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国贼-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跪坐下来的刘存连忙拱手弯腰:“大人一片为民之心四方皆知,学生只是做了点分内之事,当不得大人如此谬赞,大人如有差遣尽管吩咐,只要学生力所能及,决不推辞。”

程秉心怀大悦,压低声音提出请求:“子鉴,本官想向徐州糜家设于东海的粮仓,购买十万斛米粮赈济灾民,苦于府库窘迫无力施为,还请子鉴助我。”

刘存大吃一惊:“大人,要是拿出一万斛的米粮钱,学生咬咬牙也许能凑齐,再多就无能为力了!”

程秉哈哈一笑:“子鉴别急,听本官到来,记得两月前你托本官进献国君的那套巧夺天工的花鸟酒具吗?”

刘存愕然点头:“学生记得。”

程秉的声音更低了:“上月中,糜子仲携厚礼至开阳王城为国君贺寿,国君欢欣之下,拿出你进献的那套精美酒具,款待糜子仲等七名当世俊杰,众人见了那套洁白如玉描绘花鸟的玲珑酒具,顿时惊叹万分,疑之为天造之物,糜子仲久久沉溺于宝光之中无法自拔,直言你赠送给他的一套青玉酒具已堪称绝世宝器,每次他拿出宴客,都让客人们看得双眼迷离如痴如醉,谁知见了国君那套流光溢彩的酒具,他才知道人世间还有如此华贵之宝器,神色恍惚之下当众直言:如能求到一套敬呈他那嗜酒如命的老父亲,他愿付出两百金酬谢。”

刘存恍然大悟,随即满脸为难,似乎内心挣扎良久,才咬着腮帮说道:“大人知道我大汉制陶业匠师中流传的轶事,纵观当今天下作坊,也只有学生家里的陶窑和汝阳闵氏家族的陶窑,出过两次晶莹如玉的洁白器物,纯属苍天所赐,万中无一,可遇而不可求啊!学生承蒙苍天眷顾,数月前在窑中偶得数套彩陶,此后连续数月开了上百次窑,再也没有遇到彩陶了。”

说到这,刘存用力咽了咽口水,在程秉期待的目光中长出口气:“学生家里确实还珍藏着一套,也是数月前与那两套宝器同出一窑的绘彩白玉酒具,只是式样略微不同,如果……如果能对大人有所助益,学生愿意立刻返回,捧来献与大人!”

身高八尺的程秉猛然站起,一步胯下矮榻扶起刘存,满脸激动地连连点头:“子鉴高风亮节,不负我心中期望,本官定会有所补偿!”

刘存恭敬地弯下腰:“谢大人栽培,学生这就骑马赶回去,争取尽早给大人送来。”

“好、好!辛苦子鉴了!”程秉握住刘存的双手连连摇晃。

半个时辰不到,刘存策马进入城北庄园,找到正在指挥数百青壮用石碾夯实宽阔场地的吕平,将他带到十丈高的大槐树下低声问道:“糜家最近有没有找过你?”

吕平摇摇头:“自从上月派人送来一百个铁匠和两万斤生铁之后,糜家人再也没找过小的,城里糜家分号的掌柜糜丰几乎天天和小的见面,也没提到过别的什么,主上,莫非发生了什么事?”

刘存摇摇头,沉思片刻问道:“如果你是糜家家主,愿不愿意拿出两百金,用于试探我是否掌握制作彩陶的绝技?”

吕平吓一跳,可想了想又说道:“糜家富甲天下,传言糜家仅食客就多达三万,商铺遍布大汉各州,位于东海郡的各种作坊延绵数十里,一年红利数以亿计,若为了获得被天下富豪视为天赐珍宝的彩陶,花上两百金应该不算什么吧?”

刘存逐渐明白过来:“没事了,最近若有余钱,多向本地商家和各大作坊购买青砖灰瓦和造船木料,堆在庄子里储存好,等有机会就把庄子新修的护墙全都贴上砖,只要不超越朝廷定制即可,所有房屋按照我的要求,分成工坊区和住宅区,全部用青砖灰瓦建造,估计不久咱们就会用到,除了周边已经种上豆子的两千亩土地,黄道山北面有大量粘土,都是制陶和烧制水泥粉的上佳原料,必须尽快利用起来。”

“主上放心,小的已经买下黄道山北面的那片荆棘丛生的山丘,回头就叫人建造灰窑,开挖粘土开采石料,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的。”吕平越来越能干了。

次日中午,刘存如约捧着儿子刘振根据仿制成功的一套白黄绿三色绘彩陶瓷酒具,恭恭敬敬地送到程秉的书案上。

程秉小心打开精致华贵的檀木小箱之后,激动得直抽冷气,伸出颤颤悠悠的双手,拿出造型别致的长颈酒壶反复揣摩,反复端详上面技法尚显稚嫩的花鸟图案,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好久才不舍地放入箱中,长出口气对刘存重重点头:“子鉴,回去安心等候消息,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之前,你将以茂才身份获得国君召见,如果国君采纳本官建议,很可能破格任命你接任夏河县令。”

刘存无比震惊:“这这……大人,这怎么可能?”

