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宋-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构才匆匆忙忙下令吴璘进驻襄阳,并往前线增兵。但增加的宋军无论从兵力上还是从战斗力都差金军很远。而完颜亮此次准备十分充分,作战物资、兵员及将领都比原本历史上1161年的海陵南侵还强。自然让宋军难以抵挡。(未完待续)RQ

第四百八十五章临安的应对

初秋的临安,秋风萧瑟,临安的大街上却是没有几个行人,不少民众都开始向南逃跑,准备躲避战祸。

而那些在临安有家有业,舍不得放弃家业南逃的人,均在焦急地向从江淮之地逃回来的人打听着前线的战况。估算着金军究竟有无可能南渡长江,打到临安来。

临安城内再度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原本城里张灯结彩,街上到处都是广告牌。全国各地的头牌花魁皆云集于此,去参加那第四届大宋花魁大赛。十月份正处于“大宋花魁大赛”的总决赛阶段。

只不过,因赵构、秦桧、张浚等几名“评判”已经无心再观看比赛,也只能暂时中止。

十月五rì,临安皇宫内,因举行“大宋花魁大赛”而停了好多天的朝会,终于又召开了。

张浚现在已经重新被任命为枢密使,赵构企盼他能够在这危难时刻能救大宋一次。

张浚首先向众人介绍了一下目前的战况。

“眼下,金军东路军总人数三十万,已经抵达和州和瓜州,正在四处搜罗船只,准备渡江。而我军在长江南岸的兵力尚不足五万人,且分布在从镇江到池州的五百多里沿岸,兵微将寡,情况着实堪忧。”

“中路金军兵力约为十二万,已经于八天前攻克信阳,正向鄂州进发,刘琦将军在随州组织了第二道防线,正在和他们对峙。形势也不乐观。”

“相比之下,西线倒还比较稳定。吴璘将军在襄阳发起反攻,打败了仆散忠义,让其不得不退守房州。但吴璘将军的兵力不多,还要分兵把守大散关,怕辽国万一趁火打劫。所以,西线也处于相持阶段。”

听完张浚的介绍后,众臣都是面沉如水。西路和中路倒还罢了。算是稳住了。可东路咋办?看这架势,金军随时都有可能渡江,而一过了长江。江南一带全是平原,从建康到临安,金军骑兵奔袭过来也不过两三天的事。届时。大家只怕要被金军一锅端了。

“微臣建议,在目前情况下,还是迁都比较好。昔年金军攻到汴京城下时,如果先帝迁都,恐怕就不会被掳到金国去了!”发言的是万俟卨。他搞yīn谋诡计,朝堂斗争,恐怕天下间只有秦桧跟他有得一比。但是面对这种战争大事。他就有些胆怯了。

万俟卨的话立刻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赞同。不过接下来又有一个难题出现了:迁往哪里?

兵部尚书刘子羽是四川人,便建议迁往成都,认为四川是天府之国,四周是山。易守难攻,吴璘又是宋朝现在最厉害的武将,如果他都顶不住金军了,只怕南宋也没其他人能和金军对抗了。

而吏部侍郎朱松是福建人,他便建议迁往泉州。认为泉州贸易发达,朝廷把首都设在那里,不愁税收。且如果真的金军打到福建来了,还可以坐船从海上逃跑。

跟着,又有一名广东的官员建议迁到广州,理由和朱松说的差不多。只不过他认为广州更偏南。金军打过来更不容易。且不但可以逃到海上,还能逃进安南。

张浚听了这些人的话,顿时气不打一处。

他当即便反驳道:“长江天险岂是那么容易被破的?昔年曹孟德八十万大军南下攻江东,也未能渡江成功,反在赤壁被三万吴军打得大败。我军现长江沿线兵力达到了五万,而金军只有三十万,且多为骑军和步兵,根本没有水军,我军完全可以与其一战!”

赵构一听,也是眼睛一亮。他虽然不懂军事,却也知道金军从淮河边上打到长江边上,肯定军队都是步军和骑兵。而这些士兵并非让他们上了船就能成为水军的,必须经过一番训练才行。虽然长江水师在两年前被岳云重创,但这两年已经新造了不少舰只。只要能阻止金军渡江,也并非就是一败涂地的结局。

只是,他心中还是有些感概:以前有岳飞在时,金军和伪齐军多次南下,都被岳飞击败,让他可以高枕无忧。眼下岳飞被轰走了。宋军就立刻成了软蛋了。让金军这么容易就打到长江边上了。这可着实不妙啊。

不过,现在大敌当前,赵构也无瑕细想了。他沉声问道:“张爱卿,眼下你可有退敌之策?”

