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城市闯战国-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上、如此看来局势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复杂“。沈川眉头渐渐紧锁,还在思考着乐池带来的消息。

赵范缓缓走向主位,把案几上的地图摊开,目光落在娄烦、林胡之上:“如此看来仅仅有中山国还不够,本君的实力明明大于赵语,却不知为何如此束手束脚“。

“林胡和我代郡,并不相连,我们不惧林胡兵锋。可就怕赵语动林胡,让娄烦无后顾之忧倾力南下。到时候我们恐怕,将会面临一场恶战“。沈川对着赵范缓缓解释。

赵范狠狠的砸向地图上的娄烦区域:“该死的娄烦,待本君登上王位必要灭了他们“。

“公子既然忌惮娄烦南下代郡,那么公子为何不派遣人手前去打探消息。万一这些推断之言并非事实,岂不是浪费了如今这大好机缘“。张高久在宫中,对着他们谈论的事情完全插不上嘴。此时见他们为难,乘机提示。

赵范看向张高,随后又看向沈川:“张高之言在理,还请先生让我们在娄烦中的人手密切注意娄烦朝堂之事,分析娄烦倾力南下的可能性“。

“仅仅只是娄烦族内的消息恐怕还不够“。沈川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赵范有些疑惑正打算询问的时候,脚步声响起。

一名士兵走入,对着赵范躬身一礼:“有使者从邯郸手持大王旨意而来“。

“大王?“。赵范嘴角闪过一丝讥笑。

张高一惊,连忙对着赵范一礼:“老奴是否需要回避一下“。

“回避?别是使者,就算是赵语亲自来,你又何须回避“。赵范完,对着士兵吩咐:“让使者进来“。

“遵命“。士兵躬身领命,转身往外走去。

一名宦官手捧旨意,带着几名将士缓缓而来。目光环视,见到张高一愣,下意识的就要行礼。可随即反应过来,转而对着赵范一礼:“参见代云君,大王登基,一律请代云君回邯郸朝拜“。

“朝拜?“。赵范的语气中不出的讽刺。

宦官马上醒悟过来,恭恭敬敬对着赵范出言:“大王交代,代郡地处北方边境,不可无人镇守。代云君若被琐事缠身,可遣使者代替代云君,前去朝拜即可“。

“使者远来,想必是一路风尘。不如先下去修整,待本君商议完政务在答复不迟“。赵范不想在和使者多言,直接让他离去。

宦官又怎么不知道赵范的意思,当即再次一礼:“尊代云君之命“。

话音一落,宦官转身往外走去。

看着宦官走远,沈川突然心中一动:“君上、不如让臣替君上去一次邯郸“。

“起兵在即,此时先生去邯郸是否有些不妥“。赵范听着沈川的提议,听着突然一惊,连忙相劝。

沈川心中一暖,对着赵范解释:“不去邯郸又怎么会知道,娄烦到底会不会倾力南下,又怎么会知道外面的局势到底如何“。

“话虽如此,可……“。赵范继续相劝。

沈川直接打断赵范的言语:“一日不知娄烦是否会倾力南下,君上就一日不能倾全力攻邯郸。既然各国使节即将云集邯郸,君上为何不派遣臣去邯郸搅浑这摊水,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益处“。

“既然先生执意如此,那此事就拜托先生了。邯郸之事全权委托先生,若邯郸城内有危险。还请先生速速归来,万无迟疑“。熟知沈川的性格,知道在劝下去也是无意,赵范只能赞同。

沈川恭恭敬敬一礼:“敬遵君上之令“。

第2章使节入邯郸

邯郸城早已被修复,前段时间的大战,虽然让百姓人心惶惶。但随着赵语的登基,民心瞬间安定。要不是城中时不时有发丧的队伍走出,恐怕以为那只是一场噩梦。

城外昔日的四公子府,薛谦骑着战马急匆匆奔驰而来。如今在这城中,单骑走马渐渐变成了一种时尚,正在逐渐被赵国各阶层接受。若不是没有时间改革。赵语恐怕会抢了历史上,他儿子赵雍所做的事情,号召全国胡服骑射。