程秉正色道:“有何不可能?依照朝廷祖制和郡国典章,分封郡国的国君有权任免治下各县官员,只需事后向朝廷报备即可,子鉴虽说出身于没落寒门,但文武全才,德名广播,兼之治家有道,宽厚勤勉,担任我琅琊国偏僻一偶的区区县令有何不可?只是……”

说到这,程秉狭长的眼里露出几许愧疚:“子鉴啊,你素来对本官鼎力支持,本官亦不能愧对于你,说句心里话,这个管辖方圆百里的县令不好当啊!黄巾暴乱以来,各州各郡有识之士深忧天下大乱,纷纷以各种理由辞官归隐,朝中阉人把持朝政,迷惑圣上,弄得整个大汉官场天昏地暗,惶惶不可终日,兼之朝廷之税赋日益沉重,处罚日益严苛,各地官员为之色变,深恐殃及性命,祸及家族,纷纷挂冠而去了!”

“我琅琊国虽然境况稍好,但数月来亦是流民遍地,暴乱频发,国君身边已有数名从事悄悄告老还乡了,王国北面之诸县、东武、姑幕三县,半年多来被黄巾暴民毁得千疮百孔,几乎没人愿意前往以上三县为官啊!本官有自知之明,做做学问吟诗作赋,弄些经文释义什么的还凑活,但绝不是做地方官的料,而且本官这个县令只是暂且代领,终究还是要回到国君身边的,可数月来没人愿意接任,如今流民滔滔而来,旷野哀鸿一片,更没人愿意接过这付重担了,兼之本县连年亏空,府库官仓空徒四壁,若有不测如何是好?急煞人啊!”

程秉长吁短叹无力摇头,自己都没心情说下去,感叹良久缓缓拐出书案,走近忐忑不安的刘存,轻轻拍拍他的手臂,看着他的眼睛诚恳地说道:“子鉴啊,虽然本官与你交情不深,但本官知你胸有锦绣,绝非池中之物,只是缺个机遇罢了,如今这个县令之职非常棘手,对别人来说满是艰险,做不好恐怕还有性命之忧,因此诸公唯恐避之不及,可对子鉴而言,未尝不是个机遇啊!至于如何抉择,子鉴自己定夺吧,不管日后如何,本官都会把子鉴当成朋友看待。”

刘存真的感动了:“恳请大人明示,学生需要做点什么?”

程秉开心地笑了:“什么也不用,在家等消息即可,对了,若是可行,再送本官一套‘金刚陶’茶具吧,家母很喜欢,两月前,本官把你家总管送上的那套金刚陶茶具托人带回敬奉家母,家母欢喜不已,极为珍视,谁知家母数日前来信,痛心地说打碎了个杯子,不成套了。”

刘存后退一步,恭恭敬敬深施一礼:“大人,学生回去就上山选料,定会在半月之内,给大人送来一套天底下独一无二的茶具!”

程秉惊喜不已,抬起手郑重致谢:“先谢过子鉴了,本官定会在信中将子鉴的高义禀报家母!”

次日下午,回到珠山坳口的刘存停下脚步,顶着烈日坐在石头上,默默俯瞰山脚下一排排整齐宽阔的红砖青瓦工坊、小河两岸整齐排列的一栋栋民居,以及五百亩开始泛出金光的稻穗和数千亩绿油油的田地,忽然感觉自己如同身处梦境一般。

来到此地整整半年时间,刘存每一天都过得很沉重,可如今回想起来,忽然发现过往一切如同弹指间的虚幻景象一般。

此时的刘存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几许欣喜、几许满足、几许忧患、几许恐惧……似乎更多的还是沉重,重得令他难以喘息。

“主上——”

刘存猛一回头,看到三十余名伐木的青壮恭敬地向自己弯腰行礼,悄悄吸口长气站起来:“不是规定午时不用开工吗?怎么上来了?”

