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阀治世-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出半个月,西班牙人带来的那上千万两白银,在青岛大肆采购后宣告全部外流,西班牙人也把二十多艘商船装得满满的。

西班牙人离开时,近海舰队还派出了五艘战船护航,一路送到了松江这才返回。西班牙人的到来,同时给赵岩带了一个消息,那便是西方的小玻璃镜已经不值钱了。

“听说巴掌这么大的玻璃镜,价格已经降到大概一百五十白银了。”赵全很郁闷的说道:“看来明年我们的玻璃镜也要降价了。”

“即使是一两银子一面,也是暴利。”赵岩笑道,“明年继续降价,最小的镜子降到1两银子,全面进行平民化。”

玻璃镜的制造方法快要捂不住了,登莱科技院和登莱大学很多人都已经能自己弄出镜子来了。

这东西想要捂住那是几乎不可能了。

不如明年疯狂降价,迅速将市场扩大,用数量来赚取同样的利润。

“不会太低了吧?”赵全迟疑的问道。

“最小的就是要低,欧洲的镜子价格还会越来越低,到时候他们反过来卖到我们大明来,会使白银外流的。”赵岩说道,降价的目的也是为了预防被欧洲玻璃镜反攻。

“至于大的镜子,我们明年推出更大的,继续走奢侈品的路线,玻璃镜的市场虽然说可能保不住多久,但玻璃制品方面我们还是存在巨大优势的,让玻璃厂重点开发玻璃制品。”赵岩交代下去,赵全便记了下来,然后交代下去。

小镜子走向平民化,大面的依旧是奢侈品,几乎不会有所损失,只是市场寿命缩短了,但以这个发展势态,玻璃镜的垄断局面不会持续太久了。

还不如能捞多少就捞多少,将利润最大化。

玻璃制品并非只有玻璃镜一种,其他的玻璃制品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既然玻璃镜的时常保不住多久,那就重点研发其他的玻璃制品,不断的推出新产品。

赵岩随后还亲自到玻璃厂走了一躺,玻璃厂已经迁出了赵家堡,设在了赵家堡外面。

赵家堡外面没有城墙,但却发展的非常快,一条条的街道已经在赵家堡外面建了起来,同时周围还有许多工厂。

有没有城墙已经无所谓,山东一片平靖,连个毛贼都难遇到,城墙实在没什么用。

随着赵岩的势力不断扩大,赵家堡作为他的行政、军事中心,自然是愈发繁荣,周围的地价不断攀升。

要想在赵家堡外面买一栋宅子,起码需要上百两,越靠近赵家堡价格越高。

赵家堡内部,则是有价无市,那里的地皮是赵岩的,他基本上不卖地皮。城外的地皮则是私人的,可自由买卖。

现在全山东的地皮,大多都是私人的,除了赵岩手下的纺织厂、养殖场、军器局之类的机构和工厂所占土地才属于他。

赵岩分下去的田产,也逐渐都属于个人了,只要耕种满三年,那五十亩地就是私人的。但农业地要改用必须上报审批,审批通过了才能该为他用。而买卖上,要把分配到的田产卖掉必须上报原因,若是移民、转业什么的,马上就可以通过。

