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相-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你们在干什么?”众工匠正在黄药师率领下监守自盗偷得不亦乐乎间,一个提着皮鞭的蒙古监工进来,正好看见几个工匠在往怀里藏金子。那监工勃然大怒,冲上来对着那些工匠就是一阵劈头盖脸的皮鞭,大骂道:“狗蛮子,竟然敢偷四王爷的金子,老子抽死你!”那几个工匠被他打得头破血流,跪地哀求不止,但那蒙古监工仍不肯罢休,又揪起一个工匠的头发,破口大骂道:“都站起来,跟老子去见军器官,看军器官怎么杀你们的头!”

“军爷,饶命啊。”几个汉人工匠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大哭求饶,可那蒙古监工不依不饶,坚持要带那些偷金子的工匠去见军器官。黄药师急中生智,暗暗拿起两片金叶子走到那蒙古监工身后,将金叶子飞快塞进那蒙古监工头上毡帽的帽沿中,这才打稽道:“这位军官,你为何无故打人?”

“你是?”那个蒙古监工是刚从弓箭工场调来协助生产火药的,并不认识黄药师,只是见黄药师身着华贵道袍,知道黄药师不是凡人,这才没有对黄药师举鞭就抽,仅是凶狠的叫道:“你眼睛瞎了?没看见这些贼蛮子偷金子吗?”

“他们没偷金子。”黄药师信口雌黄道:“他们拿了金子,不过那是我叫他们拿了加工成金粉的,并不是偷。不信的话,我可以叫他们把金子全部拿出来称量,保管一分一毫都不少。”说罢,黄药师转过头去对那些工匠连使眼色,嘴上说道:“刚才还谁拿着金子准备加工?赶快把金子放回原处,一会军器官来了要称量的。”

“遵命。”众工匠知道黄药师是在救他们,感激之余七手八脚掏出私藏的金子藏回原处。那蒙古监工则气得浑身发抖,举起皮鞭大骂道:“狗蛮子,臭牛鼻子,竟然敢包庇这些贼蛮子,找死!”说话间,那蒙古监工举鞭就要往黄药师狠狠抽下,但就这时候,帐篷门口响起一个威严的呼喝声,“住手!不得对黄道长无礼!”

“王爷。”那蒙古监工回头一看发现出现在帐篷门口的人竟然是忽必烈,吓得赶紧住手。可他还没来得及给忽必烈行礼,黄药师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冲了上去,指着那蒙古监工向忽必烈大叫道:“四王子,你要的新式火药贫道实在没办法生产了。这个监工跑到帐篷里来偷金子,这金子可是新式火药必须的原材料,要是让他都偷走了,贫道还怎么替你制造新式火药啊?”

“我偷金子?”那蒙古监工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黄药师大骂道:“狗蛮子,你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偷金子了?分明是你和这些狗蛮子一起偷金子,还来冤枉我!”

“放屁!”黄药师一蹦三尺高,指着那蒙古监工大叫道:“刚才你溜进来偷金子,这里的工匠发现后劝你住手,这金子是四王子的东西。你不但不住手,还一边毒打工匠,一边骂忽必烈算什么东西和忽必烈是个只会打败仗的蠢货,还不如跟着阿里不哥小王爷混的好!这里的所有的工匠都可以做证,你休想抵赖。”说罢,黄药师又向众工匠问道:“你们说说,刚才是不是这个监工偷金子?”

众汉人工匠当然知道不承认就得掉脑袋,那还有不大点其头随声附和的道理。那蒙古监工则差点气晕过去,冲上来就要和黄药师拼命。但忽必烈身后立即窜出两个怯薛,一左一右包夹住那监工,并将他反锁双肩按倒跪下,其中一个怯薛还发现那蒙古监工的毡帽边有金光,伸手一摸便拿出那两片金叶子。那怯薛立即举起金叶子,向脸色已经铁青的忽必烈禀报道:“王爷,在他身上搜出来的。”

“拖下去,重责三十军棍。”忽必烈咬着牙说道。那蒙古监工吓得魂不附体,连声辩驳却没有人理会,径直便被拖出帐篷,被打得哭爹喊娘不提。当然了,忽必烈也知道那蒙古监工很可能是被冤枉的,但忽必烈急需黄药师所制那种新式火药,也不想和黄药师过多追究,仅是交代了几句加快生产,扔下几句让‘黄叔父’保重的客套话,便出帐去巡查火药生产的其他环节,帐篷里很快便只剩下黄药师和那群汉人工匠。

