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宋-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允文有些迟疑道:“大公子,这样好吗?元帅叫您可能是有紧要事情商量,我初来乍到……”

“哎,允文,你还担心什么?以你的能力,足够参加最高层次的作战会议了!”岳云说罢,拉起虞允文的手就跟着张宪向帅帐奔去。

张宪边走边听到岳云的话,也是一阵惊讶,不禁仔细打量了一下虞允文。却见他相貌平平,一身打扮看上去就是一普通书生。忍不住问道:“应详,这位是……”

岳云这才想起还没有介绍虞允文,于是连忙边走边说道:“循礼兄,这位是小弟在半路上新招募的幕僚虞允文,这次楚州和襄阳之行虽然结果还让人满意,但路上其实颇多凶险,全赖允文出谋划策,方能化险为夷。”

虞允文这时亦向张宪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张将军好!在下可是久仰张将军英名了!”

“虞丈夫,你认识我?”张宪有些奇道,他可没见岳云介绍自己啊。

虞允文微微一笑道:“表字是循礼的,除了张宪将军外,可别无其他人了。允文虽未见过将军,却是素闻将军与金人作战,屡立战功的事迹了!”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虽然张宪知道虞允文的话多有讨好之意,但听了却仍是觉得舒服。觉得此人能说会道,初到此军营,却也毫不惊谎,一副气定神闲的表情,看来当真有些真材实学。

他当即便也点了点头道:“虞丈夫,你既是应祥的幕僚,大家就是一家人了,眼下我们还真遇上了一件十分棘手之事,丈夫正好一起参详参详,看有无办法化解。”

当下,岳云、张宪、虞允文三人一起走进了帅帐,却见岳飞、李若虚、王贵三人正坐在一张方桌旁,紧张地商议着事情。

“父帅!”岳云见到岳飞,连忙上前拜倒行礼。

“云儿,你这次可是立下了大功!”岳飞显然已经得到了通报,知道岳云将粮草押回。他非常高兴地大步走了过来,扶起了岳云。

然后他这才欣喜地说道:“前几日我军中粮草几乎就见底了,幸好你让成闵和牛皋送来了十五万石粮食,才勉强支撑过去……对了,我听刚才士兵汇报说,襄阳的粮食你已经运上来了,是怎么一回来呢?那田师中如何肯就范了呢?”岳飞十分好奇地问道。

“唉,这事就说来话长了……”岳云便将在襄阳的经历说了一遍,他口才甚好,拿出了前世忽悠客户的本事,将原本就惊险无比的过程说得更加入木三分,听得众人都为之提心吊胆。当然他还是隐去了自己和虞允文设计陷害田师中的事,而是说成自己和襄阳知府刘锡、通判程元一起调查发现的。

岳飞听得很仔细,当得知汤怀身死时,不禁怒火中烧,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上,大怒道:“这田师中,也太可恶了!我大宋如若不是这帮汉奸走狗投降金贼,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

他眼中不禁流下两行清泪,汤怀可是他的结义兄弟,随他征战多年,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想到他未死在和金贼的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岳云眼中亦浮现几滴泪花,他用衣袖拭了拭眼中的泪水,呜咽着继续说了下去。

岳飞一边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悲痛,一边专心倾听着岳云的诉说。

当他听到从金国九王爷完颜宗敏的信件中了解到辽国尚未灭亡之时,也忍不住惊呼道:“如果辽国真未灭亡,我大宋倒可以与之联络,合攻金国,收复故土将事半功倍也!”

岳云暗忖,岳飞虽然政治头脑没多少,但这军事战略眼光倒是很厉害,当真是看得极准。

于是,他便从怀中掏出那份虞允文写的奏章说道:“父帅,我也想到了这一点,就由允文执笔将田师中暗通金人的罪状,以及联络辽国一起夹攻金国的建议写成了奏章……”

岳飞接过奏章看了一会,边看边点着头,对奏章中的用词和文字大加赞叹,然后向站在岳云旁边的虞允文一瞥,问道:“允文?可是在你身旁这位丈夫……”

“正是!”岳云连忙将虞允文向岳飞、李若虚和王贵介绍了一下。并特别提到楚州之战和襄阳之行的计谋都是出自虞允文的策划时,让他们三人也不禁对虞允文刮目相看。

“哈哈!云儿,你可是为我们岳家军找到了一良助啊!这奏章我看了,写得还不错,就以你的名义上奏官家吧!我们岳家军武将不少,但谋士却不多,不然也不至于你的背嵬军还有一位幕僚都没有。现在倒好,你一下子找了两个了!”岳飞心中也甚为高兴,大笑着说道。

