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台独"究竟能走多远-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驻北竿,1个驻西犬岛;第五中队部署东引,辖3个雷达站,其中2个驻东小岛,1个驻西小岛;第六中队部署于台湾东部,辖5个雷达站,分驻宜兰至台东一线。此外,1993年和1994年台湾海军在台湾东南部的绿岛和兰屿各部署一部近程雷达。


附录第44节 台湾海军纵览(3)

    (五)海军基地    
    台湾现有各类港口200余个。其中,海军基地5个,分别为左营、基隆、马公、高雄、苏澳;重要军、商港5个,包括台中、台北、花莲、麦寮、台东港;还有沙仑、淡水、兴达、深澳、安平、和平、布袋、箔子寮、东港、开元港、龙门港、八斗子港;成功新港等13个中小型商港和重要渔港。其余大部分为小型渔港。此外,在外岛地区,还设有料罗港、福澳港、中柱港等军商合用港,乌丘岛、东沙岛、太平岛舰艇驻泊设施。    
    左营海军基地为台湾最大的海军基地。常驻作战舰艇占总数1/2以上。可控制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并支援外岛作战。有利于台海军夺取台南部海域制海权。左营海军基地共有3个港区,大型码头18座。海军第一造船厂有干船坞3座。油库3处,总储量14万吨。海军弹药总库储量1。3万吨,有海军航空兵机场1个。驻舰队司令部、陆战队司令部等。    
    马公海军基地为台海军第三大作战基地、重要的后勤基地和台湾本岛防御的前哨。有大型码头近20座,其中商船码头7座。海军第二造船厂有干船坞1座,可大修护卫舰以下舰船。油库储量6。4万吨。有地下弹药库。驻驱逐舰队等。    
    高雄港为台湾最大商港,世界十大集装箱运输港之一。年货物吞吐量和对外贸易运输量均占全台2/3。有台湾最大造船厂。系台湾海军舰船重要集结地。高雄港由两个港口组成,码头113座。大型商船泊位86个,其中集装箱泊位15个,油船泊位11个。军用码头2处。“中国造船公司”高雄总厂干船坞长950米,可修造100万吨级船。油库3处,仓库92座。驻海军勤务部队,有各型后勤舰船20余艘。    
    基隆港为台湾第二大商港,世界十大集装箱运输港之一。台北部地区海上门户。台海军第二大基地,常泊舰艇数约占总数20%。有码头55座。商船泊位45个,其中集装箱泊位13个。军用码头11座。基隆船厂可修造13万吨级船。油库4座,海军弹药库2座,仓库22座。驻巡防舰队等。    
    台中港为台湾第三大国际商港,并将成为台海军重要基地之一。有深水码头40座,其中集装箱码头4座,散杂货码头22座。船厂有万吨级干船坞1座,将建军用码头8座。油库2处,仓库12座。    
    花莲港为台湾第四大国际商港、东海岸最大海港、东部地区物资集散中心。系台海军舰船疏散和补给基地。有深水码头25座,浅水码头1座。船厂有1。5万吨级干船坞1座,仓库6座,油库1座。    
    苏澳港为台湾第四大国际商港,第五大商港。其地下指挥所将成为海军作战指挥中心,系舰船疏散和后勤补给基地。军港区有舰只靠泊码头13座。万吨级干船坞1座。海军第五造船厂可修护卫舰。


附录第45节 台湾海军纵览(4)

