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城市闯战国-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公子的舅父韩王?谋九不才,愿和公子同去。在那韩国,看他赵语和赵无铭今后又当如何“。谋九当即做出决断,如今这赵国是不能在待下去了,听闻韩王励精图治,此时韩国经过变法国力早已大增。借着赵緤的关系,或能一举踏入韩国朝堂也尚未可知。

赵緤大喜过望,完全没有预料到谋九居然也会跟着自己一起赴韩:“又先生相伴,看来此去韩国,也必将精彩万分“。

“既然已经决定离去,公子为何不给赵语他们送上一份大礼?我们从容离去岂不更好“。谋九的心中瞬间闪过一条计策,当即提议。

赵緤一愣,看着谋九立即醒悟过来,面上露出许些不忍。但想到自己即将逃亡,也就不在顾忌:“传令下去,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如若不然罪及家人“。

“遵命“。士兵的双目中露出一丝惊恐,慌忙奔向前方交战之地。

赵緤和谋九互望一眼,随后往山坡下走去。

邯郸城外正在猛攻的二十万安阳之兵,听见赵緤的军令,想到还在安阳的妻儿老只能前赴后继的猛攻邯郸。双方战事惨烈,好似地狱一般。

第一百七十九章尘埃落定

当最后一名安阳之兵倒在血泊之中的时候,城墙早已残破。无数尸首绵延数十里,河流早已染的鲜红。

孙不二急匆匆跑向站在那些尸首之上的赵无铭,对着他躬身一礼“启禀公子、亲卫军折损一万。邯郸守军和禁军合计折损二十万,邯郸防御工事已经残破,赵緤不知所踪“。

“这些安阳之兵,实在是让人钦佩“。赵无铭想着这几日的奋战,这些安阳之兵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又身处于内外夹击之下。尽然硬生生的以命换命,让邯郸损失了二十万大军。如今邯郸城中的兵力,恐怕是邯郸有史以来最为薄弱的一次。

孙不二看着那些倒在地上的尸首,心有余悸“要不是赵緤不知所踪,恐怕这场硬仗,结束的并不会有这么快“。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赵緤不在,我们的损失才会这么惨重“。赵无铭当即摇头。

孙不二不由得有些疑惑“主将不在,难道不是好事?“。

“赵緤不是主将,他是安阳的封君。他的不在只会让那些将士们以为,赵緤返回了安阳。如此一来,由不得他们不卖命“。赵无铭对着孙不二解释,君主和主将其实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孙不二默然不语,赵无铭的没错,一旦刀剑放到了那些士兵们的脖子上就由不得他们不拼命。

赵无铭回想这几天的交战的场景有些感慨“这些安阳之兵确实骁勇,若能配上名将,恐怕结果难料。难怪当年的安阳君,能凭借安阳之兵威震天下“。

“可惜赵緤此人,不知兵事“。孙不二听着赵无铭的感慨之言,随即一笑。

赵无铭看向孙不二“赵緤此人知政,所以我方的伤亡才会如此之大。若换成知兵之人,恐怕我方不仅不会有这么的损失,还能收编他们“。

“公子、如今有一事属下很是担忧“。孙不二岔开话题,对着赵无铭露出担忧的神色。

赵无铭不解,随即孙不二询问“何事“。

“赵緤是败了,可是还有赵范。赵范远在代郡,是主公北归的必经之路。如今赵语手中兵力不过十万,反观赵范却能汇聚四十万大军,我等又应该如何应对?“。孙不二显然不想在赵国过多停留,对着赵无铭询问。

赵无铭沉思,目光看向北方“赵范此时有没有彻底掌控代郡四十万兵马尚未可知,不过这十几年来他久在代郡,这些兵马落在他手以无悬念。但他成也代郡、败也代郡。代郡以北为娄烦,又和中山国接壤,他又怎么敢贸然南下“。

