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慧奥秘-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情况里,任何隐藏的东西都会表现出来——都表现出来。它从那个隐藏的泉源变成可见的、明显的。每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要保持停留在内在的感觉,那么你对生命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将会有一个不同的态度。
  即使对负向的感情,你也要这样做,当你生气的时候,不要注意在那个引起你生气的人身上,让它停留在周围,你只要变成愤怒,全然地去感觉那个愤怒,让它发生在你里面,不要作合理化的解释,不要说是那个人创造了它,不要谴责那个人,他只是变成那个情况,要感觉对他感激,因为他帮助你将某些隐藏在里面的东西显现出来,他打击到你某个隐藏伤口的地方,如此一来,你就知道了它,所以你就变成那个伤口。
  不论是正向的或负向的,不论是任何感情,都要使用这个,这样做将会在你里面产生很大的改变。如果那个感情是负向的,当你觉知到它存在你里面,你就能够免于它,如果那个感情是正向的,你将会变成那个感情本身,如果它是喜悦,你就会变成喜悦,如果它是愤怒,愤怒将会瓦解。
  正向的感情和负向的感情之间的不同就是:如果你变成觉知到某一个感情,当你变成觉知的时候,那个感情就瓦解,那么它就是负向的;如果变成觉知到某一个感情,你就变成那个感情,然后那个感情散布开来而变成你的存在,那么它就是正向的,觉知在这两种情形之下的运作是不一样的。如果它是一个有毒的感情,你会透过觉知而摆脱它,如果它是好的、喜乐的、狂喜的,你就会变成与它合而为一,觉知会加深它。
  所以对我来说,原则就是:如果某种感情藉着你的觉知而加深,那么它是好的,如果某种感情透过你的觉知而瓦解,那么它是坏的,那个不能在觉知里面成长的是罪恶,那个能够在觉知里面成长的是美德,美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的观念,而是内在的了解。
  使用你的觉知,它就好像你把光带到黑暗中来,黑暗就不复存在,只要把光带进来,黑暗就不复存在,因为事实上它〃不是〃,它是负向的,它是光的不在,但是很多存在的东西会被显现出来,只要把光带进来,这些书架、这些图画、这些墙壁将不会消失,在黑暗当中,它们〃不是〃,你无法看到它们,如果你将光带进来,黑暗将不复存在,但是那个真实的将会被显现出来,透过觉知,所有像黑暗一般负向的东西:恨、愤怒、悲伤、暴力都将会瓦解,那么爱、喜悦、狂喜将会首度地显现给你,所以,〃在很高兴地看着一个阔别已久的朋友,要弥漫着这个喜悦。〃
最后一个技巧:
  当在吃东西或喝饮料的时候,变成那个食物或饮料的滋味,而且被那个滋味所充满。
  〃当吃东西或喝饮料的时候,变成那个食物或饮料的滋味,而且被那个滋味所充满。〃我们继续在吃东西,没有食物,我们不能够生存,但是我们非常无意识地、自动地、就好像机器人一样地在吃东西,如果你没有去尝那个味道,你只是在填塞食物。要慢慢地,要觉知食物的滋味,唯有当你慢慢地吃,你才能够觉知,不要只是继续吞食,不匆不忙地去品尝它们,而变成那个滋味本身。当你感觉甜,变成那个甜,那么你的整个身体都可以感觉到它,不只是在嘴里或是在舌头上感觉到它,整个身体都可以感觉到它!某一种甜以微波的方式散布开来,或者,任何其他的东西也都可以,不论你吃什么东西,感觉那个滋味而且变成那个滋味。
  就因为坦陀罗是如此,所以它显得跟其他传统背道而驰,耆那教说:〃没有滋味——阿苏瓦德(Aswad)。〃甘地将它看成他聚会所的一个规则:〃阿苏瓦德:不要去尝任何东西,吃,但是不要尝,忘掉那个滋味,吃是一个必要,但是以一种机械式的方式来做它,尝是欲望,所以不要尝。〃坦陀罗说:尽可能地去尝它,要更敏感、更活生生地,不仅要敏感,而且要变成那个滋味。
