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圆觉经略说-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静下来,却又静不了。我有几个朋友很羡慕出家同学的清净,想退休,我都劝他们不要,为什么?因为很多人一旦退休,没事做,静不下来,结果,退到“阴”国去了。所以,学佛的第一步要先能享受寂寞,没有这种修养,不要谈学佛。
  想当年我在峨眉山顶闭关的时候,山峰顶上,不要说人影没有,连鬼影子都没有。万山冰雪,孤零零一个我,所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就是如此境界。有时夜晚看经,一盏油灯,一灯如豆,孤灯独影,那才清净!那才享受!这才真是享尽清福,是人生一大享受。你们学佛修道,回去看到老婆孩子,抱一抱,然后就走开去打坐,偶尔清净一下,老婆孩子还是在旁边,假如真把你丢到人烟绝迹的地方去,保证你吓都吓死。
  以上是讲到妄见生灭,轮转生死,顺便提起。我们继续看下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
   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佛告诉文殊菩萨成佛的第一步怎么走,我们都有资格成佛,谁都一样,包括蟑螂、蚂蚁一切众生。第一步因地怎么修呢?“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要晓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空中的花朵,今天我们讲的,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假的。人生如戏,要晓得我们现在是在唱戏,演父母的就要像父母,要演得大家都叫好。但是,不要忘了你是在唱戏,唱完戏,卸了妆,都要殡仪馆报到去了,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一般人唱戏都唱昏了头,上了台就下不来,上台容易下台难。
  同时要认识清楚,“亦无身心受彼生死”。生生死死是现象的变化,我们那不生不死的真我,并不在此生死上,你要能找到这真生命,才可以了生死。注意,我们那不生不死的道,“非作故无”,不是造出来的,也不是修出来的。你说我敲了好多木鱼,打了好多坐,念了好多咒语,大概可以成佛了吧?哈!那是你妄想!观自在菩萨在“心经”中不是也告诉我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修他没有多,你不修他也没有少,它不是造作出来的。空本来就是空,不是你修出来的。
  你们平常打坐觉得空空的,(口+育)!好舒服!好清净!我见到了空性!不要自欺欺人,那是你自己身心造出来的一种感觉。甚至,有的人跑到我这里来说:“老师,糟了!掉了!我说:“什么掉了?”“那个空空洞洞的掉了!”你们说好不好笑?空不是你修出来的,不是你不修就不空,他不用你修,本来就空。我常常讲,不要去空妄想,怎么那么多事?是妄想来空你啊!妄想本来是空,你想留他也留不住,用不着你去空他,所谓: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开始修行了,这是如来因地。我此话不会骗你们,讲错了,下地狱,到地藏王菩萨那里第四层地下室,地狱本来十八层,现在时代进步了,又加了四层地下室。(众笑)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什么是空
  我们再来体会空。空,是学佛的第一步,也是学佛的最后一步。各位注意!“空!”我刚才说空,有没有一个空?什么都没有了对不对?即有即空,即空即有。那么,你说空,现在有没有知觉?有,有知觉。那知觉不空,不!“彼知觉者,犹如虚空”,因为空,所以有知觉。如果没有知觉,就不叫空。
  “知虚空者,即空华相。”我知道现在空,那个能知之性本来就是空的,你又何必再去空他?妄想来了何必害怕?因为空,所以什么都知道。“亦不可说无知觉性”,你不要认为空就无知觉,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不要认为空是什么都不知道,不要以为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入定,千万不要搞错了。“有无俱遣”,说有也不对,说空也不对,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不抓住一个有,不抓住一个空,不空而自空,不定而自定,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如是!如是!“是则名为净觉随顺”,此即是唯心净土,此既是觉性,顺此而行,即是正路。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
