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宋-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其他金军显然也呆住了,茫然不知所措。后来还是孔彦舟的一名亲兵提醒道:“将军,这事我们要不要马上派人通知亮殿下啊?”

“对!赶快通知!派最快的快马通知亮殿下速度过来!”孔彦舟这时方如梦初醒,大声命令道。

一个时辰后,完颜亮终于得知了这个让他几乎抓狂的消息:他一向敬重的九王爷,几个时辰前还在和他亲密交谈的完颜宗敏居然被一群假冒金军的宋军骑兵杀死了!

“怎么会这样……”

“九皇叔如何会这样不小心……”

“现在我该如何做呢……”

完颜亮脑中闪过一个个念头。

撤退的话,自己回去恐怕要被重重责罚了。擅自出战,导致战败不说,还连累九皇叔身死,就算有纥石烈志宁作证是完颜宗敏提议进攻楚州的,只怕也难逃责罚。更何况自己丢了泗州、损失折将更是不争之事实。虽然自己名义上只是一个军前任使,仅仅一个万夫长级别的将领,但职位却是奉国上将军了。这一来,估计官位难保,少不得要被降职降俸了。

或者,再孤注一掷,试下这两天能不能攻破楚州?如果攻下了楚州,或许好交待一些。

“殿下,现在我们怎么办?要不要通知纥石烈将军和四王爷?”旁边的几名将领小心翼翼地问道。

“九王爷身死之事暂不公布,以免影响军心士气。我军现继续……”

就在完颜亮准备下令继续攻城,最后搏一把时,又一名斥候神色慌张地急匆匆进帐报告道:“殿下,大事不好了!在城西五十里外出现大量宋军,数目不详,但估计应在万人左右!”

“啊!难道是张俊的部队来救楚州了?”帐内的金军将领个个面色大变,议论纷纷。

“殿下!撤吧!咱们的士兵已经连战四日,疲惫不堪,现宋军援军到达,如与城内宋军里应外合,我军危矣!”

“是啊!殿下!今日攻城,发现城头上宋军数量已大增,恐城中瘟疫已灭。如此一来,仅楚州城内宋军便达三万,我军军力已不足以攻克楚州。”

“殿下!再不撤等城内宋军知道了消息,杀出城来,与我军交缠,而宋军援军再从侧翼夹击,恐我军有全军覆没之危了”

“……”

帐内的金军将领纷纷劝道。

完颜亮双目圆睁,脸上青筋直冒。他自然知道现在再不撤就陷入困境了。可他实在不甘心啊!

这进攻楚州之举,他可是和完颜宗敏、纥石烈志宁策划了好几天,针对楚州及周围宋军的现状,确认万无一失后才发动的。原本以为可以立个大功,让金国上下都对自己刮目相看。可现在看来,回去之后不但面临降职责罚,还会遭人唾骂!这可是金国立国以来,第一次有王爷级别的大人物战死。而且是死于他们原本一向看不起的宋人之手。这对于宋金双方的心理和气势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偷袭泗州和袭杀完颜宗敏的那只宋军骑军。

我一定要弄清楚,这害得我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宋军将领是谁!完颜亮紧握双拳,暗自下定了决心,回去之后就想办法打听,究竟是谁害得自己如此惨败。

“好吧!那就……那就撤吧……”完颜亮几乎是颤抖着说出这个“撤”字的。这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和牺牲,擅自出战以争取改变战局的希望,全都化为了泡影。

“走,撤退了,亮殿下已经下令回泗州了!”金军将领如释重负地走出了营帐,开始把命令传达下去。

随着撤退的命令通晓全军,金军大营里,爆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他们在楚州城下已经苦战了整整四天了,原本以为可以趁着城中瘟疫,轻松拿下。可事实却是,宋军越战越顽强,而且城头上的宋军似乎越来越多,越打越精神。

汉军冲上去,败了!

契丹、奚族人冲上去,也败了!

