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相-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我以为,樊城能在鞑子围攻下坚持一年,襄阳支持一天绝对没问题。”贾老贼揉弄着按在自己眼上的小手,抽泣着说道:“可我错了。以前忽必烈没有全力攻城,是因为他要保留兵力继续代价。现在忽必烈已经走投无路,只想要攻破襄阳,只想要我的命,六丈高的城墙对他的四十万大军来说算什么?用人填都填满了啊!这仗我虽然赢了,可我赢得太险了……。”

“从制订这个计划以来,我就没睡过一个好觉,常常做恶梦,梦见我们输了。”贾老贼按紧眼上的温软小手,哽咽道:“可我又不能对任何人说,怕动摇军心,只能一个人坐在床上等着天亮,棉被都被我咬烂了两张啊。今天晚上,我终于可以睡过好觉了。”说到这,贾老贼忽然坐起,将身旁的少女抱入怀中,在她耳边低声说道:“秋儿,今晚你陪我睡好不好,我保证一定会娶你?”

“秋儿?你叫谁秋儿?”怀中少女忽然冷哼起来。贾老贼惊讶的放开少女,仔细一看却是忽必烈历史上的皇后——弘吉剌南必。南必漂亮的小脸涨得通红,怒道:“亏我刚下船就来看你,你竟然还想着今天搂着其她女人睡觉?你……你对得起我吗?”

贾老贼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做答——弘吉剌仙童父女是贾老贼要李庭芝带到襄阳的,准备利用弘吉剌仙童的身份对蒙古军将领士卒展开心理攻势,只是贾老贼给忘了。还好郭靖及时赶来解围,“太师,向士壁将军的队伍已经到万山西面了,向我们出了烟花信号,请示命令。鞑子王爷塔察尔率军增援浮桥,大概想要接应南岸部队。”

“信号,让向士壁他们别急着切断鞑子的万山浮桥,优先消灭鞑子的有生力量。

”贾老贼跳起来大吼道:“传令伍隆起,让炮船向着汉水北岸的鞑子援军——开炮!”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一百零三章 军歌嘹亮

话说得好,晚霞行千里,朝霞不出门。宋蒙决战那也就是南宋咸淳二年九月初一的那天早晨,朝霞满天,结果太阳果然只晃了晃就躲回了云层里,天色阴沉了一个白天,天色刚黑,到了初更戌时的时候,密集的秋雨终于洒了下来,但秋雨再密,风雨再大,却无法洗刷襄阳战场上的血腥味。

不得不承认,贾老贼打人不打桥的战术确实是一个无比阴险歹毒的主意,看到一线活命希望的蒙古士兵在宋军的合围面前,几乎没有丝毫抵抗的念头,只是不要命的逃往万山浮桥,想要通过浮桥逃往没有宋军刀枪和炮弹的汉水北岸,可狭窄的六道浮桥一次又能通过多少军队?你真我抢之下,六道浮桥上人喊马嘶,人挤人,人踩人,挤得水泄不通,不少人为了尽快上桥,甚至不惜对同伴拔刀相向,蒙古士兵被挤下浮桥落水溺死者、自相践踏和自相残杀致死者不计其数,汉水河面上到处是溺死的蒙古士兵尸体,密密麻麻,几乎将河面掩盖。

不是没有蒙古将领站出来组织军队殿后,可黑夜之中,编制彻底被打乱的二十多万蒙古军队互相拥挤在万山脚下,人马互相践踏,方圆数里之内拥挤得连插一下一根绣花针都十分困难,又如何能有效组织起队伍抵抗?等到史天泽和伯颜等人好不容易聚齐一支军队殿后时,襄阳城头的重型大炮炮弹又呼啸而至,把已经组成队列的蒙古队伍又炸得七零八落,伍隆起率领的宋军炮船船队也专挑还有编制的蒙古军队伍开炮,外围还有杨晨焕率领的大宋骑兵不断来回冲击突袭,这更给蒙古军队增加了殿后难度,场面也更加混乱不堪。

“列方阵,挤压,挤压鞑子!”宋军的各级指挥官都收到了贾老贼的命令,一个个整齐地方阵组织起来,闪烁着寒光地长枪平举成排,雪亮的钢刀此起彼落,不断砍杀挨近的敌军,缓慢而整齐的向蒙古军队挤压过去,最大限度地削减蒙古军队的活动空间。大宋骑兵则在方阵的空隙之间来回穿插,专挑成编制地蒙古军队冲击,一旦冲散就不纠缠,掉转马头又去冲击其他尚有编制的蒙古军队。宋军的炮弹则不断落入拥挤得水泄不通的蒙古乱军人丛中,炸起一片又一片鲜红地血花。

