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相-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城,拉吊桥!”命令已经晚了,宋军已经在全速冲锋了,被宋军突然出现惊得失魂落魄的汴梁城军队百姓还拥挤在城门和吊桥上时,仅有一条右臂可用的杨晨焕已经第一个冲到了吊桥旁边,满含悲恨的全力一刀砍出,碗口粗的吊索就应声而断;后面阿志沙紧随而上,近百斤重的狼牙棒全力砸下在另一侧的吊索拉环上,铁制的拉环上火星四溅,断成两截。

“大宋…………!”时隔二十六年后,大宋地口号声再一次在汴梁城下回荡起来,大宋军旗也再一次在汴梁城下迎风招展,措手不及的蒙古守军甚至连城门都来不及摸到,就被城门前那些仓皇逃入城内的百姓士兵冲散…………这也给杨晨焕制造了成为第一个以大宋军人重返旧都的荣耀。当杨晨焕一口气砍倒七八个汴梁军民冲入城中时,眼中热泪不由夺眶而出,含泪大喊道:“汴梁,我们回来了!”

“我们回来了!”无数的大宋骑兵含泪大喊起来,岳飞、韩世忠、宗泽和辛弃疾等先朝名将的夙愿,在这一刻达成…………虽然每一个宋军士兵都十分清楚,他们也许在汴梁城里连一天的时间都不能呆,但只要双脚踏上这片土地。对宋军将士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南人杀来了,快跑啊。”对于同胞子弟兵的到来,汴梁百姓并没有壶浆箪食,喜迎王师,而是惊惶失措的夺路而逃,大人喊小孩哭。在街道之上自相践踏,死者无数。见此情景,大宋骑兵心里别有一番滋味,确实太久了,从靖康之耻到端平入洛一百零七年,从端平入洛到今天又是二十六年,一百多年地时间,汴梁地汉人已经彻底忘记了他们是炎黄子孙,忘记了他们是大宋子民。反而视大宋军队为洪水猛兽了。兵力空虚的汴梁城蒙古守军并不强大,根本无法撼动全部由精锐军队中挑选出来地精锐组建的大宋骑兵,但汴梁的百姓却给了大宋骑兵心灵的重创…………我们是同胞手足。你们忘记了吗?

“将士们,奋勇杀敌,大宋列祖列宗地在天之灵正在看着我们!”曹世雄高呼起来,大宋骑兵齐声怒吼,在远未恢复元气的汴梁城中尽情纵横驰骋,用敌人的鲜血祭奠为重回汴梁捐躯的无数大宋将士,用对敌人的残酷杀戮为无辜死难的中原军民洗刷血海深仇。在如此凶猛的大宋骑兵面前,汴梁城中士气低落的蒙古守军几乎是一触即溃,丢盔卸甲的逃出城外。为了争夺逃生地道路,蒙古守军甚至与汴梁百姓自相残杀起来。

“这一刀是给岳爷爷砍的!这一刀是为宗爷爷砍的!这一刀是……。”曹世雄手下地第一杀人魔王杨晨焕总是冲在军队的最前面,每呼喊一声就是一刀斩落,无论对蒙古人、色目人还是汉人都是如此,以至于曹世雄不得不亲自出面组织他,“杨晨焕,不能再乱杀汉人了,先抢占城门,把鞑子赶出城去!您负责北门!”

“知道。包在我身上。弟兄们,跟我杀鞑子去!”杨晨焕对曹世雄的话还是听的,大吼一声领兵冲向北面。曹世雄又转向旁边的嵬名畅和阿志沙等人命令道:“嵬名畅,你负责西门,阿志沙,你负责东门,先把鞑子赶出城去。高鸣,你负责抓捕城里的鞑子官员,焚烧汴梁粮仓。”

“得令。”嵬名畅和高鸣等人各自答应。分别领兵而去。曹世雄自己则亲领一军抓捕城中的汉人百姓。并向那些吓得面无人色的汉人百姓问道:“大宋太庙遗址在那里?你知道吗?”

