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帝生涯-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脸“我很清白”的正气。

然后,秀男复选的日子到了。

而就在这时,叶明净召来严守正,道:“严卿,据悉这些待选男子在京中颇有些言行不正,可有此事?”

严守正道:“传闻者,。市井流言,孰是孰非,实难了断。臣日日在礼部值守,倒是没听见什么传闻。”

叶明净笑笑,本来也没指望从这些老狐狸的嘴里问出什么实话。径自抬出自己的方案:“严卿,话虽如此。朕心中实是放心不下。后宫之人,将来便是皇子之父。这人品还是考察清楚的好。”

严守正沉吟:“那依陛下之见……”

“着大理寺调查。”叶明净说出她的打算,“若是流言,显见得是用心险恶。万不可饶恕那起惹事生非的小人。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若是真的?哼!想必严爱卿你也知道该怎么做?” “是。”严守正立刻表态,“此等道德败坏之人,自是要剔除候选资格的。”

叶明净的这道旨意,内阁很快通过了。未来皇子父亲的人品,这可是一顶大帽子。在文臣们看来,后宫男子不优秀不要紧,可人品差劣总也不行。选出个平庸无害的是最好。人数少些也无妨。

大理寺卿于光恺接到了他到任以来最尴尬的一起案子。查明京中待选男子的言行。

他看着香案上的圣旨,叹气。

这种东西,说真说假都可以。关键是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他思来想去,决定还是面圣一次。不管怎么说,这人选都是要入宫的。内阁也不可能永远不换人,还是得听听皇帝本人的意见。他和这位陛下接触的不多。却由于大理寺本身的性质,几乎每次政局的势力转变,在他这里都能事先嗅到蛛丝马迹。

科考舞弊案、秋狩谋逆案、三堂会审黄家案……这位陛下绝不是任人摆布之人。

想要步步高升的做官,或是坐稳了官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选对该走的方向。

叶明净接到于光恺的请求,笑着同意了。她就知道他是个聪明人。

于光恺开门见山,坦言问道:“不知陛下对此案有何看法?”

叶明净笑道:“于爱卿。一时的言行举止无法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一个人的品行总要有些时日才能看出来。这个案子,想必会有很多方投入关注。于爱卿不妨慢慢审理就好。不用着急。”

于光恺明白了。这位陛下的意思是……拖。

这个方针对他来说无疑是最为有利的。他摸着胡子笑:“陛下说的是。只不知陛下以为要多久的时日,才能真正判断出人之品行?”

这就是问她想拖到什么时候。叶明净慵懒的往身后的锦垫上一靠,近来她越发觉着嗜睡:“于卿不用管那些小事,只慢慢细访就好。日子久了,该有的也就有了。”

于光恺细细琢磨她话里的意思。应该是这位陛下另有后招。他也就不再多问,心领神会地告退。

出门走了几步,就看见太医院院使何长英拿着药箱往这边走。

女帝身体一向康健,这应该是去请平安脉的,就笑着寒暄:“何院使,怎么连个小童子都没带着。”

何长英也笑着回道:“新研制了几副药,都让他们给我看着药炉呢。区区一个药箱,也不用在费事地去调人。”

于光恺拱拱手:“不耽误何院使了。”

两人错肩分开。

何长英跟着冯立往里走。脸上早已没了刚刚的笑容。陛下特意宣他来请平安脉,还私下嘱咐了不要带童子。由不得他不升起忐忑之心。

等到室内的太监和宫女退得干干净净,房间里只有他和女帝两人时,他心头的不安升至了最高点。

叶明净卷起袖子,伸出手腕,靠在明黄色的小垫枕上。

何长英看了看空荡荡的四周,往常都是由一个宫女给那手腕覆上丝帕。现在……

“不用看了。”叶明净出声,“就这么切脉吧。何院使也能更有把握些。”

何长英“腾”的抬头,不小心看入那一双眼睛。平静无波。

他垂眼,坐上锦墩。三指覆上细腻皓腕。少顷,神色大变!