在贾老贼的无耻战术面前,一个奇迹般的场景出现了,兵力占少数且多为步兵的宋军队伍列着整齐的阵容,将兵力占优势又骑兵众多却混乱不堪的蒙古军队死死包围在万山一带,宋军象赶鸭子一般屠杀着向北逃窜地蒙古士兵,蒙古军队则毫无抵抗意志,只是不断的向着浮桥方向逃窜,争先恐后,你争我夺,你踩我踏,你挤我拦,种种言语已经无法形容眼下蒙古军队地混乱。偶有几支成编制的蒙古军队想要组阵拦截,却很快被大宋骑兵冲散或者被宋军火炮轰散,勉强整齐地队伍很快又零散不堪,化为散兵游勇消失在密集而混杂的人群中。

如果忽必烈在天有灵地话,那么他现在后悔的肯定不是他的浮桥搭建得太少——搭在多也没用,宋军的炮船几波齐射就能全部轰塌——忽必烈后悔的肯定是他的浮桥搭建得太过结实!上万人的踩踏和挤压之下,六道浮桥竟然楞是没有一道被压跨压塌,否则没有退路的蒙古军队肯定会组织起来做困兽之斗,在襄阳这样开阔的地形上,胜负之数还很难说。可现在六道浮桥尽管被压得吱嘎作响,却楞是不断不散,少数蒙古士兵还能通过浮桥逃往北岸,看到一线活命希望的蒙古士兵也就没了什么成仁决心,只是不断的向北,再向北,那怕攀在浮桥边沿,也要爬过河去。而从均州方面赶来的向士壁军船队和从郢州赶来的李庭芝军船队上下合围,在河面上一字排开,万箭齐发,岸边和浮桥上的蒙古士兵中箭倒下的就无法统计了。蒙古士兵流出来的鲜血彻底染红了滔滔汉水,飘荡在河面上的尸体被蒙古军预设的水栅铁链拦截,几乎在河面上组成一道尸桥,蒙古军士兵哭喊和吼叫的声音汇聚在一起,贾老贼在襄阳城头都听得一清二楚。

屠杀还在继续,尽管绝大部分敌人都已经丧失了抵抗的勇气,恨透了鞑子的宋军士兵下起手来仍然毫不留情,只是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可以让自己多拿几把刀砍断鞑子的脑袋,多拿几支枪刺穿鞑子的肚皮,刀砍卷刃了,枪折断了,抢过敌人的武器继续屠杀,砍累了渴了,抓住一个鞑子,割断他的咽喉,喝上几口热腾腾的鞑虏血,复又龙精虎猛的扑向敌人。宋军队伍中的两大杀人魔王应和杨晨焕简直就象是新郎入洞房一般兴奋激动,一刀刀直往面前的鞑子脑袋上砍削,砍一刀就狂笑一声,喝一口鞑虏血也是狂笑一声,宛如魔王转世,修罗重生。隶属于李庭芝部队的姜才等两淮宋军将领则文雅些——他们只是用火烧,将一支支李庭芝军带来的飞火枪派上用场,无数支三丈

火焰横扫回荡,烧得蒙古士兵皮焦肉臭,哭爹喊娘,为何来到这个世间。向士壁率领的均州宋军因为兵力较少,表现则更文雅,他们并不急于在友军增援赶到前推进挤压,仅仅是把敢于冲到面前的蒙古士兵砍成包饺子用的肉馅,和鞑子打了几十年仗的向士壁也仅仅是把两个生擒过来的蒙古将领拖到阵前,亲自用刀一刀刀削下他们身上的肌肉,两个倒霉蛋的哭喊哀求声压过了周围的喊杀声,也让周围的蒙古士兵全身汗毛倒竖。雨水混合着血水流淌,积满低洼,流满沟渠,飘起了死尸,也漂起了一面面残破断折的蒙古军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不知是谁打头唱起了宋军军歌,很快就有不少宋军士兵跟着唱道:“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军歌亮,压过了战场上的一切声音,唱的人越来越多,唱了一遍又一遍,无休无息,最后,几乎每一个宋军士兵都跟着唱了起来,二十余万宋军的齐声高歌,雄壮震天动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亮军歌声中。本已经杀得有些手软身倦地宋军将士不知何时又恢复了体力和斗志。一边满怀激情地放声高歌。一边又毫不留情地刺砍面前敌人。向蒙古军队合围地挤压脚步也越来越快。各个方阵之间地间歇也越来越小。致于大宋骑兵也无法再在其中来往穿插。不得不退到步兵方阵之后。不过从傍晚杀到下半夜。大宋骑兵和战马也累了。也该适当地休息了。而蒙古军队地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小。浮桥南岸地蒙古士兵人头涌动如蚁。宋军每一颗炮弹落下。都能溅起一片几丈高地血花。不过直到此刻。襄阳城上地贾老贼才想起一件大事——自己下令让全军高喊“汉人投降不杀”。怎么没有得到丝毫地执行?

