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相-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面!”杨亮节大声答道。

文天祥本来想抢,贾老贼却已经点头说道:“很好,就让你负责西面。天祥,你也别抢了,你负责的东面也不轻松,鞑子的水栅是用水中植木建成,厚达半里,密得连大一点的鱼都游不下来,每根木头都有铁链相连,想要攻破这道水栅,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你要记住,如果你无功而返,耽误了我军总反攻地布置时间,就算你是本官的门生、丙辰科的状元,本官也军法无情!亮节,你也一样,本官这个前任国舅,对你这个现任国舅也不会手软!”

“末将等誓死攻破鞑子水栅,马革裹尸,无功不返!”文天祥和杨亮节异口同声地大吼答道。贾老贼满意的点点头,喝道:“陈奕、范胜听令,你二人各率本部拖后,保护我军炮船不被鞑子小船骚扰!姜子、朱胜、张世杰、王安节,你四人各率本部船队保护我军辎重船运输船安全—张世杰,尤其是那几条船,本官要你亲自保护,绝不容许出任何意外!其余诸将,随本官居于前锋二线,随时侯命。”

“末将等谨遵号令!”宋军诸将齐声回答。贾老贼这才喝道:“各回本部准备,辰时三刻一到,全军出发!”

……

“呜——!”辰时三刻正。宋军旗舰上准时吹响进军号角。集结在龙尾州水面地宋军船队正式向北挺进。因为是逆风逆水地缘故。宋军战船只能靠人力驱动。行驶速度大为减缓。但屋漏偏逢连夜雨。阴晦地天空乌云密布。露出山雨欲来风满楼地景象。宋军诸将官不由个个满脸担忧。生怕大雨一来这仗更难打。贾老贼却哈哈大笑道:“天助我也!把本官地话转达全军。大雨一来。鞑子地露天炮台就没办法再用火炮和震天雷了。对我军船队地安全可大有好处。”

贾老贼鼓劲地鬼话传开。宋军将士本有些衰竭地士气立即又膨胀起来。当然桨手洒汗、橹手奋力。船队行驶速度大为提升。

。宋军船队便全部驶入龙尾州上游地汉水河道。~地龙尾州相比。汉水河道明显狭窄得多。但仍然比宋军出发地郢州河道宽阔一倍以上。水流也缓慢得多。杨亮节和文天祥两支船队甚至可以并肩而行。《满江红》地军歌之声。回荡十里。

一路斩风破浪。当鹿门山下地蒙古军水栅碉堡出现在宋军前锋视野中时。汉水河道两岸忽然一声炮响。鹿门山山顶树起忽必烈地白毛大。蝗虫一般地蒙古士兵怪叫着从树林中涌了出来。箭镞、弩箭、石头和老贼炮实心炮弹仿佛火山爆发一般喷射而出。铺天盖地落到文天祥和杨亮节两支船队头上。连绵不绝。宋军军歌嘎然而止。文天祥和杨亮节几乎是同时拔出宝剑。指着前方吼道:“箭雷还击。全速继续前进。后退一步者。斩!”

“嗖!嗖!嗖!嗖!”宋军战船上地床子弩射出一枚枚箭雷。带着青烟落入两岸蒙古军弓箭手队伍中。火光巨响也在两岸爆发起来。两军士兵中箭中石地惨叫声音与爆炸声、喊杀声汇成一股。直冲云霄。而天空还之以一声霹雳。秋天极为罕见地雷声中。铜钱大地雨点从天而落。泼洒到血肉横飞地战场上。听到这雷声。贾老贼嘴角露出微笑。喃喃道:“秋天打雷。遍地是贼——好兆头啊。忽必烈一死。中原大地不遍地是贼那才叫怪了。”

“阿拉!”伴随着雷声的还有蒙古军船队发出地鬼哭狼嚎声,蒙古军高层也知道水栅防线一旦失守,就意味着宋军可以打开通往襄阳的水道,所以忽必烈不顾损失惨重的蒙古水军连日苦战已经是疲倦不堪,仍然将剩余的四十多条战船和一百余条快船布置在水栅防线前方阻止宋军。忽必烈背后的旗号台打出旗号后,蒙古船队立即顺流而下,冲向宋军船队,两支船队刚碰在一起,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和金铁碰撞声便在汉水河面中回荡起来,大船碰大船,小船撞小船,来往箭矢比之雨点更密,宋蒙两军士兵隔着船舷疯狂砍杀,更不时有宋军士兵将手雷抛入敌船甲板,带起阵阵火光硝烟,也有悍勇的双方士兵跳上敌军战船,疯狂砍杀敌船甲板上密集地敌人,战斗甚至蔓延到水中,碰撞中落水的双方士兵冒着随时可能被大船撞昏撞扁的危险,在水中也刀来枪往地砍杀,互相抱住对方坠入水底,比拼谁喝的河水更少,谁先被水呛死。雨水混合着血水流满甲板,也染红了滔滔汉水。