就是完颜亮亲率女真亲军冲上去,亦无法攻破楚州城墙。

只是金军军纪极严,主帅下令冲锋,再加上有督战队一旁虎视眈眈,他们亦只有拼死而战,现在一听到可以马上撤回泗州,谁也不愿意在这个已经死了太多人的鬼地方,再多耽一刻时间。

而且军中更隐隐有传言称宋军大队援军已到,九王爷更是力战而死。让金军中人心中大骇,是以从楚州撤退的速度,比来时快上一倍。

完颜亮不愧为金军中的后起之秀,行事亦很有分寸,他率本部女真亲军断后,让汉军和北地诸族的军队先撤,大大赢得了众将兵的好感。

他自己则走在最后面,让军心大定,撤退井然有序,纵然王德和韩世忠想扩大战果,但在金军断后骑军的掩护下,一排排弩箭射来,稳步有序地边战边撤,让宋军亦未能占到什么便宜。

待金军全部渡过了淮河后,完颜亮方下令毁掉了浮桥,望着河对岸蜂拥而来的黑压压的宋军。完颜亮心有不甘地举起马刀大呼一声道:“某家一定会再次率大军杀回来的!一定要用宋人的鲜血洗净这次在楚州蒙受的耻辱……”

说罢,他方收刀入鞘,对身边的金将道:“回泗州吧……”

淮河北岸的两万多金军开始缓缓向泗州撤退。而在南岸的宋军则目送着他们的离去,这一场历时五天的楚州大战,终于落下了帏幕。

这时,岳云却正带领着四百余名残存下来的将士,回到了淮河南岸的一片树林。在这里,岳云亲自拿起铁锹,掩埋了阵亡的六百余名勇士。众人望着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个下葬,均齐声痛哭,现场呜咽声一片。

岳云望着这六百余块耸立的墓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些阵亡的将士报仇,灭掉那个对汉族军民犯下滔天罪行的金国,让大宋不再积弱,让汉人终能在异族面前挺起身板,而不是每年向辽、金、西夏等异族奉上白银、丝绢和美女以求和。

拜祭完阵亡将士之后,岳云方翻身上马对关铃和牛通道:“走!我们回楚州吧!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顺便把正事办了!这场仗打完了,瘟疫也结束了,那些运粮的粮船该靠岸了吧!”

随着岳云的命令传达下去,四百余骑将士均整齐划一地翻身上马,然后跟着他向楚州疾驰而去,在他们的身后,掀起了阵阵烟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新书榜了,新晨有点失落,连续两周几乎一直在历史类签约作者新书榜第三没动过,不过这也没办法,第一的是天子大神,第二的是在三江推荐上。新晨知道大家也尽力了,在这里感谢那些一直为本书投推荐票的朋友们了。

第四十二章回到楚州

战后的楚州城,一片狼藉。

虽然金兵并未攻入城内,但他们的投石机抛出的巨石却将城内的许多民房砸毁了。而且在战斗的头几天,由于许多士兵因疫病不能上城头作战,军方强行征发了许多平民协同作战。几天下来,他们的伤亡不比军士少。现在楚州城内几乎可说是家家披麻戴孝。人们都沉浸在战后的伤痛之中。

岳云等一行人走进城内,看着城中的惨状,心中都不禁黯然神伤。

就在他们刚刚走到韩府门口时,却正好遇上韩彦直急匆匆地走出来。他看到岳云等人回来,心中大喜,连忙道:“岳大哥,你们也平安回来了!实在让彦直牵挂不已……”

“彦直,我们之间还客气什么?城里没出什么大问题吧?瘟疫现在应该消除了吧?”岳云微微一笑,然后问道。

韩彦直这时却叹了一口气后说道:“岳大哥,我们依你之法,对城中患病的军士及百姓进行‘隔离’……好象是叫这词吧?”

“对!是叫‘隔离’,这些防治疫病的方法可是不传之密,我当时也是费了好大力才求得那位游方郎中传授的!”岳云倒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忽悠道。

韩彦直显然对这游方郎中并不太感兴趣,他接着说道:“听家父说,依大哥之法,对城内患病之人进行‘隔离’之后,瘟疫就再也没有漫延。城内的瘟疫在两天前就开始消退,原本患病的兵士和百姓都陆续康复。到今日止,十之七八的病人均已康复,其余人等亦大为好转。不然我们也没法守住这楚州城……只是瘟疫虽退去,城内却起了一些风波,险些造成大乱!”

“啊!什么风波?”岳云大惊道。

“在三天前,金军遣弓手往城东和城南交界处的城墙来了一封密信,是给耿将军的,但却被胡将军的手下捡着了,然后交给了自己的上司,后来又交到了家父手中……”韩彦直这时便将这封指耿著私通金人的信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岳云听后,便连连摇头道:“此信所言不实,我们一路上并没有受到金军截击,这封信定是金军施的离间之计!”

