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城市闯战国-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加凶险?“。薛谦一愣,细细品味赵无铭的问题,半晌之后对着他回复:“若凶险应该是先王驾崩那日更为凶险一些。毕竟赵緤手握二十万安阳之兵,在加上和禁军统领申屠休在内遥相呼应。若非无铭用计让孙不二带着亲卫软禁了禁军将领,其后有带着虎符调动禁军,恐怕胜负难料“。

“你可别忘了那一日真正让赵緤失败的并非我们夺取了虎符调动禁军,而是上任宦者令放的那把大火“。赵无铭对着薛谦补充。

薛谦微微点头,虽然他看不惯张高,但那一次不管张高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最少帮了他们大忙:“确实是如此,若二十万安阳之兵拥有充足的粮草围攻邯郸,胜负确实难以预料“。

“所以不到最后一刻,切不可自暴自弃,不准到时候也有如同张高那样的意外援军也不一定“。赵无铭一语双关的对着薛谦解释。

薛谦有些不解,对着赵无铭询问:“意外援军?难道还有另一股援军不成?可纵观天下,又怎么可能会有“。

“那日二十万安阳之兵的粮草被烈火化为灰烬之前,谁又能得知那场变故?“。赵无铭对着薛谦反问。

薛谦摇了摇头有些不赞同:“张高确实有这样做的理由,毕竟若是赵緤登上王位,他的威胁要远盛于大王对于赵范的威胁。所以张高焚毁粮草,对他们而言拥有大利“。

“这些都是事后才能想到的事情,不等到事后你又怎知,此时对于他人来是否拥有大利呢?在援兵之事也只是一个猜想,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明白会发生什么“。赵无铭对着薛谦回复。

听见猜想两个字,薛谦也不在纠结,反倒想起赵种驾崩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赵緤手握二十万安阳之兵秘密调遣到邯郸城外,又在宫内联手禁军统领申屠休。结果申屠休伏诛,二十万安阳之兵的粮草化为灰烬。禁军、邯郸守军在城墙之上会战安阳之兵,安阳之兵尽数战死,赵緤逃亡韩国。不知这样的结果,又震惊了多少人。此时赵范即将南下,大王再不济也有十余万将士,比之当初不知好了多少倍“。

“薛兄能如此想自然是再好不过,当初大哥手中并无兵马,又加之内忧外患尚且能安然度过。更何况此时手中既有兵又无内患,仅仅只有他赵范还翻不了天“。赵无铭顺着薛谦的话附和。

薛谦好像想到了什么,只能一叹:“不管如何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能自我安慰,安心养伤又何尝不是好事“。赵无铭对着薛谦反问。

薛谦刚想要出言,却听见脚步声传来,随即立即停住了话头不在言语。

薛子墨走进屋子刚想要对着薛谦行礼却看见了赵无铭,心中一喜笑意也浮现在了脸上:“见过父亲没想到叔父也在“。

“今日你为何没有去太子府,陪同太子一同去学堂上学?“。薛谦见进来的是自己的儿子,疑惑的对着他询问。

薛子墨听见询问,连忙对着薛谦恭恭敬敬的回复:“父亲也许不知,孩儿清晨便以起床前往太子府。只不过刚刚走到太子府却见宦者令黄皓前来传达大王口谕,言父亲身负重伤,奈何国事繁忙故此放孩儿一天的假替大王,回府陪伴父亲“。

“原来如此“。薛谦听见这番话,不知为何突然感觉只从赵语登基之后,他和赵语之间的关系好像正在慢慢的变得疏远。此事要发生在以前,他必会和赵无铭一样急急忙忙的前来探望,可到了如今却是一句国事繁忙。

薛子墨见薛谦神情有些落寞,对着他心翼翼的喊了一句:“父亲“。

“既然是休假一日,你可自去玩耍,为父想要静养“。薛谦听见薛子墨的声音反应过来,对着他吩咐。

薛子墨看了一眼赵无铭,随后再次看向薛谦:“孩儿告退“。

见薛子墨走了出去,赵无铭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突然一动,嘴唇动了动又收住不在言语。

薛谦正好看见赵无铭欲言又止的模样,对着赵无铭询问:“无铭有话不防直言“。

“雍儿顽皮,子墨乖巧。他们二人应该都有,各自精彩的人生。你们把他送往太子府和陪着雍儿,这对于子墨今后的仕途也许是好事,但我却认为这对他或许有些不公“。赵无铭见薛谦询问,也不在隐瞒对着他坦言。

