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城市闯战国-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郜诏心中一喜,对着赵无铭再次一礼:“谢成王四公子美意,若有闲暇必定拜访“。

赵无铭只是笑了笑并未出言,郜诏见状知道即将要办的事情重大。也就不在耽误赵无铭的时间,直接往自己府中的方向走去。

孙不二看着两人都以离去,对着赵无铭询问:“主公此时要去宫中?“。

“恩、去宫中“。赵无铭不假思索的回复,随后带着孙不二往宫中的方向走去。

……

王宫之中黄皓正在指使宫中内侍清扫宫殿,见赵无铭走来连忙迎了上去恭恭敬敬一礼:“见过成王四公子“。

“大哥呢?他不在这大殿之中?“。赵无铭疑惑的看着黄皓,对着他询问。

黄皓不假思索的对着赵无铭回复:“方才大王前去后宫给太后请安去了“。

“母后“。赵无铭听见回复也不在多言,直接往后宫的方向走去。

宫内之人见状也不阻难,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脚步疾驰走到太后的宫殿,人还没进去便有笑声传来。赵无铭没有过多思索,直接往里面走去。见大殿之内赵语恭恭敬敬坐在太后的右上首,不由得露出笑意:“参见母后“。

“原来是无铭来了,坐吧“。太后听见声音见是赵无铭,脸上也露出笑容。

赵无铭听见吩咐,走到左上首落座对着赵语和太后询问:“方才还未进这大殿便听见笑声传来,不知母后和大哥在谈论这什么趣事“。

“如今你年纪也不了,哀家方才在和大王讨论,是否应该为你找一位女子和你成亲“。太后越脸上的笑意越发的浓厚。

赵无铭不由得一愣,想不到他们居然谈论的是这件事情:“那不知母后又相中了哪家的女子“。

“什么叫做又相中了哪家的女子?你大哥在你这年岁的时候,雍儿早已出生数年,你倒好性子倔的和牛一样“。太后想到这件事情,对着赵无铭就是一阵数落。

还别自从赵种驾崩之后,赵无铭每次来这里都免不了被太后数落这件事情,所以一来二去来的也就少了点。

赵语见赵无铭不出声,对着他打圆场:“母后又不是不知四弟的心意“。

“嫣儿那丫头无论样貌还是性情,确实天下间少有。只是她远在燕国,不管你愿不愿意等她守丧期满之后就要和燕国太子订婚,你总不能因此就一直这么拖着吧。难道我诺大的一个赵国,就找不出和嫣儿比肩之人?以你如今的身份,又有哪家的女子娶不得“。太后对着赵无铭一连串的询问。

这些话虽然啰嗦,但这里面又何尝没有一丝暖意。赵无铭稍微想了片刻,对着太后推诿:“如今国内局势还未稳定,在加之不想辜负她人。所以待局势稳定之后,在谈这件事情也不迟“。

“推脱?“。太后一眼就看穿了赵无铭的出,毫不留情的将其揭穿。

赵无铭哑然,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作答,只能求助似的看向赵语。

赵语对着赵无铭笑着询问:“四弟可知昨夜在宴会上,寡人为何会对林胡公子林武请求我国出兵一事犹豫不决“。

“还请大哥明示“。赵无铭谁然不解,但能转移话题也是好的。

赵语对着赵无铭解释:“四弟为寡人做了这么多,寡人又不是铁石心肠之人,寡人要给予四弟封地以示心中的感激之情,奈何四弟不予接受。无奈之下寡人就在想,若局势有朝一日能够平静下来,寡人一定要让四弟率领寡人的大军,向燕王施加压力,让燕王把云嫣送回来。让你们有情之人得以相守“。

“多谢大哥好意,只是此事弟想自己解决“。赵无铭听着这句话,心中很是感动。因一人之私情而动一国之刀兵,如今看来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赵范即将起兵

太后听见这番话一年的不悦,瞪了一眼赵无铭:“什么叫做自己解决?你是不是不想让哀家在活着的时候抱孙子“。

“母后明鉴,因一人之私情而动刀兵,此事于国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赵无铭对着太后解释,看着她不高兴的样子心中不知怎么的居然有了些紧张。

太后完全就不理会他的那一套:“对于哀家而言,这件事情才是真正的大事,此事你不用在了。哀家替你答应了大王,待国内局势稳定,一定要派遣大军从燕王哪里把嫣儿那丫头要回来。还别这几年嫣儿不在哀家身边,哀家还有些不习惯“。