    (六)台湾海军的主要武器装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李登辉上台后,台湾海军在“分裂分治”、“两个对等政治实体”政治主张的影响下,以维护台湾安全为由,不断发展和扩充实力,先后从国外购买、租借和自建的所谓“二代兵力”,主要有:“成功”级导弹护卫舰、“拉斐特”级导弹护卫舰、“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锦江”级导弹巡逻舰、“旗鱼”级潜艇和“雄风2型”反舰导弹等;2001年4月,又从美国订购了“基德”级导弹驱逐舰、常规动力潜艇等,从而使台湾海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1.水面舰艇    
    台湾海军水面舰艇包括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巡逻舰、扫猎雷舰、登陆舰、补给舰、测量舰、导弹快艇等。因“阳”字号驱逐舰型号较多,舰龄过长,正逐步退役,在此不作专门介绍,其他主要作战舰艇有:“基德”级导弹驱逐舰、“成功”级导弹护卫舰、“拉斐特”级导弹护卫舰、“锦江”级导弹巡逻舰、“进取”级远洋扫雷舰、“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及“海鸥”级导弹快艇等。    
    2。潜艇    
    台湾海军现有4艘潜艇,其中美国制造的“淡水鲤”级潜艇2艘、荷兰制造的“旗鱼”级潜艇2艘。    
    (1)“淡水鲤”级潜艇    
    “淡水鲤”级潜艇是美国二次大战末期的产物,1948年进行现代化改装。初期改装为变更舰体流线设计,即将指挥塔改成现代潜艇的“帆罩”设计,还换装声纳及增加电瓶容量等,使巡航速度及续航力增加。60年代中期,再度进行改装,增加电瓶、淡水携带量,加装空调及消音机。    
    70年代初期,美国根据“中美协防条约”,决定将2艘具有远洋航行能力的“淡水鲤”级潜艇移交给台湾。1973年4月,台湾海军正式接收第一艘潜艇,命名为“海狮”(791)号;同年10月,接收另一艘潜艇,命名为“海豹”(792)号,台湾海军第二代潜艇兵力正式组建。当年美国不愿向台湾出售鱼雷,只提供可回收的训练用鱼雷,所以“海狮”号、“海豹”号只能担负训练任务。后来台湾海军大修时改进了鱼雷发射管,据称可以发射鱼雷。不过两艇由于使用时间太久,已基本不具备作战能力。    
    (2)“旗鱼”级潜艇    
    “旗鱼”级潜艇是80年代台湾海军从荷兰引进的。70年代末,台湾海军出于“以潜制潜”的反潜作战需要,积极对外寻购新型潜艇,但迫于我外交压力,很多国家都不同意对台出售潜艇。而此时荷兰RSV公司为摆脱经济困境,表示愿意为台湾建造潜艇,并于1980年与台湾海军签订了建造6艘改良的“旗鱼”级潜艇合同,但在我强大的外交压力下,荷兰政府于1983年12月否决了后4艘艇的建造计划,所以台湾只获得2艘“旗鱼”级潜艇,并于1987年12月和1988年6月运回台湾,称之为“剑龙”级潜艇,命名为“海龙”(793)、“海虎”(794)号。    
    3.海军舰载导弹    
    台湾海军舰载导弹主要有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    
    (1)“雄风”反舰导弹    
    该导弹是台湾军方委托“中山科学院”,引进国外技术和配件研制出的一种反舰导弹。这种导弹经过了一系列的改良和发展,形成了一个由“雄风l型”、“雄风2型”组成的反舰导弹系列,包括舰射型、岸射型和空射型三种,是台湾军中唯一的三军通用导弹。    
    “雄风”导弹研制计划原名“雄蜂计划”。60年代,台湾军方为改变武器来源少的状况,决心以自己的力量发展武器。1970年开始“雄风”导弹研发和筹备工作,但由于能力有限,进展十分缓慢。1973年,台湾寻求以色列向其出售导弹或进行技术合作,并得到以色列的支持。1975年,台湾利用以色列技术仿制的“雄风1型”导弹获得成功,并从80年代初开始装备部队。“雄风1型”反舰导弹,长3。35米,直径0。34米,重340公斤,弹翼1。33米,有效射程40公里。导航系统采用雷达乘波导控中途引导和被动式雷达归向导控终端引导,攻击时必须由载台的火控雷达指挥引导,推进系统为两截式固体燃料推进器。目前,台湾海军的“海鸥”级导弹快艇、“毒蜂”级导弹快艇、“锦江”级导弹巡逻舰都装备了“雄风1型”导弹。    
    1983年起,台“中山科学院”又以美国“鱼叉”导弹为蓝本,引进美国的技术和零配件,研制“雄风2型”反舰导弹,1990年获得成功,并于1991年开始装备海军部队,成为主要反舰武器。    
    (2)“鱼叉”反舰导弹    
    该导弹是美国研制的第一种反舰导弹,最初是空射型反舰导弹,后又发展了舰射型和潜射型。1978年6月,美国海军接收了第一批舰射型“鱼叉”导弹。1993年开始,台湾向美国订购该型反舰导弹。该弹弹长4。63米,重681。9公斤,最大射程120公里,速度0。85马赫,可用多种发射装置发射,如最常见的筒状轻型发射器(分为供小型舰艇使用的MK…140和MK…141等2种,采用双联装及四联装的安装形式),还有HK…13单臂发射架(“成功”级导弹护卫舰配备此型发射架,还可发射“标准”防空导弹)和MK…11、MK…16双臂发射架。“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上的八联装HK…16型“阿斯洛克”反潜火箭发射架也可以发射“鱼叉”导弹,通常是两旁的4具发射器(2组)配置“鱼叉”导弹。该弹的弹体除了弹头与加力器为钢质结构外,其他大部分为铝合金材质,弹翼采用折叠式设计,进气口采用内凹式,不同于台湾自行研制的“雄风2型”反舰导弹的“笑口”设计。    
    (3)“标准l型”中程舰空导弹    
    该弹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1963…1966年间研制成功的中程舰对空导弹。该弹弹长4。48米,重616公斤,弹头为高爆破片,半主动雷达制导,速度1。25—2马赫,射高20000米,射程2。5—37公里,采用数字式计算机和单脉冲半主动雷达引导头,改进了近炸引信,对动态目标的拦截能力大为增强,并具备了攻击水面目标的能力。台湾在1989年购得88枚“标准1型”导弹,装备于7艘改进的“阳”字号驱逐舰上。这些导弹采用双联装和三联装固定式发射箱发射,而1992年8月台湾海军装备于“成功”级导弹护卫舰的204枚“标准”导弹则使用MK…13单臂发射架来发射。    
    (4)“海上小槲树”近程舰空导弹    
    该弹是美国70年代初的产品,是“小槲树”导弹系列的海军型,不仅可由发射塔内的人员控制,也可遥控发射。该弹弹长2。90米,重85。7公斤,弹头为高爆破片,被动红外制导,速度1。7…2。5马赫,射高4755米,最大射程16公里。台湾海军在1980年2月开始从美国购买“海上小槲树”导弹,安装在“阳”字号驱逐舰上。由于台湾从法国采购的“拉斐特”级导弹护卫舰没有安装武器,只好加装“海上小槲树”导弹作为防空武器。另外,台湾海军“中正”号、“云峰”号、“武冈”号、“新康”号、“武夷”号等许多辅助舰船,也都装备有“海上小槲树”导弹。