听着赵无铭之言,薛谦沉默半晌显然在思索赵无铭的这番话:“不公?“。

“如同平常孩子一般,拜访名师习得文武艺。又何必把子墨和雍儿,强制性的绑在一起“。赵无铭对着薛谦回复。

薛谦看着赵无铭,思索片刻微微摇头对着赵无铭解释:“我赵国的太子自然有着赵国之内最好的名师授学,既然能以这样的方式求学,又为何忍受那离别之苦“。

“是我方才失言了,还请薛兄勿怪“。赵无铭见薛谦如此也就收起了刚刚的那个念头。

薛谦见赵无铭道歉,露出笑意:“无铭这是关心之言,作为一名父亲又怎么会怪罪“。

“薛兄有伤在身有需要静养,我不便过多打扰,待薛兄伤口愈合之后你我在痛饮一日以作庆贺可好“。赵无铭对着薛谦提议,同时离去之意不言而喻。

薛谦不假思索的当即赞同:“可行“。

“告辞“。赵无铭躬身一礼,转身往府外走了出去。

薛谦看着赵无铭的背影,想到刚刚的那番话,渐渐陷入沉思之中。

第二百一十八章偶遇郜诏(一)

赵无铭走出府外,也不翻身上马反而带着孙不二往前面走去。亲卫见状也不言语,牵着战马跟上。

一行人渐渐走到了闹市区,赵无铭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也不回头对着孙不二出声:“方才孤在薛都尉府中突然升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不知主公想到了什么?“。孙不二顺着赵无铭的话回复。

赵无铭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孙不二:“孤在想如果大将军和军师他们共同教导一个孩子,待五到十年之后,这个孩子又会成为什么样子“。

“看主公神情薛都尉应该是拒绝了此事“。孙不二对着赵无铭回复,随后又加了一句:“可惜、薛子墨明明拥有如此之大的机缘,却是无缘了“。

赵无铭微微摇头,对着孙不二解释:“孤没有明,但从薛兄的话中能感受的出来,薛兄不忍离别之苦“。

“毕竟是自己的孩儿又怎么忍心离的太远“。孙不二听着赵无铭的这番话,也对薛谦的做法深感赞同。毕竟他们不知韩信、张良又是何人,他们的心中又拥有怎样的韬略。作为一名父亲让年幼的孩子拜访名师骨肉分离,确实有些残忍。

赵无铭转身看着前面的人群:“孤本来也想到了这一层意思,本来也止住不在言语,但薛兄让孤明言这才出口“。

“既然如此主公就不必将此事在挂在心上,若这机缘是薛子墨的别人在怎么做也抢不走。反之若这机缘不是薛子墨的,主公强求又有何意“。孙不二对着赵无铭劝解。

赵无铭缓缓往前面走去,话音顺着风飘向孙不二:“孤又何曾将此事挂在心上,这只不过是一个闪念而已。念生时心动,念过时自然消散“。

孙不二不在接话,只是带着亲卫静静的跟着后面。

此时一道惊讶的声音传来,紧接着便是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下官郜诏见过成王四公子“。

“郜诏?“。赵无铭顺着声音往前面看见,正好见到了春风满面的郜诏,不由得一愣。

郜诏见赵无铭发愣,对着他一笑:“下官本想过几日专门拜会成王四公子,没想到今日居然在这大街之上巧遇“。

“专门拜会?你昨日不就已经见到了孤,为何还要专门拜会“。赵无铭听着郜诏的这番话,目光中有些不解,对着他询问。

郜诏看向四周见人来人往,随即笑着解释:“此处并非谈论政务之处,还请成王四公子移步在安静之处详谈“。

“安静之处?“。赵无铭稍微思索,缓缓点头。

郜诏见赵无铭点头不在多言,带着赵无铭往一处地方走去。

人群越来越少,街道也越来越安静,就在此时郜诏确是一愣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孙不二和赵无铭都露出不解的目光看向郜诏,刚想对着郜诏询问,却见郜诏摇了摇头示意他们不要话。

前面有一名身穿华贵服饰的中年人,正往一处院落中走去,身后跟着两名家丁打扮的人各自捧着一个木盒。

待那人走进院落之后,赵无铭对着郜诏询问:“此人是谁,为何你会如此谨慎“。

“若下官没有看错,此人就是前不久率领秦国大军突袭魏国夺取上郡的公孙鞅,而这处院落正是中山相国乐池在我邯郸的居所“。郜诏对着赵无铭回复,他万万没有想到今日居然能看见这样一幕。秦国突袭魏国夺取上郡,正在河西和魏国主力交战。虽目前陷入僵局,各自罢兵但毕竟并未正式议和。此时公孙鞅秘密潜入邯郸,进入中山相国乐池的居所到底又是何意?。

