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力骡机和水力织布机的成功,赵全和赵岩商议之后,扣除了今年可能要用的银子,划出六十万两来进军纺织业,今后这一块施行独立核算。

几个月后棉花就要成熟了,所以骡机和水力织布机也应加紧时间建造,同时还要严防技术被人偷学了去。

纺织厂计划建在沙河沿岸,毕竟赵家堡边上这条河流并不大,而且军器局要用。

这个月不断有流民前来赵家堡,然后在唐正泽的组织下,安顿在黄县的无主土地上。

去年安顿下来的屯民,此刻进入农闲时期,各家各户都领了些家畜的崽子回去养,边在团练的主持下进行操练。

来到黄县的流民可谓源源不断,济民商行已经铺遍山东,每个州县都能看到济民商行在招募流民。

山东各地的流民一时间少了大半,这让朱大典甚是欢喜,这些流民可是动乱的根源,偷窃、抢劫,一个不好还会酿成大规模的流贼。

只要这些流民能安定下来,一般也闹不出什么祸端。在当今圣上脚下做官,随时都是充满危险性的。只要山东能够平靖,以后的官途也能平坦。

除了山东的流民,济民商行正在往北直隶和河南方向招募流民,已经开始在沿途设立补给站点,供应流民路上的吃食。

河南自是不用说,河南已经是连年蝗灾,黄河一带的蝗灾绝对是历史悠久,直到后世才被消除。

有蝗灾,自然是有旱灾。旱灾蝗灾肆虐的河南,存在着大量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百姓,流民自然是多得很。北直隶这些年同样是旱灾不断,加上满清的破坏,富庶的北直隶已经变得十分萧条。

山东境内的流民,许多因为活不下去都当了土匪、盗贼。这些土匪和盗贼通常都是青壮。

因此五月初,赵岩上报朱大典登莱剿匪一事。对于这种肯定能通过的事情,赵岩一般都会向朱大典上报,表现得十分安分。

果然,没过两天朱大典就发来回复,让登州知府陈钟盛和莱州知府孙耀光配合剿匪一事。

赵岩随即写了两封信,发给登州知府陈钟盛和莱州知府孙耀光。

陈钟盛与赵岩的交情虽说不深,但也还算不错。而莱州知府孙耀光对赵岩就有些不感冒,不过巡抚大人既然有令,也对这次剿匪行动做出了回应。

没过几天,登莱二府各州县都贴出了榜文。不由引起了百姓的围观。

“上面写着什么?”

“王先生,快给大家念念,上面写了什么。”

一个年过半百的秀才看着榜文,边念道:“四年孔有德作乱山东,六年方平。以至登莱荒芜、匪盗丛生。新任登莱游击将军赵岩,奉命总剿登莱匪患。然登莱二地匪盗多数本为良民,念尔等落草是为局势所迫,若能悔改则既往不咎。悔过者可往当地官府自首,由官府发放耕牛、种子组织屯垦。若不悔改,可待剿之”

这榜文贴遍了登莱二地各州县,消息迅速的就传开了。

那些土匪并非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抢到东西自然要销赃,而且弄到银子总要花的,州县是那些土匪经常出入的地方。

一时间消息传便登莱匪盗,许多土匪都不以为然,听到这消息唯有冷笑。官军进剿?开什么玩笑,那群贪生怕死的官军怎么可能会去剿他们。

在他们看来,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但也有一些土匪见到这榜文后,带着手下的小弟到官府自首了。毕竟现在登莱二地的土匪,很多人都是无奈之下才落草为寇。

榜文一出,见能过上光明正大的生活,一些土匪头子还是乖乖的去自首。期间自然少不了闹出散伙的事儿,甚至是因为想法不同而发生内斗。

自首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在无视或者观望。

那些自首的土匪,都被送到了赵岩那儿。榜文上虽说耕牛、种子等物由官府出,但实则是赵岩出。官府怎么可能会出钱,在那些官员看来,出钱安置流民还不如往自己口袋里塞。

毕竟现今做官不容易呐!给上官送礼,给吏部送礼都是必须的,甚至都形成制度了,例如在上县,知县上任,下面的县丞、典史得出七两银子孝敬,中县五两,下县三两。

若是知府,上府最少得几五六百两见面礼,中府二三百两也是跑不了的,地府的话,百两银子也是肯定的。

明朝的官员虽然很少横征暴敛,是因为他们可以贪污已经收上来的银子。因此翻开史料就会看见,经常看到某地某地官员拖欠税银,皇帝勒令他们限期上缴

而地方官员之所以很少横征暴敛,则是因为言官太厉害了。那些言官不仅京城有,而且各省也有。

言官甚至连皇帝都敢弹劾。

这些言官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因为他们以参倒他人为荣。一旦把某BOSS给打翻在地,他们就扬名天下了。