附录第46节 台湾海军纵览(5)

    4.海军反潜飞机    
    目前,台湾海军装备有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    
    (1)S…2T反潜巡逻机    
    1967年台湾从美国引进10架退役的S…2A固定翼反潜机。1970年5月,台湾再次从美国获得了32架S…2E固定翼反潜机。1987年台湾投资近5亿美元,对S…2E飞机进行改装,于1993年完成改装,定名为S…2T反潜机。改装后的S…2T反潜机,动力装置换成TPE3311…15AW涡轮发动机,探测系统加装了AN/AAS…40前视红外线系统、AN/APS…504(V)…5远距离搜索雷达、州/ASQ…504型磁性探测仪和AQS…92型音响处理器,反潜武器有2枚MK…46或HK…44型鱼雷,滞空时间增大到6小时,航程约2170公里,使S…2T反潜机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在水深较浅的台湾海峡反潜具有一定优势。    
    (2)P…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    
    2001年4月,美国同意向台湾出售12架P…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该型机是一种远程陆基反潜巡逻机,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应美国空军的要求,在“依列克特拉”民航机的基础上设计的,1957年开始研制,1961年4月交付美国海军使用。该机采用正常气动布局,悬臂式下单翼,传统铝合金结构以及增压机舱,乘员10名。该机既可以执行侦察任务,也可以进行反潜作战。目前,台湾海军尚未接收到该型机。    
    (3)500MD/ASW轻型反潜直升机    
    1977年9月,台湾海军从美国购买了10架500MD反潜直升机。该型直升机主要搭载在经过改装的“阳”字号驱逐舰上,收拢折叠机翼后可放置在特制的直升机舱里。该型机装有1部AN/ASQ…81C(V)2型磁测仪,操作时拖在直升机后下方,利用潜艇钢质壳体影响地球磁场分布及磁力变化的原理,测出特定区域内的磁异变情况,判断有无敌方潜艇。机首1部RDR…1300型搜索雷达,可发现离母舰275公里远的水面目标。可挂载2枚HK…44或HK…46型鱼雷,滞空时间为1小时40分钟。由于该型机体积太小,续航力及最大载重受到限制,无法携带吊放式声纳和浮标。    
    (4)S…70C(M)1“神鹰”反潜直升机    
    该型机是1991年7月台湾从美国购买的,作战半径为300公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