  如果用阿苏瓦德——不尝滋味,你的感官将会死掉,它们将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当你的敏感度降低,你将无法感觉到你的身体,你将无法感觉到你的感觉,那么你就会只停留在你的头脑里,这个停留在头脑是一种分裂,坦陀罗说:不要在你自己里面创造出任何分裂,去品尝是美好的,敏感是美好的,如果你更敏感,你将会更活生生,如果你更活生生,那么有更多的生命会进入你内在的本性,你将会更敞开。
  你可以不用尝而吃东西,那并不困难,你可以碰触某人而没有真正碰触到它,那并不困难,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你跟一个人握手,但是没有真正碰触到它,因为要真正碰触,〃你〃必须来到你的手、你必须移到你的手、你必须变成你的手指、变成你的手掌,就好像你或你的灵魂来到了你的手,唯有如此,你才能够真正碰触。你可以握住某一个人的手,但是是退缩的,你可以退缩,那么就只有一只死的手在那里,它看起来好像是在碰触,但是它并没有真正在碰触。
  我们并没有真正在碰触!我们害怕去碰触别人,因为碰触被认为与性有关,你或许站在人群里、在电车里、在火车上,碰触到很多人,但是你并没有真正碰触他们,他们也没有真正碰触你,只有身体在接触,但你是退缩的,你可以感觉到那个不同:如果你在人群里真正碰触到别人,他将会觉得被冒犯,你的身体可以碰触,但是〃你〃不应该移入身体,你必须保持冷漠、超然,就好像你不在身体里,就好像只有一具尸体在碰触。
  这种不敏感是不好的,它之所以不好是因为你透过保护你自己来对抗生命,你非常害怕死亡,但是你已经死了,你不需要真的害怕,因为没有人会死,你已经死了。那就是为什么你在害怕——因为你还没有活过。你一直在错过生命,而死亡正在来临。
  一个〃活生生〃的人将不会害怕死亡,因为他真正在生活,如果你真正在生活,你就不会害怕死亡,你甚至可以去活过死亡。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将会对它非常敏感,以致于你将会去享受它,它将是一项伟大的经验。如果你是活生生的,你甚至可以活过死亡,那么死亡就不存在了。如果你甚至能够活过死亡,如果你甚至能够在你退缩到你的中心而溶解时很敏感于你垂死的身体,如果你甚至能够活过这个,那么你就变成不朽的。
  〃当在吃东西或喝饮料的时候,变成那个食物的或饮料的滋味,而且被那个滋味所充满。〃当喝水的时候,感觉那个清凉,闭起双眼,慢慢喝,品尝它,感觉那个清凉,而且感觉你已经变成那个清凉,因为那个清凉正在从水被传递给你,它正在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你的嘴巴正在碰触,你的舌头正在碰触,而那个清凉就被传递了,让它发生在你的整个身体,让它的微波散布开来,你将会感觉到全身有一个清凉,以这种方式,你的敏感度将会成长,你可以变得更活生生的、更被充满的。
  我们遭到挫折、感觉空虚,我们一直在说生命是空虚的,但是我们就是它为什么空虚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填满它,我们并没有让任何东西来填满它,我们有一道装甲围绕着我们——一道防卫的装甲,我们害怕变成易受伤害的,所以我们继续在防卫,使外在的东西无法侵入,然后我们就变成坟墓、变成死的东西。
  坦陀罗说:要活生生的、更活生生的,因为生活就是神圣,除了生活以外没有其他的神圣,要变成更活生生的,那么你将会更神圣,要完全活生生的,那么,对你而言就没有死亡。




  
 
第二章 透过坦陀罗而达到〃宇宙的性高潮〃

  1973年2月23日于印度孟买 
  在我回答你们的问题之前,有某些要点必须先澄清,因为那些要点将会帮助你更加了解坦陀罗的意义。坦陀罗不是道德观念,它既非〃道德的〃,亦非〃不道德的〃,它是〃非道德的〃,它是一种科学,而科学与道德无关。对坦陀罗而言,你的道德,以及有关道德行为的观念与它无关,坦陀罗并不顾虑一个人应该如何躬行,它也不顾虑理想,它基本上所顾虑的是〃什么是〃,以及〃你是什么〃,这个区别必须被深入了解。