   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什么理由呢?“虚空性故”。虚空是个形容词,我们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把自然界的空间当成虚空,所以,在心理上自己造就一个空空洞洞的境界,以为这就是虚空,实际上,有个空空洞洞的境界存在,已经不是空了。这是第六意识有个虚空的观念,是加以造就出来的,在唯识的道理讲来,就是作意。自然界的虚空其实并不空,里面含有空气、水分、灰尘、细菌。。。。。。等等。佛法所讲的虚空是个名词的引用,虚空即不是有,也不是没有,无以名之,名之曰虚空。千万不要抓住一个虚空的境界,当作虚空。

无明妄想如何断
  其次,我们的无明妄想究竟如何去断?佛说无明如虚空之花,无生处,无灭处,不了自了,了而不了。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很玄妙,其实很平凡。“心经”里说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所谓了或不了,因为它本身就是虚空性。例如我们听的、看的、想的、都是无明所起的作用,你说它有吗?没有,用过便休,没有吗?当场就能够用,它本身自性是虚空。
  “常不动故”,我们也经常误以为修道修到最后不动,以为不动念,或者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定。这样的话,何必学佛?学石头,学死人多好!所谓不动是形容词,它是动而不动,例如我讲话,诸位听见了没有?听见了,这不是动吗?各位听到我讲话的声音,乃至听到外面的车声,这是动相。假如你到了高山顶上,听不到任何声音,那时你听见了没有?听见了,听见了一个没有听音的,这是静相。动相你听到了,静相你也听到了,动相与静相,你都清清楚楚,此时念头没有动过,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来知道动,静来知道静,能够知道动静的那个不在动静上面,与动静毫不相干,他是永恒不变的,所以用常不动来形容他,他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来藏是佛法的名词,所谓如来是悟了道、成了佛的称呼。如来也是形容词,好象来了,其实没有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来,如同我们的思想念头好像来了,其实没有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来,如同我们的思想念头好像来了,来了又去,自性空故,常不动故。那么,何以谓之“藏”?因为他能生万法,含藏一切万有。所谓如来藏,既是一切众生自性之别称也。如来藏中无起灭,在我们的自性中无所谓起灭,例如我们研究“圆觉经”我讲了一大堆话,各位也听了一大堆,所有生起灭了,听过了都不相干,无生亦无灭。话也听懂了,书也看到了,但是,用过便修,自体中都不执着,无知亦无见。何以如此呢?
  “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如法界性,此话怎讲?我们初步学佛,一定说无明妄想是罪孽,一点都没错,无明妄想为什么那么难除去呢?如来藏性微妙不可思议,一切众生妄想业力亦微妙不可思议,转了此业力就是佛。“如法界性”如何解释?我们引用的“楞严经”上所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清净本来就是“圆觉经”所讲的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法界是佛学名称,比宇宙还广大,普遍充满一切时空,此法界超越了我们观念中的时间、空间。随众生之心量大小而大小。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看你的智慧达到什么境界,随你的业力而发现。“圆觉经”在此讲的比较简化,如法界性,随你的心量有多大,就有多大。我们的心有多大?大得很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干叫两声,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大不大?但是,如此专心念下去,会不会到呢?会到,如法界性。我们的自性有没有边际可量?没有。究竟圆满遍十方,不是修了就会比较大,不修就比较小,他本来圆满,遍十方,不是修了就比较大,不修就比较小,他本来圆满,遍满十方,没有时间空间的阻碍。懂了这个道理,才能开始学佛,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圆觉经”一开始,文殊菩萨提出问题,问学佛从哪里开始?什么是如来因地法行?等于盖房子的地基在哪里?佛答复要断无明。文殊菩萨又再进一步问“什么是无明?无明犹如病目见虚空之花朵,虚幻不实。
  讲到无明,给各位说一个近代的故事。此事距离现在大约一百二十年清末时代,一个贵州人在四川犯法,判死刑,要杀头。很巧,执刑的刽子手刚好是这名死刑犯最要好的朋友。死刑犯对这位朋友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总要帮我一下。”
  刽子手说:“你是死罪,我怎么帮得了呢?怎么办?这样好了,到了刑场,我帮你。”
  “到刑场?你要杀我了,你怎么帮我?”