出名了有很多好处,走到哪都会有人把他们奉为上宾。

当然,言官的心态也是有所不同的。

众所周知,言官是一个没油水的职务。

穷的言官,光脚不怕穿鞋的,出了名日子就好过了,多少会有一些收入。而富裕的言官,求的则是一个‘名’。

就如同后世的明星一般,谁都想成明星,特别是互联网时代,那真是各方妖孽辈出。言官则是最容易出名的官员,出名也就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地方官员若横征暴敛,难保会被参上一本。就算朝中人脉丰厚,照样参你一本。

所以明代的官员,多是开一些不高的杂税。而对百姓压迫厉害的,还是那些小员小吏。那些使吏没办法贪污收上来的银子啊!只能在收税时做些手脚。

迟来的第二更。。。。

第二卷:猛虎出闸第二十六章:火神炮

校场上,两营士兵整齐的排列着。

赵岩身着一件板甲,头戴一顶钢盔,乘着一匹黑色骏马而出。

“万胜,万胜。”

校场中的士兵顿时齐声呐喊,许多士兵脸上都出现了一丝狂热,跟着节奏大声呐喊。

那是给他们带去安定的人,那是给他们带去理想的人。

赵岩抬起手,呐喊声顿时停了下来。

“众位将士,我等日夜操练,为的就是保境安民。今日我等从抚,更因为国出力。登莱匪患不绝,你们说,怎么办?”赵岩吼道。

“剿灭他们,剿灭他们”

“好,一营二营主剿登州,骑兵营总剿莱州,出发~!”赵岩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妥当的士兵马上立即出发。

此刻已经有一部分长枪兵装备上了板甲,这些长枪兵是位于最前排的那一百人,位于最前排,危险性也越高。

所以最先装备了板甲,同时出行也配备战马,配备战马的步兵,西方称之为龙骑兵。虽然经常有负重越野训练,但背负三十多斤种的装备进行长途奔袭还是很吃力的。

第一营全营总剿登州以西,这里是登州匪患最为严重的地区。第二营一分为二,一半剿登州,一半跟随骑兵营剿莱州。

骑兵营则分出四百人,在登州协助步兵营。

骑兵营虽然总剿莱州,但只能对付那些规模较小,实力差劲的土匪。毕竟骑兵营目前还没有全部装备上板甲,用骑兵冲杀很容易出现折损。所以那些大规模的土匪,还应该用步兵营与之配合。