“去传令。全军高喊‘投降不杀。顽抗者死’。别只顾着杀鞑子痛快了。得考虑以后。”贾老贼大声命令道:“告诉李庭芝、高达和向士壁。再不执行命令。小心本官军法无情。”

传令兵极不情愿地答应。拖拖拉拉地下到城墙。更拖拖拉拉地把贾老贼地命令送到宋军地三个主力军团主帅面前。大半个时辰后。宋军队伍中才响起呐喊。“投降不杀。顽抗者死!投降不杀。顽抗者死!”听到这喊声。早已丧失斗志又挤不上浮桥地蒙古军士兵立即抛弃武器。呼啦啦地跪倒一大片。其中大部分是汉人。纷纷用汉语大喊道:“我是汉人。我投降!汉人不杀汉人。我投降!”也有不少色目人也在用着各种叽里呱啦地语言大喊。“我是色目人。我投降!我们是被蒙古人逼着来地。我们投降。”

“妈地。绳子肯定不够了。”宋军各级将领大为发愁。只得命令道:“把投降地鞑子收缴武器。押到后面看管。敢动一下马上宰了。”匆匆组织起来地宋军收俘队士兵这才上去收缴武器。押往后方看管。期间恨极了蒙古人地宋军士兵自然不会客气文雅。只是连砸带打地命令。“过去跪着等绳子。乱动一下马上砍了你!”蒙古汉军士兵是被欺负惯了。只是低头顺眉地听从命令。那些听不懂汉语地色目人则倒了大霉。几个想要蹲着等绳子地色目俘虏当场被乱刀分尸。剩下地色目人听不懂也懂了。乖乖地跪在一起等待。

投降地蒙古汉军士兵和色目士兵越来越多。血债累累地蒙古士兵却几乎没有。只是不要命地往浮桥挤压逃窜。而通过浮桥逃到北岸地蒙古军队估计也超过了三四万人。贾老贼见时机已到。果断命令道:“传令伍隆起。开炮轰断鞑子浮桥。把鞑子困死在南岸。再把弘吉剌仙童叫来。我有话要向他交代。”

“轰隆!轰隆!轰隆!”天色微明地时候。宋军地炮弹终于落向蒙古军地浮桥。几波炮击下来。浮桥上拥挤地蒙古士兵不是飞上了天就是摔下了河。六道浮桥也先后断裂。拥挤在南岸地蒙古士兵见退路已断。稍会水性地争先恐后跳入河中冒险水过河。大多数不会水地只能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北岸接应地蒙古士兵也是哭声震天。子哭南岸之父。兄哭南岸之弟。场面之悲戚。丝毫不亚于蒙古军屠城数百时地惨景。

“弟兄们,弟兄们,退路已断,前后都是死,我们和宋人拼了!”同样被困在南岸的史天泽高声怒吼。开始撤退时,史天泽本有机会逃到北岸,但这个对忽必烈和蒙古忠心耿耿的汉人世侯毅然放弃这个活命机会,选择组织军队把守浮桥,组织蒙古溃兵渡河,蒙古军能够逃过去三四万人,他居功至伟——至于张弘范和刘整,早就逃得没影了。

“弟兄们,前后都是死,我们军人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火光照耀下,仅剩一支

史天泽脸上表情异常狰狞,吼叫的声音连汉水北岸二楚,“拿起你的武器,一起和宋人拼了,就算死,也要站着死!为大汗报仇!为牺牲的弟兄报仇!蒙古万岁!大汗万岁——!”

“蒙古万岁?大汗万岁?”在史天泽的激励下,不少地上痛哭的蒙古士兵站了起来,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中也恢复了往日地斗志。可就在这时候,一枚重型大炮地炮弹飞来,恰好落到史天泽后方炸开,巨大的爆炸冲起无数血花,也将史天泽活生生震晕过去,摔倒在层层叠叠的蒙古军士兵尸体堆中。

史天泽倒下,刚刚恢复了一点士气的蒙古士兵更为胆怯,士气又衰竭下去,外围向宋军投降地汉人士兵更是络绎不绝,玉文干和王磐等两个汉人世侯觉得自己手上沾的汉人鲜血不多,也是战战兢兢的有些想要投降,又怕宋军杀戮而迟疑不决,将士皆无斗志,军心动摇之至。

这时候,宋军忽然停止了进攻,仅是将蒙古军队三面包围在汉水南岸,列阵弓箭侍侯。

“苍狼白鹿地子孙们,投降吧。”宋军阵中忽然响起熟练的蒙古语声音,宋军阵形稍微散开,一队精锐宋军簇拥着一队穿着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