“朕可是有了身孕?”叶明净一直盯着他的脸,见其色变,出声询问。

何长英一脸晦涩,复杂难掩:“是,陛下确是有了身孕。”

……

第二百零四章 棋局

叶明净深吸了一口气,嘴角上弯:“太好了。”

何长英低声回话:“陛下的脉象很好,沉稳有力。腹中的孩子很健康。”

叶明净目视他,缓缓道:“何院使,这件事暂时不要说出去。朕自有主张。”

这个吩咐早在何长英的预料之中。他也不多置喙,转口说起了孕妇需要的注意事项。叶明净一一聆听,并不时和自己在现代掌握的那些知识对照。

补充完善了知识后,何长英退下。陆诏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叶明净看他一眼,抚摸着肚子,心里就有了几分复杂。

陆诏同样盯着她的腹部,口中说的话却是风马牛不相及:“臣什么时候出发?”

叶明净暗叹一声,打起精神:“你得先回家一趟。朕会给你一纸手谕,着你去各地暗访田地数目。你离京后,卫七会安排你避开众人。然后就是改变些相貌。这时,你的身份就是谢盼。可能还会遇见一些追杀或者麻烦。再下去就是顺理成章的去关外。”

陆诏没有异议。深深看了她一眼:“那我就去了。”

叶明净回以微笑:“等你的消息。”

陆诏离开皇宫,结束了一个多月不得天日的生活。将那座宽广威武的皇城抛于身后。他抬头目视,夏季的天空湛蓝清澈,棉花般一团团的白云,闲散的悠悠飘荡,丝丝缕缕,不知道草原上的天空是不是也是这般明朗?

皇宫中,冯立汇报着去西苑避暑的准备工作:“东西已经备齐,都是往年的旧例。只是计都大人还没有回来,卫七又不在。要不要再添个贴身护卫?”

“不用了。”叶明净算了算日子,“他也快回来了,不过几日罢了。你辛苦些,朕现在的身体……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是。”冯立又接着汇报,“药已经给了卫七。药效有三个月的见效期,这样一来…”

叶明净皱皱眉:“要是有人有孕,就给悄悄做掉。点击穴位、摔一跤…这些卫七总不至于不会吧。”

冯立应诺:“属下知道了。同样的道理,陛下也该防着这些才是。属下要安排事务,无法随时在陛下身边。陛下还是应再添个人。”他一板一眼的实事求是。

叶明净仍旧是拒绝:“不用。朕不是那等娇弱女子。身手虽及不上你们,躲闪还是不成问题的。除非是刻意加害。可谁又会知道了这事来刻意加害朕呢?”

主上拿定了主意,下属便不能再干涉。冯立慢吞吞的又换了话题:“王公子的身份已经安排妥当。化名姚善予,跟着余恩侯一同进京,大约在计都大人回来后几天到。”

叶明净点头:“姚景琮可有怀疑?”

“没有。”冯立答曰,“姚家宗族的亲戚,本就不是全都认得的。祠堂里的族谱又被烧了,谁能说他不是?对了,还有件事,陛下封姚景琮的旨意下去后,靖海侯萧家特意派人前去恭贺。”

“哦?”叶明净注目。江南一带的权贵恭贺新贵,这是常理。他特意挑了靖海侯出来说,是什么意思?

冯立清了清嗓子:“在陛下有给姚家封侯的意思出来后,姚家的几位当家人就找到靖海侯府,想在海贸生意里掺和一脚。弄几艘船跟着一同出海。靖海侯府当时没有给明确的表示。”

“他们倒是会打算盘,给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叶明净冷笑,“可惜别人也不是傻子。不知道封侯的是哪位,靖海侯府又怎么会立时表态?这时再上门,大约是看着爵位已封,姚家主事之人被定下的原故。”她想了想,“其实不止江南一带,便是京中,也有不少权贵在南方海贸中有股份的。别的不说,杭州总兵,金陵总兵,那是一定在里面有干股的。靖海军是水师,从周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哪里还有大股水匪?偏偏总还叫嚣着路上不安全,军费一年要的比一年多。海贸的利润在那里,朕想不给都不行。” 东南沿海往北上,至新罗、高丽一带,最远到达东瀛。四百多年下来,这一块的市场已经成熟,没什么可挖掘的了。除非是去侵略。然而船上没有炮,单单靠着士兵,侵略起来便有些得不偿失。

她安静的沉思,也许,等北边的事了,该让张之航去琼州了。就算弄不出火炮,弄点结实的船出来也是好的。到时置办一支琼州水师。靖海侯府也就能压制住了。置水师的费用,就从北边战争得利后的利润里出。

