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相-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使之人乃是忠王赵,忠王位高权重,周震炎害怕祸及后人,自然不敢供认。”

“周震炎。是这样吗?”宋理宗冷冷问道。事先得全玖指点地周震炎死活不敢说一个字,只是低头不语。气得宋理宗一脚将他踹翻,转向赵孟关喝道:“赵孟关,你说周震炎地幕后主使乃是赵,有证据么?”

“皇上,微臣有人证!”赵孟关往那一直没说话跪在后面的俏丽少女一指,大声说道:“这个女子。便是周震炎送与赵的两名歌姬之一!后来赵将她转送贾少傅,她却从贾少傅家中逃脱,幸亏儿臣知道她是重要人证,早就盯上了她,在她逃跑的途中将她拿住!”

“贾似道,有这事吗?”宋理宗转向贾老贼喝问道。贾老贼无奈的跪下答道:“回皇上,信王所言,句句属实!”宋理宗奇怪的瞪一眼贾老贼。心说儿和贾似道不是关系很好吗?然后宋理宗再转向赵孟关问道:“既然这个女子是周震炎送给赵所有,那她知道什么?”

“回皇上,周震炎将这女子送与忠王之时。一同送与忠王地,还有纹银万两。到了第二天晚上,周震炎又将纹银三万两送入忠王府中!”说到这,赵孟关拿出一本帐簿,翻开其中一页,大声说道:“忠王两次收受周震炎白银四万两后,将四万两白银存入了临安城的祥瑞钱庄,儿臣已经取来祥瑞钱庄的入帐本取来。请皇上过目!”

赵孟关此言一出,满场哗然。宋理宗更是焦急的劈手夺过那本帐本细看,当看到上面果然写着赵存入了白银四万两时,宋理宗顿时气得手足发麻,身体一晃险些摔倒,还好赵对他亲大伯宋理宗还是有点感情的,虽然蠢也知道及时扶住宋理宗,但正在气头上的宋理宗却狠狠一记耳光扇在他脸上,咆哮道:“孽畜,你干的好事!”

“父皇。儿臣冤枉啊!”赵还是第一次被亲大伯怎么大。眼泪立即流了出来。宋理宗也是气得眼泪直流,又狠狠扇了赵一记耳光。痛哭流涕道:“孽畜,你太让朕失望了!”

“父皇,保重龙体啊。”赵孟关心中狂喜,脸上却紧张万分。这时候,汤汉突然向宋理宗磕了一个头,很奇怪的说道:“皇上,忠王爷收受了周震炎地四万两银子,难道皇上不知道吗?”

“朕要是知道,早就亲手砍了这个孽畜了!”宋理宗盯着汤汉咆哮道。汤汉很惊讶的说道:“皇上不知道?难道忠王爷没有告诉皇上…………他已经把这四万两银子捐给了遭受台风灾害的灾民了?”

“什么?”这回是换赵孟关目瞪口呆了。而宋理宗表情由阴转晴,又惊又喜,大声追问道:“汤爱卿,你说什么?儿收受地银子,是捐献给了遭受台风灾害的灾民?”

“皇上明鉴。”汤汉磕头道:“事情是这样的,五月二十六和二十七两个晚上,周震炎是给忠王爷送去两名女子和四万两纹银,当时忠王爷知道周震炎是科场舞弊案最大的嫌疑人,明白其中定有古怪,就故意收下这四万两银子,并将此事暗中通知调查科场舞弊案的信王爷。本来忠王爷打算把这四万两白银上交国库,但又怕打草惊蛇让周震炎有了察觉,所以忠王爷就决定将这笔银子捐献给遭受台风灾害的温州灾民,为灾民购买粮食布帛等赈灾之物,从侧面减轻国库负担。皇上若是不信,尽可派人去查,忠王爷所购买的赈灾物资,已经在运往温州的路上了。”

“你胡说!赵如果把银子捐给灾民,那他为什么充入钱庄?”自知中计地赵孟关疯狂咆哮起来。汤汉则微笑道:“信王爷,用四万两现银购买粮食布帛该有多麻烦?那有使用银票会子方便?”两句话问得赵孟关张口结舌后,汤汉又向宋理宗磕头道:“皇上,忠王爷不光将四万两纹银的其中三万九千两白银购买赈灾物资运往灾区,还从他微薄地积蓄中拿出五千两,也是换成粮食布匹运往了灾区啊。”

“三万九千两?为什么不是四万两?”宋理宗惊讶的问道。这时候,赵捂着被宋理宗打肿的脸,哽咽答道:“父皇,那一千两被儿臣捐给灵隐寺了…………二十八日那天,儿臣听说父皇偶染风寒,身体不适,儿臣就临时从四万两纹银中抽出一千两捐给灵隐寺,请那里的高僧为父皇念经祈福。”说到这,赵胆怯的看一眼宋理宗,“父皇,你相信吗?如果你不信,儿臣可以请灵隐寺的智空长老来为儿臣做证。”

“乖孩子,父皇信。”宋理宗老泪纵横,按着赵的双肩哽咽道:“傻孩子,你瞒着父皇做了这么多好事,你为什么不告诉父皇?”