“大宋!大宋!”激战中,文天祥和杨亮节两名宋军高级将领从未停止过呐喊,始终冲杀在第一线与敌人鏖战——如果说范文虎能把宋军带成一群绵羊,那么他们就能把宋军带成一群狮子!在这一名宋军高官和一名皇亲国戚舍死忘生的率领下,宋军地士气始终高昂不泄,中箭的,带着箭头跳上敌人甲板砍杀;中刀的,哼都不哼一声就把刀砍还在敌人身上;中枪的,枪头带起地鲜血溅在脸上也不抹不,只是用手中长枪洞入敌人小腹;即便时胳膊被砍断,也要用牙齿咬开手雷冲入敌群,无时无刻不在有重伤的士兵抱住敌人拉响手雷或者滚入水面。文天祥的妹夫彭震龙甚至率领敢死队三度冲上敌船,并成功夺取了蒙古军的一条战船,直到身中两刀四箭才被宋军士兵背回船舱抢救。将士用命之下,兵力本就不占优势的蒙古船队被杀得溃不成军,丝毫阻拦不住宋军战船向水栅前进的脚步。

雨越下越大,来自北方地冷空气和来自南风的暖湿空气在荆襄上空激烈相撞,带出了这场罕见地秋季雷雨。而在汉水河面上,来自南方的、保家卫国地宋军将士也和来自北方的、残暴成性地蒙古豺狼撞在一起,带出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宋军的炮船开炮了,狠狠打击汉水两岸的蒙古工事和蒙古军队,蒙古军水栅处的碉堡也放箭了,因为宋军船队已经冲进了水栅的射程。

负责东岸防御的伯颜暴跳如雷,负责西岸的阿里海牙则宛如疯狂,不断嘶吼呐喊催促各国士兵向前,杀害来自南宋的将士,逼着熟悉水性的汉人士兵推着小船去抢宋军辎重船。杨亮节提刀冲在最前方,压根忘记他是家中独子,是本应该在临安享受荣华富贵的南宋国舅;文天祥脱去对他过于沉重的盔甲,举剑和冲上自船的蒙古士兵搏斗,也忘记他家里的四房娇妻美妾和万亩良田;贾老贼则精赤上身,顶着箭雨在旗舰上亲自敲响战鼓,鼓舞大宋将士教训和消灭来自草原的豺狼野兽。大宋军队是没有热血男儿,只是缺少率领这些热血男儿的血性统帅,但今天,有了。

战役的关键还是水栅,因为逆风逆水的不利因素,宋军无法施展,只能派出精熟水性的士兵下水去砍去锯蒙古军的巨木铁链,水栅前顿时人头涌动,到处可以看到砍木斩链的

兵,位于河心的蒙古军箭台守军很快发现宋军企图,处用弓弩狙击水下宋兵,一名名英勇的宋军战士中箭而亡,鲜血染红了水栅附近的水面。负责攻占此地的杨亮节急得大叫,“谁敢爬上箭台杀敌?官升三级!”

“我去!”一名宋军阵长第一个站出来,他的部队中呼拉拉站出一片,一个个跟着跳下汉水,水冲向蒙古军箭台。杨亮节赶紧大吼,“弓箭掩护!”最前面的几条宋军战船上羽箭齐发,抛射向藏在箭台箭垛背后的蒙古士兵,一个弓箭手倒下,另一名士兵抛去钢刀,拣起他地弓弩箭壶继续抛射,即便手指拉弦拉得鲜血淋漓也毫不停歇。但蒙古军箭台太坚固了,也太高了,宋军的弓箭即便抛射上去,也很难伤到象乌龟一样躲在箭垛背后的蒙古士兵,水栅前的宋军士兵仍然在不断中箭,带着鲜血和惨叫被水流卷走。去爬箭台的宋军士兵也必须水绕过箭台正面才能向上攀爬,可负责镇守此堡的蒙古千户阿拉坦仓经验丰富,早在上堡台阶上布置了重兵保护,宋军士兵刚刚冲到台阶上就遭到他的箭雨和石雨打击,宋军将士尸体堆满也染红了冰凉地青石台阶,却始终没有一个士兵能够冲上堡顶。

“我去!我去!”又是几队宋军士兵洇水冲向碉堡,却仍然被蒙古军的箭雨和石雨所阻,化为一具具尸体堆满台阶,也挂满了箭台附近的水栅铁,看到一名名英勇地士兵倒下,杨亮节泪如泉涌,咬牙出血,阿拉坦仓则在箭台上哈哈大笑,“来吧,蛮子来吧!阿拉坦仓大爷等着你们,来多少让你们死多少!”

阿拉坦仓正得意狂笑间,一名蒙古士兵忽然指着前方大叫起来,“将军,有艘船冲过来了!”阿拉坦仓转头一看,却见一艘宋军战船直接冲向了自己所在的箭台,和其他的宋军战船不同,这艘船竟然是在北风中地张满了风帆,阿拉坦仓大为不解,“蛮子在搞什么?他们力气多得使不完吗?竟然张帆顶风前进?”

