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亭长小武 中-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灭族之祸,谁会如此冒险呢。 




  盖公蹙眉道,不然,老夫分析,江充随意捕系平民,并非他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乃是皇太子,只不过他不敢径直将矛头指向太子罢了。太子得立已经几十年,根深叶茂,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唯一能决定他命运的只有皇上,江充要得到皇上信任,只有妄说整个长安城都有巫蛊,让皇上在心里逐渐认同他这套,确信有人在陷害他,积怒之下才会不顾父子之情,痛下杀手。如果开始就没有任何铺垫地指向太子,过于突兀,反而会让皇上怀疑他公报私仇。 




  小武道,先生的分析不错,江充捕治平民,如果目标最终是指向太子,那么他就可以对皇上说太子一向假仁假义,百姓都盼望他早日登极取代皇上,所以家家自造桐木人咒诅皇上。还可以造谣说百姓之所以咒诅皇上,都是皇太子暗中派人指使。皇上震怒,就会赐死太子,这样江充的阴谋就得逞了。 




  对,盖公道,据说皇上又想出征匈奴,百姓一向害怕打仗,江充完全可以添油加醋地把这作为百姓咒诅皇上的原因之一,说百姓盼今上暴崩,以便仁厚的太子即位。 



  小武心里暗道,皇上对死亡有极大的恐惧,一直冀望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御宇四十多年,在这方面未免太暗昧,这世上难道真有仙人不成。但这话只能在肚子里徘徊,不敢嘴上说,哪怕是对最信任的人。皇上刑罚峻利,元狩四年发行皮币,一张薄薄的鹿皮被强令当四十万钱。当时的大司农颜异只是嘴巴撇了一下,就被廷尉张汤罗织罪名,说颜异身为九卿,觉得法令不便于民却不肯直言劝谏,只是在肚子里腹诽,大逆不道,判颜异腰斩。从此之后朝廷有〃腹诽之法〃,朝臣更加战战兢兢,不敢劝谏了。想到这于是叹气道,这件事实在太过凶险,按照盖公的推测,江充的阴谋定然可以得逞了? 




  盖公道,按照推测当是如此。明公上次在长安,应该见过江充罢,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武道,江充容貌甚伟,相貌堂堂,皇上当时夸他〃燕赵固多奇士〃,的确不是虚言。只是没想到他如此奸诈。我觉得他是那种看见谁就想咬一口,心境扭曲的人。这次皇上拜我为豫章太守,他就当廷表示过不满的。 




  嗯,盖公道,奸诈之人常常外貌忠厚。现在他气焰熏天,明公为了自己身家性命起见,千万不要得罪他。如果皇太子实在保不全,明公最好静观其变。很多事情大概真是天意的。 




  小武心下想,这江充要搞掉皇太子,不但和我无关,反颇有帮助。皇太子恐怕也恨我入骨,他不倒台,我也不会有好下场。虽然一个立了几十年的储君这样被废,天下可能动荡,但对我又有何妨害。从哪方面看,我也没得罪江充,他之所以对我出任豫章太守表示异议,不过是一点嫉妒罢了。不过他和刘屈氂、李广利勾结,要拥立昌邑王,到时刘屈氂和李广利一定会把持朝政,这两个人智力不高,而且贪婪忘义。他们治理天下,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在他们下面做个好官恐怕也难。这样想着,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可怕的年头,我何不干脆告发昌邑王谋反的事,让他们都完蛋。然后拥立广陵王,虽然广陵王也是个笨蛋,但自己拥立了他,以后一定能封侯拜相,那样何愁胸中抱负不成呢。天啊,这样可怕的念头都会有,万一泄漏,枭首陵迟都不过分。小武不觉背上冒出一阵阵冷汗。 




  盖公见小武脸色苍白,额头上还有汗珠滴下,惊道,明公贵体有恙吗?老夫颇通医道,不妨让我诊治一下。说着,伸出手去,就要给小武搭脉。 



  小武回过神来,没有,只是刚才想到江充如此嚣张,天下可能洶洶扰动,黔首百姓将流离失所,不觉有些怅惘自失罢了。唉,我大汉锦绣江山,不没于匈奴,难道一定要毁于内乱吗? 




  盖公道,明公时时不忘天下百姓的安危,实在令老夫敬佩。不过明公力量微小,有些事是没有办法的。皇上太信任他们了。 



  小武低头沉默了一会,突然道,有一个办法,也许可以除掉江充一伙。不知道说出来,先生会不会支持我? 