门前亲卫看着疾驰而来的薛谦也不阻拦,放任他直接往里面走去。

赵无铭正在院中,捧着一卷竹简细细品读。

薛谦看着赵无铭突然一笑:“四公子……“。

“薛兄此时叫我四公子,岂非不妥?硬生生让我降了一辈“。赵无铭听着声音,看向薛谦露出笑意。

薛谦反倒泛起为难的神色,摸了摸后脑勺:“大王登基,此时在叫四公子确实不妥。可四公子又无封地,也不能称之为君。总不能叫先王四公子,亦或者是成王四公子吧“。

“薛兄若不嫌弃,就直接叫无铭如何“。赵无铭看着薛谦为难的样子,不由得一笑,对着他提议。

薛谦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无铭为何不接受大王的赏赐,若能得到一块封地,也好让人知道如何称呼“。

“薛兄切莫在打趣无铭了,今日薛兄急匆匆而来,恐怕是有事情吧?“。赵无铭知道有薛谦在,估计这竹简是看不好了,于是把竹简缓缓收起。

薛谦摇了摇头,走到一方石凳坐了下来:“还别、坐在这石凳上面确实被席位上舒服多了“。

“薛兄若是喜欢,我就让府中之人,去你那修建几个“。赵无铭看着薛谦坐着的石凳对着他提议。

薛谦大喜过望连忙赞同:“如此自然是在好不过“。

“孙不二“。赵无铭对着旁边大喊了一声。

孙不二缓缓走来,恭恭敬敬一礼:“主公有何吩咐“。

“派遣府中工匠,前去薛兄府中修建一套石桌石凳“。赵无铭对着孙不二直接吩咐。

孙不二躬身领命:“诺“。

“范顺和青雀他们去哪了“。眼见孙不二就要离去,赵无铭随口一问。

孙不二不假思索的回复:“应该在军营之中,主公若是有事,属下可前去召两人前来“。

“不用“。赵无铭缓缓摇头,孙不二见状再次一礼,转身离去。

薛谦看着孙不二离去,脸上的笑容更浓厚了几分:“不错、不错,没想到此来居然还得到了如此好处“。

“薛兄是否能明下来意?“。赵无铭直接询问意图,如今邯郸守军和禁军正在忙着整编,他压根就不相信薛谦会有时间来找自己闲聊。

薛谦故意露出不悦的表情:“难道没有来意就不能来了?“。

“若是侄儿过来,无铭绝对不会问。但薛兄前来……“。赵无铭到这里,只是上下打量着薛谦。

薛谦无奈的一笑,故意叹了口气:“今天好不容易休假,没想到却被成了有事之徒,早知如此我就不应该来啊“。

“今日休假?“。赵无铭不由得一愣,完全没想到休假这两个字。

薛谦看着发愣的赵无铭,心中一阵暗爽:“今日我早早的来此,就是为了找你一起到城中游玩。毕竟从先王驾崩一直到今日,我们都太过于忙碌与疲倦,趁着今日诸国使节入我邯郸。不如我们也好好游玩一番,放松放松。不知无铭,意下如何“。

“诸国使节今日入邯郸?“。赵无铭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不由得有些惊讶。

薛谦看着赵无铭的表情,

双目泛起疑惑的神色:“难道无铭不知此事?“。

“自从大哥登基那日之后,我便一直在府中,故此不知“。赵无铭对着薛谦解释。这段时间一直在府中,通过迁城令,和汉城之间往返。每日也算过的充实,对外面的事情,关注也就少了点。

