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狂人-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虽然在一开始因为国内的条件所限,落后于国外的研究,但是在我国经济水平提升之后,很多光电子方面的难题,甚至是赶超世界水平的难题,都是在姜思成手中突破的,他所局限于的只是外部环境而已。

叫做魏刚的师兄一听说让他负责,脸上立即浮起了惊喜的颜色,虽然只是这个小师弟提出的意见,但是这可是头一次姜老师让他来独立负责一种材料的合成啊,不,不是一种,镧系金属一共有十五种,实验室里目前能够得到的有十种,也就是说,他要独自负责十种材料的合成,这简直就是鲤鱼跃龙门,成为学科带头人的节奏。

至于提议是谁提出来的,魏刚已经不在乎了,反正只要实验成功,功劳是跑不了他的。

做好实验记录。又把刚才的光信号传输检测重新做了一遍,得出跟刚才一模一样的数据之后。魏刚叫了三四个人,跟着他一起去着手进行材料合成。

身为电子工程系的学生。尤其是光传导方向,谁还没看过老师制备材料,到华清的实验室物资管理处填写了单子,有的十种稀土他都想要来一份,李建轻轻的提醒他,

“我们先挑简单的,来一点铒就醒了。”

魏刚这会儿心情大好,又是李建提出的方案,他觉得李建一定是有所知才只让他拿铒。就把其余几种材料划掉,取了少量的铒带着李建回去。

“李建是吧,你小子可以,在国外有同学?还能给你邮寄外文资料,对了,你说的铒能加入到光纤之中,别是老外实验室已经进行的项目,那样的话,我们就算从头研究出来。也是没有什么成果的,不如换其他老外还没有进行的材料。”

离开实验室管理处,魏刚突然想明白了,李建这个刚才还问他基础问题的学弟。这么一会儿就知道了安南普顿的进展,难道他是故意装出来的,准备一鸣惊人。可别让他用别人已经成熟的研究,那样的话自己就算搞出来了合成材料。也不过是抄袭,根本没办法**文。倒是换一种材料,哪怕原理一样,也算是自己的创新,论文上就可以署上自己的大名了,尽管要排在姜老师之后,也是第二作者啊。

“没有,安南普顿只是有这种想法,还在讨论之中。”

李建刚才翻书的时候看到了,安南普顿的研究,要到年底才能够成功,而方法姜思成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只需要按照他的记载,照葫芦画瓢就可以。

魏刚问了李建有什么想法,应该用何种合成方式之后,在心里默念了一下,回到实验室,立即进行分工,没多久,就把实验要用的材料搞了出来。

这当然主要是因为姜思成每天都在干这些工作,基本上所有的材料都是现成的,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魏刚突然有点失去了自信,

“李建,这样操作应该没有问题吧。”

“反正是实验,我们一步一步的来,看效果吧。”

李建刚才跟他否认了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这会儿当然不能再拍着胸脯跟他说,你放心吧,都试验过几百次了。

“好,就听你的,开工。”

高温反应炉被加热,催化剂在石英砂达到一千七百五十度的时候被加入进去,几分钟之后,铒也被加入到反应炉之中,魏刚每一步操作之前,都会问一下李建,不知不觉间,他就把李建当成了主心骨,当实验进行了两个小时之后,终于要完成了,魏刚连忙去叫姜思成,拉丝是个技术活儿,他们都没有经验,如果拉坏了,等于半天的工作就白做,他们完全可以等姜思成成功之后,再把多余的材料拉成纤维。

姜思成长段石英纤维的拉伸早已经完成,光信号传输的检测也做完了,但是跟刚才的检测结果大相径庭的是,长度延长一倍,那减少的0。01又消失了,这等于他原本的发现都归于零。

正在琢磨得失跟漏洞的时候,魏刚过来叫他,他就放下手头的活儿,赶紧跑了过来,熟练的操作很快就生成了几根纤细的好像蚕丝一般精英的石英纤维。

“可以啊,魏刚,第一次合成材料就成功了,你小子是搞研究的材料,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实现的?”