张浚思量了片刻后道:“微臣以为,应多管其下,首先,应遣一惯战之将前往长江沿线布防,不能让金军渡过长江。否则,以金军骑兵弓马之利,数rì内便可抵临安城下,届时万事休矣!”

赵构点了点头,但又疑惑道:“那遣谁去呢?”

张浚显然早已想好了人选,他躬身道:“微臣举荐两人,一人为濠州守将王德,他虽然战败,但败因却是因为金军用了炸弹,导致城墙跨塌,不得不败,非其无谋无勇之故。另一人则为魏胜,此人原为海州防御使,陆战水战皆擅长。且对陛下忠心耿耿,在其主将胡纺叛变投敌之际,坚决不肯事贼,突围向杨沂中将军报告战况,又突围回来。真乃义士也!”

“好!就照张爱卿说的办!”赵构这回倒是当机立断。立刻派将两人均升为正四品的承宣使,一个负责采石矶到池州的防御,一个负责建康至镇江一带的防御。

“此外,微臣还建议号令各地义士前来临安勤王,二十年前金军第一次南侵攻汴京时,就全仗老种相公的西军东出潼关威摄,才迫使金军退兵!”张浚又补充道。

“好!朕立刻就诏告天下,号令天下义士前来临安勤王!”赵构一口答应道。

这时,张浚又小心翼翼道:“不过!微臣以为,陛下应该再遣一信使前往台湾,请海外都护府的都督岳云率兵来临安解救。他的水师冠绝天下。金人的火器据说也是学自于他。我们虽然比金人还先得到火器,但却一直未能加以大规模仿制生产,才导致前线形势迅速恶化!”

赵构这回却是有些犹豫了:“火器倒还好说,朕命工部加紧制造便是,那些已经装上战舰的抛shè器和瓦罐炸弹都给朕拆下来,先用于临安城的防守,不然万一金军打到临安城下,用炸弹轰击咱们,咱们却不能还击,那可如何是好?只是……岳云那边就麻烦了,朕之前可是和他撕破了脸。眼下去还让他来勤王救朕,他会同意吗?”

薜弼听闻之后,立刻便出列躬身说道:“官家,岳云会不会出兵救我大宋难说,但岳飞却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是一定会来救陛下的!如果官家同意,微臣便可前往台湾游说岳飞,岳云又是个至孝之人,如果岳飞让他出兵救援,他纵然不情愿,也必将听从!”

“好主意!朕准奏!那求援一事就麻烦薜爱卿了!”赵构一听,如同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心中顿时大喜。

不过,这时他却有些奇怪,因为秦桧一直没有说话。他不禁微微有些好奇地问道:“秦爱卿,你对如何抵御金人入侵,可有应对之策?”

秦桧这时方深吸了一口气道:“老臣在想,能不能遣一使者去和那金帝完颜亮谈判,争取让金人退兵呢?毕竟他们还有辽国这个大患,如果在我们大宋这里损耗过多兵力,岂不是让辽国捡了大便宜?”

殿下刘子羽、何铸等清流听罢便不禁心中冷笑,暗忖秦桧真不愧是有名的主和派,任何时候都在想着求和。

“那依秦相之意,应当如何?”赵构问道。

“老臣以为,应遣一口齿伶俐的使者到金军之中,和金帝完颜亮商谈,看看金国到底目的何在,如若彼国并无灭我大宋之意,倒不妨将江淮之地割让与金!如果金帝完颜亮一意孤行,不肯撤兵,我们也可利用谈判赢得时间,作好长江沿线及临安城的防备。”秦桧躬身说道。

秦桧的一番话让众大臣均连连点头。割地赔款嘛,咱大宋又不是第一次了。而且江淮之地已经落在金国手中,现在只不过是承认这个事实而已。如果金国只是想占领点宋国的土地,多要一点“岁贡”,那大家都可松一口气了;就算金国是真的想灭宋,派使者与其淡判,争取点缓冲时间也没害处。

“行!那就依秦相之意,派使者前去谈判吧!”赵构思量了一下,又问道:“那派谁去呢?”

