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家母 作者:麻辣香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1-27正文完结)-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0章 分田地

钟家、吴家各自又找寻了好一阵子,也没找到钟传秀的半点影踪。
    钟吴两家就此结了怨仇。
    吴双贵后来也没有再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些子事,蛛丝马迹,抽丝剥茧,总会有风声传出去,有心人再推测推测,私底下大家便心知肚明了。渐渐地就没人再提起给吴双贵说媒的话头。吴母出来见人,那肩膀子是越来越塌。
    大包干之后,生产队长不那么吃香了,吴家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多年之后,吴母给吴双贵抱养了一个豁嘴的弃婴,好歹算是吴家有了后人。
    这些都是后话了。
    冯玉姜想,自己终究还是没能帮上大闺女。此后许多年,钟传秀成了冯玉姜心底里一个不能碰触的念想。
    “妈,我想养个大狼狗,我同学家有狼狗,可好了。这小狗,连个汪汪也不会打,我不想养了。”二丫脚边跟着她养的钟大王,就是孙老太给的那只小巴狗,赖在冯玉姜后面请愿。
    冯玉姜说:“你不是怪喜欢这小狗的吗?这就养够了?小狗太小,抱来时才断奶呢,再喂一阵子就能打汪汪了。”
    “会打汪汪也太小了,我听人说,这狗长不大,就是小小的。我要养一只很大的狗。”
    “你奶早就嫌弃小狗吃的多,再养个大狼狗,吃的更多,你别没事找事了。小狗养着玩,养那么大一只狗做什么。”冯玉姜提醒她。
    二丫说:“这小狗不顶用,闲时不能给我抓兔子,要紧要忙不能给我咬人,就赚养着玩了。”
    冯玉姜说:“这小丫头,养狗留着咬人,你想造反啊!”
    “我不造反,我就养它咬人,谁惹我我叫它咬谁。”二丫嘻嘻地笑。
    冯玉姜好气又好笑。二丫这性子铁随了她爸,传秀那性子,人都说是随她。冯玉姜想,要是这两个孩子的性子匀一匀,中和一下子,那该有多好。她想起二丫当日打吴母的狠劲儿,想起她平时的倔劲儿,还真有几分担心。这样子下去,都不像个闺女样了,将来大了找婆家,找个什么样的女婿能降得了她?
    她有时想,传秀逼到这一步,实在是摊上他们这爹娘不撑劲。对传秀的去向,冯玉姜心里多少是有数的,总算是还留给她几分盼头。这孩子性子懦,换了二丫,只怕要闹得头破血流、世人皆知了。
    “有人说;传秀出事前的那阵子;看见她一清早挑水;跟东子在河边上两个人说话;不止一回呢,现在东子也不见了,他两个人我看走的有点近乎;你说会不会……”钟继鹏有天晚上跟冯玉姜这样说。
    “有人说就是你害死了我闺女!”冯玉姜呲吧他。
    钟继鹏哑巴了。
    从传秀的事情出来以后,钟继鹏就怵了冯玉姜三分,轻易不敢冲着她怎么样了。一来他不知道底细,总觉得传秀生死不明,的确是自己当初走了眼挑上吴家,落了冯玉姜许多怨恨。二来,山子跟二丫渐渐大了,尤其是二丫,提起传秀的事就咬牙切齿的,话里话外地抱怨他,让钟继鹏更是不敢轻易去动冯玉姜。
    有时候,就因为某个原因,一个人的态度就能改变很多。
    冯玉姜没有多少时间懊悔哀怨,钟传秀的事情出来不久,生产队就开始包产到户了,地开始一块一块丈量,分给各家自己种。
    ******************
    大包干刚开始那两年,还不完全是各家各户自己种,本来是一整个大生产队,分成了好多个生产互助组,十家八家、三家五家的组成一个互助组,合伙种地干农活。
    这环节冯玉姜遇上了难处,没人愿意跟她家一个互助组。
    那钟继鹏脾气差,人缘从来不咋地,又在供销社上班,没人见他进过庄稼地,钟母年纪大了,又自己觉得儿子是公家人高人一等,好几年没干过地里的活了。剩下一个冯玉姜,倒是个干活能拼的,可眼下大着个肚子,不能指望。别人家的孩子,十多岁就当大劳力使唤了,冯玉姜三个孩子都上学读书,没有能伸上手的。
    钟家六口人的地,竟一个干活的都没有,谁跟他家一个互助组谁倒霉。
    就这么着,成立互助组的时候把钟继鹏家剩下了。生产队长动员了老半天,还专门找了钟老大,奈何钟老大家的死活不愿意,钟老大家孩子都是壮劳力了,跟钟继鹏家一个互助组的话,眼瞅着只能吃亏。恰恰这钟老大家的什么都肯吃,就是不肯吃亏。