韩彦直听后大喜,连声道:“虞先生当时也是这么说的,可惜家父未予采纳,现在耿将军的部下多有不满,眼下他们正在府上请愿要求放了耿将军,家父正为此事烦心呢。岳大哥,还请你向家父说明一下吧!”

岳云点了点头,便和韩彦直一起走进韩府的大厅。

只见四五名身着统领服饰的将官正在大厅中央和胡纺争执不休。而在一旁,虞允文和一名他不认识的中年武将也在向韩世忠说着什么。

岳云走进大厅后,见众人皆在相互交谈,便走到韩世忠面前,躬身行礼道:“韩伯父,小侄回来了!幸不辱命,成功拿下了泗州!并击毙了完颜宗敏!”

韩世忠见岳云平安无事回来,原本就露出了微笑,听到他的话语后,更是又惊又喜道:“岳贤侄,完颜宗敏真被你杀了?你可真是力挽狂澜啊!”

当日他见王德援军来后,金军便开始撤退。缩在城里憋了几天,好不容易士兵大半康复,韩世忠自然不会放过报仇机会,立刻便下令开城追击。

追击之中,行营前护军抓住了一些金俘。而这些金俘中便有人称完颜宗敏被一伙宋军杀了。韩世忠听后也是半信半疑,直到这时从岳云口中得到证实后,才总算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此刻,听到两人的对话。那些厅中的将领也全都以惊奇和敬佩的目光望着岳云。这可是宋军有史以来,杀死的级别最高的金国将领了。

“唉!其实小侄也是侥幸,运气好而已!”岳云谦虚道。

“贤侄这是哪里话?你这可真是将门虎子啊!颇有令尊之风,相形之下,我这犬子就差远了!”韩世忠叹道。

“哪里哪里!楚州一仗能胜,全靠彦直能说动王德将军来援,才促使完颜亮撤军,不然,要打败金军恐怕还得费些时日。彦直的功劳亦不在小侄之下!”岳云连忙客气道。

韩彦直听闻之后汗颜道:“这其实多靠了虞先生的锦囊妙计,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和王德将军说呢。不过好在王德将军深明大义,甘冒风险,毅然发兵救我楚州于水火之中,不然这一仗的结果还难料呢……”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就不要互相吹捧了。”韩世忠呵呵一笑,一指自己身旁的中年武将对岳云说道:“岳贤侄,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王德将军!他可是你韩伯父最欣赏的勇将之一,而且为人仗义,机智过人。可惜是在张俊那匹夫手下,硬抢了他许多功劳!不然王将军何至于只做个刺史!”

岳云听闻之后,向王德望去;只见他他是一个魁梧的大汉,年龄约莫四旬左右,穿着一身黑铁锁子铠甲,颌下一丛粗髯,根根粗如钢针,生得是浓眉阔口,颇具英武之气。

他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小将岳云见过王将军,久闻王将军作战勇猛、义薄云天。今日方见王将军风采,实让岳云颇感不虚楚州之行。”

王德连忙回礼道:“岳少将军太客气了,王德乃一粗鲁武夫,如何担得起这称呼,倒是令尊为救百姓,不惜延期撤军,实让我等武人佩服啊!”

说罢,他方一脸郑重地说道:“岳少将军,王某听韩元帅说,你要借粮,是否令尊军中已然缺粮?”

岳云叹了一口气道:“我岳家军中原本倒不缺粮,但现在中原百姓尽皆想随我军南返大宋,附近数州之百姓云集朱仙镇,人数已达数十万之多……这些百姓大多未携带多少粮食,而秋收之期尚有两月,故实难挨得过去啊!”

王德一听,脸上顿现敬佩之色,立刻毅然道:“王某虽然愚鲁,却也知上报君恩,下爱黎民。我淮州虽然粮草亦不算多,但岳元帅既有此护民之举,王某又怎能置身事外?好在如今楚州战事已了,王某这就回去淮州,怎么也得为岳元帅筹集个点粮食出来!”

岳云一听大喜,再度拜谢道:“岳云代朱仙镇的百姓谢谢王将军的义举了!”

王德慌忙扶起岳云,两人又寒喧了一阵后,岳云方向韩世忠问道:“韩伯父,听说金军在攻城时,曾射入城中一封信?”

岳云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厅中的气氛就立刻变得异样起来了。

一旁的那几名统领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