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城市闯战国-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你赵种都不在乎这赵国江山,我等身为支脉,又为何要保全疆域。你若想杀四公子,我等就在此玉石俱焚。今日本君倒要看看,可还有下一位兴平君救你的性命,可还有下一位安阳君,挽救赵国“。话音一落,众封君齐齐上前一步。

“你、你们……“。赵种见他们咄咄逼人,一时间气血上涌,直接昏死过去。

第一百六十八章恩怨消

兴平君见已经昏死过去的赵种,目光看向众位封君:“如今大王昏厥,四公子由我等护送至城外。请王后下旨,让邯郸守军接管邯郸防务。禁军将士各归其位,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可行“。听着兴平君的安排,众位封君缓缓点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并非他们所愿。既然赵种昏死过去,暂且作罢。

兴平君在心中大舒一口气,对着外面吩咐:“大王昏厥,请王后前来主持大局“。

“遵命“。一名军士躬身领命,转身往外走去。

不多时脚步声响起,王后从外面走来,众位封君对着王后一礼:“参见王后,大王昏厥还请王后下旨,禁军以及邯郸守军各归其位“。

“本宫身为妇道人家不便贸然下旨。不如先让太医诊断大王病情在做决断,不知诸位意下如何“。王后看着昏死过去的赵种以及众位封君,心中不由得一叹。

众位封君彼此互望一眼,虽已经和赵种撕破脸皮但他毕竟是大王,随即微微点头。

王后见他们赞同,心中大舒一口气,对着外面吩咐:“传太医进来“。

“遵旨“。殿外有人应声,紧接着几名太医提着药箱跑来诊断。

时间如流水般飞逝,赵种在王座上苏醒,一应太医来不及述病情纷纷告退。

赵种虚弱的看着大殿之上的王后、赵无铭、兴平君以及那些封君,微微闭目半晌出言:“你们各回封地,立下誓言严守祖训。寡人承诺此生不杀四子,今日之事就当从未发生过一般“。

“昔年大王也对着安阳君的尸骨过同样的话,此时在实难让我等相信“。一名封君也不管赵种病情严重,对着他质问。

赵种知道若不能妥善处理此时,赵国即将面对亡国之危,随即缓缓睁开眼睛:“寡人病重时日无多,急需调养。从今往后由太子监国,无铭任然居住在城外以前的旧居,府邸重新修建。有邯郸守军守卫邯郸,四子又在城外,你们大可放心他的安危“。

“太子监国,四公子居于城外旧居“。众位封君显然不敢相信赵种会有如此之大的魄力,太子一旦监国,就表明赵种将要放弃手中的权利退到幕后。

赵种又如何不知他们所想:“你等回去之后可整顿兵马,但凡寡人有半句不实之处,你等起兵即可“。

“若大王能做到方才之言,我等愿尊祖训“。众封君对着赵种一礼,如今这种结果,确实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一次亡国之危,就此消散。