    “当老的一碗水端不平,就偏心老四家,现在没人干活了,想叫我家当牛做马了,门缝都没有。”钟老大家的硬邦邦地撂出这句话,生产队长只好一拍屁股走人。
    大侄子钟传军倒是表现出愿意跟冯玉姜家一个组,钟传军是个好的,当日吴母到钟家门上闹,钟传军二话没说就伸手了,冯玉姜心里念这孩子的好。农村的家族,没事的时候自己少不了内斗,就算斗的狠了些,一旦有事,还是立马一致对外;血缘这东西毕竟是有的。
    可钟传军当不了他爸妈的家呀。
    钟继鹏发了老半天气,觉得伤了脸子。
    冯玉姜知道了笑笑,对钟继鹏说:“老天饿不死瞎鹰,不就是那几亩地吗,叫我看没什么好发愁的。咱干脆就自己种,谁也不跟他一个组。”
    冯玉姜算过了,她家也就能分七八亩地,六口人,光指望地里出产,够吃不够用的,眼下她大着肚子不方便,一旦腾出来手,她预备着还得从生意买卖上求出路。
    大夏天吃食不好卖,卖的慢了容易馊,油煎包跟丸子汤她已经有一阵子没上街卖了,天气热的话,该想天气热的招。
    先分到户的是春茬地。因为去年的麦子是生产队集体种的,按着上边的决定,这麦子还是生产队集体收,收完小麦再把麦茬分给各家种。
    分地的那天,生产队大喇叭里通知各家出人去抓阄,冯玉姜挺着个大肚子去了。先分的是小堰屯那块地。那块地均匀平整,没啥好挑拣的,一口人能分到两分三,按人口冯玉姜家能分到一亩四分地软点。
    生产队长把上百个阄装在一个黑提包里,让各人上前去抓,冯玉姜抓到了三十四号,分地的人从东首分起,到第三十四号划出一亩三分八,空心的铁钎子打上了眼子,灌上白石灰,这块地今后就是她家的了。
    第三十四号的位置挺好的。钟老大家抓的三十九号,地里有好几个坟子,虽然说会折算一分地的面积,可几个坟子在地当央,不好耕不好种的,钟老大家的脸色就有些难看。
    接着分小北沟那块地,那一块差距就大了。临到冯玉姜抓阄时,她一伸手,抓了个二号。
    二号可不好啊,小北沟那块地,靠头边的地块净是茅草荒,挖都挖不净,庄家还没有茅草长得欢,生产队这几年在那地方种的庄稼,能收回来成本就不错了。冯玉姜抓了二号,一号让村头老韩家抓去了,老韩家女人当场就掉了眼泪。
    “这块地怎么种?到时候连公粮都交不上。”
    老韩家的哭着去找生产队长,生产队长没好气地呵斥她:“头边的地是按一亩二抵一亩分给你的,你家该分一亩半,实际上都有一亩八了,还不知足!”
    冯玉姜盯着那块地,没吭声。一号二号都是地边子,紧挨着四五步宽的土路。——她要是没记错,用不了多久,这土路就会修成柏油大公路,老韩家跟她家摊到的地块,肯定会被公路占用,不光补钱,还会补上同样面积的地。村里留着机动调补的地,可都是黑土,比这存不住水的砂礓土好太多了。
    钟传军挤过来,跟冯玉姜说:“婶子,这块地抓得倒霉,你赶紧回去找找四叔,叫他找生产队长讲讲理,兴许能给你调换。”
    “不用,我自己抓着了,不怨旁人。”冯玉姜对钟传军笑笑。
    抓阄分地分了一整个上午,冯玉姜家六口人,统共分了四亩半春茬地。春茬基本都是种花生的,冯玉姜心里打算种两亩春棒子。
    棒子比花生省事,花生地容易长草,那时候也不会用除草剂什么的,整天要人工下地里去薅草。冯玉姜琢磨自家没这个功夫。棒子只要长起来,有些子杂草也不碍事。收棒子比收花生也省事多了。
    地里种什么不是那么随便的,冯玉姜去找生产队长,队长瞟了她鼓起的肚子两眼,说:
    “随便你自己吧,你家没参加互助组,队里到时候也派不出人手帮你,你自己看着办。”
    ******************
    庄户人把麦收季节叫做“麦口”,那绝对是一个难捱的关口啊,庄稼汉过麦口,不瘦几斤肉,肯定是过不了的。
    麦口都是天气乍热的时候,上头毒太阳烤着,底下麦芒麦糠的刺挠着,一天总得淌几斤汗水。冯玉姜大着肚子出了两天工,气都喘不上来了。
    冯玉姜把镰刀一拎,随它去,不干了,她这两条命要紧。
    那时候大着肚子割麦的女人不缺,冯玉姜怀前边四个孩子也照样干过,可这次怀胎,她总觉得特别累,腰也酸,腿也老抽筋。
    她没去理会旁人瞟来的眼神,扶着肚子,慢腾腾往家走。走到半路,迎面碰上了山子跟二丫。
    山子看到她,紧两步跑过来,先递给他一个水壶。冯玉姜喝了半壶水,顺了几口气,才问道:“你两个怎么来了?”
