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法语文最新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二日,晨起作。闷热,小雨。    
    18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9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    答:    
    20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的心情。(6分    )答: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的诗句,它们全都浸透着浓烈而缠绵的思乡之情。    
    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    
    C文章第六段作者从自己的1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    
    D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    
    E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的担心。    
    六、(12分)    
    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科技·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答:    
    23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七、(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1。D   2。D   3。D    4。B    5。A    6。C    
    二、(12分,每小题3分)7。D   8。D    9。C     10D    
    三、(12分,每小题3分)11A    12D    13B    14C    
    四、(18分)    
    15(8分)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16(6分)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17(4分)(1)长使英雄泪满襟(2)心有灵犀一点通(3)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五、(18分)18(4分)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19(4分)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    
    20(6分)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故乡,尊重故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    
    21(4分)AD    
    六、(12分)22(4分)例: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此次论坛将紧密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科技·质量·名牌 ”为主题,聚集经济、科技、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    
    23(4分)答案略。    
    24(4分)第一题例:①正气满乾坤②勤劳可兴家第二题例: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七、(60分)25(60分)略


第一编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

    试题部分    
    第Ⅰ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着想   暂时    和稀泥    同仇敌忾    
    Azhuó zhàn hé qì        Bzháozhàn huò qì    
    Czháozànhékài        Dzhuó   zànhuò   k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蹂躏    深邃      急流勇退    各行其事   B联袂    赝品      翻云复雨    集思广益    
    C璀灿    蛰伏      明火执仗    出奇制胜   D盘桓    羸弱      如法炮制    别出心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A起用     体味     侧目     B起用    体验    刮目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生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由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B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C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D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 。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茶马古道    
       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7。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