说来说去,一盘棋的关键现在就卡在了北边。而那至关重要的一颗棋子,就是陆诏。

话说回来,她在盘算着棋局,焉知陆诏就没有呢?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她算的是国家兴旺之势,是空间之局。陆诏算的,是政治传承之势。布下的是时间之局。

陆诏是她棋局上的一颗重要棋子。同样,她也是陆诏棋局中的一颗重要之子。

孰胜孰败,还得斗到最后才能见分晓。

叶明净哑然失笑。不管怎么说,人生能有这么个对手总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她和他的棋局,有一个共同点:盛世。

她要盘活这个刚刚显出颓废之势的王朝,要稳固和扩大手中的权利,需要开创盛世。陆诏想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是将来的未知,也需要这么一个盛世。

这就是他们能走到现在的基石。

轻笑着抚摸上腹部:宝宝,母亲给你找了一个很能干的父亲。可以为助力,也可以为对手。你要加油,要比他更能干才行。

削弱对手以达到胜利,固然也是一种手段。却不可为长久之道。真正的王道,是遇强更强。强大的对手,才是提高自己的动力。

宝宝,我相信我们都可以做到。

六月间,天气闷热。人也就变得懒散起来。不甚重要的事,懈怠些也无妨。

比如大理寺的彻查待选男子案件就在慢吞吞的进行着。又比如,懿安太后幸存的娘家人,新封余恩侯的船队顺着运河已经到洛水,在洛阳上了岸,一路慢行至长安。

这时的运河,不能叫京杭运河。因为它不到北京。当然,这年头北京那块地方也不叫北京。它叫幽州,或者燕州。

这也是一件让叶明净咬牙切齿的事情。李若棠时期,这块地方是属于周朝的。可惜儿孙无能,到了李青瑶时,这块地方已经被少数民族给分裂去了。成了鞑靼人的地盘,改了名叫燕州。

当然,这块地皮不是在李青瑶手上丢的。可不管是李青瑶还是叶承祜,都没人去把它给夺回来。自顾自的把雁门关内里地皮修修补补。满心满意的当了太平皇帝。

后面的几位叶氏皇帝,也没有一个人动过那片地盘的心思。本本分分的经营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丢祖宗地盘的是李家人。咱叶家人接手的就是这么大一块地。咱不丢人。话说,也就是李若棠非要拿下那里。人隋朝之前,那地儿不也是外族的么?什么前燕、前秦,姓慕容的,姓苻的,轮着来。

叶明净不这么想。那是千年后的北京城。换了任何一个从现代穿过来的,你能接受北京城那地皮不是你华夏的吗?尤其是到手后又飞了,你能接受吗?

叶明净不能。从幼儿园开始,岳晶晶就接受着爱国教育。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有天安门。

现在突然的告诉你,那块地皮不是你们的。是俺们鞑靼人的。是个穿越人都受不了。

更何况,她需要那一片地带来开牧场、养马。燕州都城作为贸易中心则再好不过。毕竟那里已经是成熟的城市。

“陛下,陛下。”熟悉的呼唤打断了她的思绪。叶明净抬头一看,原来是计都。

她欣然一笑:“你回来了。”

“是。”计都应该是刚刚洗过澡,身上满是皂角的清香,鬓角尤带着微微的湿气。

叶明净摸了摸他的发髻:‘头发还湿着呢,怎么不吹干了再过来?“计都笑得很晴朗,眼底深处带着璀璨的火焰,舍不得转眼的凝视她:”不碍事。属下是习武之人,很快就会干了。“叶明净怔了怔。对着他的热切有些尴尬。

绿桔托了一个清漆螺钿托盘进来,端过上面的素白瓷碗:”陛下,该用点心了。“那是一碗清汤,飘着几片葱叶。碗底是切成薄片的动物肝脏。另有一碟灰褐色的馒头片和一些浅黄色的粉状物。

计都惊奇的看着那几样:”陛下换了新药膳方子?这是什么?“他指指浅黄色的粉末。

叶明净顿了顿。动物肝脏、麦皮面馒头、干酵母。这些是为了补充孕妇早期所需要的B族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在现代可以直接去药店或者商店购买提纯物,在这里就只能靠食物摄取了。

为着这些,御膳房和司药房都快要疯了。不脱麦皮的面粉、酿酒的酵母、核桃仁油,这些也就罢了。可怕的是那些听着好像明白,实际上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