同样大惑不解的还有杨亮节,当那艘张帆前进的宋军战船经过他的战船时,杨亮节向那艘船地宋军吼道:“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张帆前进?”那阵长往身边的一个头上裹着绷带的宋军火长一指,大声答道:“杨大人,这个兄弟想出了一个办法冲上鞑子的箭台,你就放心吧。



“你叫什么名字?用什么办法冲上鞑子箭台?”杨亮节向那宋军火长问道。那宋军火长咧嘴一笑答道:“杨大人,小人索超,昨天晚上和贾太师见过面,贾太师还给我包了伤口,你就看好吧,总之我有办法杀上去就是了。”杨亮节将信将疑,大声说道:“那你小心,我等着看你的英勇表现了,弓箭手,全力掩护他们!”

“好勒!”索超答应一声,转身吼道:“敢和我上鞑子箭台的,都过来!”一百多名宋军战士跟到他地身后——其中自然包括昨天晚上和索超一起见到贾老贼的路星汉。而指挥这条船地宋军阵长吩咐桨手继续前进,直到战船冲到蒙古军箭台旁边,被蒙古军水栅挡住去路,那阵长才大吼道:“转舵,船打横!”

“转舵!”战船艰难转过船身,横跨在蒙古军箭台前方,同时船上飞下几根带有大钩的铁链,钩住蒙古军地水栅铁链,使得战船不用担心被水流冲走,还有船上的风帆也转横,使船帆受风面正对蒙古军地箭台。这会杨亮节也算是明白那名宋军火长的用意了,惊喜道:“我怎么这么笨?开始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

“砍!”果不其然,索超挥动大斧,狠狠砍在战船主桅杆上,木屑飞溅间,高达十丈的主桅杆渐渐倾斜,忽然轰的一声倒下,桅杆头也搭上了蒙古军箭台的箭垛上。不等惊慌失措的阿拉坦仓指挥蒙古士兵去砍搭在两座箭垛之间的宋军战船桅杆,索超已经提起战斧举起圆盾,怒吼着踏着倒塌的桅杆冲上蒙古军箭台,“弟兄们,杀鞑子啊——!”

“大宋!”周围宋军欢呼雷动,路星汉第二个冲上桅杆,随手将一枚手雷抛上蒙古军箭台,后面大群宋军士兵象蚂蚁爬着桅杆冲上蒙古军的箭台,复仇的怒吼声也在箭台顶部回荡起来……

“狗杂种!受死!”第一个爬上箭台后,索超大吼一声跳起,手中单斧向穿着将军盔甲的阿拉坦仓狠狠砍下,阿拉坦仓措手不及被砍了个正着,一声巨响过后,阿拉坦仓的铁质头盔火星四溅的深陷下去,腥臭的朊脏鲜血和脑浆也在他的头盔下飞溅出来……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九十六章 鞑虏血(7)

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巳时前开始打落第一滴雨点,过后就基本停歇,但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刮的也还是对蒙古军队有利的北风,而河面上的战斗也进行得益发激烈。靠着砍断桅杆搭桥,宋军已经成功登上了修筑在河心的蒙古军箭台,誓要打破蒙古军水栅防线增援襄阳的宋军必须要拔掉这颗钉子,无路可退的箭台蒙古守军垂死挣扎,狭小的箭台顶上自然是血肉狂飙。

斧头砍断了头骨,鲜血和脑浆洒出半丈多远;盾牌砸破面门,发出鼻骨断折的清脆响声,白色的眼球飞离眼眶,带出一道道血箭;长枪洞穿小腹,拖出冒着热气的肠子和血淋淋的内脏;钢刀砍断的手臂指头抽搐着,被厮杀的士兵踢得到处乱滚;倒下的士兵象野兽一般在箭台上歇斯底里的吼叫,抱住敌人的大腿扭打,用断刀砍刺,用拳头猛锤头颅,用牙齿咬住敌人,就算死也要拉一个敌人同归于尽。箭台上堆满了层层叠叠的尸体,双方士兵踩着尸体和伤员的身体血战。

和箭台上的血战比起来,汉水河面上的大战之激烈并不逊色丝毫,宋军成功冲上箭台后,水栅前砍木开路的宋军水手压力锐减,开路进度猛然提升。而蒙古军残余的战船靠着陆上弓箭的掩护,还躲在鹿门山脚下的河岸边给文天祥军制造麻烦,大雨停下来后,蒙古军的震天雷和人油炮也有了用武之地,用投石机和回回炮投出的震天雷、人油炮一旦打中宋军战船,霎时就能给宋军战船造成重创,逼得攻打水栅的宋军前锋不得不抽调兵力逼近岸边,用箭雷压制敌人的远程武器。水栅战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