“将军,饶命啊。我……我不知道。”一连问了十几个人都是回答不知道,曹世雄几乎绝望的时候,终于有一个老头答道:“将军,我知道大宋太庙遗址,二十多年前,你们大宋地军队到那里祭祀过。”

“什么你们大宋?我们大宋,我们都是大宋子民!”曹世雄大喜过望,先是训斥那老头一通,又命令道:“快,带我去大宋太庙的遗址。”

北宋宗庙的遗址就在已经被焚毁的北宋皇宫之中,随着刀兵战火也化为了一片废墟,那个老头领着曹世雄等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太庙遗址。看着长满野草的太庙废墟,曹世雄泪如雨下,命令道:“搭建一个灵台,再找灵牌来和笔墨来,越多越好。再去通知杨晨焕他们,把汴梁城里剩下的汉人百姓押到这里,也是越多越好。”

城里的战事还在继续,灵台很快搭好了,只是空白灵牌不好找,无奈之下,宋军士兵只好去木材铺找来一堆白木板和铁锯,临时赶制了一批粗糙的空白灵牌,曹世雄庆祝挥毫,首先写下赵匡胤地庙号太祖皇帝,然后是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写完了北宋九帝,曹世雄又写下宋理宗之前的南宋五帝庙号,然后是鄂王岳飞、蕲王韩世忠和忠简通议大夫宗泽等得享太庙的大宋名将,并一一供到灵台之上……

“将军,城里的鞑子基本赶出去了,粮仓也烧了,能抓的官员也全押来了。”当曹世雄把孟珙的灵牌放到灵台上时,汴梁城里的战事基本结束,天色也已经全黑。曹世雄命令宋军先是点燃大量火把。也命令押来的汴梁百姓全部跪到灵台之前,设上香炉烛台,并将能抓到汴梁蒙古官员全部押到太庙废墟之前,听侯处发。

“汴梁的百姓们。”曹世雄站在灵台之旁,向黑压压地跪在灵台前地汴梁百姓高声叫道:“你们抬头看看,灵台上面供的。全是大宋地列祖列宗和忠臣猛将。今天把你们押到这里来给他们磕头,就是提醒你们,不光你们汴梁汉人,北方所有的汉人都是大宋子民,大宋从没有忘记你们,大宋军队迟早有一天还要光复中原,光复汉人的江山!”

“我们是蒙古人,不是宋人。”一个年轻男子叫起来,曹世雄脸色一变。那边杨晨焕早已经冲上去把他拖出来,提着刀问道:“你再说一遍,你是汉人还是蒙古人?”

“我……我是蒙古人。我从生下来就是大蒙古的子民。”那个年轻男子据理理争。杨晨焕溅满鲜血地脸狰狞一笑,钢刀一捅剖开那人胸膛,将他的心生生挖了出来,将与旁边的士兵命令道:“供到灵台前面去,请大宋的列祖列宗看看,我们是怎么教训这些数典忘祖的败类的。”

“小子,够机灵。”曹世雄暗赞一声,转向那些已经吓得哭哭啼啼的汴梁百姓吼道:“还有谁认为自己是蒙古鞑子的?给老子站出来!”没有人敢答话,小孩子的哭泣以被父母堵住嘴。曹世雄满意地点点头。又大声问道:“那你们是不是汉人?是不是大宋子孙?”

“是,是。”汴梁百姓人群中响起一片胆怯的回答声。曹世雄冷笑道:“我知道你们心里不服,但我可以告诉你们,等到大宋军队主力北上的时候,谁要是再敢帮着鞑子伤害大宋军人,刚才那个小杂种就是你们地下场!”汴梁百姓默不作声,大宋军队表现出来的不亚于蒙古人的残忍凶暴已经让他们明白,在乱世中最好还是做墙头草的好。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要想收复中原人心。还需要从长计议的好。”颇有韬略的曹世雄暗暗心中说道。那边杨晨焕已经迫不及待的叫道:“将军,把这些鞑子狗官的狗头全部砍下来,祭祀大宋列祖列宗吧。”

“将军,饶命啊。”那些倒霉的蒙古官员个个面无人色,连哭带喊地求起饶来。曹世雄却狞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宋军士兵动手,杨晨焕第一个冲上去,抓住汴梁知府把他拖出来,钢刀一挥便是人头落地。其他的宋军士兵不甘落后。也是争先恐后的去砍那些蒙古官员的人头,并将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供到太庙灵台之前。还有不少宋军士兵将先前战斗中砍下的蒙古士兵和蒙古百姓的人头也拿了出来,在灵台前堆成了一座血淋淋的小山。那仿如噩梦的恐怖景象,当场就吓昏了不少汴梁百姓,更有不少人心中发毛,“杀完了当官地,接下来是不是就杀我们了?”