赵种看着这些封君完并无离去之意,随即明白他们的意思,对着外面吩咐:“传太子以及二公子赵緤前来“。

“老奴领命“。不知何时张高已经站在殿外,听见吩咐当即跑去传达旨意。

脚步声响起,赵语和赵緤几乎同时走入大殿,对着赵种躬身一礼:“参见父王“。

“寡人重病急需调养,从今往后太子监国,二公子赵緤辅佐理政不得有误“。赵种看向两人当即下旨,语气中却少了力道。显然心有不甘,但却只能如此。

赵语微微一惊,慌忙相劝:“父王安居于宫中,儿臣又怎敢监国,此事未有先例还请父王收回成命“。

“此事关乎社稷安危,不容推脱“。赵种见赵语不接受,语气渐渐有些严厉。

兴平君等一众封君回过味来,若太子在宫中监国,那岂不是忽悠他们的一个幌子。随即互望一眼,对着赵种一礼:“此事确实未有先例,还请大王三思“。

“寡人……“。见伎俩被识破,赵种心中升起一丝怒火却也无济于事,只能在心中一叹:“传旨相国以及百官,从今往后政务移交太子府,太子府安危由邯郸守军负责“。

赵种虽然是对着赵语在,可目光却是看着那些封君。

众封君微微点头,彻底放下心来,目光看向赵语对着他相劝:“大王身体不适,既然需要疗养。就还望太子勉为其难,处理那些政务,也算敬了孝道“。

“这……“。赵语有些懵了,没想到自己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监国之权。

赵种见赵语还在推脱,露出不悦的神色:“难道你想让寡人拖着重病之身处理这些政务吗?“。

“儿臣、儿臣领旨“。赵语见此事不像作假,当即躬身领旨。

赵种以及众封君大舒一口气。

众封君躬身一礼:“诸事以毕,我等立即返回封地,还望大王保重身体“。

话音一落众封君在自家兵马的簇拥下往宫外方向走去,兴平君看着发愣的赵无铭,拉着他走了出去。

……

邯郸城外,薛礼带着薛谦看着公族兵马缓缓而来,露出笑意:“大势已定“。

“父亲为何如此?“。薛谦不解的看着薛礼,不明白这话中的意思。

薛礼看向薛谦,对着他解释:“公族和大王两者的仇怨深如汪洋,只是因为有血缘相绊这才未能爆发。如今大王诛杀四公子,已经将这恩怨点燃。要么封君们喋血王宫,从此我赵国分裂亦或者灭国。要么大王放弃手中的权利,让那些公族封君们心安。此时公族大军安然返回,那么大王必然已经失去大权“。

“大王失权?“。薛谦不敢置信的低声重复几句。

薛礼微微点头,对着薛谦继续解释:“获利者唯有太子,此时若为父没有猜错,太子已经获得了监国之权。剩下的就要看,太子登基之后,如何处理公族问题“。

“监国之权?“。薛谦沉思,原来是监国之权,难怪父亲大势已定。

公族大军行到北门停下,兴平君等封君对着薛礼一礼:“多谢国尉援手,我等谨记于心“。

“四公子本来就对邯郸守军将士有恩,我也是顺应军心,稍微送了诸位一程而已“。薛礼连忙回礼,语气中满是谦虚。

赵无铭听见这些对话,瞬间反应过来,对着薛礼躬身一礼:“多谢国尉派兵之恩“。

“四公子言重,老臣愧不敢当“。薛礼连忙还礼。

兴平君露出笑意:“大王病重,太子监国,政务移交太子府。大王命邯郸守军驻守太子府,还望国尉对我那侄儿多多费心“。

“邯郸守军驻守太子府?“。薛礼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一件事情,看来大王放权,放的很彻底。想到这里,再次对着封君们以及赵无铭一礼:“既然要驻守太子府,老臣不敢怠慢,这就离去安排军务。此次诸位远行,我只能在此地祝诸位一路顺风“。

“军务为重,太子府安危更重,国尉还请自便“。兴平君也不挽留。

薛礼对着兴平君一笑,带着薛谦以及剩下的邯郸守军将士往城中走去。

见薛礼等人走远,兴平君缓缓吐出三个字:“老狐狸“。

“伯父为何国尉是老狐狸?“。赵无铭有些不解的对着兴平君询问。

不等兴平君出言,其余封君便以解释。

“若大王诛杀四公子之事,此人事先完全不知,我等不信“。

“他早已收到消息,却坐视不理,任大王等人施为。在大王即将诛杀四公子之时,只需要强占一道城门,顺水推舟护卫我等入宫。就可让太子,轻而易举的获得监国之权,他不是狐狸又是什么?“。

“虽然是狐狸,但却也是一只能见风使舵,却在危机时刻有一二担当之人“。

“昔年大王秘密诛杀安阳君,不正是此人在暗中向我等通风报的信“。

赵无铭听到这里,心中升起好奇:“昔年大王秘密诛杀安阳君之事?不知诸位叔、伯能否告知缘由“。

议论之声霎时一静,诸位封君互看一眼,随即微微点头。开口向赵无铭解释,昔年恩怨。

“先王在世之时,我公族势力起初并没有如今这般强大。安阳君本是公族中血缘十分淡薄即将被公族除名之人。昔年我等年幼在公学之中和他相识,从而被他折服。魏国强盛,林胡和娄烦南下,一时之间我赵国有灭国之危。安阳君号召公学之中的子弟组建一支万余人的公族大军,奔赴北方阻击娄烦与林胡的兵锋。大数十战,每战皆胜。一时之间声威大振,各地公族子弟纷纷来投,从而铸造出今日公族的威名“。

“安阳君率领的公族大军,大败娄烦与林胡两族。赵种登基,魏国资助先王的公子赵胜起兵叛乱,赵种大败险些性命不保。是他苦苦哀求兴平君让安阳君出兵,这才镇压叛乱做稳王位,可自从那时开始他就对公族以及安阳君生出忌惮之心“。

