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相-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宰了你!我今天来那个……你竟然还踢我这里?!”张一刀抱住被贾似道全力踢中地胯下满地打滚,惨叫得象即将被杀的生猪一样。而事情的始作俑者贾似道与旁边的严彤都是一楞,然后严彤才惊讶问道:“张一刀,你也是女人?”然后严彤小脸刷一下就红到极点…………正在生理期的女人被狠狠踢中那里,滋味想起来就不好受。

“够鞑子,竟然敢欺负我们小姐。”按住贾似道亲兵那几个叫花子无不大怒,蜂拥过来对着贾似道就是拳打脚踢,但他们刚松开李,李就一个就地打滚滚到那块掉落的烙铁前,将捆在手上麻绳紧紧按在暗红的烙铁上,麻绳上立时冒出一股青烟,当然也散发出一股皮肉烧焦的臭味。不等那些大惊失色的叫花子把李拉开,郭靖等贾似道亲兵跳了起,背绑缚着双手用身体去撞那些叫花子,不让他们靠近贾似道与李。

“快抓住那个女鞑子。”张一刀本想站起来阻拦李,无奈双腿之间实在疼得厉害,别说站起来了,就是动一下就象刀割一样,只能大声叫喊同伴阻止李烙断绳子。郭靖等亲兵知道贾似道能不能脱身就在于李能不能获得自由,全都是亡命的身撞头顶,说什么都不让那些丐帮弟子靠近贾似道与李。而李因为是双手被麻绳绑得极紧,用烙铁烧绳间不可避免地被火烧伤双手,疼得她脸青嘴白,眼泪滚滚,但她却说什么都不把手从烙铁上拿开……

终于,拇指粗的麻绳终于被烙铁烧断。恰在这时。严彤仗着身体娇小钻了过来,想把李拉开。李此刻也不顾什么好妹妹好姐姐了,反手一记耳光扇得严彤嘴角渗血,又冲上去一把揪住张一刀地头发,把张一刀提到火炉边,一只手按住张一刀的头让她地脸靠近熊熊燃烧的炉火,一手扯去嘴里的布团,大喝道:“住手。再动一下,我烧死这小蹄子!”

“谁是小蹄子?”张一刀大怒反驳,却换来李把她的头压得更低,火焰燎在张一刀脸上,又热又疼,将她吓得哇哇大叫。李又向那些叫花子喝道:“再不退下,老娘先烧烂你们帮主孙女的脸蛋!”那些叫花子不敢违抗。赶紧退开几步,郭靖等人靠近李,让李用贴身暗藏地匕首把他们手地绳子割断…………衙役可不敢当街搜李地身。不一刻,众亲兵重获自由,忙将贾似道从地上搀起,扶到郭靖背上。

“你们可以走,但要放开我们帮主地孙女。”一个乞丐提着刀叫道。李冷哼道:“你当我们三岁小孩?我们到了安全地带,自然会放了这个小蹄子,否则的话,你们帮主的孙女破相、甚至少一只手一只脚。我可不负责。”说罢,李将匕首架在张一刀脖子上。喝道:“你们要是敢跟来一个人,我就在这个小蹄子脸上划一刀!跟来两个划两刀!郭靖,我们走。”

“走!”郭靖等亲兵各自答应一声,郭靖背起贾似道,众亲兵背对簇拥着郭靖、贾似道与挟持着张一刀的李四人,以军队小队环阵出门。而那些叫花子虽然有武器的优势,却抓不到营救张一刀的半点机会。又怕李说到做到不敢跟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贾似道等人安然离去……蒙古的议和请求。”宋理宗刚开始询问众臣意见。怕宋京等人捣乱的丁大全便迫不及待的说道:“原因有二,第一,我大宋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百姓劳役沉重,再打下去只会使国家百姓不堪重负,国贫民苦,只有议和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第二,我大宋与蒙古素无仇怨,只因当年宋蒙夹击金国时未议定河南土地归属才起的冲突,眼下忽必烈王爷主动求和,已是我大宋与蒙古化解误会最后机会,只要万岁答应了与蒙古议和,宋蒙两国才能消弭仇恨,和平相处。”

“丁丞相所言极是,臣附议!”丁大全话音未落,周震炎便第一个站出附和拥戴,其他丁大全派系的官员纷纷跟上,争先恐后的上本,“臣附议!”“臣附议!”丁大全在朝中党羽最多,至少一半的官员站到他一边,其中还包括宋理宗爱妃阎贵妃的哥哥和太尉马天骥。而其中又数马天骥声音最高,“皇上,不能再打了,为了打鄂州之战,荆襄路地兵力已经抽走一半,江西路更是兵力全部抽光,地方若是再有变故,朝廷拿什么去镇压?”