  道德顾及理想——你应该如何、你应该是什么。所以,道德基本上是谴责的,你从来不是那个理想,所以你就被谴责,每一种道德都会创造出罪恶感,你从来无法变成那个理想,你总是落在理想之后,差距永远存在,因为理想就是那个不可能的,而透过道德,它就变得更不可能,理想存在于未来,而你就像你现在这样在这里,因此你会继续比较,你永远无法成为那个完美的人,总是会缺少某些东西,那么你就觉得罪恶,你就觉得自我谴责。
  有一件事情:坦陀罗是反对自我谴责的,因为自我谴责永远无法改变你,谴责只能够创造出伪善,那么你就试着去伪装,去表现出不是你的你,伪善的意思就是说:你是真实的人,而不是那个理想的人,但是你假装,你试着去表现出你是那个理想的人,那么你就在你里面产生出一个分裂,你就会有一张虚假的脸,不真实的人就产生了。基本上坦陀罗是在找寻真实的人,而不是不真实的人。
  每一种道德都必然会创造出伪善,那是无法避免的,伪善会跟道德一起存在,它是道德的一部分,是它的影子,这个将会看起来似非而是,因为道德家就是那些谴责伪善谴责得最厉害的人,然而他们就是伪善的创造者,除非道德消失,否则伪善无法从地球上消失,它们两者是一起存在的,它们是同一个钱币的两面。道德给你一个理想,但你不是那个理想,因此人们才给你那个理想,然后你就开始觉得你是错的,然而这个错是自然的,它是由外界给你的,你一生下来就具有它,你无法立刻对它做任何事,你无法改变它,它没有那么容易,你只能够压抑它,那是容易的。
  有两件事你可以做,你可以创造出一个假面具,你可以假装成〃不是你〃的样子,这样做可以救你,那么你就可以更容易在社会上活动、更方便在社会上活动,但是在内在,你必须压抑那真实的,因为唯有那真实的被压抑,那不真实的才能够被强加在你身上,所以,你真实的存在继续向下压入无意识,而你不真实的存在就变成你的意识,你不真实的部分变得更显著,而真实的部分反而退回去,你就被分裂了,你越是试着去伪装,那个差距就越大。
  小孩子一生下来是一个整体,那就是为什么每一个小孩都那么美,那个美是因为他的完整,小孩子没有〃差距〃、没有分裂、没有分隔、没有片断,小孩子是一个整体,没有所谓的真实和不真实,小孩子只是真实的、天真的,你不能够说小孩子是道德的,小孩子既非道德,亦非不道德,他不知道有任何道德或不道德的东西,当他变成知道的时候,分裂就开始了,然后小孩子就开始以不真实的方式来行动,因为要成为真实的变得越来越困难。
  记住,这样做是有必要的,因为家庭必须调整他,父母必须调整他,小孩子必须成为文明的、受教育的,必须被教以礼节,必须被教养,否则小孩子无法在社会上活动,别人必须告诉他:〃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当我们说:〃做这个〃,小孩子其实或许还没有准备好要去做它,那件事或许不是真实的,在小孩子里面或许没有任何真实的欲望要去做它,而当我们说:〃不要做这个,或是不要做那个〃,小孩子的本性或许喜欢去做它。
  我们谴责那真实的,而强迫那不真实的,因为在一个不真实的社会里,那不真实的将会有所帮助,那不真实的比较方便,在每一个人都是虚假的地方,那真实的将会不方便。对社会而言,一个真实的小孩基本上是困难的,因为整个社会都不真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们生在社会里,到目前为止,地球上没有一个社会是真实的,这是恶性循环!小孩子生在社会里,而社会已经具有它固定的规则、规定、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这些都是小孩子必须去学的。
  当他成长,他将会变成虚假的,然后他又会生小孩,而他将会帮助他们变得虚假,这种情况会一直继续下去,要怎么办呢?我们无法改变社会,或者,如果我们试着去改变社会,当社会被改变时,我们已经不在那里了,它将需要永恒的时间,那么要怎么办呢?
  个人可以在内在变成觉知到这个基本的分裂:真实的已经被压抑了,而不真实的被强加在身上,这是痛苦、这是受苦、这是地狱,你无法透过那不真实的来得到任何满足,因为透过那不真实的,只可能有不真实的满足,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