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法语文最新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4年各类高考试卷中均设题考查,且赋分均为4分。    
    从命题上看,1。形式:背诵填空仍是主要形式。    
    2。从2002年北京卷看,考查形式有了突破,增加了解释其中词语,这是一种新的动向。    
    3。要注重传统名篇与新课文之间的关系,在“名段”的默写上下功夫。在应试上应注意如下方面:我们认为考查名句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1。课本名句。新编高中语文课本,一、二册古代散文选编较多,三册古诗词曲选编也较集中。2002年5月新颁《语文教学大纲》将原来要求背诵的古文和诗词曲分别由20篇、50首压缩为10篇和30首,且大多集中于上述三册书中。因此对这部分篇目中的名句要特别重视。不但能背诵,还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大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屈原列传》(节选:“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陈情表》李密、《滕王阁序》(节选:“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30首)    
    《氓》《诗经》《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兵车行》杜甫、《蜀相》杜甫、《客至》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石头城》刘禹锡、《琵琶行》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贺、《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2。。散见各处,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名句。3。。考查的名句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多为能鼓励人向上的内容。    
    因而,对新《大纲》要求背诵篇目中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名句更须特别重视。


第二编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考试大纲》的要求:古诗文阅读,占7题,26分。    
     (一) 2004年春季·全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小题。    
        扶风马先生,名钧,巧思绝世。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生,其巧百倍于常。此二异也。其后人有上百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今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出入自在。此三异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有裴子者,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巧思绝世。     绝:杜绝         B乃皆易以十二蹑。    易:交换    
    C不如试之易效也。 效:验证        D患无水以灌之。      患:憎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B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C能设而不能动也。D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B其巧百倍于常。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帝以问先生:“可动否?”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自知其为巧也——不知道自己心灵手巧    B令童儿转之——让儿童转动翻车    
    C子所长者言也——您擅长的是言辞    D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技巧是天下细微的小事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做成了指南车之后,世上的人知道了马钧是个能工巧匠。    
    B马钧改进了织绫机、连弩,做出了指南车、翻车和能活动的木人。    
    C马钧不回答裴子问难,原因之一是他认为裴子明白不了他的巧思。    
    D傅子认为应当以己以长、攻人之短,而裴子做到了这一点。    
    6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二) 2003年·全国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2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弧,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绍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觝②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庆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群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注】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觝: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必奸吏务:致力。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C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    
    A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戏,认为是隐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11联合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    
    (三)2003年春季·全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8题。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①罔,捆蒲草,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其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②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③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必侵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    
      景公闻之,大骇,乘驲④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①罘(fú):捕兽的网。②笥(sì):一种容器。③复者:负责通报的人。④驲(rì):一种车。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子将焉适。  B吾说晏子之义。 C盛吾头于笥中。  D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    
    14文中画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