“两位?父帅难道你是说的……”岳云正想问他怎么知道王童已经被自己招为幕僚时,却见从帅帐内的屏风背后走出来一名年轻书生,他戴着青色的书生头巾,穿着一身青布长衫,手中正拿着一个帐本,不过神色却颇为忧虑。

他一看到岳云,却是精神大振,猛冲过来站到岳云面前,兴奋道:“大公子,你终于回来了……让我好等啊!”

第一百一十一章回到朱仙镇

第一百一十一章回到朱仙镇

第一百一十二章反被将了一军

“文青?你不是去临安了吗?上访的事有结果了?”岳云一见此人,却是惊喜交加地问道。他这才明白为何岳飞会知道王童的事了,感情人家都回来报到了。

王童却是苦笑着说道:“结果是有了,但却并不是个好结果。三天前朝廷的使者就到了。我是赶在朝廷的使者到之前赶回来的,原本想先通知大公子您,让您有个防备,但却听说你去楚州找韩元帅借粮还未归。就只好直接告诉元帅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哦!没事,这事告诉家父也是一样的……对了,去临安上访之事究竟过程如何,最后官家是怎么作的决定?”岳云十分好奇地问道。

王童叹了一口气,将在临安发生的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岳云听后眉头微蹙,感觉事态的发展和自己当初预估的差不多,只是没想到这赵构却将皮球踢回给岳飞这里了。

王童足足说了半个多时辰才算说完,岳云听完后便有些不解地说道:“文青,我感觉情况并不糟啊!虽然官家将安置百姓这一麻烦事情交给了咱们,但撤退的期限却宽限到了三个月,已经足以挨到秋收之后了,而且也拔了粮食和银钱,这一结果虽然不算尽善尽美,但也还算可以接收的结果啊!”

王童却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眉头微皱道:“大公子,官家拨了粮食和银钱之事倒是不假,只是数量却是极少,粮食仅有五万石,银钱也只得十万贯。这点东西不要说安置百姓了,就是维持一周的开支都成问题。”

“什么?只有这么一点?”岳云听到这个数字,可是大吃一惊。连韩世忠借出来的粮食都有十万石,而朝廷才拔五万石。

“是啊!大公子,不光粮食是杯水车薪,这点钱连修一万人的房舍都成问题,而准备随我们南返的百姓却是二十多万,这哪够啊?”李若虚在一旁也不禁捻了捻胡须,苦笑着说道。

“那这不是摆明了坑人吗?我们完全可以不接受啊!咱们是什么?是负责打仗的行营后护军!这安置百姓可是朝廷和地方官的事啊!”岳云一听,急了。没想到自己当初策划的上访之举,竟然会摊上了这事。

“应祥,不接受是不成的!”张宪也摇了摇头道:“宣旨时你不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那来宣旨的太监并不是在帅帐里宣旨的,而是到朱仙镇里当着数万百姓和几千士兵的面宣旨的。当他对着圣旨念到朝廷已经专门拨出一笔粮食和银钱,由元帅负责安置百姓时,数万百姓齐声欢呼。先不要说不接圣旨原本就是大罪,在那种情况下,元帅就算有所质疑都会当成是别有用心,更不用说出言拒绝了。”

岳云一听,有些傻眼了。看来自己还是太小看这赵构和秦桧了。自己利用民意来挟持他们,他们也用民意来挟持岳家军。自己之前想的计策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这朝廷打的算盘也太精了。他们八成是算准:你岳家军不是口口声声称是爱护百姓、保护百姓的子弟兵吗?那我就把安置百姓的事交给你岳飞了。干得好是朝廷用人得当,干得不好就是你岳飞办事不力,正好追究责任。