“但愿如此“。孙不二虽然是这么着,可目光中的担忧却毫不掩饰。

郜诏急匆匆的跑来,对着赵无铭一礼“四公子今日为何不送大王最后一程“。

“战事危急,此事有大哥代劳足以“。赵无铭当即回了一句。

郜诏还想问的时候,赵语带着几名禁军将士走来“四弟“。

“大哥怎么来了?“。赵无铭听着声音,看向赵语。

赵语随即一笑“父王的遗体已经入了陵寝,诸事已毕,孤自然也就来了。本以为今日还有恶战,却不想四弟早已将这些叛逆伏诛“。

“入土为安那是好事,虽城外混乱,但毕竟没有误了吉时也算苍天有幸“。赵无铭本来对赵种有很多怨气,但那日他临终之时,那些怨气也随他而去。

赵语看着赵无铭,嘴角动了动,半晌才出言“四弟一直没有封地,孤想把安阳封给四弟,不知四弟意下如何“。

“安阳?“。赵无铭并没有急着回复,反而低头重复这两个字。

赵语见赵无铭并没有立即回复,不由得有些尴尬慌忙解释“四弟切勿多想,只是为兄还未完全掌控局势,能做主的也就只有安阳一地“。

“多谢大哥好意,无铭不需要封地“。赵无铭当即回绝。此时他只想立即灭了赵范,然后前往燕国,面见燕王。商谈联手进攻东胡之事,又怎么能让封地困住了手脚。

见赵无铭拒绝的如今坚决,赵语讪讪一笑“罢了、等孤登基之后。四弟若想要封地,孤在给四弟好好选一处“。

“多谢大哥、无铭感激不尽。只是封地非我愿,我只希望有朝一日大哥能许我一诺“。赵无铭对着赵语一礼。

赵语疑惑,随即拍了拍赵无铭的肩膀“你我兄弟,若有事情直接给大哥即可,大哥只要能办到,断无不可“。

“还请弟先出所请之事,大哥在给答复也不迟“。赵无铭看着赵语真挚的目光,心中有些触动。也许此时的赵语才是他心中的大哥,而那个在宫中怒吼着要把申屠休五马分尸的场景不过是一场梦。

赵语见赵无铭执意如此,随即点头“吧、只要大哥能办到,大哥一定为你办“。

“若时机成熟,大哥屯兵北方即可“。赵无铭当即出自己的请求,同时也是汉城的请求。

赵语一愣,完全不明白这件事情,对他赵无铭到底有何好处“为何?“。

“弟只问大哥是否给予弟此诺,若是给予此诺,待时机成熟弟在告知大哥缘由“。赵无铭一脸正色的看向赵语。

赵语见赵无铭如此郑重,随即缓缓点头“只要为兄无内外之忧,屯兵北方又有何妨“。

“多谢大哥“。赵无铭得到保证,随即放下心来。

赵语好像想起了什么,岔开话题看向赵无铭“今日百官进言,为早日安抚军心民心,提议孤明日登基。不知四弟对此事,意下如何“。

“国不可一日无主。大哥登上王位,本就是名正言顺,早一天总比晚一天的好“。赵无铭当即对着赵语提议。

赵语缓缓点头“既然四弟都如此,明日孤就登基为王。此时四弟还需清理战场,孤就不打扰四弟了“。

“恭送大哥“。赵无铭对着赵语一礼。

赵语对着赵无铭一笑,带着禁军将士转身离去。

看着赵语离去,郜诏对着赵无铭询问“公子为何不要安阳封地?“。

“安阳?“。赵无铭摇了摇头,并未作答。

郜诏疑惑的看向孙不二,孙不二也露出同样的表情。区区安阳封地,又怎么比得上中部草原。

看着两人的表情,郜诏摸不着头脑“还请公子明言“。

“安阳此地又在何方你可知?“。赵无铭并没有立即解释,反而对着郜诏询问。

郜诏稍微思索看向赵无铭“安阳之地紧邻齐国,这难道有什么问题?“。

“安阳繁华,听闻齐王对此地垂涎已久。如今二十万安阳之兵已经血洒邯郸,你这齐王又会生出什么心思?“。赵无铭对着郜诏接着询问。

郜诏一愣,显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目光环视前方“安阳、平邑诸地只怕在无兵可守,齐王恐怕会生出抢夺的念头“。

“若是齐王派兵来袭,安阳诸地又当如何?“。赵无铭对着郜诏接着询问。

郜诏思索片刻,对着赵无铭分析“此时齐王只需要派遣千名将士,即可轻易的获得这些膏腴之地。若是公子接受安阳封地,只怕和齐国会有一战。虽齐、魏交战,但以齐国的国力。在派遣一支偏师劲旅,也非公子手中之兵可以抵挡“。