不管光信号传导会不会在这些石英纤维里面增强,单单第一次合成材料就获得成功,而且是金属材料跟二氧化硅融合,这就已经不是普通科研工作者能够完成的,姜思成怎么能不替自己的学生高兴。

“这个,都是李建提供的思路跟方法,我只是辅助而已。”

魏刚的脸皮果然还没有那么厚,他实话实说,并没有把李建的功劳都据为己有。

“哦!魏刚,你们试着拉一下纤维,动作要轻,手要稳,不要抖动,尽量让拉丝器在卡槽上的滑动保持在恒定的范围之内。”

姜思成吩咐魏刚去拉丝,自己打量了一下李建,

“你的朋友是安南普顿的访问学者?”

“不是,我朋友是个生意人,做通讯器材的,恰好跟南安普顿有合作,听他们的一个研究院说准备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果研究成功之后,会让我朋友的公司代理他们的产品,所以我大概知道了这些,至于合成方法,我都是跟魏师兄一起商量着弄的,现在还没检测,也不知道成不成,如果成了的话,那就是蒙对了。”

第一一零章光信号放大器

李建没有把全部功劳都放在自己身上,姜思成听到之后觉得也是,一个大一学生怎么可能懂得这么多的专业知识,这是材料学,化学跟电子工程得门门精通才行啊。

“我去被膜,就用今天试验的材料吧。”

没了跟李建交谈下去的兴趣,姜思成把所有的注意力又放到了石英纤维之上,李建挠了挠脑袋,光纤的外层主要是保护作用,至于用作光传导增加折射率的话,涂一层碳素是最好的,姜思成目前肯定没想到这一点。

“姜老师,被膜可以考虑用碳素。”

“嗯?”

姜思成没有回应,而是拿着石英纤维低下头思索,那边已经做完拉丝工作的魏刚连忙走过来拉了拉李建,

“你懂什么,怎么胡乱跟姜老师推荐,这是姜老师脾气好,要是别的老师,早就把你赶出去了。”

魏刚得了李建的好处,这会儿就想替李建说话,可是看到姜思成并没有发火而是陷入沉思,不由得猜测,难道李建这次又说对了,姜老师以往碰到问题,可没有如此考虑过啊。

“碳素,碳素,你叫什么名字?人才,真是个人才,我搞了这么多材料,竟然没有想到碳素,好,就用他。”

魏刚连忙又跟姜思成说了李建的名字,心说感情刚才自己跟他说了两遍李建的名字,姜老师这都没记住,他的脑子好像除了跟实验有关的东西,剩下的什么都不装啊。

做了一下午的实验。早已经过了吃饭的点儿,那些没事的同学已经去吃饭。等着晚上回来进行光信号传导检验,李建也想走。却被姜思成留住,让别的吃饭的同学帮他带点吃的回来。

李建只能埋怨自己自作孽不可活,知道这些技术宅对于吃饭什么的兴趣根本等于没有,自己原来也是那样,却偏偏还告诉他碳素的事情,如果是一副好身体,这么熬熬也就算了,偏偏自己身体营养不良啊。

“当初怎么不在芯片里面多集成一些医学类书籍呢,不对。就算集成医学书籍,也只是提高了理论基础,真正治病救人凭的还是医生本人的经验,我就算是默写出几本医书,也没办法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医生出来。”

等到同学们吃完饭陆续回来,李建接过来李云聪帮忙带回来的包子,看着姜思成把他的那份放在一边,动作细致轻微就好像刚谈恋爱第一次那样轻轻把光源跟光信号检测机连接上。

“魏刚,准备记录。”

姜思成发现自己的手有一点抖。刚才验证自己苦苦等待了半年之久的被膜时,自己也没这么紧张,怎么试验自己学生制造出来的石英纤维,竟然让自己紧张成这个样子。

自己是怕什么?怕失败。学生第一次试验作品,失败不是很正常的么?

姜思成突然发现,他怕的竟然不是失败。而是这次试验如果成功了,自己该如何去面对。辛辛苦苦研究了半辈子的光信息传导技术,竟然被自己的学生超越了。而且是刚刚参与进来的第一天就超越了,这,这也太打击人了吧。

他是自己的学生么,不算吧,这才第一天到实验室来,他,他是来当师傅的吧。

姜思成的手终于还是没有按下去,光源没有启动,他的目光扫过李建,其中的复杂只有他自己知道。

“嘟!”