“好,至少一半的人支持我们了。”阿合马与察必对视暗喜,知道忽必烈地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宋京和陈宜中等贾似道走狗自然不甘示弱,代表贾似道的宋京站出来,大声说道:“万岁,切不可中蒙古鞑子的缓兵之计!蒙古…………豺狼也!豺狼食人,岂能与人友好相处?忽必烈之所以求和,全因我大宋正掐住他的命脉,牵制住忽必烈的主力大军,忽必烈才向万岁求和。若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破敌良机,等忽必烈缓过气来,必然又掉转头侵略大宋,那时候再想击退忽必烈,只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皇上,蒙古人素来言而无信,切不可相信他们真会与我大宋和平相处。”陈宜中也大声说道:“当年铁木真起兵之时,第一个攻打的就是对铁木真有救妻救命之恩地扎木合部落,忘恩负义之至!铁木真以金国臣子身份反叛金国,不忠不孝!铁木真攻打西夏,收了西夏降表后仍将银川府杀得鸡犬不留,歹毒残暴,视信义如无物!如此无恩、无义、无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如何能相信?”

“说到无信无义,谁比得上贾似道?”丁大全冷冷地哼起来。他地党羽一起叫嚷,全都指责贾似道在前方两次背盟之事。陈宜中和宋京等人却寸步不让。反问道:“丁丞相,你说我们贾丞相背信弃义,请问你有什么证据?背信弃义地人是忽必烈,这点前方将士都可以做证,请问丁丞相有什么证据或者证人?”

贾似道已经从后方捞到足够地军需物资和军饷,足可以支持两个月使用,再加上背靠鱼米之乡湖南湖北。就地筹粮十分容易,已然不怕丁大全再在后勤上搞鬼,自然敢和丁大全翻脸把水搅浑。丁大全则已经从派去的探子处得知贾似道准备耍无赖,把案子搅大拖长,本来丁大全也不怕拖,丁大全背后的忽必烈却拖不起。所以丁大全也不敢把这话题继续下去,仅是冷哼一下便转移话题。“总之一句话,本相为国为民着想,只赞成议和,不赞成继续打下去。”

“眼下正是我大宋破敌良机,前方十几万将士,上到贾丞相、高达将军和吕文德将军,下到普通士卒,全都要求出战,坚决反对议和。”宋京搬出军队做筹码,与丁大全抗衡。而南宋朝中也有不少贾似道党羽与主战大臣。也都站出来附和宋京,坚决反对与蒙古议和。其中自然少不了忠王赵…………他可是得了全玖指点,带着一帮大臣拥护贾似道的主战主张…………赵的老师大儒汤汉甚至扬言,如果朝廷接受了蒙古和约,他就一头撞死在金銮殿上!只是贾似道入朝时间不长,势力还不如南宋四大家族,主战派大臣人数只占在朝官员的三分之一。

以贾似道为首的主战派和以丁大全为首地主和派互不相让,在朝上吵得天翻地覆。甚至还闹出寻死觅活的把戏。把好好一个金銮殿变做了街头茶馆酒肆的喧闹之所,不禁让皇帝宋理宗万分为难。老实说宋理宗还算是个有一点进取心的皇帝…………否则也不会有他坚持实施的端平入洛了。只是端平入洛的惨败给宋理宗造成的心理创伤太大,所以宋理宗在明知主战派是为了他江山着想地情况下仍然畏头畏尾,不敢做出决断。万般犹豫下,宋理宗将目光转到中立派代表左丞相吴潜身上,宋理宗先喝住群臣吵闹,这才向吴潜问道:“吴爱卿,你是朝中唯一的两朝老臣,这事你有什么看法?”

“回皇上,老臣也犹豫万分。”吴潜叹了一口气,老实答道:“战,恐求胜不得,反妄送了已经到手的胜利。和,又觉得贾丞相言之有理,错失了这个机会,将来遗恨终生。所以老臣也无法选择,只能听凭皇上乾纲独断了。”

“吴爱卿,朕与你一样矛盾。”宋理宗也是一声长叹,只好将目光转向其他主战大臣身上…………尤其是盯住了言官御史领袖留梦炎和翁应弼。而陈宜中对留梦炎连使眼色,示意留梦炎出来说话,谁知昨天晚上才刚收了好学生重礼的留梦炎将头低下,竟不肯看宋理宗征询的目光与陈宜中的暗示。陈宜中不由心中大骂,“老东西,老滑头,看到丁大全势大,就不敢说话了,下次非弄死你不可。”