“父皇,你日理万机,身体又不好,孩儿怎么能事事都烦劳你呢?”赵抽泣回答,又小声问道:“父皇,孩儿做错了吗?如果孩儿做错了,你就打孩儿吧,孩儿改,一定改。”

“好孩子,你没错。”宋理宗终于压抑不住感情,激动的抱住赵放声大哭,“你没错,是父皇错了!父皇不该打你,父皇偏听偏信,错怪你了。”

“父皇……。”被宋理宗打得双颊红肿的赵总算逮住机会哭出来,也是抱住宋理宗嚎啕大哭。见宋理宗与赵父子情深到这个地步,文武百官无不感动落泪,发自内心地称赞宋理宗与赵这对父子父慈子孝,赵勤政爱民。而赵孟关面如土色,自知大难即将临头…………不过给他致命一击地还在后面……

“呜…………哇……!”大庆殿中忽然响起一个尖锐的女子声音,那个被赵孟关领进大殿地少女尖声大哭,膝行至宋理宗和赵面前连声大哭,“王爷,奴婢错了,奴婢不知道你是把那些银子拿去赈灾,奴婢也是温州人啊!奴婢不知道王爷是把银子拿去赈济了奴婢遭灾的乡亲,还和外人勾结陷害王爷!王爷,奴婢罪该万死,对不起家乡的亲人啊!”

“你和什么人勾结?陷害朕的儿子?”宋理宗停住哭泣,铁青着脸向那少女问道。那少女向赵孟关一指,大哭道:“就是他!皇上,是他逼我说假话陷害忠王爷!但奴婢现在才知道,原来忠王爷不是坏人,他是天下最好的王爷啊!”

“你……你胡说……!”赵孟关几乎晕过去,一屁股坐在地上,指着那少女全身发抖,气得一句话说不出来。贾老贼则听得心头肉乱颤,“全玖这个婆娘,果然厉害!让这个少女在这个时候倒戈,不仅能证死赵孟关,还能轻易保住这个女子的性命,让她享受荣华富贵…………难怪全玖这么有自信控制他。够毒!够狠!”

“这小子完蛋了。”几乎所有大臣都用看死狗一样的眼神看着赵孟关,心里开始盘算如何讨未来皇帝赵的欢心……

第二卷 风云临安

第四十八章 决战开始

“这小子完蛋了。”除了少部分人外,几乎所有在大庆殿里的文武官员都在心里嘀咕着,用看死狗一样的眼神看着赵孟关。在这些充满鄙夷、嘲笑、幸灾乐祸的目光注视中,赵孟关的脸色先是一阵苍白,然后变成泥土一样的灰黄色,最后干脆面无人色,刚才的欢喜劲也彻底不见了,哭丧的脸上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恐惧,悔恨与胆怯……

“赵孟关,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宋理宗平静而充满愤怒的质问声音,就象晴天霹雳一样在赵孟关耳边响起。赵孟关如遭雷击,身体剧烈一震,然后扑通一下双膝跪下,嚎啕大哭道:“父皇,冤枉啊!冤枉啊!孩儿没陷害王兄啊!”

“既然你没有陷害儿,那这位姑娘说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她可是你自己带进宫来的证人。”宋理宗用了很大力气才压下将赵孟关一脚踹死的冲动,指着赵孟关领进皇宫那名少女冷冷问道。在宋理宗严厉的目光注视下,赵孟关脸上的汗水迅速在下巴上汇成一道小溪,不敢吭出一个字,下意识的把目光转向丁大全,丁大全却飞快将目光转开,对赵孟关充满哀求的目光视而不见。宋理宗见赵孟关不说话更是大怒,又喝道:“朕问你话,回答!魏关孙!”“臣在!”被宋理宗叫到原名,赵孟关立即魂飞天外,自知自己的王衔只怕难以保住。宋理宗怒道:“朕问你,你究竟有没有陷害儿?再不如实回答,朕即刻下旨将你交三法司严办!”