众青壮面面相觑,中间一名身材敦实手臂粗壮的中年汉子上前行礼:“主上,乡亲们天天都叨念主上的恩德,每个人都不愿歇息,连女人们都抢着干活,时时告诫家中能进蒙学读书的孩子们,不能忘记主上和主母的恩情,小的也和弟兄们说了,要是偷奸耍滑,就不配做人,所以大家只要有力气,都愿意多干一些。”

刘存的眼睛湿润了,他转向身后的大海遥望良久,再转过身时已经恢复正常:“正午日头太毒,找个阴凉地方歇息吧,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不愿看到大家天天累死累活的,人活着为了什么啊?除了以劳作换取粮食和酬劳之外,还需要看顾家庭孝敬父母,需要妻子,需要孩子,需要过得舒心,需要繁衍生息,开心地看着自己的子孙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一群汉子听得双眼发红,刘存动情之下喃喃而语:“我也不知道今天为什么这么多话,可这些都是我的心里话,虽然平时咱们彼此从没说过话,但我心里从没把你们当成奴仆,而是把你们当成自己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不管你们信不信,这是我的心里话,唉!算了,不说了,你们去歇息吧,我刚从城里回来,觉得很累,也要回家了。”

刘存说完跳下牵着马缓缓下山,没有心机再回头看一眼,不知道所有汉子都冲他背影跪下,一个个满脸是泪,哭得如同孩子似的。

*********

新的一周,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十章 命运的抉择

刘存真的很累,回到家里洗漱过后,一头倒在榻上睡着了。

孙婉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点燃自制的一根驱蚊香,懂事的妞妞悄悄趴在母亲身边,看着轻轻打鼾的父亲捂嘴直乐。

后院银杏树下,二十多名被刘存收为武学弟子的幸运少年整齐地席地而坐,专注地望向正前方的黑板,盯着大师兄刘振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十个个字,随后提起细竹竿做成的笔,在各自面前的沙盘上跟着书写。

距离此地百步之遥的寨子里,此刻也没有往日的喧闹,王家寨资格最老的三十余名男性原住民齐聚老王叔家正堂,一个个神色凝重忐忑不安,很长时间没有人开口,屋子里的气氛非常沉闷。

须发灰白的三老之一的王四叔坐在老王叔右手边,粗糙的大手捧着刘存送他的弯把陶杯,陶杯里盛着如今已被所有人喜欢的野茶,他那双似乎睡着的眼睛一直盯着杯中泛绿的茶水,和数十年来的习惯一样,双唇紧闭沉默无声,不到关键时刻不会开口,哪怕开口,也只是用最少的言语,表达自己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看到长时间没人说话,众星捧月中的族长老王叔幽幽一叹:“这段日子,你们大多数人都找过我诉苦,有的埋怨说,南面大山下的人越来越多了,修建的红砖青瓦房子一排又一排,从南面山脚下的两条小河上游一直排到下游的海边,他们抢着开垦了越来越多的田地,还修建了一条条连通东西南北足足五丈宽的道路和石桥,每一户人家懂事的孩子,都能进入新寨子中间那座宽大的蒙学读书,所以,咱们寨子的不少人觉得刘存偏心,觉得他忘了当初咱们收留他一家的恩情,不再帮助咱们王家寨了。”

停顿片刻,脸色阴郁的老王叔继续说道:“还有人对我说,咱们村的日子越过越好,家家户户住进了新瓦房,田地比半年前多了十倍不止,五个陶窑每月能烧出五千件亮闪闪的黑陶,每户每月都能从商队得到五万钱以上的分润,有了婆娘,有了小妾,还有了牛马和家奴,啥都不缺了,干脆挑明单干算了,和南面的新村划定土地界限,再立上界石,商队也要分出来,反正商队里的近半人是咱们王家寨人,这几个月走遍了南北八个县,买卖越做越大,已经熟门熟路了。”

“也有人说,刘家哥哥宽厚仁义,没有他就没寨子的今天,他也绝不会不管咱们,要是谁心里有不痛快,完全可以找刘家哥哥好好商量,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能分开,不管今后的日子是甜是苦,谁也不离开谁,只有这样,咱们寨子所有的老老少少才会过得安稳,往后日子才有依靠。”

陈述了以上三种意见,老王叔停下环视一圈,然后端起面前矮几上的茶水缓缓喝几口,似乎没听到堂中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放下杯子侧身与右手边的王四叔耳语几句,看到王四叔微微点头,再转向左手边,细声征求村中最老的猎手王六叔的意见。

堂中交头接耳的人慢慢安静下来,不少人望向了坐在王六叔下首位由始至终沉默寡言的王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