将祭品摆好后,曹世雄率领众将双膝跪到灵台之前,大宋士兵也全部手握武器单膝跪下,向大宋太庙行礼。曹世雄大声说道:“大宋列祖列宗在上,末将曹世雄率大宋骑兵给你们磕头了,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忘记家仇国恨的汉人百姓。请大宋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保佑,保佑大宋军队早日光复中原,为你们重建宗庙;保佑中原百姓早日迷途知返,真心实意的给你们磕头。”

“将军,紧急军情。”曹世雄还准备再说些什么的时候,一名斥候快马冲来,向曹世雄禀报道:“东南陈留方向发现数量不明的鞑子骑兵,正在向汴梁快速移动,最多半个时辰即可赶到。”

“反应好快。”曹世雄心中一沉…………这就是没有民心基础的劣势了,宋军无法在民众中获得敌人军队部署的情报,只能全部靠自军斥候侦察,等到发现敌情时,宋军也就失去了休整时间。稍一盘算后,曹世雄命令道:“全军出发,离开汴梁城,向朱仙镇方向撤退。”

“准备出发了,全部上马。”各级将领将命令传达下去,全军上马准备离开的时候,曹世雄又回头看了一眼长满荒草地大宋太庙废墟,喃喃道:“列祖列宗,我们大宋军队还会回来地。”

是夜,大宋骑兵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拖着蒙古军骑兵在朱仙镇附近兜了一个大***,并利用树林掩护成功摆脱蒙古军队地追踪,消失在蔡河与惠民河之间的荒野密林中……

开庆二年的这一次大宋军队重返汴梁,时间虽然短暂…………从入城到出城不到五个时辰,但是对蒙古方面造成的震撼却是难以想象的,暴跳如雷的忽必烈为了封锁消息,亲自下令屠杀汴梁城中的所有百姓,以免消息外泄,动摇中原汉人民心与打击蒙古军队士气;同时南京路行路总管史天泽被官降三级,严惩丢失汴梁城的蒙古军队官兵,无数人头为此落地。为了彻底歼灭曹世雄军,忽必烈派出刚从西域回到中原、有天神之称的名将郭侃亲自主持剿灭曹世雄军战事,并再三强调一定要生擒曹世雄,押往大都凌迟处死,可见忽必烈对曹世雄军的痛恨之深。

忽必烈为了封锁消息的手段虽然残忍,但始终有漏网之鱼,宋军杀回汴梁祭祖的消息最终还是流传开来,中原震动,天下震动,死心塌地给蒙古军队助纣为虐的汉奸们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大宋的军队力量还有这么强,光复中原也并不是全无希望,所以汉奸们对南宋再也不敢心存蔑视,行事之间也留有一定余地,为贾老贼后来的北伐打下了不少心理基础。而对忽必烈早怀异志的李等蒙古军阀士气大振,对南宋的军事援助信心大增,加快了分裂蒙古军队的步伐。

宋军重返汴梁祭祀先祖的消息传回临安,已经是将近一个月后的事情,听到这消息后,临安城大放***三天,万民同庆!宋理宗则与贾老贼、吴潜等主战派大臣一起激动难当,君臣当众抱头痛哭,南宋军队更是扬眉吐气,士气暴满,就连丁大全也假惺惺的上奏为曹世雄等人表功…………暗地里当然是千方百计的打听曹世雄军队下落,帮助忽必烈收拾这支让蒙古铁骑颜面扫地的大宋孤军……

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八十九章 重庆兵变(上)

“俞大人,请你再考虑一下,现在调张钰将军南下还来得及,可以为大宋收复泸州和救援神臂城争取宝贵时间,大大有利于我军战事。”杨过一瘸一拐混入神臂城的同一时间,重庆府的四川制置使官衙后厅中,王坚六天之内第十二次求见四川制置副使俞兴,恳求他为即将展开的神臂城收复战提供协助。无奈自从前四川安抚制置使吕文德调离四川之后,四川的兵权就落入了俞兴手里,俞兴又怎么舍得随随便便就交出去?

“王大人,下官再提醒你一句,这是不可能的事。”正在欣赏歌舞的俞兴不耐烦的答道:“王大人你以前就是合州知州,钓鱼城对重庆有多重要你比我更明白,贸然从钓鱼城抽调兵力,要是鞑子乘机偷城,重庆的北大门岂不是门户洞开?”

“这点请俞大人放心。”王坚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解释道:“这是张钰将军的书信,他向下官介绍说他的部将赵安、王立与王世昌等人都是栋梁之将,张钰将军即便南下,只需留他们之中的一两人领军固守险要,也可力保合州安然无恙。王立等人也是下官昔日用过的旧人,年龄虽轻却有勇有谋,对大宋忠心耿耿,用他们守钓鱼城,可保合州万无一失。”

“王立、赵安他们是王大人用过的旧人,王大人了解他们,下官却对他们不了解。”俞兴又一句话把王坚顶回去。王坚的脾气也不是十分之好,连遭刁难后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气,站起来大声说道:“俞大人。你究竟是什么意思?开始请你调张将军南下,你推脱合州无人镇守;请你准备辎重粮草集结部队。你还是不许,还故意把张桂将军派往南平,分散重庆的兵力,现在张钰来书举荐接替他地将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