“多谢仙长救命之恩。”那些汉人工匠全靠黄药师才死里逃生,赶紧过来给黄药师磕头谢恩。黄药师也很是檫了把冷汗,扶起那些工匠间,黄药师心中忽然一动,低声的向那些汉人工匠说道:“你们自己要明白,我只能救你们一次,救不了你们一世,再过一两天,开始那个蒙古监工就有可能来找你们算帐。在蒙古人的眼睛里,咱们汉人的性命比驴子和马还不值钱,你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仙长,这道理我们当然明白,可有什么办法?这是我们的命,我们的命啊。”几个汉人工匠哭泣着答道。黄药师绿豆眼一翻,低声说道:“那你们想死还是想活?如果想活的话,只要听我的吩咐,也许我还有办法救你们。”

“想活,我们当然想活,请仙长指点生路。”那一共二十来名汉人工匠又跪倒在黄药师面前,黄药师溜到帐篷门口观察,发现没有人接近和偷听后,黄药师这才溜回那伙工匠面前蹲下,压低声音问道:“那我问你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火药在没点火的情况下就爆炸??”

“仙长,你想干什么?”几个工匠都低声惊叫起来。黄药师赶紧向他们做一个禁声的手势,低声说道:“不要管,只要你们帮我想办法让火药自动爆炸,最好是在运输途中爆炸,我就有办法救你们离开蒙古军营。”

那些汉人工匠隐约猜出黄药师的目的,全都吓得面面相窥,不敢做声,倒是一个被蒙古监工打得头破血流的工匠咬咬牙,凑到黄药师耳朵边说道:“仙长,其实也不难,只要一点点生石灰、石蜡和水就成,先把水装在一个薄铁管或者薄铜管里,再把融化的石蜡灌一些进薄管里,等石蜡变硬了封住水,然后把生石灰放在石蜡上面,再把薄管封好放进火药里。等到搬运火药发生颠簸的时候,石蜡就会破碎,水和生石灰碰在一起发热,就有可能把火药引燃。如果再在薄管外面涂上一点硫磺,那效果就更好了。”

“那太好了,赶快给我这么做几个。”黄药师大喜过望,忙向那帮工匠百般许诺威胁,引诱他们给自己做点火装置……

……

“贾丞相,请等一等。”眼看贾似道再度走远,李�;一跺脚追上前来,咬着牙说道:“西夏国最后一位皇帝李�;是我的祖父,我父亲名叫李检,是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所生,也是西夏国最后一位太子,而我是西夏国最后一位公主!我那些部下,则是高良惠、德任、西壁氏和嵬名令公等西夏忠良之后,所以他们听从我的调遣。”

“三十二年前,中兴府即将遭到蒙古鞑子合围。”为了取信于贾似道,李�;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贾似道想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我西夏贤相为高良惠为了给西夏皇族留下血脉,征得我祖父同意,见一批珠宝与机密书籍连同我年幼的父亲一起送出中兴府,我父亲才逃过蒙古鞑子的屠杀。后来我父亲为了复国和报仇,先是投奔金国,但金国也被蒙古鞑子所灭,我父亲再度出逃,本想投奔宋国寻求保护,但你们宋国的皇帝昏庸,朝中大臣一个比一个贪生怕死,我父亲去到临安拜见宋国皇帝时,不但没见到皇帝,还险些被你们的大臣抓去送给蒙古鞑子,我父亲不得不逃到北方,流浪颠簸,后来郁郁而死。”

“竟然有这种事?”贾似道大为诧异,在他印象里,南宋后期好象没有什么西夏太子投奔宋国。宋京和陈宜中等人也是不肯相信,一起追问道:“你说你父亲到临安觐见我大宋皇帝,险些被大臣抓去送给蒙古鞑子,到底是那一个大臣这么无法无天?”

“当时我还小,记不太清楚,具体要问我嵬名叔父才能知道。”李�;回忆道:“我只记得那个大臣是什么侍御史,好象是姓丁。”

“丁大全!”贾似道的四大走狗一起惊叫,尤其是被丁大全从太学贬到军中充军的陈宜中更是咬牙切齿的大骂,“国贼!竟然还做出这样的事情!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不可听信一面之言,先听李姑娘把话说完。”贾似道喝住四大走狗,通过韩震和廖莹中等人的介绍,贾似道已经知道自己这个右丞相只是一个虚衔,丁大全才是手握重权的真正右丞相,贾似道并不想现在就和丁大全翻脸――要是丁大全在贾似道大军的粮草后勤上做点手脚,贾似道可得吃不了兜着走。贾似道又向李�;问道:“那后来呢?你怎么突然想起来投奔本相?”

