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看来,赵岩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赵岩升官了,他们现在的好日子也能继续延续,而对朝廷的封赏,士兵们并不是很在意,因为赵岩会给他们奖赏。

其实很多士兵已经有些起不及待的想要返回登莱好好与家人庆祝一下

八讨皇卜要检阅,只得按捺下心中的火※

当晚张凤翼向崇祯递交了封赏名单,赵勇、王文岳、林毅三人原本官职最高,已经到了游击将军,因此升为参将。吴永亮、李然被升为游击将军,骑炮营营长薛青,及抬重营营长贺顺文被升为守备。

其余名单各军官,也都是官升一级。

崇祯看着这名单,感觉有点拿不出手。于是拿起毛笔,授赵勇昭勇将军,印,授林毅“昭毅将军小印,授王文岳“定国将军。印。

这三个将军,都是正三品。

另授吴永亮“定远将军。印,授李然“怀远将军。印,这两个将军是从三品。薛青为“武德将军”贺顺文为“武节将军”这两个将军是正五品。

第二日,崇祯在文武百官的陪伴下,出城检阅勤王大军。

只见登莱军在城下列成一个个整齐方阵,崇祯一出现,所有士兵齐齐半跪,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有些意外,想不到竟如此整齐,与他平时检阅的京营区别很大。

“众将士平身。”崇祯扬声道。城下的登莱军陆续起身,再次挺直了腰杆,如同长枪一般竖立。

当崇祯与百官仔细打量眼前这支军队时,惊讶的发现,这支军队不仅仗甲鲜明,且兵强马壮,更是练有素。

“果真是精锐之师。”崇祯看了之后,更是肯定卢象升对登莱军的评价。那些对赵岩抱有敌意的官员,见了这样的大军,心中顿感忌惮。

这时崇祯身边的王承恩上前,手中拿出一道圣旨,高声喧道:“赵勇接旨。”

“臣接旨。”赵勇从队前走了出来。

“赵勇作战有功,杀敌勇猛小封参将,授昭勇大将军印,以嘉其功,钦此。”王承恩念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勇脸上看不到任何的神情波动,神情虽然很是肃穆,但好似一点也不激动似的。

“林毅接旨。”

“臣接旨。”

“封参将,授昭毅大将军印,以嘉其功,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林毅也同赵勇一般的神色,肃穆。却无波动。

“王文岳接旨。”

“臣接旨。”

只”,封参将,授定国大将军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文岳的神色也同样如此,只有肃穆。

王承恩一连念了七道圣旨,一口气就封了七个将军,从正三品到五品不等,而且都是越级而封,如三品的昭勇将军、昭毅将军、定国将军,都得副总兵以上才能封。他们身为参将便封了。

将军可是非常难封的,大明各路总兵很多连小小的五品将军都没封,何况是三品,从三品这样的级别。

可见崇祯为了笼络登莱军的将领,可是下了血本。不过这样的笼络,虽然有效果,但若要想让这些将领背叛赵岩显然没半点作用。

因为登莱军中并不认为封将军、封爵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而是以抗击异族、开疆扩土为最高荣耀。

他们是赵岩一手提拔起来的。经历过赵岩的思想灌输,更是被赵岩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的魅力所折服,就是封个国公也不可能能让他们背叛,同时他们也没有背叛的能力,登莱军上下士兵经过思想灌输以及启蒙教育的展开,对这方面非常敏感,一旦某将领背叛了赵岩,不用多久就会众叛亲离。

这种至上而下,至下而上的制约力,已经让赵岩无所畏惧任何笼络手段了。

“登莱军其余将士,不畏强敌,慷慨赴战,保得京畿免遭涂炭,一律晋升一级,钦此。”王承恩又念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子岁万岁万子岁。”

所有士兵皆是欣喜的半跪在地上,赵岩这时对崇祯问道:“陛下,是否开始检阅?”

“嗯?”崇祯不解,这不是在检阅吗?既然赵岩这样问了,便回答道:“开始吧!”