而那些自耕农原先所拥有的土地,则无需审批。

赵家堡周围的地产,已经审批过了,方圆十里内的田产可以自由买卖。赵岩几乎不在这上面收什么费用,后世的高房价让他感觉恐惧。

世界这么大,住个房子没那么难吧就算是人口十三亿。

在政府不征收费用的情况下,地价只会按照市场价格波动。所以现在赵家堡的地块虽然涨得较快,但也不那么离谱,远远比不上京城的地价。

赵家堡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在大明独树一帜的。

已经有很多建筑使用钢筋水泥,盖起来的房屋很像后世的房子,但外观上并没有西方人的那种风格,工匠们在房屋的外面加入了许多原有建筑的风格,雕龙刻凤是少不了的。

赵岩住的屋子就是这样的,结果遭到了许多人的效仿,这些房子和后世的房屋基本上没什么差别了。

钢筋混凝土浇筑,里面是白色的墙壁,还有明亮的玻璃窗。赵家堡的建筑用玻璃没有打什么图案,毕竟在赵家堡,不用别人把这些玻璃拿去做玻璃镜。

来到玻璃厂,玻璃厂里十分忙碌。

里面的工人正在烧制玻璃,工匠们熟练的将玻璃溶液吹制、压制成一个个玻璃制品,玻璃镜并不在玻璃厂里加工,而是在赵家堡内加工。

经过四年的发展,玻璃厂的规模已经发展得很大了,员工数量达到五千多人,每天都能产出大量的玻璃。

最赚钱的还是玻璃板,玻璃板可以用来做镜子,还可以用在建筑上,因为透光性非常好,所以很快在山东的建筑行业普及开来。

其次就是工艺品,随着工匠的技艺愈加精湛,各种各样的精美工艺品随之出现,这些工艺品的销售量已经开始大幅度攀升。

虽然质感上不如琉璃、玉器、瓷器,但由于玻璃工艺品价格低,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在大明虽然卖不到太高的价钱,但在海外的土著眼里,这东西比黄金还值钱。

玻璃板和工艺品之后,就是用于其商品包装上的了。

最先采用玻璃的商品,是登莱的红薯酒。但事实证明,红薯酒并不好卖,这东西喝上去就像是白开水加酒精,在大明只能走低端市场。

但由于价格低,包装较好,销量还是比较大的,但利润却是没有多少。

红薯酒的包装很快启发了山东的酒商,也跑来玻璃厂订购玻璃瓶,陆续出现了三个使用玻璃瓶盛装的白酒品牌。

由于玻璃瓶成本低,卖相好,除了酒之外,还有许多食品类的东西采用了玻璃瓶的包装。

山东的商品品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

自从赵岩的《工商规鉴论》出现后,许多商人都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大明各地都刮起了一阵品牌风。

随着一些商品的销量扩大,对玻璃瓶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玻璃厂在济南已经开了一个分厂,专门生产各样式的玻璃瓶。

玻璃厂最高端的产品,无疑就是光学镜片了。

望远镜,瞄准镜,都是玻璃厂制造出来的,随着扩军计划的展开,望远镜的需求量比较大。

军部再次向玻璃厂订购了一批望远镜。

赵岩在玻璃厂视察了一下实验室,实验室有很多间,分别研究不同的项目。

不过核心的一点,就是研发新的玻璃品种,以及玻璃的生产效率。

玻璃的潜力远远不止于此,各种各样的玻璃在后世琳琅满目,作用也各有不同,研究的主要方向,还是军用。

实验室里每头都在做大量的实验,正尝试着用不同的材料来烧制玻璃,为此已经得到三十几种的新型玻璃。

这些新型玻璃很多都毫无实用价值,不过成果还算不错。

赵岩来到玻璃厂,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扩大玻璃板的生产能力,明年玻璃镜要走向平民化了。

再过几年,等失去暴利后,就可以把玻璃厂的大部分产品都丢给那些商人来经营,留下实验室就行。

第一百八十六章:决战浑河之畔(上)

辽东

寒冷的冬夜,人人都躲在帐篷里,不敢面对外面的寒风。

外面实在太冷了,若是在外面站着不动,极有可能被冻伤,衣衫单薄一些的人甚至会被冻死。

黎明还未到,度过浑河的山东军军营内,便已是一片喧腾。

各营已经早早的把士兵唤醒,然后埋锅造饭。

多铎一夜未睡,山东军已经兵临城下,连夜都在调兵遣将,同时沈阳城内的金银珠宝要带走,铠甲兵器要多带,城内满人统统都要撤离。

之前虽然有准备,但却那么彻底。

虽然说山东军还没有回信,但多铎很自信,自信山东军必然不敢妄动,以他对山东军的作战风格来看,山东军非常重视辽东的汉民。

他觉得山东军还在考虑,但最终还是会妥协的。

然而多铎却低估了山东军荡灭满清的决心,而且是不惜代价的决心。

黎明的曙光出现在了辽东平原的地平线上,冬季的黎明来得很晚,将近六点多天才出现一些蒙蒙的亮光。

然而黎明刚降临,山东军的九万兵马已经吃过早餐,正肃然待命。

“出发。”刘恒一声喝令,不一会,全军便浩浩荡荡的杀向七里外的沈阳。

清军的营寨就设在山东军五里外,清军埋锅造饭时,多铎已经接到消息,先是一愕,然后高声问道:“他们难道想打吗?”