“我父亲死后,我就接替他做了西夏遗臣的首领。”李�;神情哀怨,缓缓说道:“这一次忽必烈领兵南征,我们得知消息后尾随而来,想找机会杀掉忽必烈出口恶气,但……那有那么好的机会。”说到这,李�;清秀的双眼露出神采,“不过这次南下也不是毫无收获,我看到了你率领宋国军队大战蒙古鞑子的英勇与智慧,觉得你能帮我们西夏遗族报仇血恨,是我们的希望,所以我就不顾部下的反对来找你了。”

“贾丞相,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不指望再能复国了。”李�;凝视着贾似道说道:“我们现在所想的,只是想多杀几个蒙古鞑子,为我们无辜死难的亲人和同胞报仇。贾丞相,给我一个机会吧,我和我的部下都精通骑术,为了复国,又从小学习金国和蒙古的骑兵战术,对你一定会有帮助的。”说到这,李�;已是珠泪涟涟,在沾满尘土的双颊上冲出两道雪白的肌肤,哽咽道:“贾丞相,求你了。”

“真是个倔强命苦的女孩。”贾似道心中感动,上前拉起李�;柔软的小手,柔声说道:“公主殿下,请不要如此伤心,我贾似道一定会尽我所能……。”贾似道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的心腹走狗宋京就凑了上来,在贾似道耳边低声说道:“恩相,我知道你很久没碰女人了,但这个女人绝对碰不得,会出人命的。”

“为什么?”贾似道瞟了宋京一眼。宋京又低声说道:“因为她如果没撒谎的话,那她的祖母是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你知道铁木真是怎么死的吗?就是被她那个漂亮的祖母咬断男人的那个地方,活活疼死的!”

“妈呀!”贾似道放下李�;小手的动作,简直比甩脱一条毒蛇的速度还快――顺便说一句,后来某个女人经常威胁某个男人的一句话就是,“你想让我学我祖母吗?”

注:关于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任意一个搜索引擎搜索,即可得知。

第一卷 鄂州鏖战

第四十一章 尔虞我诈

领着自动送上门来的那个西夏公主步行回营,时间已经过了午时,贾似道本想设宴款待李妴,心急如焚的李妴却要求立即渡江,去寻找她在长江以北的西夏旧属,说服他们到贾似道帐下任事。同样求贤若渴的贾似道当即同意,按派两条小船护送李妴到远离战场的长江下游,避开蒙古军的巡逻船渡江登岸,李妴拜谢而去。

先不说李妴渡江去说服她那些顽固的部下,贾似道一行在大帐中共进午餐并商讨军情,席间自然集中到李妴主动投奔贾似道这件事上。和一心接纳李妴等人的贾似道不同,贾似道那几个擅长内讧窝里斗的走狗却对此持谨慎意见。第一个表示担忧的自然是狗头军师廖莹中,“恩相,西夏遗族这件事,只怕没想象中那么简单,恩相一个处理不好,只怕会招来麻烦。”

“会招来什么麻烦?”正幻想着自己麾下有一支和岳家骑兵一样能征善战善战骑兵的贾似道一楞,忙抬头问道。廖莹中恭敬的说道:“恩相明鉴,最大的麻烦就是那个丁大全。恩相虽然挂名右丞相,但这个右丞相只是在蒙古鞑子兵围鄂州,皇上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在军中给恩相加封的衔,实际上恩相掌握的只是枢密院,丁大全才是真正手握大权的右丞相。所以说,如果那个西夏公主没有撒慌的话,那么恩相一旦收留她们,就等于说是和丁大全做对——咱们的军需、粮草和军饷什么的,可都要靠丁大全调拨啊。”

“这个道理本相当然明白。”贾似道摘下官帽搔搔头,也很头疼这个问题。另一个狗头军师陈宜中也说道:“恩相,麻烦不只丁大全一个,我大宋南迁以前,西夏国就一直和我大宋交战不休,打打和和,和和打打,从来就没消停过,可谓我大宋世仇之一。我大宋南迁之后,西夏又先依金国后依蒙古,复又依附金国,反复无常,与我大宋关系没有丝毫改善,仍然算是敌国。恩相若是在未经朝廷同意就收留敌国公主及遗孤,消息传扬出去,朝廷上那些御史言官的口水只怕能把恩相淹没。”

“陈大人言之有理。”宋京附和道:“尤其是左丞相吴潜那个老顽固,肯定会带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