赵无铭的神情渐渐有些凝重,目光看向郜诏:“找一处酒楼寻一间安静之地,我们在好好商谈,若在此地被公孙鞅发现恐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郜诏缓缓点头,连忙带着赵无铭一行人往最近的一家酒楼走去。

站在酒楼一间房间之内,赵无铭突发奇想,对着一名亲卫吩咐:“去将赵疵请来“。

“诺“。一名亲卫躬身一礼,当即领命。

见那亲卫要走,郜诏连忙出言阻拦:“成王四公子此时万万不可“。

“为何?公孙鞅在秦国身居高位,此时秘密会见中山相国乐池,若不是图谋赵国又会是何事?“。赵无铭不假思索的反问。

郜诏微微摇头对着赵无铭解释:“此时无凭无据赵疵又怎么会相信,除非我们找到确凿的证据,不仅需要证明两国在图谋我赵国,更要证明这件事情和代云君有关,这才能动赵疵以及公族“。

“证据?“。赵无铭陷入沉思,郜诏的话确实也不无道理,随后看向亲卫:“此事作罢“。

郜诏好像想到了什么,不等亲卫应诺对着赵无铭提示:“主公不请赵疵前来,其实可以请另一人,只要他亲眼所见到时候一样能动赵疵“。

“谁?“。赵无铭不假思索的对着郜诏询问。

郜诏对着赵无铭回复:“国尉,以国尉的阅历一旦国尉见到了此事,必定能收集到确凿的证据。公孙鞅既然入了这邯郸城,难道真当邯郸五万邯郸守军是摆设不成?“。

“让国尉见到公孙鞅,然后让邯郸守军收集情报“。赵无铭低头思索,随后看向那名亲卫当即吩咐:“去国尉府,请国尉前来一叙“。

“诺“。亲卫领命,随后走出房间。

赵无铭见亲卫走出,还在思索公孙鞅此行的目的,没想到一次闲逛居然碰见了此人。

郜诏见赵无铭沉思对着他询问:“若秦国真的想趁机和昨日娄烦以及林胡两族使节一样,联合中山国讹诈我国疆域,不知此事成王四公子认为是好是坏“。

“若此人的目的不是讹诈,而是汇合秦国以及中山两国之力,用他们的刀剑去抢呢?“。赵无铭对着郜诏反问。

郜诏一惊稍微思索摇了摇头:“魏国和秦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虽目前已陷入僵局,但明眼人都知道魏王在等齐国放了他的大将军,一旦魏国大将军庞涓回国,到时候大战自然会再次爆发“。

“就算爆发大战又如何?只要速度够快,派遣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以赵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趁着赵范起兵之际又有谁能住当?“。赵无铭肚子和郜诏反问。

郜诏沉默到时候恐怕不仅仅只是秦国,如果中山国也立即出兵,局势必会更加恶劣。

第二百一十九章偶遇郜诏(二)

赵无铭见郜诏不在言语,好像想到了什么重要的士气目光看向孙不二对着他吩咐:“你去安排人手,秘密在乐池府前蹲守,一旦他们出府当即让人跟踪随时来报“。

“诺“。孙不二躬身一礼转身往房间外面走去安排监视事宜。

赵无铭见孙不二走远,目光看向郜诏对着他询问:“你为何知道此人是公孙鞅?你确定并未看错?“。

“我不可能会看错此人,就算公孙鞅将我看错,我也不可能看错他“。郜诏对着赵无铭回复,平淡的语气中埋藏着丝丝怒火。

赵无铭不由得有些惊讶不解的对着郜诏询问:“你和他之前就认识?“。

“成王四公子可知天下间除了士子游历,还有哪一种人也会被迫前往他国“。郜诏并未回答,反而是对着赵无铭询问。

赵无铭虽然不解郜诏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对着他回复:“据孤在在典籍上所知,天下间除了士子还有边民,因为战乱之苦不得的被迫前往他国“。

“下官时候就是卫国的边民,因为爆发大战无奈之下举家遣往赵国,这才在赵国安家落户过着安稳的日子“。郜诏对着赵无铭解释。

听见卫国两个字,赵无铭好像明白了过来:“卫国?你的可是卫鞅“。

“公孙鞅也是卫鞅,很不巧下官的时候和他就在一个地方。只不过我是边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