  “我教你,当我的刀一下之后,我喊走,你就拼命跑。”这位刽子手朋友不得已,只好如此哄骗他。其实,刀一下,头就断了,哪里逃得了?
  但是,这个死刑犯求生欲望强烈,把他的话当真,深深记在心里。行刑当天,死刑犯很有信心,也不难过。难过的倒是他那位刽子手朋友,晓得非杀头不可。行刑时,犯人跪下,刽子手准备下刀,先拍一下他朋友的头说“注意(唷)!然后刀一下,喝道:“走!”头就掉下来了。
  此时,这个死刑犯记住刽子手的话,就拼命跑,一路跑,由西川跑到东川,在那个地方还做了小生意,更妙的是,还娶了老婆,生了几个孩子。
  事隔二十年,这位刽子手因公事到东川,调查一件刑案。来到一家酒店吃饭,一看这位店老板不是被我杀了头的朋友吗?还有老婆、孩子?真是吓住了。这位店老板看到刽子手也愣住了,也认得这位救了他的老朋友,不过,不敢打招呼,他是逃出来的犯人,想办法请到里面,然后跪下来向这位刽子手道谢:“多谢当年帮忙,现在我在这里成家了,开了店,做个小生意,谢谢救命大恩!”搞得刽子手莫名其妙,不晓得这是怎么一回事?也不敢说你的头已经被我砍下来了呀!
  刽子手很纳闷地回到成都,向朋友提起这件怪事,再去坟场把尸体挖出来看,没错,都已化成白骨了,真是咄咄怪事!这件是就慢慢传扬开来,结果,最后传到这位死刑犯那里。他听到此事一愣,晓得自己真被杀死,完了,整个人化作一滩血水。
  这个故事说明人的无明业力有那么厉害,这也是有些修行人可修到身外有身的道理。另外还有一个故事,也在此讲给各位听。
  这个故事发生在川东万县,也是有一位牢里的犯人,也是想逃。这个人没念过书,只听过“西游记”里有个孙悟空本身很大,上天下地,变来变去,所以,他在牢里,天天就念齐天大圣孙悟空,求你救救我,传我一点本事,让我逃出来,天天念,天天求。
  怪了,结果夜里做梦,孙悟空来了,教他打猴拳。坐了七八年牢,练了七八年猴拳,猴拳练得出神入化,手一挥,铁条就弯了,他大摇大摆地从牢里出来。
  逃出来以后,就靠教拳维生,同时也做了很多好事悔过。
  有一天夜晚,看到一位穿白衣服的女孩,匆匆忙忙地钻进一座宅院里去。他好奇,运用他猴拳的功夫,也跟了进去。可是,进去以后,看不到人,难道是猪八戒的徒弟?
  再仔细一瞧,有个房间露出微微的灯光,里面一个年轻女子准备上吊,那个穿白衣服的女人也出现了。那个年轻女子的头往绳子里套,那位白衣女子就在地上拜了拜。他懂了,在牢里,他听过凡是人想自杀,都有鬼在作祟,便赶紧一个箭步上去,把那个上吊的女子就下来,那个女鬼也跑掉。家里人都出来谢他,不在话下。
  他回家后,女鬼也跟来了,睡觉的时候,女鬼找上他了,女鬼说你破坏了我的事,你非死不可。他说我是孙悟空的徒弟,你这一套对我没有用。女鬼说不行,你非死不可。好吧!他就把绳子拿来挂上,脖子一运气,当然吊不死。女鬼跪下一拜,他马上感受到一股无形的重力从肩上下来;女鬼第二拜下来,力量更大,绳子也断了。
  这个女鬼奈何不了他,结果就哭起来了,因为找不到替身,无法投胎,很伤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