等了半晌,略微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姜思成的手终于还是没按下去,却是李建走到了激光发射器旁边,调节了一下之后按动了开关,光信息传播了出去,接受检测的液晶显示屏也亮了起来。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尤其是对这些急于知道结果的研究者们。

只有李建在哪儿一口一口的吃着包子,他不知道自己曾经很崇拜的这位光通讯技术的泰山北斗此刻的心情有多复杂,不知道自己给这位光通讯技术界的未来大牛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嗯!”

寂静的实验室里只有轻微的机器运转声音,这一声惊讶的鼻音让整个实验室的人神情都紧张起来,姜思成看了看正在进行数据记录的魏刚,眼神里都是询问。

“姜老师,这,这不大可能,数据虽然还没有检测完毕,但是,但是光衰减竟然,竟然是零!不,不是零,是负数。”

魏刚满脸的惊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跟手,已经在记录本上上上下下核对过了几遍才出声提醒,没错,这不符合常理啊。

光电这种电磁波,只要经过传播,就一定会发生衰减,怎么可能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发生了增强,这违背了常理。

“等检测完成。”

姜思成的脑子在飞快的旋转,这会儿他已经没空去考虑李建是师傅还是学生的问题,为什么会不发生衰减,为什么经过传输之后好像在中间有一个中继的作用一样将损耗又补充满,甚至还有些盈余?

“当正三价铒离子受到波长980nm或1480nm的光激发吸收泵浦光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到高能级的泵浦态。由于粒子在泵浦态的寿命很短,很快以非辐射的方式由泵浦态驰豫到亚稳态,粒子在该能带有较长的寿命,逐渐积累。当有1550nm信号光通过时,亚稳态的正三价铒离子以受激辐射的方式跃迁到基态,也正好发射出1550nm波长的光。这种从高能态跃迂至基态时发射的光补充了衰减损失的信号光,从而实现了信号光在光纤传播过程中随着衰减又不间断地被放大。”

李建轻轻的给姜思成解释,那声音好像一道雷光闪过,砸在姜思成脑海之中。

“将铒掺入普通石英光纤,再配以980纳米或1480纳米两种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就基本构成了直接放大1550nm光信号的放大器。石英光纤可传送各种不同波长的光,但光衰率不一样,1550nm频带的光在石英光纤中传输时光衰减率最低(仅为0。15分贝/公里),衰减率几乎是下限极限。因此,光纤通信以1550nm波长的光作信号光时,光的损失最小。所以,光纤中只要掺杂几十至几百ppm的铒,就能够起到补偿通讯系统中光损耗的作用。掺铒光纤放大器就如同一个光的“泵站”,使光信号一站一站毫不减弱地传递下去。”

第一一一章人才

说话的时候,李建指着激光发射器说道,

“我刚才开的是多波段光源,所以才有这个效果,如果单独的只使用一种光源,那么最多就是衰减达到0。15db/km而已,绝对达不到0。1的极限值。”

姜思成看向李建的眼神更复杂了,

李建果然懂的,这些都是他脑子里早就想好了的东西,大一新生,呵呵,恐怕在国内没有几个人能比他在光传导技术方面的理解更深入了,安南普顿,看到没有,我可以用自己的论文摔倒你们脸上了,虽然不是我自己独立做出来的成果,可李建,他一天是我的学生,又是在我的实验室里做出来的成果,那我就是当之无二的第二作者。

嗯?这些实验设备是强华提供的,如果有强华参与的话,专利要归强华,幸亏强华科技的工程师还没有来,姜思成想到这里,看向李建的目光又柔和了一些。

“人才,真的是人才,幸亏今天让我发现了你,要不然等两天强华的人来了,把你给拐到强华去,这笔专利费就赚不到了,等几天,哼哼,怎么也得让他们出点血,给我们换一台好一点的多波段激光器,换……”

“被膜容器要用一次性的。”

“要一个高温加热容器,还要一台空调,要不然看炉子太热了。”

看着把强华当成肥羊准备宰的同学,李建缓缓转过了身子,他在猜测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公布身份。会不会被群殴,所以还是隐藏起来的好。

“都吃过饭了吧?给我整理数据。魏刚,把刚才的工艺步骤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