当岳云想透了这一点后,只觉后背冷汗直冒。

岳飞、李若虚、王童等人之前就讨论过此事,所以深知其中的利害。

虞允文原本就机智过人,稍稍一动脑筋,也很快想通了这一层,神色顿时有些焦急和忧郁。

“李参议,那可有办法解决这事呢?”岳云也急了,因为上访这事就是他搞出来的,本来只想让朝廷多延些时日撤军,结果没想到反被朝廷将了一军。

李若虚摇了摇头道:“唉,此事太难办了!如果钱粮充足,倒也不是不能安置好百姓,可现在什么都缺,我们算了一下,如果要安置二十五万百姓,粮食缺口高达一百万石,修建供二十五万人居住的房舍,费用更是高达三百五十万贯以上,如果还要考虑到百姓过冬的衣物、以及大批采购石材、木料等建筑材料可能导致涨价的因素,那差得就更远了。不要说以我军的财力,就是调动整个湖北京西路宣抚司的力量,都是无法办到的。”

“那……那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吗?”。岳云心中已凉了半截。

他已猜到如果届时出现粮食及物资短缺,这些百姓搞不好还会以为岳飞中饱私囊,从中贪污了很多钱财,毕竟他们可是不清楚朝廷到底拨了多少钱粮的。而一旦在南返百姓出现饥荒、冻寒、疫病等意外情况,不仅会让百姓对岳飞心生怨恨,秦桧一党更会拿此大作文章,只怕到时岳飞还真的会提前去风波亭报到了。

岳飞此时也颇有些无奈地说道:“云儿,眼下的确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我和若虚、王贵、循礼以及你新收的这位幕僚王童商量了一下,觉得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二十多万百姓我们打算安置在襄阳六郡之地,这一带在五年前曾被伪齐占领,后虽被为父夺回,但百姓却大多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正好可以用来安置流民。眼下已是九月十八日了,亦可以开始秋收了,待秋收完毕后,新收割下来的粮食,再加上你从襄阳运回的粮食,应该足以支撑到年底了,至于如何修建房舍,以及补充不足部分的粮食,只有先回到襄阳了再想办法了。”

岳云暗道,这才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他更深深体会到了为什么历史上南宋的几次北伐都总是以失败告终,不光是宋军的战斗力不如金军的问题,就算到了后来,宋军的战斗力足以击败金军了,但受限于后勤,也总无法扩大战果。而且收复的地盘越多,需要安置的百姓数量和安置费用就越大。难怪赵构宁可年年送金国绢布和银两,以求安稳,却再也不愿北伐了。

在帅帐里,众人又商量了一阵后,岳飞方决定,于九月二十八日正式撤退。

岳飞将撤退的时间定在十天后,看似还有不少空隙,其实却是相当紧张的,这十天内不但要抢着秋收,还要安排好撤退的路线、以及安排侧翼护卫部队、断后军等。

十五万军队和二ff8十五万百姓,总人数已超过四十万了,加上许多百姓是打算搬到南方后就不再回来的,所以他们便将家中能搬的东西都打算搬走。这又给撤退带来了许多不便。岳云看着许多百姓连家中桌子都要放在板车上带走,实在苦笑不已。

他暗忖,这样一只带着坛坛罐罐的搬家队伍,走回襄阳不知何年何月去了。

岳云望了望北方,在地平线上已可隐隐约约看得见汴京城的城墙了。这座十四年前被金军攻破的大宋旧都,眼看就要回归宋人的怀抱了,就又被大宋朝廷无情地抛弃了。

“唉,真不知道下一次再看到汴京会是多少年后了,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赶走女真人,收复中原……”岳云不禁喃喃道。

犀利的秋风呼呼地吹起了他那银白色的披风,岳云回想着自己到这时代两个月的历程,不禁心下有些起疑:这兀术在历史上可是和岳飞齐名的大将啊!而且他现在还独揽了金国的军政大权,在行动上可不象岳飞那样处处受制。但这两个月来他似乎就一直龟缩在汴京城里没有动静,这可实在有些反常啊。

这兀术现在究竟在干什么呢?岳云不禁心中琢磨着。

第一百一十二章反被将了一军

第一百一十二章反被将了一军

第一百一十三章负荆请罪

汴京城内,一名四十余岁,相貌威武,神情冷峻的中年男子正在北宋原来的开封府衙内大发雷霆:“完颜亮,纥石烈志宁,你们两个干的些什么好事?本王叫你们守好自己的城池,不得冒进,可你们偏偏不听,非要去攻楚州。楚州是什么地方?是韩世忠那厮的老巢。他岂是易与之辈?本王十年前亦被他困在黄天荡许久不能脱身。你们两个小辈以为就能轻松击败他吗?也太小看这些南朝之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