秦桧和万俟卨对视了一眼,方一起说道:“两年前范大人曾出使金国,与金帝完颜亮谈判数月,想必对金国内情熟悉,因此,臣等举荐范大人前去谈判。”

“好!朕准奏!就命范同和秦熺一同前往瓜州,将朕的诚意带去吧!”赵构颔首道。

秦桧一听赵构让自己儿子也一起去,微微有些愕然,但随即便想,这也是锻炼自己儿子的机会。倒也不可错过。于是连忙向秦熺使了一个眼sè。

秦熺会意,连忙上前磕头谢恩,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官家厚望,力争出使成功。(未完待续)RQ

第四百八十六章临战准备

赵构一边派使者向金国求和,一边诏告天下,让各地州府之兵进京勤王。而海外都护府自然是朝廷寄于重望的地方。薜弼在朝会结束后不久,便收拾行装,登上了水师的一艘战舰,沿着海岸向台湾驰来,准备说服岳飞和岳云派兵援救朝廷。

而岳云此时,也召集了自己的一干亲信属下,召开会议,商讨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金国南侵之战。

巩月漓介绍完了宋金两国目前的战场形势后,一脸忧sè道:“眼下金军连战连胜,士气正旺,且兵力占优。而宋军连战皆败,杨沂中和刘琦皆败在完颜亮手下,无论是士气还是兵力都远不及金军。如果我们不加以干涉的话,宋军必败,甚至可能出现金国强渡长江,攻占临安的情况发生。”

“嗯!”岳云摸了摸下巴。

说实话,完颜亮在这个时候向宋国发起进攻,而非辽国也让他十分意外。按理说,眼下耶律大石刚去世,辽国正是人心不稳之时,如果向辽国发起进攻,就算不能灭了辽国,至少也能夺取陕西和西夏之地。可这完颜亮行事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硬生生将原本历史上发生的1161年海陵南侵之战,提前到了1146年进行了。

“是的!所以,朝廷也着急了。据派往临安的探子回报。元帅的好友,户部侍郎薜弼已经在临安码头登上了战舰,沿海岸南行。看航行路线,应该是往我们台湾而来。估计应该是来专程请我们出兵救援朝廷的!”巩月漓补充道。

“什么?援救朝廷?救赵构那该死的昏君?我呸!”

“就是!这宋室朝廷倒行逆施,就知道割地赔款,屈膝求和,保他作甚?”

“是啊!如果不是赵构这皇帝老儿对咱们背后下毒手,我们岳家军怎么会死那么多人?又怎么会被逼到台湾来?”

在座的海外都护府官员和将领全都是一片反对之声,竟无一人赞同救援朝廷。

岳云见众人情绪激动。方心中窃喜,暗忖自己这两年来向他们灌输的“民族为重、国家次之,皇帝为轻”的思想有了一些效果了。

他这时方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大家请安静一下!”

众人这才骂骂咧咧地安静了下来。

岳云沉声道:“今天召集大家前来开会,是要宣布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将进入临战状态!眼下金军已经大举南下攻宋。面对金军的突然袭击。我们不能不作为。至于救不救朝廷,此事以后再议。但目前中原形势变化莫测。我海外都护府必须作好出兵干涉的准备!现在我下令:所有的官员和军官、士兵取消假期,骑兵、步兵、水师均作好随时出战的准备,等候命令!同时,通知预备队人员,告诉他们,都护府随时有可能征召他们入伍,让他们迅速处理完目前的事务!”

“遵大都督命令!”众人齐声道。

在协调了一下后勤保障,以及加紧准备粮食、弹药、船只、武器等必要物资之后,岳云方宣布全议结束。

而在这场会议结束之后。岳云又单独将虞允文、薜源、巩月漓和杨月四人叫到自己书房,商讨两件极其秘密的事。

“月漓,薜弼的船队现在应该航行到何处了?”岳云沉声问道。

“夫君,按他们的舰只速度,应该已过舟山。估计在明后两天之内,就能到达台湾!”巩月漓俏眸一闪道。

“我们不能让薜弼顺利到达台湾。此人对大宋极为忠心,又和家父关系极好。我估计,此次来台后,他一定会劝我出兵救援朝廷。如果我不同意,或者故意拖延。只怕立刻就会去找家父,让家父令我出征!”岳云思量了一会儿,沉吟道:“月儿,你派一支舰队,假冒海盗将其拦截,然后将薜弼一行人擒下,带往琉球关押。在没得到我命令之前,不得将其释放或者杀害!”

杨月嫣然一笑道:“没问题,这是小事一桩。妾身可担保,绝对让薜大人到不了台湾!”

岳云颔首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