“是。”赵岩领命后,喊道:“阅兵开始。”

“阅兵开始。”乐队指挥官大声喝道。顿时鼓乐齐鸣,一队五十人组成仪仗队士兵从远处行来。

当头两人,一人手持寒如秋水般的军刀前指,一人手持日月旗。庄严肃穆,整齐划一的走来,每一步,皮制军靴在地上踏出啪啪的声响。

这些仪仗队的士兵,每一步都保持着整齐的步伐,如同一台机器一般,迈着步伐缓缓前进。

“嗯?”崇祯从未见过如此整齐划一的步伐,不由大感惊奇。

当这支仪仗队行至面前时,仪仗队队长高声喝道:“敬礼。”

“哗啦!”一声,五十名士兵齐齐斜视,举起了手臂。

“礼毕。”

又齐刷刷的放下了右手。

后面先锋营、疾风营两个骑兵营骑马行来,每匹马之间都保持着同等距离,马匹速度保持一致。

看得崇祯和百官们惊异不断。

接下来是骑炮营,拖着两百门三百斤重的榴弹炮行过,后面则是步兵营,登州营、莱州营、青州营三营踏着整齐的步伐行进。

这三营的士兵,在前进中虽然不如仪仗队那般分毫不差,但却也是十分整齐,每营七千人手持武器小整齐的行来,那气势绝对让人震撼。

最后是抬重营,赶着马车而过,抬重营的马匹非常多,运粮完全靠畜力,不仅更快,而且运得更多。

那些不正规,动辄几十万人的军队,很多时候都是靠人力运粮,运输能力极低,慢且少,损耗又高小更是破坏生产。

崇祯在登莱军中看到了许多火炮,每个步兵营后面都有两百门,骑炮营也有两百门,而抬重营也两百门,加起来就是上千门。

而火箭更是奇多,每营两百辆装载着火箭的发射架,加起来有六百架。

崇祯问及火炮、火箭数量,赵岩如实回答,崇祯听到这个恐怖的数字,惊讶道:“难怪能一次就炸死两万多清寇。”

这个阅兵过程让崇祯看得热血沸腾,但显然没看过瘾,又对赵岩说道:“爱卿不如让登莱军演示一番火器,让联看看火器之威。”

“陛下,火器声势甚大,必会惊扰,姓”赵岩犹豫间。崇祯摆年说道!“无妨,就演示吧!※

见崇祯不容拒绝的语气,赵岩只好答应,指着侧面远处的空地说道:“陛下,那就射往那边如何?”

“好。”崇祯点头同意。

赵岩连忙让人传达命令。

“登州营,向右转。”

“一连向右转

“二连

随着命令层层下达,登莱军全体向转向,赵岩对崇祯说道:“陛下,我们上城墙观看,看得更清楚一些。”

“好。”崇祯兴奋道,“那便上城墙观看。”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上了城墙小看着城下的登莱军。城下的登莱军已经摆开阵仗,火炮、火箭等皆已就位,后面的炮手和火箭兵陆续点燃火把。

“开始。”赵岩对边上传令兵下令道,传令兵朝城下打出了一道旗语一火枪齐射!

三个步兵营的火枪手立刻小跑着移动到前阵,分三队,每队分两列,一列跪姿,一列站姿。

“第一排,预备”指挥官大声呼喝道。

“射击!”

“砰乖”

在城墙上的人们马上看到两千名火枪手,齐齐扣动扳机,枪口上冒出了一团亮光,然后硝烟弥漫。

“第二排,,射击。”

“第三排射击。”

一声声喝令,六千名火枪手流水线一般的将子弹源源不断的射出。

崇祯看得惊奇,赵岩在边上向他解释这样射击的好处,“我大明各路官军作战时,火镝只能发一次。不过登莱军采用新式自生饶,不仅射击速度快,雨天能够使用,而且分三队轮流射击,便可源源不断的攻击敌军,此次清寇便是这样被毙敌万余。”

“妙,妙。”崇祯有些迫不及待的对赵岩说道:“爱卿快演示一番其余火器。”

“臣遵旨。”赵岩心中微微一转,让传令兵打出发射火箭的旗语,命令一下,三个步兵营的火箭兵在辅兵的帮助下,点燃了发射架上的火箭。

二十公斤重的火箭,咻咻的往天上蹿。箭身上的哨响装置发出凄厉的声音,拽着插红色的火焰划过天际。

只是给皇帝观看,并没有发射所有火箭。只是发射了一半,不过也有四千五百支,其声势可谓诣天。

天空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火箭。如飞蝗一般疾射而去,凄厉的哨响传遍京城,接这遍传来轰隆隆的爆炸声。各路官军虽然也有装备火箭,并且有时一场大战下来发射十多万枚都很平常,但那种火箭很小小也没什么杀伤力,只能让人马受到惊吓罢了。

