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相-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传到厉曼成面前,厉曼成依令而行,指挥军队直接突进了连城墙都没有的盘水镇,深夜地盘水镇黑黝黝的,没有一盏***,长街上也一个路人都没有。粗心大意的厉曼成并没有察觉其中的古怪,只是一个劲的催促军队加快向前。可眼看李军的前锋军全部进入盘水镇时,长街两旁忽然一阵锣响,无数火箭从天而降,落到街道中心与两旁的房屋上,藏在房顶与街旁的硫磺和桐油等引火之物遇火即燃,镇中立时火头四起,转眼就蔓延成片。李的前锋军身处火海,立时一片大乱。

“杀啊…………!”与此同时,盘水镇地两旁矿野中忽然杀声四起,两支军队左右包夹杀来,厉曼成军又被火攻又被夹击,立时溃败。后面的李见势不妙,忙率领骑兵加速冲过来接应厉曼成军,不曾想李刚赶到盘水镇外侧,迎面就有一军撞来,为首一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答应为李偷袭大都的涿州万户张弘范!

“张弘范,小儿!汝敢阴我?我誓杀汝!”李气得七窍生烟,对着张弘范咆哮不止。张弘范在马上仰天大笑,“哈哈哈哈……,要怪就只能怪你蠢!我张氏一门对大汗忠心耿耿,岂能与你这等叛臣贼子为伍?识相的话,赶快下马受降,否则定斩不饶!”

“我要你的命!”李咆哮着挺刀冲向张弘范。不想张弘范却没兴趣学古人与李主将单挑,手一挥喝道:“放箭!”张弘范背后的蒙古军骑兵立时乱箭齐发,李冲得太快躲闪不急,全身早中数箭,幸得亲兵舍命救回。蒙古军骑兵乘机掩杀过来,士气低落的李军大乱,竟不能组织迎敌。张弘范看准机会,亲率一队直插李中军过来追杀李,意图擒贼先擒王。

“大都督,快走。”忠诚的亲兵架起受伤的李向后撤退,李见张弘范来势凶猛也不敢怠慢,忙与亲兵一起向后逃窜…………李带来地骑兵也就了将领指挥,被训练有素地张弘范军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张弘范见战术得逞,更是得理不饶人率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李军的主力中军所在,还好这边王文统比较冷静,及时命令士兵投掷贾老贼援助地手雷杀敌,手雷除了有效抵挡蒙古追兵外,发出的巨响也令蒙古军战马受惊,导致蒙古骑兵也出现混乱,李乘机逃入中军掩护。

“杀啊!杀啊!阿拉!阿拉!”李军四周蒙古军杀声四起,鼓声入雷,黑暗之中不光是李,就连王文统都难以分辨张弘范究竟有多少兵力,再加上前面的厉曼成带伤逃回,李军士气更是低落。王文统无奈,只得向受了重伤的李建议道:“大都督,黑暗之中敌军不知多少,我们先撤回济南整顿兵马再说。你也受伤了,需要治疗。”

“撤,后队改前队,撤回济南。”六神无主的李连连点头,大声下令。王文统与他的儿子王荛亲自率军断后,不断投掷手雷阻拦张弘范追兵,依次退回济南困守…………还好,蒙古的十六路世侯军队还没来得及抵达济南,济南仍然是空城一座,李军这才勉强有了一个容身之所。不过直到后来,李和王文统才知道一个差点让他们吐血的真相,当夜阻击他们的张弘范军仅有四千骑兵,却把他们的五万大军杀得丢盔卸甲,逼回济南孤城……

第三卷 襄阳血

第十二章 归来

短短三天之内,南宋朝廷先后接到两名蒙古地方诸侯李和张邦直的称臣投降表章,南宋朝廷中势头日益高涨的主战派士气立即爆棚,欢呼江北人心回归,大宋中兴在望;开始对北方汉人命运产生关心的临安百姓也是人心振奋,认为游子归来不失为一件大好事;就连沉疴缠身几天没上朝的宋理宗也强撑着召开了一次廷议,讨论该给李和张邦直这些北方汉人榜样什么封赏。惟有主战派老大贾老贼却急得嘴角生泡,大骂李和张邦直白痴犯傻,白白浪费了他埋伏在江北的一着妙棋。

三月二十的廷议上,宋理宗封李为保信宁武军节度使,兼督视京东河北等路军马,爵位举国公;封张邦直为徐邳节度使兼督视山东西路军马,爵位定国公,并让辅助太子赵监国的贾老贼安排使者北上邳州和益都,向李和张邦直宣读诏书,颁布赏赐,贾老贼闷闷不乐的领旨谢恩,廷议即告结束。左丞相吴潜见贾老贼表情不悦,便在出宫路上问道:“贾少傅,李与张邦直二位将军重归大宋,迷途知返,乃是好事,与少傅对北方剿抚并用的主张也完全一致。可老夫看少傅表情似乎不悦,不知少傅为何如此?”