“父皇……。”赵孟关几乎被逼得当场大哭,脸上那可怜巴巴的表情足以让铁石心肠的人都为之心软,无奈宋理宗恼恨赵孟关陷害自己的亲侄子,丝毫不为之所动,表情益发凌厉。赵孟关被逼无奈。将心一横就要坦白实情,不曾想百官中忽然走出一人,径直走到赵孟关旁边跪下,拱手道:“皇上,信王与忠王之事,微臣翁应弼知道一二,微臣斗胆,想向皇上禀报其中内情。”

羊群里突然跳出一只兔子,宋理宗大为惊讶。顺即点头道:“甚好。你说吧。还有,说说你是如何知道的。”赵孟关则面如死灰,和其他大臣一样认为翁应弼是站出来落井下石,痛打赵孟关这只落水狗讨好赵。谁知翁应弼开头第一句话就是…………“皇上,信王中计了。他才是落入陷阱的人。”

“翁大人……。”赵孟关感动得差点没哭出来,暗叹患难知人心,在自己风光时,掌管御史言路的翁应弼不哼不哈从不讨好自己,眼下自己落难了,也只有翁应弼站出来给自己说几句公道话。宋理宗却脸上如罩寒霜,向翁应弼喝道:“赵孟关落入陷阱。你是如何知道?”

“回禀皇上。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翁应弼抱拳答道:“当日皇上圣命,下旨让信王与吴丞相共同调查科场舞弊案,信王却向皇上请旨愿意独自调查,皇上为了给信王历练机会,答应了信王地请求。但微臣担心信王爷过于年轻,初涉官场经验不足,怕会给人可乘之机,所以微臣就在暗中留心了信王的调查经过,发现信王爷果然被人利用。以致铸成大错。”

“原来是这样。仔细说来。”宋理宗脸色终于有些放缓,喝问道。翁应弼答道:“回皇上。微臣查到,信王爷在接手此案后,并没有按惯例请旨将所有牵涉科场舞弊案的官员收监,而是依次询问牵涉此案的官员,虽说信王此举是为了朝廷大局着想,不愿为了个别违法官员而关押大部分无辜官员,但也给了违法官员串供乃至反击的机会。”

翁应弼这话其实是帮宋理宗撑面子,因为真正不想大兴牢狱的人…………就是年事已高怕出大乱子的宋理宗自己,所以宋理宗顺理成章的接受了翁应弼对赵孟关办事不力的看法,点头道:“这确实是赵孟关办事不力,接着说。”赵孟关心里却七上八下,不知道翁应弼还要给他戴什么罪名。

“皇上,信王爷除了在这一点上办事稍有差池之外,其他方面其实也有可圈可点之处。”翁应弼大说赵孟关好话,“比如在调查官员财产上,信王爷就直接锁定了收受舞弊考生地周震炎,同时也使黄镛、左伯言等清廉官吏迅速洗清了嫌疑,能够专心为皇上办事;可在这一点上,信王爷因为经验不足,又犯下了一个极大地错误…………他过于偏听偏信同是嫌疑人的丁丞相之言,将周震炎的幕后主使锁定到了忠王爷身上,以致铸成大错。”

翁应龙说到这里时,百官轻微骚动,丁大全的蓝脸立即拉成驴那么长,宋理宗则淡淡瞟了贾老贼一眼,怀疑翁应弼的幕后主使就是贾似道老贼。翁应弼却不为所动,又说道:“试问皇上,信王如果不是被人鼓动,如何敢怀疑忠王爷是周震炎地幕后主使?周震炎事发前与忠王全无来往,事发后却给忠王又是送银两又是送女人,如此不通情理,信王为什么还要怀疑忠王才是幕后主使?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信王与忠王素来不和,又没有直接与忠王联系取证,又如何知道忠王收受了周震炎的银子与女人?”

“赵孟关,翁爱卿的话你听到没有?告诉朕,你为什么怀疑忠王?是知道周震炎给忠王送了银子和女人?”宋理宗向赵孟关质问,态度却比刚才有所缓和。赵孟关还有点迟疑,不敢把丁大全卖出来,翁应弼却低声向赵孟关说道:“王爷,你如果再不说实话,微臣也没办法救你了。”赵孟关身体一震,一咬牙一横心,大声答道:“回禀父皇,是丁大全丁丞相,是他鼓动儿臣调查忠王,也是他在忠王爷府中的探子给儿臣提供的情报。他……他还说,只要这一次把忠王爷扳倒,他就上奏父皇。请父皇封孩儿为太子!”

“忠王爷,这话你可不能乱说!”丁大全象是被马蜂蛰到一样跳起来,大声叫嚷道:“老臣什么时候鼓动你调查忠王了?又什么时候说过请皇上封你为太子了?”

“丁丞相,你这人怎么这么卑鄙?二十六那天晚上,是你请我去你家,然后告诉我周震炎给忠王送礼,还有说要奉我为太子的,难道你想不承认?”赵孟关也跳了起来,指着丁大全大声质问道。丁大全一蹦三尺道。大叫大嚷道:“信王爷。你简直是在胡说八道!那天晚上老臣请你过府,只是向你汇报科场舞弊案地一些情况,那有说这些话?你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