“儿臣谨遵母后旨意“。不等赵无铭出言,赵语立即回复,此时就连寡人也不称了。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赵无铭只能捏鼻子认了,等局势稳定估计汉城的大军早已南下,那时候自己在不在尚未可知,认一下又有何妨:“听从母后安排,只不过儿臣希望局势未稳定之前,母后就不要在把这件事情摆出来了“。

“哀家又岂是那不将道理之人“。听见赵无铭答应了,太后的脸上浮现出笑容,对着他反问。

见太后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赵无铭大舒一口气,连忙岔开话题:“今日在城中偶遇郜诏之时突然见到秦国大良造拜会中山相国乐池“。

“秦国大良造,难道你是的公孙鞅?“。赵语听见这番话,不等太后出言当即对着赵无铭发问,他突然感觉到了一股压力。

赵无铭微微点头,对着赵语回复:“正是公孙鞅“。

“哀家虽然久居深宫,但也知道秦国突袭魏国正是此人的手笔,按理他应该在河西坐镇为何会不辞劳苦跑到邯郸来“。太后本来不想讨论这个事情,但见两人的神色于是便出言询问。

赵语在心中思索,半晌之后好像想到了什么,下意识的脱口而出:“除非秦王认为公孙鞅来一次邯郸,比他坐镇河西所获得的利益更大“。

“比保住河西的利益更大?如此来恐怕来者不善“。太后顺着赵语的话思索,对着两人出言。

赵无铭对着太后和赵语两人接着往下:“见到公孙鞅拜会中山相国乐池,我便立即让人前去请来国尉,在酒楼之中和国尉以及郜诏商议,于是决定秘密监视。后来有亲卫来报,言公孙鞅和乐池两人前往沈川的府邸,便一路尾随。国尉推测这三者,应该达成了某种约定。故此决定等沈川送两人离去之后,就堂而皇之的站在沈川的面前,企图行打草惊蛇之计。以此为契机让大哥服公族,尽快平定赵范。只要赵国上下一心,不管中山国和秦国有什么样的图谋都可不攻自破“。

“打草惊蛇之计?“。赵语有些没反应过来。

太后微微点头,对着两人感慨:“国尉果然是老谋深算,哀家不得不服。居然能把这不好之事,变成了一件好事“。

“秦国、中山国以及三弟,他们三者之间联合,对我们来怎么可能是好事“。赵语显然还没有想明白,对着太后和赵无铭询问。

太后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对着赵无铭发问:“若哀家没猜错,现在国尉应该忙碌起来了吧“。

“国尉现在已经回府,此时真在忙着收集乐池、公孙鞅以及沈川等人,出入邯郸的证据“。赵无铭见太后的反应,微微一些感慨,看来有些事情确实需要一些阅历。

赵语不解的目光更加疑惑了几分,对着太后和赵无铭发问:“出入邯郸的证据这又有何用“。

“可以用来服赵疵,一次找到服公族的突破口“。太后见赵语疑惑,对着他直接解释。

赵语听见这句话才稍微明白了过来:“服公族“。

“国尉的意思是让赵疵拿着这些消息服公族“。赵无铭对着赵语补充了一句。

赵语稍微思索,缓缓点头:“沈川终究是代表着三弟,如今公孙鞅和乐池两人拜见沈川又同时离去,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证据。毕竟公族最大的忌讳就是公子夺位之时,寻求他国之力“。

“如今沈川等人同时离去几乎已经坐实了这个罪名,所以动公族应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赵无铭对着赵语解释。

太后听着两人的对着,对着他们分析:“他国之力又岂是这么好借的,没有足够的利益。秦王为何会连河西都不要了,急匆匆的让公孙鞅前来?就这一条便足以让公族出手,只是公族毕竟分散在各地,想要聚集恐怕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依哀家对范儿的了解,沈川此人回去之后,范儿必会南下到时候公族的救援恐怕有些来不及“。

“为今之计只能尽量的拖延时间“。赵无铭不假思索的对着太后回复。

太后稍微思索对着两人建议:“想要聚集分散在天下各地的公族之兵,邯郸且不可被围,如若不然消息闭塞只怕会生出不少的波折“。

“寡人早已和四弟商议过,打算把兵力部署在邯郸、巨鹿一线,以此拖住三弟的兵锋。只要公族大军一到,寡人此战必胜“。赵语对着太后解释昨夜和赵无铭两人对此事的安排。

太后听后立即察觉到了一丝不妥微微摇头:“你们可别忘了沙丘“。

“沙丘?“。赵无铭和赵语两人互望一眼,皆露出疑惑的神色。

太后对着两人解释:“仅凭你们手中的兵力无法阻挡太久,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若能在沙丘驻守一支兵马则能在范儿攻击信都巨鹿一线之时威胁他的后方“。