“太草率了,太不是时候了。”贾老贼长叹一声,愁眉苦脸道:“李他们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偏选择在这时候举事………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已经停战,吾皇万岁又重病在身,忽必烈如果集中全力剿杀他们,大宋难以提高强有力的援助支持他们啊。”

“贾少傅考虑太多了,李和张邦直的治地都紧邻大宋边界,战事不利,只要他们提兵向南,大宋军队不就可以直接援助他们了?”吴潜微笑着答道。贾老贼哭丧着脸说道:“怕就怕忽必烈连他们向南转移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就把他们堵在北方,到时候我军救他们也不是。不救也不是,那就进退两难了。”

“伪汗忽必烈元气大伤,未必就能做到这点……。”吴潜本还想安慰贾老贼,话还没说完却有些天旋地转,手足发麻险些摔倒。贾老贼看出不对忙扶住他,连声问道:“吴丞相。你怎么了?是不是心悸病又发作了?要不要我送你看太医?”

“没事,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站久了就犯了老毛病。”吴潜表情痛苦的捂着胸口摇摇手,强撑着微笑道:“休息一会就好,不用去看太医。”

“吴丞相,你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啊。”贾老贼又是一阵愁苦,叹气道:“前天董平高哭着来找本官,说是他的叔父董宋臣公公这段时间服侍皇上过于辛苦,也是犯了重病需要卧床休息。本官虽然给董平高放了一段时间假让他回家照顾叔父,却也感觉如折一柱。还有汤汉、杨栋、建康的马光祖、广南的赵葵和襄阳的吕文德,这些人也都陆续病倒了。要是吴丞相你再病倒。本官真不知道该怎么辅佐太子监国了。”

“怪不得今天朝上是卢公公侍侯皇上,原来董公公也病了啊。”吴潜同样心情沉重,老一辈的大臣老地老病的病,新一辈的还没接上班,太子又无能懦弱,贾老贼肩上的压力之大,已经难以想象了。为了安慰贾老贼,吴潜故意向前面的丁大全一努嘴,微笑道:“贾少傅放心。老夫今年才六十七岁,比起前面那个七十二的丁大全,还年轻着呢。丁大全没死以前,老夫舍不得死!”

“哈哈,那倒是,丁大全那样酒色财气样样来地人都能活到七十二,吴丞相你不敢说学彭祖活八百岁,活过一百八十岁绝对没问题。”贾老贼也笑了笑,搀起吴潜便一起出宫。但吴潜还没走出十步,脸和嘴唇就开始发青发紫,额头上汗水滚滚。贾老贼一看情况不对,顾不得吴潜反对,赶紧叫来宫中侍卫与自己一起把吴潜送到太医院,一查之下贾老贼傻了眼睛,吴潜是心悸加心绞痛引起的心血瘀阻证(冠心病),急需治疗休养,别说再办公事了。就是躺在床上休息都得小心翼翼。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包括左丞相吴潜在内的朝中元老大臣一连串的病倒,丁大全乘机给贾老贼添恶心。遇事能躲就躲,躲不了就推,推不了就搁着,朝廷上很多公务因此荒废。贾老贼是彻底没了办法,无可奈何的挑起了所有重担,军政民政财政一肩挑不说,还要把吴潜监察百官风纪的工作也抗起来…………贾老贼算是服了手下这帮贪官了,盯得稍微松一点,他们能把县库府库直接搬回家里。每天忙得眼窝深陷、脚底生烟之余,贾老贼还得挂念北方的李军队处境,差点也没累趴下………更让贾老贼郁闷的是,他手下也不是一个人才没有,只是青年人才资历不够无法服众,没办法立即顶上来。

就这么硬撑了十来天时间,贾老贼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好硬着头皮拟了一份名单去见姐夫宋理宗,请求宋理宗再一次提拔陆秀夫、陈宜中、黄镛和林则祖等青年官员,让他们接替吴潜、汤汉和杨栋等病倒老臣的职务………那怕是代理都行,起码先把朝政地正常运转先维持住。不曾想宋理宗这一次不肯听现小舅子的了,摇头道:“爱卿,此举万不能行。陆秀夫才二十六岁,你就想让他担任左相要任,你太草率了。”