“既然如此,本公子又为何要这,注定保不住的安阳“。赵无铭对着郜诏接着反问。

郜诏哑然,想到赵语对着赵无铭给予安阳时候的表情,瞬间恍然大悟“难关太子起此事会露出那样的表情,原来太子也知这其中的关节“。

赵无铭并没有接过话,反而看着前方打扫战场的将士们陷入沉思。

郜诏看着陷入沉思的赵无铭,对着他出言“公子可知这几日,太子又做了什么?“。

“这几日、本公子在这邯郸城外征战并不知晓“。赵无铭看着前方,随口回复。

郜诏嘴唇动了动,还是决定着实相告“这几日太子下令,把申屠休的尸首五马分尸。同时派遣邯郸守军将士进入申屠休府中,不论老幼皆鸡犬不留“。

“不论老幼,鸡犬不留?“。赵无铭一愣,想不到赵语居然如此果决,杀心如此之重。自己明明当着他和百官的面答应了申屠休,可他又为何如此?。

郜诏心翼翼的看着赵无铭,见他一愣,再次出言“就在今日,太子以遣人前去申屠休的家乡,让当地官员将申屠休灭族以绝后患“。

赵无铭没有回复,此时脑海中浮现赵种临终前的场景。王者?难道杀尽天下才是王者吗?。那么什么又是真正的王者?此时一句关于长安和洛阳的话在心中浮现。天子有德,若能四海归心则居洛阳。反之天子无德,可居长安,以险地威压四方。

如此看来赵语选择的是威,以杀生威。那么自己呢?虽战场上杀了无数人,但那毕竟是战场上,生死决杀无怨无悔。若是下了战场,可是要让自己和赵语一样,将申屠休灭族,恐怕自己做不到。毕竟自己所受到的教育,没办法接受株连之罪。

脚步声传来,一名亲卫军将领对着赵无铭一礼“启禀主公,战场已经清理完毕,是否将那些尸首直接焚毁“。

“焚毁“。赵无铭不假思索的吩咐。

亲卫军将领连忙躬身领命“诺“。

话音一落,亲卫军将领转身往前面走去。不多时前面燃起熊熊烈火,无数尸首在火焰中化为灰烬。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赵语为王

邯郸王宫,一番繁琐的礼仪之后,赵语身穿冕服缓步走向王位。百官则身穿朝服,以品级高低站立在大殿两侧。

“参见大王“。看着赵语坐上王位,百官大礼参拜。

赵语顿时豪气大增,目光环视百官:“诸位请起“。

“谢大王“。百官纷纷站直了身子,目不斜视的看向赵语。

相国太戊午从右上首出列,对着赵语躬身一礼:“老臣年迈,本以在数月之前就想迟去相国之位。奈何先王病危,这才一直拖到了今日。还请大王恩准老臣,告老还乡“。

“相国何出此言,可是寡人有不足之处?“。赵语当即挽留。

太戊午缓缓摇头,目光看向赵语:“大王没有任何不足之处,只是老臣年迈,国事纷杂以不堪重负“。

“既然相国执意如此,寡人有意拜相国之子,大戊午为相不知相国意下如何“。赵语看向年迈的太戊午,稍稍思索对着他提议。

太戊午一喜,可随即掩藏了下来:“犬子愚钝,恐怕不足以担当大任“。

“寡人相信大戊午之才,此事就这么定了。只是国事纷杂,大戊午又在晋阳,不能立即赶到邯郸。这段时间寡人就请相国,在操劳几日“。赵语不由分的当即决断。

太戊午见赵语如此坚决,当即对着他一拜:“老臣遵旨“。

“大王既然已经登基,应该立即将此事昭告天下,传书列国“。薛礼见他们完,立即对着赵语进言。

赵语微微点头,当即下旨:“国尉之言在理,传寡人旨意。将寡人登基之事昭告天下,传书列国“。

“遵旨“。文武百官同时躬身领命。

脚步声响起,赵无铭缓步走上大殿,对着赵语躬身一礼:“安阳之兵以在昨日尽皆伏诛,弟特来归还禁军虎符“。

赵语见状赵无铭,露出笑意。黄皓当即走向赵无铭,恭恭敬敬接过虎符,随即走向赵语。

从黄皓手中将虎符拿到手中,随即放到案几之上,赵语对着赵无铭询问:“四弟可有意替寡人掌控禁军,出任禁军统领一职“。

“多谢大哥好意,禁军守卫王宫责任重大,弟实难胜任“。赵无铭当即拒绝这个提议。

赵语微微思索,见赵无铭不想作假,再次询问:“此战邯郸守军和禁军损失惨重,寡人有意扩军,不知四弟对此事有何看法“。

“大王此事万万不可“。不等赵无铭出言,大戊午当即劝阻。

赵语不由得一愣,想不到此时大戊午为何出言阻拦:“为何?“。

“如今国库之中,早已一贫如洗。实难再次扩军,还请大王三思“。大戊午立即解释。

赵语一愣,这才想起来。去岁魏国夺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