  什么办法,明公不妨直说。盖公道,只要有益于天下苍生,那老夫是义无返顾的。即便不能,至少能当个熊宜僚罢。 



  小武会心地一笑,他知道盖公的意思。熊宜僚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勇力过人。当时楚国的白公胜想杀掉令尹子西,意欲找一些得力的帮手,因为楚王和令尹的卫卒一般左右各有五百人。他手下的家臣石乞推荐说:〃市南有个叫熊宜僚的人,如果得到他的帮助,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五百人。再加上我抵挡五百人,就差不多了。〃白公胜大喜,带着礼物去拜访熊宜僚,告诉他自己想杀令尹,并劫掠楚惠王。熊宜僚推辞不愿,但是声明不会泄漏这件事。石乞也是楚国有名的力士,拔剑抵住熊宜僚的喉咙威胁,他也纹丝不动。白公胜很佩服,对石乞说:〃这个人处变不惊,绝不是那种会告发别人秘密以求取富贵的人,放了他罢。〃小武笑道,先生为人行事,果然有古之风烈。既然如此,我也不瞒先生,上次来广陵的路上,我们捕获了一个假绣衣御史,真名叫张崇。经过我们掠治,已断定他是昌邑王派遣的,想矫制在豫章郡击杀太守,嫁祸广陵王。我们如果将他槛车送往长安,皇上得知昌邑王早有异心,一定会大怒,将他赐死。这样,李广利和刘屈氂都会牵连进去,江充自然也逃不脱了。 




  盖公道,这个办法不错,除掉江充,皇太子就安然无恙。不过……,他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二 



  小武道,先生不要见外,有话直说好了。 



  盖公道,请恕老夫多嘴,我知道明公是靠告发公孙贺发迹的,公孙贺和皇太子是亲戚。我想皇太子对明公肯定恨之入骨。除掉江充自然对天下苍生有利,却对明公自身不利啊。明公何不暂且隐忍,作壁上观,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再来收拾残局。 




  小武心里颇有些酸楚,这个〃靠告发公孙贺发迹〃几个字深深刺痛了他。诚然,我是靠告发他发迹的,但是凭我自身的才干,难道就不够格做一个郡太守吗?你当我喜欢靠告发别人发迹啊,我何尝不想靠积劳升迁,只是我没有选择。不过盖公虽然言语刺人,关心之意还是很明显的。于是尴尬地一笑,既然先生认为这样好,那我就暂且等待一阵,如果到时江充一伙愈加得势,我就告发昌邑王的奸事。总之,大汉宗庙神器不能落在李广利、刘屈氂一伙手里。说到这里,他本来还想说,到时我们索性拥立广陵王,可一想到广陵王实在欠缺人君之相,怕盖公心里不以为然,又将这话吞了回去。到时再说罢。他心里想。 




  盖公道,明公所言甚是,对了,明公此来,郭破胡一直念叨呢。今天正好轮到他休沐,我已经叫人去呼他了。 



  小武兴奋道,我也确想见他,特别是要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对了,我这次在彭城收了几个随从,说起来有趣,都是原先公孙贺府里的舍人宾客。其中一个叫如候的,曾经官居射声校尉,箭法卓绝,先生一向对弩箭有研究,可以和他切磋切磋。 




  盖公一听到如候这个名字,脸色一变,呆了半晌,突然滴下泪来,明公所说的就是那名震陇西六郡的如将军么?盖公道。 



  正是。小武奇怪地说,先生为何这样激动,难道认识他不成。 



  盖公抬袖擦了擦老泪,叹口气道,怎么会不认识,我和他都是东海郡单父县人,二十年前,曾经同门学艺。他膂力过人,能拉三石的强弓。偏巧老夫那时也喜欢争强好胜,只是没有他那臂力,颇为遗憾。后来干脆日夜琢磨弩弓技术,那时所想的就是要超过他,他再大的臂力,也比不过机械之力罢。 




  那是自然,小武道,弩臂可以承受四十石的拉力,岂是人臂所敢望的。不过弩臂虽然强劲,却不如手臂拉弓灵活快捷。 



  盖公道,的确如此,偏生老夫一向的牛脾气,一定要使弩做到比他拉弓还有灵活。所以日夜琢磨,终于制出了连射弩,一次可以射三支弩箭。这样截长补短,差不多就可与他匹敌了。 




  小武赞道,先生智力超迈,实在非同一般啊。 



  哪里哪里,明公过奖,也因我这一点好胜之心,铸成大错。那日乡里秋射,我们各发十二支箭,全部射中质臬,无法分出高下。师弟见我弩箭神奇,心下不服,点名要和我对射,虽然这次拔掉了箭头,而且身披皮甲,但是由于我弩机的力量强大,在一百步内,箭竿仍将他射倒。我惭愧惊惧之余,远走他乡,躲到广陵县,杜门不出,后来听说他伤势痊愈,投军西北,威震匈奴,心里才稍微好过了些。 