“威胁后方“。赵语低头思索太后所的这番话。

赵无铭在脑海中把信都、巨鹿以及沙丘连起来,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三者之地互为犄角,到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只是我们手中的兵力本来就少,这样一来恐怕会更加的薄弱“。

“如何排兵布阵,这并非哀家的长处,反倒是你无铭之所长。所以此事哀家便不掺和了,放心大胆的去做吧“。太后并没有回复,反而对着赵无铭以及赵语劝慰。

赵语想到即将要做的事情,连忙从席位上站起来:“既然要服公族,寡人就应该立即召见赵疵和国尉,所以……“。

“大王和无铭都不用行这些虚礼,时间紧迫一切以国事为重“。太后不等赵语完,直接对着两人吩咐。

赵语看向赵无铭,赵无铭连忙起身对着太后一礼,随后和赵语一同往外面走去。

第二百二十五章服赵疵

赵无铭和赵语两人刚走出后宫,黄皓就迎了上来。赵语不等黄皓行礼,立即对着他吩咐:“召国尉薛礼、禁军统领赵疵前来“。

“遵旨“。黄皓恭恭敬敬的领旨,随即转身加快脚步往前面走去。

看着黄皓走远,赵语稍微思索于是便换了一个方向:“寡人认为此时还是在御书房之内相谈毕竟好“。

“大哥之言在理“。赵无铭也是稍微思索片刻,随后跟着赵语往御书房方向走去。

两人走入书房之内,分宾主落座。紧接着有脚步声传来,赵疵缓步走了进来对着赵语躬身一礼:“臣参见大王“。

“寡人还以为赵统领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赶到宫中,却不想来的这么快“。赵语见是赵疵心中微微有些惊讶,对着他询问。

赵疵听见询问恭恭敬敬的回复:“臣今日正好在宫中迅速,听见大王相召便赶了过来“。

“原来如此,赵统领请入席详谈“。赵语听见之后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随后看向左下首第二个席位。

赵疵一愣不知为何还需要入席,但既然已听见了旨意却也不敢怠慢:“遵旨“。

“赵统领可知今日孤遇见了公孙鞅和乐池二人拜访赵范的谋士沈川“。赵无铭见赵疵入席落座,不等赵语出言当即对着赵疵询问。

赵疵一时之间没有回过味来,对着赵无铭反问:“公孙鞅?“。

“就是前段时间率领秦国大军突袭魏国河西的公孙鞅“。赵无铭对着赵疵解释。

赵疵不解的对着赵无铭询问,眼神中还夹杂着少许的鄙夷:“此人怎么可能会来邯郸,毕竟西河之地关乎秦、魏两国的国运。成王四公子,岂不是在笑“。

“孤有笑的必要吗?“。赵无铭微微皱眉,就算他不相信难道就不知道稍微的委婉一些。

赵疵看着赵无铭皱眉,毫不在乎的对着他分析:“且不河西的重要性,就单此人在秦国的地位,又怎么可能会不吭不想的亲自前来我邯郸。本将想不出邯郸城中到底又何物,值得秦国大良造不管军务专程前来一趟“。

“邯郸没有,但谁又的准赵国是否也没有“。赵无铭对着赵疵反问,语气中也夹杂着一丝火气。但想到毕竟是有求于人,随即忍了下来。

赵疵听着这话也没有多想,只是对着赵无铭继续反驳:“秦国虽突袭河西吞下了上郡,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秦魏之战迫在眉睫。公孙鞅为何又会在此时来招惹我赵国,以此节外生枝“。

“你可别忘了林胡和娄烦两国使节之事“。赵无铭对着赵疵解释。

想到娄烦和林胡两族使节之事,赵疵好像反应了过来,不过随后却是不以为意:“就算秦国虚张声势又能如何?只要我国不加理会即可“。

“就怕他不是虚张声势“。赵语对着两人插言。

赵疵看向赵语不解的对着他询问:“敢问大王秦国除了虚张声势又能如何“。

“一旦三弟起兵南下,四十万大军南下。若此时中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