“大哥,看你的了。”本没有资格上朝的翁应龙用哀求的目光看着翁应弼,而翁应弼先是用冰冷的目光扫一眼弟弟,这才上前一步。不等翁应弼说话,急需参考意见地宋理宗便主动问道:“翁爱卿,你有何见解?是主战?还是主和?”丁大全则皱起了眉头,他可是知道翁应弼是贾似道心腹翁应龙亲大哥的。谁知翁应弼接下来地话却让丁大全喜出望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翁应弼慢吞吞的说道:“回皇上,臣不主战。”

“大哥…………!”翁应龙气得差点没扑上去把亲大哥撕了。谁知翁应弼又补充一句,“皇上,臣不主战,也不主和。”

“翁应弼,你既不主战,又不主和,那你站出来干什么?消遣朕吗?”正在两难间的宋理宗比翁应龙更气,厉声喝问道。翁应弼不慌不忙的答道:“回皇上,臣之所以出列,是因为臣觉得此次蒙古求和有些奇怪,想要禀明皇上。”

“什么奇怪?”宋理宗的声音没有半点发软。而翁应弼的声音还是慢吞吞地,“回皇上,臣奇怪地是…………忽必烈只是一个王子,又不是蒙古大汗,有什么资格代表蒙古与皇上议和…………这两国议和,可是一定是要两国国君亲自同意并主持的。”

“好大哥…………!”翁应龙继鼻子差点气歪后又差点把嘴笑歪,恨不得扑上来抱住翁应弼亲上几口。宋京和陈宜中则惊喜地对视一眼,双双心说我们怎么这么糊涂…………忘记了忽必烈现在还是王子,没资格代表蒙古与宋国皇帝谈判?而丁大全一党全数呆立当场,找不出半点理由反驳翁应弼。阿合马和察必脸色发青,阿合马赶紧大叫道:“皇帝陛下,我们四王爷虽然还是王子,但我们大汗已经死在钓鱼山,忽必烈王子马上就要继承汗位了。”

“皇上,蒙古规矩,立幼不立长,继承汗位的人应该是阿里不哥。”翁应弼飞快说道:“所以说,微臣觉得皇上不应该与忽必烈议和,而是应该与蒙古大汗议和,否则无论现在的议和条约如何签定,将来的蒙古大汗都可以不承认。现在虽然蒙古大汗已死,但皇上完全可以等到蒙古汗位确定,再与真正的蒙古大汗议和,那样的和约才能保我大宋长治久安。”

“对呀,朕怎么没想到这点?”宋理宗如初梦醒,拍着脑门说道:“朕即便与忽必烈签定和约,但将来如果不是忽必烈继承汗位,这和约仍然是没有半点约束力的。不行,这事情朕得重新慎重考虑!”

“兄弟,大哥对得起你了吧?”翁应弼将头轻轻一扭,含笑用目光向翁应龙问道。翁应龙则满脸堆笑,目光中仿佛在答,“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还是大哥最可靠啊!”

第一卷 鄂州鏖战

第六十七章 师生与知己(上)

因为翁应弼轻飘飘的一句话,本已经在内心决定接受议和的宋理宗立即改变了主意,要重新慎重考虑和约,决定将与蒙古和议一事推迟几天定夺…………阿合马送出去的五大车珠宝就算是扔进了水里,而且连个水泡都没溅起。面对这样的情况,失望并痛恨翁应弼之余,刚散朝还没走出皇宫,阿合马就找到丁大全,压低声音问道:“丁丞相,下面该怎么办?要是你们的皇帝真听了那个翁应弼的鬼话,拒绝了四王爷的和约怎么办?”

“怎么办?你问我,我问谁去?”丁大全没好气顶一句,阴毒的目光忍不住狠狠扫向走在前面的翁应弼,暗恨自己怎么不早点解决了这个翁应弼,以至于弄出今天的事情?同样走在丁大全旁边的察必却是个火暴脾气,低声向丁大全怒喝道:“丁大全,平时你拿四王爷的好处少吗?到了这关键时刻,你要是敢袖手旁观,本郡主马上把你的事情当场抖出来!”

“臭婊子。”丁大全暗骂一声,又低声喝道:“急什么?本相这不是在想办法吗?区区一个御史大夫,能耐本相如何?不过你们也得和约改了,改成忽必烈的军队与我们大宋议和,将来忽必烈不管是否能登上汗位,他的军队都绝不侵犯大宋疆土一寸,这样本相才能继续为你们说话。”

“没问题,我这就回去重写一份和约。改成四王子的军队与大宋议和。”阿合马低声回答,又催促道:“不过你得赶快把这件事给办成了,王爷的大军可拖延不起。”

“别急,你再让你们地人去走走董宋臣的门路,让他在皇上面前多吹吹风。那老阉狗替皇上掌握着密探,你不把他给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