这和加重到二十公斤的格里斯火箭,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硝烟弥漫间,草地燃烧起了熊熊火焰,被轰炸的那片地方很快化为一片火海,赵岩若无其事的笑道:“此乃臣带领工匠研发的新式火器,名为火神炮,可以打到一千五百步一步两米左右之外,爆炸后弹片横飞,毙敌之利器。引火之效更优,若用来打击建虏城池,必然可使其城烧成一片火海。”

和崇祯闹翻是肯定的,不过事先威慑一下显然是不个不错的主意。

崇祯的脸色果然微微变了变,不过并不是太明显,但却落在了赵岩的眼中,微笑道:“陛下,还有火炮未曾演示。”

“那便演示吧!”崇祯笑着点了点头。赵岩边上的传令兵马上打出旗语一火炮射击。

很快下面也打出一阵旗语,询问轰炸距离。

“一千米。”赵岩对传令兵说道,传令兵又打出一道旗语。

“目标正前方一千米,炮兵连就位。”

“目标正前方一千木,骑炮营就位”

“预备”点火。”在指挥官的嘶吼中,炮兵点燃了火炮的引信。

“轰轰轰”沉闷的炮响接连不断的响起,三个步兵营,加上骑炮营,共计八百门火炮,在这一刻齐齐开火。

八百门火炮一齐开火,其声势可想而知,大地被震得都微微摇晃,轰隆隆如同打雷一般的炮响连绵不绝。

硝烟已经将炮兵阵地淹没,但一颗颗大光球还在不断升空,然后轰击到一千米外的草地上。

那些大光球许多都在低空爆炸,形成绚丽的光点,草地却被肆虐得千疮百孔。

震耳欲聋的炮声,让许多大臣都捂住了耳朵,崇祯却不捂,站在城墙上静静的看着这壮丽的一幕。

八百门火炮接连不绝的进行轰炸,形成了源源不断的火力,轰炸了两轮,赵岩才让炮兵停止炮击。

温体仁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炮击一停,马上对崇祯说道:“陛下,登莱军如此精锐,若调往辽东必能大败建虏。”

温体仁这么一说,其余大臣也是心领神会,纷纷进言道:“是极是极,登莱军火器如此犀利,陛下可择一名老将,调出一部分登莱军前往辽东,必能一扫颓势,重振国威。”

“众位爱卿以为,调多少合适?”崇祯沉吟着问道。

“辽东战局糜烂,少了自然不合适,起码需要三万人。”温体仁沉吟了片刻说道,好像深思熟虑了一番似的。

赵岩却在边上闷不作声的冷笑,想要分老子兵马?就是讲明不交又能如何?

“爱卿以为如何?”崇祯用商量的语气对赵岩问道。

“回陛下,登莱军上下将士是用来杀敌的,不是拿去送死的。”赵岩冷测测的说道。

“爱卿何出此言?”崇祯脸色微变问。

“我登莱健儿若到辽东。陛下可能保证粮草供应充足?”赵岩问道。

“自然可以。”崇祯不容置疑的回答道。

“陛下下拨饷银自然容易,不过陛下能保证饷银用至实处?”赵岩看着张凤翼冷笑道:“臣受抚三载,臣练兵饷银多为自筹,凡兵部下发军饷,皆是层层克扣,到臣之手不足半数。若非臣颇有家资,岂能练出如此兵马?若儿郎们到了辽东,军饷再层层克扣,又能剩下几何?登莱军将士之以精壮,全因粮饷充足之故,若是军饷遭污,必定甲解兵诱,人困马乏,到时以何相战?”

朱由检皱眉看向了张凤翼,此时朱由检早以得知,只是当时并未引起他的重视。

“污蔑,我兵部下发饷银。向卞高多少发多少。不曾茧扣讨一分厘六“张凤翼脸部红滞跳的反驳道。

“那为何各路官军缺饷兵变不断?”赵岩问道,“若无缺饷,岂会有流贼之祸?”

“皆因武将贪鄙。流贼四起乃袁贼之祸。”张凤翼一口数定。

“袁贼之祸是不错,不过尚书大人如此说来,鄙人也是贪鄙无比了。竟污了三十七万两饷银。”赵岩冷笑着说道。

陕西流贼之所以愈剿愈盛,全因陕西边军加入了流贼的队伍。如果是一群种地的农民怎么可能会打仗这种技术活。

而之所以陕西边军会加入劫掠,完全因为崇祯听信了袁崇焕的战略,把所有银子都投入到了辽东战场,导致陕西边军缺饷丑个月缺饷的边军只能以抢为生,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