“皇上。微臣此举也是无可奈何。”贾老贼硬着头皮解释道:“吴丞相重兵缠身。起码要卧床数月。他所兼管地监察御史、刑礼两部都无人主持。若有松懈。怕是会出大乱子。陆秀夫年龄虽缺。才能政绩却十分出众。为官又清廉自守。且对皇上忠心耿耿。由他署理左相之职。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不行。太年轻了。现在让他担任临安知府。朕已经是顶住老臣地压力了。想当左丞相。让他等十年再考虑吧。”宋理宗坚定摇头。咳嗽着说道:“如果爱卿你忙不过来。可以考虑从老臣之中选拔人才。帮助你一起辅助太子。”

“那帮酒囊饭袋。大蠹巨贪。有他们比没有更糟糕。”贾老贼愁眉苦脸。盘算片刻后。贾老贼又硬着头皮说道:“那文天祥行吗?他在扬州干得很好。是提拔他地时候了。”

“还不到三十。不行。即便要提拔他。最多只能到侍郎一级。”宋理宗又是一口否决。贾老贼更加愁眉苦脸。盘算了半天才咬牙说道:“淮西安抚使李芾。他入仕途已有二十多年。功绩赫然。可以担当此职。”

“李芾……。他可以。”宋理宗沉吟。终于点头道:“加封李芾为观文殿大学士、御史台令。即日返回临安。在吴潜复出前署理左相职务。”贾老贼松了口气。赶紧向宋理宗磕头谢恩。宋理宗却咳嗽着说道:“爱卿。朕知道你与李芾不和。还要你举荐李芾出任左相。真是难为你了。不过朕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与李芾地关系。与他一起辅佐好朕与太子。”

“多谢皇上关心。微臣一定尽力而为。”贾老贼嘴上答应得漂亮。心里却闷闷不乐…………李芾地人品和才能都够。就是脾气太臭太古板。对自己成见太深。这一次自己举荐李芾。只怕李芾不但不领情。又要误会自己打他漂亮女儿地主意了……于从山东回来。带来消息说李军主力被以合必赤、史天泽为首地蒙古十七路世侯团团包围在济南府孤城。几次突围都遭失败。留守益都地李禄和李彦简向大宋求援。希望大宋出兵接应;张邦直比李更惨。刚举事不久就被忽必烈地重兵包围在邳州城。连城池都没出去一步。也是在风急火燎地向南宋求援。希望贾老贼出兵解救。可眼下朝廷成了这个样子。贾老贼又怎么敢离开临安一步?无奈之下。贾老贼只得命令李庭芝和杜庶联合出兵邳州。准备先想办法把张邦直救出来再说。至于李…………济南离两淮实在太远了。贾老贼只能派曹世雄地骑兵到山东东路聊尽人事。能不能救回李和王文统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在枢密院中将出兵命令用快马发出后。筋疲力尽的贾老贼心情异常沉重。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的低着头发愣,以至于亲兵队长郭靖叫了他好几次才听见。郭靖小心翼翼的禀报道:“少傅。李芾大人今天到临安了,已经到了吏部点卯,还到咱们家送了拜帖,说是今天晚上到咱们家里拜谢你的举荐之恩。”

“虚伪客套,他李芾最不想见的人就是本官。”贾老贼冷哼一声,吩咐道:“回去告诉几位夫人,让她们今天晚上不必等我,本官今晚在枢密院里连夜署理公文…………叫廖莹中和刘秉恕代替本官接见李芾,本官不想见李芾。”

“少傅,李娇娘小姐也随李大人回了临安,今天晚上很可能要去咱们家见大夫人,你也不回去吗?”郭靖有些惊讶地问道。贾老贼没好气的答道:“见了她又有什么用?本官早把她忘了!对了,顺便告诉廖莹中一声,让他安排人盯住李芾,他和本官好象上辈子有仇一样合不来,别让丁大全那个老东西和他连上了。”

当天夜里,贾老贼故意又在枢密院里熬了一夜,躲过了与李芾父女见面的尴尬,不过到了第二天,为了让李芾尽快接过吴潜地职务,贾老贼不得不硬着头皮和丁大全领着李芾进了一次皇宫,又去见了太子赵和左丞相吴潜,协助李芾接管相印。还好,李芾这一次总算没给贾老贼脸色看,还对丁大全的刻意笼络不理不睬。最出乎贾老贼意外的还在后面,在办完公务后,李芾竟然请贾老贼去吏部给他的房子中做客,想与贾老贼共同讨论国事。

“去府上做客?”贾老贼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回绝道:“李大人家中女眷甚多,本官一个男人去不方便,公务又这么繁忙,还是算了。至于国事,李大人你是赫赫有名的清官,本官相信你定然能接好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