    山子说:“学校放麦假了。妈,你回去歇歇,我跟二丫去队里割麦。”
    冯玉姜说:“你们去,才算半个工分,整天在学屋里蹲着,没见过太阳,吃不了这个苦!”
    二丫咧着嘴笑,一边推她往回村的方向走,一边说:
    “妈,你就让我去干两天,说不定我干得累急了,回到学校才更知道下功夫学习呢!”
    冯玉姜想想,也是,旁人家这么大的孩子,要是不上学,早当大人使唤了,上学的也都回来帮工,她冯玉姜家的孩子,惯不起。

☆、第21章 调凉菜

山子和二丫跟着生产队割了一季的麦。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没做惯农活,但两个孩子都是任干的,山子还好,二丫头一天下来手上就磨出了两个泡,晚上回到家泡已经磨破了,两只手满是黑灰,脸也脏兮兮的,手脖子上被麦芒拉出一道道红印子。
    收割期的麦子,会有“麦疸”,就是麦穗麦秆上会沾着一些黑灰色的脏东西,碰上今年麦收前下过雨,麦疸就尤其多。这东西跟普通的灰尘还不一样,滑,刺挠人,弄在身上特别难受。
    二丫那两只手上糊满了麦疸,水泡破的地方也是,看得冯玉姜一阵心疼。她打了盆温水,先让两个孩子把手洗了,喝点水,才让二丫先去冲澡。带着这一身脏,不先冲洗一下,饭你都没法吃下去。
    “明天你两个别去了,妈歇了一下晚,歇过来了,明天我去。”吃饭的时候,冯玉姜说。家里真要不出工去割麦,旁人不满不说,生产队分麦子的时候就要现眼了,肯定要克扣。这一大家子人,本来麦子就不够吃,所以这工必须要出。
    山子说:“明天我去,我能行。二妹她别叫去了。”
    “我能行,我也去。这几个月蹲学校里干活少,手上的茧子都少了,磨磨就行了。”二丫忙说。
    钟母喝了两口汤,撇着嘴说:“哪里城市的千金小姐,娇气的!割了一天麦手上磨出了燎泡,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横草不竖捏的。”
    横草不竖捏,是此地笑话人懒散不干活的一句土话。跟“倒了油瓶也不扶”意思差不多,只不过前边这句说的主要是庄户活,后边这句说的是家务不操心的懒女人。
    二丫听着不舒坦,筷子一搁就打算反犟,冯玉姜连忙给二丫丢了个眼色,拦住了她。像钟母这脾气做派,二丫反犟的结果,还不都是挨骂挨打?轻了骂两句,重了连掐带拧,也不知这钟母那心到底怎么长的。
    “明天要去就去吧,你们两个,总要知道下地干活的苦,才知道用心学习。”冯玉姜说,“二丫,明天妈给你找个手帕子,你缠在镰刀把上,少磨手。再不你找找你爸寒天的棉线手套子,带上。别说你那手,一个麦口,老庄户手上都得磨出几个泡,除了那些不用干活的人。”
    最后这句话大概让钟母忌讳了,她是好几年没下过地了,可她绝对看不惯别人闲着。冯玉姜这样对孩子,在她看来,那就是太惯了。她筷子一撂,板起了脸。
    “注定是干活的命,那就抽抽懒筋好好干,弄旁的都是虚的。像恁这些子,干起活来轻飘飘,将来□□都赶不上热的。”
    这饭吃不下去了。冯玉姜眼看着山子跟二丫脸上的气恼,索性也把筷子撂了。
    “你两个,给妈争口气,管怎么也给自己找条出路,出路都是自己找的,谁天生就是贱命一条?”
    冯玉姜说着瞟了旁边埋头吃饭的钟继鹏一眼,又说:“咱娘几个明天都下地割麦去,家里没人出工,今年分不到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