跟随骑兵营前去莱州剿匪的700名步兵同时也配备了马匹,这些马匹都是上马,较之骑兵营的清一色上上马要差上一些,只是代步用的,马匹并不需要那么优良。

在马铁蹄的轰隆声中,骑兵营朝着莱州疾驰而去,第一营与第二营则向西而去。赵岩并没有跟去剿匪,而是带着五十名亲卫朝着龙口港而去。

龙口港是黄县的一个优良港口,赵岩在此处设立了一个造船厂,规模不大,只在登莱收拢了四百多名船匠。

这些船匠都是北方的,所造战船不太符合赵岩的要求。

他要的战船,是能在海洋中经受得住风暴的。否则难免重演出海被吹回来的后果,北方所造的战船,一般不太合适在海洋中航行。

南方的战船,闽江口一带的造船技术显然更符合他的要求。

目前赵全已经派人到福建、广东去招募船匠,特别是闽江口一带的船匠,郑和下西洋时的船大多在闽江口制造。

郑和下西洋时之所以能造出那么大的船,主要是宋朝留下的遗产,如今海禁多年,宋朝的许多技术已经失传,但福建的造船业依旧是大明最先进的存在。

船型赵岩并不缺,郑和下西洋时的船明显不符合他的要求,重要的还是技术。

目前造船厂正在建造赵岩给出的飞剪船图纸,飞剪船是一种运输船只,是帆船中最快的,横跨大西洋只要13天,从山东到日本,用这种船估计两三天就能到达。

不过飞剪船的缺点就是无法作为战舰使用,另外也无法运送易碎物品。若是要去日本贸易,还得造些平稳的福船来运送玻璃、瓷器。

同时还要造些战舰护航,到日本贸易绝对是虎口夺食,荷兰人、郑芝龙都盯着这快肥肉,赵岩要横插一脚,自然得有足够的战舰进行护航。

到日本贸易方面赵岩并不急,不过军器局正在抓紧研制火炮,目前火炮已经设计出了几种。

不过都不太符合赵岩的要求。

海军的火炮,重一点没有关系。不过要求射程远,射速快,精度高。

架退、螺线、后装、炮套、缠钢丝,赵岩把这些技术一股脑的弄了出来,让军器局的火炮实验室抓紧时间研制。

架退炮能提高射速,拿破仑滑铁卢时就是因为炮兵打*炮打没力气了,毕竟复位炮管很花力气的,而且还耗费时间。

螺线能提高精度、射程,采用螺线必然要采用后装的方式,否则装弹很困难。而后装的炮弹必须使用柱体,单纯的柱体炮弹是不行的,闭气性太差,所以还要加上紧塞器。

炮套、缠钢丝的技术是为了防止炸膛,可以装上更多的火药,使火炮威力提升,炮套一般海军使用,因为不必要担心重量问题,缠钢丝则是陆军炮使用。

同时把火炮前装变后装,在船舱内就能直接装弹,即安全又快速。还可以在大炮上装望远镜,这样能提高精度。

火炮的优良与否,直接关乎到海权问题。

这些目前还未出现的火炮技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达到,只是缺乏一个创新而已。

赵岩虽然在工艺上水平不高,但这些技术完全掌握。而那些工艺,则由那些工匠去完善,没他什么事。

军器局的火炮实验室,成天都在打*炮。轰隆隆的像打雷一样,赵家堡的人们已经是见怪不怪。

火炮实验室所需的材料、人力都是优先供应。

第一营,第二营,以及骑兵营在登莱二府展开了十分凶猛的剿匪行动,从第五天开始,不断又土匪头子和其骨干的首级开始在登莱的各州县进行传首。

这次剿匪与上次不同,上次剿匪时的土匪头子和骨干多数拉去劳改,少数罪孽深重的才被斩首。

但这次抓到就砍,砍了脑袋在登莱的各州县游街一遍,然后用瓮装着,放到距离最近的州县的亭梁上。

一时间登莱二地的土匪不由闻之色变,到官府自首的土匪一时间多了起来。

赵勇将第一营一分为二,分头剿灭大股土匪。在剿灭了几处土匪后,终于在栖霞遇到了一窝较为棘手的土匪。

那窝土匪大概五百人左右,盘踞在一处山头,在上面建起了寨子。见到赵勇带人进剿也不逃窜,抱着一副死守的模样。

只见赵勇从轴重连那里搬出了一百多杆火箭,将火箭插在铁管内,然后点上火。

在凄厉的呼啸声中,一枚枚火箭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呼啸着落进山寨内。只听到轰的一声爆炸声,接着隐约传出惨叫,然后直接燃起了大火。

火箭发射管有两种,一种是单发管,马匹直接就能驮着走。一种是车载发射管,样子类似与后世的火箭炮,车上一共有十五个发射管。将火箭绑着的木杆插进管内,然后一起点燃十五枚火箭的引信,十五枚火箭齐齐飞出。

这火箭就是军器局刚刚研制出的格里斯火箭,由于时间较短,只制造出了两百多枚,此次是第一次投入战斗使用。

不过现在这火箭不叫格里斯火箭,军器局的工匠把它称之为火神炮,因为这种火箭的引火能力超强,而且能像大炮一样进行范围杀伤。

火神炮摧毁建筑物主要方式是靠烧,对人马的杀伤力比大炮的实心弹还强,范围三米内的敌人必死。缺点就是落点太大,精度无法有效控制,但也架不住发射速度快,只要有足够的发射管和火箭,就能形成比火炮还密集的轰炸效果。

射程大概在一千五百米左右,军器局的工匠正在研究提高射程的方法,一枚火神炮的造价达到一两银子左右。

一口气发射了三十多枚火箭,土匪的寨子直接燃起了大火,由于山上缺少大量水源,寨子里的土匪救之不及。

这火神炮的威力和壮观的场景效果把一群士兵看得目不转睛。

赵勇看得过瘾,见山上的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