政治狂人。

  希特勒上台之后,开始疯狂的扩军备战,他利用纳粹扩张与集权的理念,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力的限制,魔术般地打造了一支现代化的庞大军队;又通过诡诈的权术,利用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巧妙地在英国、法国、苏联之间周旋,使他的敌人都认为希特勒最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朋友。当他把一切后顾之忧解除之后,1939年9月,希特勒发动了导致有61个国家、20亿人参战,5700万人死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把整个欧洲、整个世界推进了血泊,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和痛苦。那么,希特勒为什么被称为战争的魔王?他的滔天罪行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利用坦克、飞机等现代化兵器和以快速进攻理念指导的闪击战术,希特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到1942年9月,德国占有了北起挪威,南到北非,西自大西洋,东至伏尔加河的广大地区。这不仅使希特勒的野心更加膨胀,也使善良的人们认为这个不可一世的独裁者真的有呼风唤雨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希特勒的战略战术究竟表现怎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苏联军队和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在与纳粹德国战略相持一年多以后,以100万兵力向德军发起反攻,历时180天,歼灭德军150万人,粉碎和制止了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战略攻势,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有力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使它朝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国方面发生根本性的转折。随后,随着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此时,面临东西两线夹击的纳粹德国已成强弩之末。希特勒这个法西斯头子的末日终于临头了。

  (全文)

  上一次,我向大家介绍了希特勒的出生、青少年的经历和后来他掌握德国政权的历史过程。今天,我向诸位介绍一下,希特勒是如何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在反犹、灭犹、残杀战俘、掠夺财富等等战争罪行的一些表现,并且介绍一下希特勒的所谓的指挥才能究竟怎么样,最后,希特勒这个人可耻的下场。

  希特勒是一个人类的魔王,咱们以事实说话,第一个是残杀犹太人。

  希特勒在他的纳粹体系中,第一个重点就是种族主义。斯大林对这个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希特勒干他的发动战争的勾当,是从散布种族理论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