  小武心里暗笑,这对师兄弟,真是很有性格。看那如将军虽然行事慷慨,说到好争小胜,却是一点不让。当日在彭祖楼上,曾两次发箭,显示武功。最后一次已答应我的劝降,却仍然要发一箭,显示自己投降并非因为畏惧我的吏众,乃是屈服于做人的道德,真有性情。于是笑道,怪不得,我路上一直纳闷呢,皇上早就有诏书,自来边疆骑士,都是挑选出身生长于陇西诸边郡的,独独如候将军是山东人。原来是先生的师弟。这次真是上天安排,让先生师兄弟见面。如将军快请,你们全都进来罢。 




  门外答应了一声,接着一干人众全部涌了进来,檀充国、管材智和如候都在里面。小武大笑道,如将军,没料到广陵国有你的故人罢。 



  如候换了一身袍服,朝盖公看过去,脸色立即变了,师兄,竟然是你,他脱口叫道。盖公早就疾走过来,伏地拜倒,惭愧,师兄当时将你射伤,就仓惶逃跑,不敢承担罪责,实在是愧为丈夫啊。 




  如候也赶忙跪下,扶起盖公,师兄,果然是你。唉,那件事怎么怪师兄你呢。还是我少年心性,非要磨着和师兄比个高低,不自量力,师兄有什么错。这样说,真是羞死我了。 



  小武看到他们在不停地自揽责任,虽然敬佩他们的君子之风,却也有些不耐烦,你们也不要自责了,给我一个面子,将前事抛开,不如就在这里摆下酒宴,大家痛饮几杯,以庆相会。 




  早有侍者出去办理筵席了。郭破胡恰在这时也跑了进来,虽然他是个粗莽的汉子,但在军中和宫中都呆了一段时间,上下的礼节是深知的。他趴在小武跟前就稽首道,破胡未能迎接使君大人,死罪死罪。愿使君大人无恙。 




  小武喜道,起来罢,今天我也有一个人让你见见。这时檀充国早已着人叫来了郭弃奴。郭破胡摸摸脑袋,大为意外,喜道,原来是妹妹你怎么碰到使君大人了。 



  郭弃奴将当日情形一讲,独独略过了和小武在驿馆床榻上欢好的那段。小武道,现在你妹妹在我身边,你是愿意跟着我去豫章呢?还是我将你妹妹留下,还给你这个哥哥。 



  郭破胡张嘴还没说话,郭弃奴脸上一红,抢道,妾身呆在这里干什么,人生地不熟的。而且妾身的属籍已经被楚王赠给了大人,自然是终生侍奉大人了。大人为官清廉,妾身十分景仰,如果大人将妾身留在广陵,妾身永远也碰不上象大人这样的好主人的。 




  郭破胡道,妹妹说得对,我早就盼望使君大人娶了翁主,衣锦还归。然后我随身侍奉,随大人奔走天下郡国呢。 



  郭弃奴听得她哥哥说起〃娶了翁主〃四字,似乎脸上有些失意,不过很快恢复,低声道,哥哥说得有理,我兄妹二人都愿意一辈子侍奉使君大人。 



  小武心里十分畅快,郭破胡是个勇士,让他随时跟在身边,自己的安全就保险多了。至于和弃奴的事,虽怕被丽都知道,不过依弃奴的身份性格,也必不会乱说,等到以后和丽都天长日久在一起,双方没有猜疑,即便她知道了,大概也没什么大问题。他笑道,好,我现在就任命你为豫章郡百石卒史,如果做得好,可以升迁至县尉丞。等到了豫章太守府治,再发放文书,正式委任。 




  郭破胡喜道,多谢大人。没想到我家世代黔首,竟然也有幸出了百石卒史,足以光耀门楣了,哪里还敢指望县尉丞。 



  小武正色道,破胡也不要妄自菲薄,我看你是很能干的。不过百石卒史是郡国的高级掾属,每年都要文法考核。你在豫章郡当郡兵多年,也该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