薛谦想到自己身上繁琐的军务,对着赵无铭递过一个羡慕的眼神:“无铭倒是过的优哉游哉,让我羡慕不已“。

“你若羡慕也可以学我,辞去身上的事物,也不无不可“。赵无铭当即对着薛谦了一个馊主意。

薛谦露出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算了、我可不想被家父打断腿“。

“既然害怕被国尉打断腿,那你就好好忙你的军务吧“。赵无铭顺着薛谦的话出言。

薛谦往邯郸城的方向指了指:“军务是要忙的,但今日休假,无铭就不去逛逛?“。

“去,不过在去之前,你需要回答我一件事情“。赵无铭当即同意,不敢并没有动。

薛谦不解的看着赵无铭:“问吧、早点问完,我们早点进城逛逛“。

“我很好奇,你刚刚的诸国使节,具体都是那些国家的使节“。赵无铭对着薛谦询问。

薛谦稍稍思索,对着赵无铭一一分析:“据我所知,秦、楚、韩、魏、齐、燕、还有林胡和娄烦都已遣使而来,相约今日一同入城“。

“这些使节一同入城,大哥是不是会去迎接?“。赵无铭不假思索的询问。

薛谦微微摇头,对着赵无铭解释:“他们都是来恭贺大王登基的,大王又怎么会在城外迎接他们,听此次迎接他们的是相国大戊午“。

“大戊午?“。赵无铭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赵范那边是什么反应“。

“听代云君赵緤派遣手下谋士沈川前来,看样子一时半刻不会反“。薛谦稍稍思索,对着赵无铭回复。

赵无铭感觉薛谦提到的这两个人名都太过陌生,随即不在关注:“只要赵范没有立即起兵就好,时间拖的越长,对于大哥而言胜算也就越大“。

“话虽然如此,可就怕赵范坐不住。听此次前来,沈修是和中山国使节一同来的。大王怀疑中山国和赵范应该达成了某种协议,若这两方联手只怕局势会更加恶劣“。想到即将入城的使节,想到中山国以及代郡,薛谦的眉头渐渐邹起。若非齐魏之战举世瞩目,恐怕赵国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赵无铭听着这个消息并没有多想:“估计是赵范正在修补两者之间的关系,毕竟他想要起兵南下,那么中山和娄烦就是他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可是以目前来看,赵范应该已经摆平了中山国。就是不知娄烦和他的关系,又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薛谦下意识的把邯郸城中的十万将士和代郡的四十万精锐做了一番比较,结果却令人绝望。

赵无铭稍微思索,对着薛谦出言:“大哥为王,手中握有大义。仅凭手中兵马无法平定赵范,唯有用大义拉拢外援才是上策“。

“外援?国内唯有公族才有实力抗衡赵范,可公族以表明态度不参与此事。若是能拖延时间,待来年的赋税收上,扩建军队或许才有一线生机“。薛谦对着赵无铭解释,语气中很是无奈。

赵无铭下意识的询问:“国内没有外援,那么国外呢?“。

“国外?先和我国接壤的魏国,赵范之母本是魏王的亲妹妹,若不是齐魏交战,只怕以魏国的脾气,此时已经出兵邯郸和赵范一同夹击大王,又怎么可能出兵援助“。薛谦摇了摇头,感觉并无援手之国。

赵无铭再次思索,对着薛谦一一询问:“秦国呢?“。

“秦国几乎残破,虽变法恢复了许些元气,但和我国并不接壤所以可以排除“。

“楚国呢?“。

“楚国虽实力雄厚,但同样和我国不接壤,也能将其排除“。

“韩国和我国接壤,那么韩国是否会出兵相救?“。

“韩国正在对郑国发动灭国之战,他们断无理由出兵援助“。

“齐魏大战,看来齐国也不会出手,那么燕国呢?“。

“听闻燕国正在和东胡交战,又怎么会趟这摊浑水“。

听见东胡,赵无铭一愣,下意识的追问:“还在交战?“。

“据在燕国的眼线汇报,燕国还在和东胡交战,据战事很是激烈“。薛谦没有多想,对着赵无铭解释。

赵无铭突然来了兴趣,对着薛谦再次追问:“为何?“。

“据当初燕国大军云聚渔阳一线,对东胡发动突袭,此战大获全胜。燕国大军随即返回,打算退回关隘,奈何东胡单于突然回军,()大破燕国之兵。至此双方渐渐打出火气,燕王听闻此事迅速增兵。双方战事越演越烈,此时单凭一方,恐怕难以收手“。薛谦完,忍不住一声感慨:“如今看来,不管是国内的公族,还是他国势力都无法指望。对战赵范只能靠自己,只可惜赵緤落败之时心狠手辣,要不然又何至于这么被动“。

听着薛谦这番话,心中忧喜参半。喜的是燕国和东胡正在死磕,忧的是赵范不好对付,正在思索的时候,又想起一事:“林胡和娄烦,怎么也派遣使者来了?“。

“这是相国的建议,尽可能的拉拢两族,给赵范施加压力“。薛谦对着赵无铭解释。

赵无铭渐渐疑惑:“施加压力?如何施加?“。

“稳住林胡,服娄烦。一旦赵范起兵,就想方设法让娄烦南下“。薛谦不假思索的对着赵无铭,解释相国大戊午的计策。

赵无铭想到聂仇的那些话,突然站起来,看着薛谦:“荒唐、娄烦乃是异族,一旦南下又会给北方百姓带来多少凄苦“。

“虽然我也反对,但这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要不然又如何抵挡赵范四十万精锐“。赵无铭哑然。心中对相国大戊午的映像,成直线下降。

眼见气氛渐渐压抑,薛谦随即出言:“我们在此谈论这些事情,不管如何都无济于事。不如一同去城中散心,不知你意下如何“。

“好“。赵无铭也感觉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