“臣臣不知。”范文程结结巴巴的说道。

“吹号,迎战。”多铎杀气腾腾的喝令道。

山东军刚行出不到一里地,清军便已在远处等待。

清军十万骑兵,如同人海一般,伫立在山东军两里外形成对峙局面。多铎昨日连夜将抚顺的两万清兵调回,他手中的骑兵已经达到十万。

然而这十万人中许多都是新兵,不似原来的八旗那般身经百战。除了这十万骑兵,从后面陆续由赶来了两万步军,加上多铎连日调回的四万步军,兵力已经达到十六万。

而对面的山东军,只有8。8万,其中还有三万是收编的汉军八旗。

多铎有意和谈,再次派了一个信使过去,然而山东军却是断然拒绝。多铎面色铁青,阿敏看着对面的山东军,虽然没和山东军打过几次,但心中却是发寒,对多铎说道:“皇上,我们还是撤吧”

“撤?往哪里撤?”多铎呵斥道:“我们现在一撤,这些明狗马上就会咬上来,我们的族人若没了,我们还有翻身之地吗?”

阿敏听了不由默然,若是撤退,山东军一旦咬上来,恐怕到时更得完蛋。毕竟现在还有十六万大军在手,一旦撤退,首先死的就是那六万步军。

步军一失,骑兵倒是能跑,但他们的族人用什么跑?

族人都死光了,他们拿什么翻本?

“战,现在只有战。”多铎大吼道:“此战,系我大清国运,系我满洲一族生死,谁若敢退,一律斩首。”

“是。”个旗的额真们听到多铎如此说,不由也是一股热血上涌。

多铎以下死战之决心,正黄旗直接分散各旗督军,一时各旗也纷纷凛然。

对面的山东军,此刻早已摆好阵形。

两万骑兵分布两翼,步兵排列中央。三万炮灰部队则在最后面,这些炮灰部队并非不能打硬仗。

山东军同样有严酷的军法退者斩

只是这些炮灰部队是用来巷战的,不是用来野战的,手上没有火枪,不适合排在最前面。

这一举动让后面的炮灰部队很是感动。

本来以为这次作战,他们要冲在最前面,没想到却把他们放在了后面。

双方都在排兵布阵,一时都未发起进攻。

山东军的炮兵甚至连一炮都没开,就那样放任清军在一里外铺开阵形。清军自然知道山东军有强大的火炮,但此战已经不容后退。

多铎布置完依旧呆在中军指挥,因为他不想被炮弹轰死,所以早早准备了个铁屋,这个铁屋是用生铁打造而成,红夷大炮都只能打出一个凹陷的缺口。

山东军的榴弹炮远远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挡下爆炸弹的弹片完全不在话下。

然而多铎却不敢率先发动进攻,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信心。清军中很多士卒看着远处排列成一个个方阵的山东军,很是紧张。

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山东军手中。

参谋部众人登上指挥车,看着远处的清军阵形,研究着进攻方案。

“他们的步军在中,骑军布置在两翼,和我们如出一辙。”

“满清的步卒无需去管,这些步卒跑不了,重要的还是两翼的那十万骑兵,此战,最好是能将他们全部歼灭。”刘恒说道。

“那便先攻左翼或者右翼,先用炮火覆盖,然后步兵反正全体前进,攻击侧翼清军骑兵。骑兵部队则伺机而动,若清军向步兵冲锋,则斜插而过”一名参谋建议道。

“不错。”刘恒赞同的点了点头,“满清的这个阵形,最大的缺陷就是他们的步兵无法像我们的步兵营一般发挥作用,又把骑兵分成左右两翼。”

“传令,炮击清军右翼。炮兵营打击清军火炮,第一步兵营准备进攻清军右翼,左翼骑兵配合作战。”刘恒随即下达了命令。

炮击很快开始了,三个步兵营,每营火炮两百门,一共有火炮六百门,加上炮兵营重炮二百五十门。

八百五十门火炮,突然陆续开火。

只听见轰隆隆的炮声接连不断,成片的烟雾在阵后升起。炮弹一颗接一颗的升上天空,向清军右翼砸去。

那可是八百多门火炮,每秒将近三十发炮弹从天而降。但那两百多门重炮,打的却是清军的火炮。

清军的火炮都是放在前面,非常的显眼。

突然炮轰之下,清军前面的火炮纷纷被摧毁。

而右翼的清军骑兵,在炮击之下,便是一阵人仰马翻,阵形被炮击得一片混乱。

“右翼给朕冲上去。”多铎在铁房子眼皮一跳,见山东军发动炮击,便知道决战开始了。

清军不可能傻傻的站在那里被炮轰,唯一的办法便是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