“赵种登基第六年,魏武王驾崩。赵种联合韩王一同出兵魏国,却招到了安阳君的反对。至此两人展开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在赵种执意下,安阳君无奈发兵,公族六十万大军悻然领命“。

“安阳君连战连捷,在狝泽打败魏军,包围魏瑩。赵种以大胜为由大宴将士,我等也被赵种支开“。

“当夜赵种带着申屠休等百名禁军将士出现在安阳君的大营,等我们得知消息之时安阳君已经命丧黄泉“。

话到这里,封君们的眼角在不知不觉中有些湿润:“我等怒气冲冲拔出佩剑,誓要让赵种偿命。是他兴平君出现以安阳君以死,我等应该照顾四公子为由,留了他一命“。

“我?“。赵无铭一时之间懵了。

兴平君缓缓点头:“安阳君一生未娶,膝下无子。在这世上唯有一个幼妹,嫁予大王为夫人“。

“你是?“。赵无铭好似能理解这一切到底是为何了。

兴平君对着赵无铭解释:“安阳君是你的舅父,要不然当初你母亲去世。为何安阳君会立即出现,并且将刚刚出生的你接到府中。而赵种等人,却无半点异议“。

“当初安阳君死于大军之中,我等立下誓言。此生必保全你的性命,以全和安阳君的生死之义,故此对赵种多番忍让“。一名封君对着赵无铭解释。

兴平君拍了拍赵无铭的肩膀:“好好活着,为了你母亲也为了你舅父。我等各回封地,他日在见“。

“无铭必将谨记诸位叔、伯之言,必会好好的活着“。赵无铭对着诸位封君一礼。

诸位封君对着赵无铭露出勉力的笑意,带着大军往远方而去。

第一百六十九章安阳之兵

赵无铭看着一队队远去的公族军队,想到刚刚和兴平君等人的对话,渐渐陷入沉思。

时间飞逝,当最后一名公族士兵远去之后,此地陷入一片寂静。

脚步声响起孙不二带着百名亲卫急匆匆走来,见赵无铭还在沉思随即对着他一礼:“主公“。

“孙不二你赵王是一个合格的王者吗?“。赵无铭从沉思中清醒,下意识的对着孙不二询问。

孙不二想到赵种的种种决断,不假思索的回复:“是、赵王是一个合格的王者“。

“那孤呢?“。赵无铭继续对着孙不二追问。

孙不二嘴唇动了动,半晌方才出言:“请恕属下多嘴,主公仁厚有余,但未免顾虑太多“。

“顾虑太多“。赵无铭低声重复几句,把自己站在此地思索许久的话一股脑的出:“赵王为何视孤如仇寇,孤一直想不通,但此时此刻却想明白了。公族势力庞大,赵王想削弱公族。杀我母、杀舅又将我扣在手中为人质,可笑、可笑……“。

孙不二以及百名亲卫沉默不语。

赵无铭想到今日经历的凶险,一颗心瞬间成熟了几分:“大丈夫恩怨分明,昔日邯郸城外、今日入宫。皆王后之恩,此恩深如海,无以为报。大哥对孤有义,薛谦是孤好友。此三人孤铭记于心,既然有恩那必然也有怨。赵王虽为我父,但却视我为仇寇。如今他大权以失,可以留他一命。赵緤、赵范二人既然不顾血亲之情,孤又何须顾忌。孤听闻王者一怒,血流漂橹。孤虽未自称寡人,但手握中部草原足以开国。如今孤有怒火,不知其怒又当如何“。

“主公之怒就是我三万亲卫军之怒,亦是我汉城之怒。我汉城虽然被娄烦和林胡阻隔,不能施展其怒火。但我三万亲卫军愿让邯郸血流成河,用其血水平息主公之怒“。孙不二完对着赵无铭躬身一礼,百名亲卫听闻血气上涌。一股杀气,瞬间弥漫开来。

赵无铭看着孙不二,嘴角泛起让人发寒的笑意:“血流成河,不知是谁的血,汇聚成的河流“。

“赵緤、赵范“。话一完,孙不二又加上一个人的名字:“申屠休“。

看着杀气腾腾的孙不二,赵无铭对着他询问:“你打算怎么杀他们三人?申屠休十五万禁军在侧,赵緤二十万安阳之兵,赵范四十万代郡兵马。仅凭三万亲卫军,如何杀之“。

“属下愚钝、若主公想杀。属下这就回去询问两位军师,军师妙计必能杀之“。孙不二立即想到了张良和陈平,对着赵无铭提议。

赵无铭看向邯郸城,想到军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